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又来...
写在前面
今晚聊一部新片——
《绑架游戏》
又是一部东野圭吾的改编,原作其实就比较一般,豆瓣7.3,放在东野圭吾的作品里算不上一个多高的水平。
再加上这几年大陆改编东野圭吾的作品,质量上算是烂得很规整,豆瓣评分只有两部及格的,有一部就是同为《绑架游戏》改编的电视剧《十日游戏》。最低的甚至只有4.2分,就是前年电视剧版的《回廊亭》。
东野圭吾的作品如何不谈,但是大陆改编东野圭吾的作品几乎可以做成一套烂片宇宙了,很不幸,这部《绑架游戏》就位列其中。
电影最大的看点早在宣传海报里就剧透干净了:假绑架,真骗局;以及反转反转再反转。
没骗人,确实是疯狂地反转,90分钟反转了三次,听着似乎很爽,但它属于那种但凡你看过一点悬疑片,就绝对会后悔买票的电影。
正文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部片都是无法成立的。
因为里面出现的三方,也是参与到这场绑架游戏的三个人——绑匪陆飞、被绑者秦晓垚、秦的父亲秦海沛——无一例外,都存在着动机不足的问题。
这纯粹是编剧的问题。
主角陆飞,原著写他因为企划案被否所以对大老板怀恨在心,但电影给他加入了一个“亲人”——得了血液病需要一百万治病的孤儿院院长。他游走在灰色地带做的一系列事情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给院长治病。
这一改,主角直接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坏人”,但电影又不想突出他的伟大,所以为他的动机加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院长得血液病的根源是因为他当初犯的一个错,这就有一点赎罪的意思在里边。这个错误就是把陆飞写丰满的地方。
那这个错误是啥呢?编剧像忘了这回事,到最后也没告诉你。这导致院长纯变成一个工具人,她活着,陆飞为了给她治病进入赌局;她死了,陆飞给她报仇开始报复。
院长就是陆飞全部的动机,但因为院长和他的关系没写,要赎的那个罪也没写,这动机没一点可支撑的地方。
秦海沛,他失手杀死了自己的私生女,和女儿秦晓垚一起盯上了陆飞,设局想让陆飞绑架秦晓垚,让秦晓垚伪装成死去的私生女,从而把凶手转移成陆飞。
但这个局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啊,本来就是私生女吸毒在争执中头撞上浴缸意外死亡,哪怕当时叫救护车或报警说是意外都不会引起任何怀疑;而且就算设局你也能栽赃到那个教唆女儿吸毒的男人身上,结果非得找一个“有点小聪明”的陆飞,还要把人家逼到绝境,费尽心机布这么一局,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编剧不如直接说他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自导自演这么一出戏,这动机至少看着还能被人性给撑住。
还有秦晓垚,你问她为啥,她一句“关在笼子里的鸟,和死了有什么区别”贯穿全片,想说她的目的是逃离自己在家庭中的孤独和不自由。
那你倒是拍啊,你拍她怎么被父亲控制了,怎么不自由了,结果全片下来就俩场景:
一个是陆飞和她说自己是孤儿,要赚很多钱给院长看病,所以只能去赌场做些坑蒙拐骗的生意,只能住在流浪汉住的地方,他和秦晓垚这种大老板的女儿是不一样的人。结果秦晓垚说,哪里不一样,父亲忙着生意从没管过我,我和孤儿有什么区别?
另一个是秦晓垚要去山顶吹风,车上她开始惆怅:爸爸以前曾带我来过这儿,我以为他要带我看星星,结果他只是要来这里看地皮,因为要在山顶盖房子。
我们不是说不能共情富二代的无奈和孤独,但是就这么两场戏,编剧就想让我们自行理解除了继承家产之外别无选择的孤独人生就是富二代的宿命是吗?
