查看原文
其他

太牛逼了

灰白,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22-06-02



今晚主体作者是我(灰白),但开头是我们消失了好几天的主编(小哥)写的,他前段时间因为眼角膜出了问题,被医生禁止使用手机,电脑,以及进入电影院。

但他非要去影院看《新蝙蝠侠》,因为没人劝得住,最后他还是看了,看完他对我说的两句原话是:

“太好看了,真的太好看了!”
“这篇文开头一定要让我写。“

最后,无法用电脑打字的他,在稿纸上给我写了今晚的这段“写在前面”:



写在前面


看完的时候,我真的差点按捺不住自己,要起立鼓掌。


那感觉,就像是蝙蝠侠结局给自己打下的强心剂,同时也打在了我的身上,耳朵能感觉到心脏怦怦地在狂跳。


我真的感觉像极了一个宗教信徒,在最灰心和丧气的时刻偶遇真神,那三个小时便宛如神迹,亦或一种伟大的降临,不发一语地告诉我:“你没有爱错电影。“我们太久没有得到这样的抚慰了,真的太久了。


如果把这种抚慰具象到这部电影来说,就是极致的视听,极致的配乐,极致的调度,极致的美学,组成极致的观影体验。


还有又一个“小丑”的降世,诠释着一脉相承的极致犯罪艺术,哥谭市再度被高高托起,与当下的世界恍然交叠,犯罪不再需要枪与利刃,而是愤怒,不公与一个城市的不可救药。


《新蝙蝠侠》



以下剧透


这应该是今年第一部我给了8分的片子(小哥给了8.5)。


但高分归高分,我不会推荐所有人去看,毕竟它其实并不算是一部商业片,更不是一部超英爽片,它更像是一部披着古典侦探外衣的文艺片,很像是蝙蝠侠版《小丑》,两者气质非常相像。


电影开头即一桩市长被杀的命案,留下给蝙蝠侠的谜题便是推凶线索。


蝙蝠侠在对谜题里“老鼠”(一个泄露了毒贩信息导致被抓捕的线人),以及幕后谜语人的推理追踪里,勾出哥谭市的政坛罪恶,黑暗起源。


 

门槛在于,影片走的还是写实基调,蝙蝠侠没法拥有什么推凶天才,只是不断地在排误求对,也就流失掉了锁凶过程的爽感,语言文化的壁垒更很难让我们领会英文谜语的精妙,这样的类型融合多少会削弱一些可看性。


所以我其实不太建议抱着爽片预期的进入影院,但如果你喜欢前年的《小丑》,请一定要去看IMAX版,我保证,不管是电影语言的高度风格化,还是和《小丑》一脉相承的正反派建构,都一定让你爽到午夜梦回。


也是因为以上的特殊性,要谈这部片,我们必须先谈反派。


 

孤儿——谜语人

 

谜语人是目前最接近小丑的一位反派。

 

他没有任何超能力,甚至可以说手无缚鸡之力,自小因遭受哥谭底层揉搓,而诞生仇恨,在愤怒下被动成为了反派。


也是因此,很多人看完可能会对这种反派放谜语,蝙蝠侠解谜的推理模式(而非打斗)觉得无聊,确实,如果你把以上这个过程理解为主线的话,这部片的文本确实无聊透顶。


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把谜语人本身就当做一个谜语来看呢?



请注意,这片子有着大量的主观视角,角色的主观视角既观众的有限视角,电影第一幕便是——谜语人用望远镜侦查第一个杀人对象市长时,看完了一整段小男孩和他的市长父亲的嬉闹。

 

这一段对于观众来说其实视角非常有限,我们看不到此刻他的表情,也无从得知他看完这段玩乐才杀人的意图是什么?

观众能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局限,和蝙蝠侠的信息基本一致。


我们无从得知。


谜语人在杀人现场放的邀请函是专给蝙蝠侠的,为什么他选择了和蝙蝠侠进行互动?


凶案不断发生,谜语人一个接一个地杀高官,是为了什么?


他最后会完成什么?


这些才是电影真正的谜语,推理这些答案的过程,才是片子的隐性主线,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无形中见证着,答案像碎片一样一个个堆叠起来,环环相扣,拼凑和丰富着还未露面的谜语人形象。


比如关于第一个谜,从后面我们得知,他是一个孤儿。

 

他生长在孤儿院,没有父母,没有人关心他给他怜悯,连温饱都难以为继。

 

那么在谜底揭开的那一刻,我们便会自然明白,开头望远镜里他看完一整段市长和其儿子的玩乐,只有一个原因,就是羡慕。


这自然很容易令观众理解到他身上的悲情成分。

 

而关于第二个谜,从孤儿身份的设定就能立刻得出——电影里的谜语人和蝙蝠侠,二者本身就是一组镜面的对照。


他们都是孤儿。

 


这种对照关系从当年就存在——当时谜语人还是孤儿院里的孤儿,参与市长竞选的蝙蝠侠父亲托马斯·韦恩决定资助这些孤儿,这个救助计划让谜语人看到了希望,媒体也开始关注他们。

 

