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古代军队吃什么?锅盔真是秦军的军粮吗?不!那是唐朝的发明

饭堂物语 2022-04-02

打仗打的是后勤,完善有力的后勤保障是军队决胜疆场的最坚强后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中国古人在战争中尤其重视粮食的及时充分补给。如今的军队单兵口粮已经是工业化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储存、携带、食用都非常方便,而且营养均衡,能够为士兵提供充足的能量。那么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又是以什么充做军粮的呢?

在我国古代,军队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或者在行军途中敌情不紧急时,那么军队的食物与同时代百姓的食物基本相同,烹饪方式也相同,也需要埋锅造饭,夷陵之战中,孙膑就是用增兵减灶的办法迷惑庞涓,可见那时用锅灶煮饭是军队里的常态。

先秦时期,由于当时大米主要在南方种植,而南方那时人口稀少,稻米耕种面积有限,所以产出不多,不可能供应北方。虽然中原地区也能种植水稻,但限于自然环境,产量很低,所以那时中原的稻米是很珍贵的。《论语》中,孔子的学生“宰我”觉得为父母服丧不必三年,一年就可以了。孔子就问他:服丧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衣,你心安吗?“宰我”有点缺心眼,随口答了句“安”。结果孔子大为不满,指责他“不仁”。可见吃稻米与穿锦衣一样是高级享受,所以数量稀少的稻米是不可能用作军粮的。

先秦时期,中国已经有了小麦,考古研究表明,小麦在4500年前就引入中国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也已种植小麦,周代的《礼记·月令》中有天子亲自“祈麦实、劝种麦”的记载,但是当时“石转盘磨”技术可能还没有出现,即使出现了,这种技术也还没有成熟和普及,所以也无法磨大量制面粉。虽然有鲁班发明“硙”也即石磨的传说,但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石磨实物是1968年在河北保定市满城汉墓中出土的一架铜、石复合磨,距今约2100年。

满城石磨

所以先秦的人们食用小麦不是吃面粉,而是“粒食”,即连着麦壳煮食,这种麦饭的口感很差,一粒粒硬邦邦的进食很困难。所以麦在先秦时期并非主食。《尔雅翼》中说:“麦者,接绝续乏之谷。方夏之时,旧谷已绝,新谷未登,民于此时乏食,而麦最先熟,故以为重。”意思就是麦子只能在青黄不接时作为替代食物,所以当时的军队里也不可能大规模提供面食。

当时最适合用作军粮的是粟,因为粟耐旱,产量稳定,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一个五口之家耕种百亩农田,每年可产粟米95石,除自己食用外,还能盈余有45石,战国时期1斤稻米能换2.5斤粟,所以粟的产量大,价格低廉,可以大规模提供给军队。

与稻米相比,粟还具有易于保存的特点。其保质期长达九年,而大米的保质期只有五年,唐朝时,曾在原来隋朝的库房中发现已经贮存几十年的粟米,却仍然可以食用。

在军队里,除了士兵要吃饭外,还有大量战马也要补充粮食,因为战马只吃牧草无法保证充沛的体力,还必须适量补充精饲料。可是马的食量远大于人,据《盐铁论》的记载:“一马伏枥,当中家六口之食……。”一 匹战马就要吃掉至少六人的口粮,而粟因其量大价低,很适合作为喂马的谷物,因此粟在军营中成了人马共食的粮秣。

粟不仅有足够的产量来支持对军队的供给,其热量也能保证补充军人的体力消耗。据史料记载,秦军每日提供两餐,士兵在高强度行军或战斗时,早饭有半斗粟米,晚饭能得到三分之一斗,共1125克粟米。平时训练或站岗时,早晚各三分之一斗小米,共900克粟米。这个数量看起来很大,但当时士兵很少有副食摄入,现代科学表明,在只补充粟米的情况下,一个体重65公斤的士兵,至少需要700克以上的粟米才能不饿肚子。

由于粟所具有的优势,从先秦到初唐,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军队最主要的军粮。

在军中,粟主要是以米糊的方式食用的,伙夫会将粟和野菜、豆类,或者偶尔会有的肉类混在一起煮成稠粥。

军队在作战时,是无法煮粥的,只能食用单兵随身携带的干粮或可以速食的军粮。

据传说,如今陕西的美食锅盔,当年就是秦军的干粮。锅盔用小麦面粉和水搅拌,揉成面团,待发酵后用擀面杖擀成大圆饼,然后在铁锅上用文火慢慢烙干水分、即使在夏季,也可以存放10天半个月不会变质。

传说锅盔因为厚实得像树墩,所以原来叫墩饼,秦军的墩饼每个重达五六斤,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厘米左右。携带时,以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用绳子系好,像褡裢一样挂着前胸后背,在作战时,瓷实厚重的墩饼起到了盔甲的作用,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又可用来射杀敌军,所以被称为锅盔,意为锅上烙出来的盔甲。