动机的含糊让很多戏直接作废,不少情节都是编剧硬牵头把它们接到一块,逻辑线崩得一碰就断,根本没法细想。
比如说男主这个人,他到底是啥样的。
电影出场把他设计成一个混迹赌场深谙人性的人,能在赌场察言观色寻找合适的猎物坑骗,被威胁也不动声色,无一失败。
但后面为了让他进入秦海沛设下的一百万骗局,又把他写成了一个容易冲动和上头的“普通人”,可这俩设定本身就是矛盾的。代入普通人去看,前面的一切剧情都不成立。
代入前面的设定看,秦海沛拿出假硬币要用猜正反来和他赌一百万的这场戏更加不成立。
后面秦海沛还对观众解释说陆飞是因为急需一百万被冲昏了头脑才没发现硬币的问题,这解释更显得编剧心虚了。
作为一个对扔硬币游戏无比熟悉的人(陆飞自己的台词),他怎么可能在冷静地考虑了房间的风向甚至空气湿度的情况下,愣是没有发现哪怕只是检查下那枚一掰就断的假硬币呢?
如果这一百万对他而言真那么重要,那么此时支撑他的难道不应该是用尽一切可能把一百万拿到手吗?怎么会折在一个那么明显的骗局里?
动机不足,行为崩断,建立在这些故事上的反转就算再多又能好看到哪去?
况且它所有的反转都是靠嘴说,陆飞被一百万所骗秦海沛给观众解释他是被冲昏了头脑;陆飞掉入了绑架的骗局里秦海沛又给观众解释这是因为他在恐惧、焦虑、紧张这些情绪的主导下,失去了判断事情的能力。
如果真如编剧这么所说,那么怎么在陆飞假绑架秦晓垚的剧情里,在秦海沛突击那么急迫的关头他都能面不改色的掩藏掉秦晓垚吃饭的筷子,在秦海沛送赎金的时候他还能那么冷静的指挥,摆脱掉了所有跟踪的车和窃听器。
这些那么具体的细节他都尚有能力去掩盖,偏偏就在来了四个人还是五个人,撞他车的女司机和秦晓垚戴了一样的项链这些在悬疑片里都算是极大的破绽上失去了判断能力。
而且这片子为了给反转铺路,还在前面故意写出那么多的降智情节,这些剧情不合理到你甚至在期待一个反转来把它们给强行合理化。
比如说陆飞和秦晓垚出门办事戴个帽子就算是改头换面了,默认没有一个人能发现自己。陆飞前脚欠秦海沛一百万,还刚绑架了人家女儿,后脚就戴个帽子去秦海沛家门口晃悠视察情况了。得亏这是秦海沛做的局,不然都不知道这戏要怎么演。
整个片里出现的所有反转其实都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关心则乱。
陆飞因为急需一百万掉入了硬币陷阱;后面又是因为恐惧、紧张、需要钱给院长治病等情绪导致他没有发现秦海沛设计的假绑架陷阱;最后陆飞反杀的时候又是算计到了秦海沛对秦晓垚的在乎,才让秦海沛几乎没怎么证实就相信了秦晓垚被绑架,落入了陆飞制造的陷阱。
但最后的反转里还有一个大bug,那就是它的成立要依托于秦晓垚对陆飞产生的感情才能成立。不然她没必要一个电话就跑去机场要和陆飞一起去巴西,别说是为了自由,一张机票就能解决的事,不需要陆飞她也能做到。
但女主是怎么对陆飞产生感情的呢?编剧还是没写,只有几次泪眼朦胧的台词“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认识,结局是不是不一样”,至于剧情,几乎没有。
所以这片最好的收尾就是女主到头都对男主没有感情,她一直是在利用男主,但是这种说法只是脑补,导演压根没拍,因为在男主设局报复秦海沛的这段戏里,全程女主都是被动没有参与的。
在最后“赢家”这一章节里,也只有陆飞抱着哭泣的秦晓垚看着电梯里被警察带走的秦海沛时嘴角露出的那抹得逞的笑。
不少人说女主才是真的赢麻了,整部电影的暗线都是女主在一手操控,陆飞和秦海沛都是她布局里的一环,她最终也获得了自由。
但首先这份自由在现有剧情里根本就不难获得,只需要一张机票;其次,这暗线得多隐晦啊,才能让片子里一点信息也不给,全靠观众的脑补和猜测。
谁是赢家我不确定,反正认真看这部电影的我才是输家。
音乐/
配图/《绑架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