但托马斯·韦恩的突然死亡令一切破灭,媒体的镜头毫无怜悯地瞬间调转,聚焦到了另一个有钱的孤儿身上——当时刚刚失去父母的布鲁斯·韦恩(蝙蝠侠)。


这种无情,让谜语人看透了社会的所有怜悯不过是假惺惺的伪善,这样强烈的反差,也在那一刻,就注定了二人后来的再一次见面。


这一次再见面的时候,他们的动机也都一致,便是复仇。蝙蝠侠是为了父亲的死,谜语人是复仇掌权者,以及这座城市。


动机,也解谜了下一个谜题——他的真实意图。


他远不止是想杀几个贪官污吏,他要借着那几场谋杀,让所有人看到真相,然后启动最可怕的武器,愤怒。


这一点成为了这部片最重要的高潮(是的,一部超英片的高潮戏是由反派完成。)

 

他炸掉了水坝,让洪水侵袭,让所有人汇聚到城市唯一的高地,然后给了所有和自己一样曾被蝼蚁践踏的人枪和子弹,让他们提前埋伏在高地的顶部,朝下扫射。


他们本为蝼蚁,但此刻化身上帝,在真正的高处看着平时高高在上的那些人瑟瑟发抖,谜语人在监狱笑唱圣歌,什么都不用做,看着怒火来让这座城市完成净化。

 

其实谜语人和蝙蝠侠一样清楚,一切都并非是一个人的贪欲使然,而是一整座城市的无可救药,所以他要让愤怒的海水倾覆整个城市,让哥谭重头来过。

 


这便是对于谜语人来说最终的谜语答案——不论用什么方法惩罚邪恶,那都正义,这也是完成他人物建构的最后一块拼图。


巧妙的是,关于谜语人谜底的依次揭开,也紧密勾连着蝙蝠侠的角色成长,这也正是我们把反派谜语人提到前面说的原因。


 

孤儿——蝙蝠侠

 

这部《新蝙蝠侠》最特别的地方,就是选择了从很小的口子,一个之前都被忽略或很少展开的蝙蝠侠时期去切入人物。

 

当时的布鲁斯·韦恩刚刚失去父亲,还很年轻,是最接近凡人的时期,虽然继承了韦恩家族所谓的精神,但还没有完全认同和合体。

 


他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


我究竟为什么要留在哥谭,拯救这个无可救药的城市?

 

《新蝙蝠侠》这一整部电影,就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一开始他看起来是接力了父亲的遗志,但更大的动机还是源于对失亲的复仇,是寻凶。

 

父亲死于小巷无名混混的一次抢劫灭口,所以他会在遇见混混挺身而出,会积极地协助警察局破案,在被问到是谁时会说是“复仇使者”,即使只有一腔鲁莽的他经常打不过。

 


这样的动机显然是不够稳定的,加上他年轻,观念未曾定型,一切都易于摇摆。

 

当管家阿福受自己牵连而爆炸负伤的时候,当看到哥谭政坛的腐烂暗面,经由猫女探查和自己推理缓缓揭开的时候,他的神情里都夹杂了身为凡人的无力,自我质疑,和迷惘。

 

更关键的还有信仰的动荡,谜语人在视频里说出了蝙蝠侠父亲托马斯·韦恩曾为了掩护妻子为精神病的丑闻,使一个知晓此事的记者死亡的丑闻。


一直信仰父亲的正直而成为蝙蝠侠的韦恩陷入了最大的信仰坍塌,也进一步加剧了他对家族精神的疑问,即这一切是否依旧值得。



但在最后那场爆炸戏里,蝙蝠侠做出了选择,也作出了回答。

 

当时爆炸后一地废墟,政府公信力坍塌,无数生命围困在水中,岸上愤怒的人正要把电导入水中,毁灭一切。

 

面对这一切的蝙蝠侠腾空而起,在空中用一个几乎是悲壮的弧度把电线劈成两半,然后稍一停顿,望向蝙蝠灯,就像终于明白了什么,用一个迎接死亡的姿态,投入了水中。

 

再次浮出水面,举起火炬的蝙蝠侠,便意味着其完成了蝙蝠最后的洗礼式褪壳。


电影最后他也用一句台词说出来了“我开始逐渐意识到我对这座城市的影响。”



他看到了谜语人一切的布局和用心,也一样明白这座城市极其不堪,但他也知道,当更多的人成为谜语人,被愤怒驱使着用摧毁和暴力,去实现心中的民间正义,也一定需要有人站在反面,用建立和唤醒,去实现更理性的正义。

 

这便是蝙蝠侠的答案,是一种加缪式的英雄主义:“因为朴素的善良,而做出非凡的事情。”一种对蝙蝠侠精神的回归。

 


这样的蝙蝠侠或许没有那么传奇了,但我却又更觉动人,因为那是一种介于人性与神性之间的,孤独的热力。

 

最后,其实我一度觉得,电影里这个阴暗到散发锈绿味道的哥谭,就很像我们如今持续被灾祸冲击的世界。

 

那么,如果改变内在自我,才是目前唯一的最优选,我们又会选择成为什么?谜语人,还是蝙蝠侠?

 

可能的话,还是希望大家去看看这部片子吧,即使,我们没法想明白答案。

 

配图/《新蝙蝠侠》
配乐/




「三号黑店」新品斜挎手提包热卖中

「点击图片可查看商品详情推文」

复制链接到淘宝即可打开:

【淘宝】https://m.tb.cn/h.fotXUpO?sm=d6b9fd?tk=Ggxi2U9KHtO「三号黑店 《孔雀》 单肩方形托特包杜邦纸斜挎手提包 22/0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