还有传说陕西锅盔的制作最早始于商周时期,周文王伐纣时锅盔就被用做兵士的军粮,在陕西西府一带,至今还有一种“文王锅盔”。

虽然锅盔香脆美味,传说也很有趣,但毕竟只是传说,商周和秦时既没有面粉,也没有发酵技术,更没有铁锅,是无法烙制锅盔的。

先秦时期真实的单兵干粮主要是“糗糒(qiǔ bèi),就是把粟、豆子等谷物捣碎后炒熟,食用时直接和着水吞咽,或者用水调成糊糊后进食。

汉朝以后,随着石磨的大量使用和发酵技术的普及,北方地区的百姓将小麦磨成面粉,由“粒食”改为“粉食”,小麦也替代粟成为北方种植的主要谷物,面粉发酵后烤制的烧饼等面食应运而生,军队的干粮也因此发生了变革。

三国时期,锅盔的传说与诸葛亮发生了联系,相传诸葛亮出于简化后勤、便于军队轻装机动的考虑,命人在作战前成批地烤制一种形如锅状的干饼,每人发几个,以备战时食用。后来这种制饼方法流传到了民间,人们将其口味变得更加丰富,甜咸荤素具备,称之为“锅魁”,意为锅中之魁,后又讹称为锅盔。

诸葛亮是否发明了锅盔,今天虽然难以确定,但他发明了馒头却是见于史料的,明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载:“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元代林坤的《诚斋杂记》也载:“孔明征孟获。人曰:蛮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则出兵利。孔明杂以羊豕之内,以面包之,以像人头。此为馒头之始。”

馒头发明后,因其易于携带,无需烹饪就能食用的特点,很快就成了军中的速食军粮。

唐朝因为长期与周边游牧民族作战,唐军的骑兵比例高,军队移动节奏很快,为了为了减少后勤供应的压力,保持作战机动性,唐朝骑兵普遍携带烧饼和馒头作为干粮。

唐朝也有关于锅盔的传说,据说武周时期修建乾陵时,征用了大量民工,有个人替父亲去做工,因劳役繁重,往往没时间吃饭。有一天,他饥饿难耐,就悄悄地在路边挖了一个土坑,架上自己的头盔,把面和匀放在盔内,在盔下烧起柴禾,过了一会儿,面团被烙成了馍,他一尝,酥脆可口。他高兴极了,就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同伴,这种烙馍的办法就传开了。由于是用头盔为炊具来烙制面饼,故取名锅盔。工地的监工尝过后,也感觉不错,就派人将锅盔送到长安的宫中,后来唐朝每年都要乾县进贡锅盔。

唐朝的磨面技术和发酵技术以及铁锅制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完全可以烙制和现代一样的锅盔,所以唐朝有锅盔是毫无疑问的,唐军用锅盔做干粮也顺理成章,所以锅盔这种千年美食,很可能是在唐朝诞生的。

隋唐以后,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生产力迅速发展,稻米产量大幅增加,京杭大运河的建成,使南方稻米可以大量北运,宋明两代,大米和小麦逐渐成为军粮的标配。在明朝,伙夫们将熟米饭晒干,制作成“干饭”。进餐时,士兵们将“干饭”用热水一泡,就能食用。这和如今冲水即食的脱水米饭如出一辙,时间上却领先了千年。明朝时,还出现了将烤好的烧饼用绳子穿起来让士兵随身携带的单兵干粮,因为方便美味,大受军队欢迎。

士兵不能光吃粮食,还需要补充盐和副食。古人将盐和副食结合起来,制成以大酱和腌菜,作为军队的主要副食和调味品。史料记载,秦朝士兵一斗粟可配半升酱,而汉军则是二石粮食配酱二斗,唐军士兵一天领粮食二升,盐半合。

明朝时,副食的携带更加方便。伙夫用三升豆豉掺和五升盐,捣烂成泥,做成饼状,曝晒成干。士兵食用时,只要剥下一小块,就能满足调味需求。宋朝还发明了“醋布”。将布在醋和盐水中反复浸泡,然后晒干。在吃饭时,士兵剪下一块布,合着军粮一起煮,就能吃到酸咸俱全的米饭了。

中国古代是个农耕社会,畜牧业不发达,所以肉类稀缺,军队的肉食更是奢侈品,士兵很少能吃到肉,一般只有打了大胜仗,皇帝犒赏三军时才会得到酒肉,有时大战之前也会赏赐酒肉鼓舞士气。秦军在开战前,就会给士兵每人发半斤酒、一斤肉。

清朝入关前是个渔猎民族,但是他们统治中原后,军队也很少有肉食了。雅克萨战役时,清军长途进军,粮食匮乏,更别提吃肉了。正在全军苦不堪言之际,他们突然遇到大批鹿群,结果一次就猎获了五千头鹿,全体将士饱餐鹿肉后,顿时士气大涨,一鼓作气打败了沙俄,可见肉食对军队有多重要,然而在数千年间,吃肉对汉族军队来说始终只是一种奢望。

在军中,肉食稀少的原因不仅与缺乏供应有关,肉类难以保存也是一个因素,为此,人们也想出了各种办法。相传南宋名将宗泽击退金军后,百姓用盐腌的猪腿犒劳军队。宗泽将这种“腌腿”进献给朝廷,宋高宗赵构见其肉色鲜红如火,便将其命名为“火腿”。这种火腿虽然可以长期存储,适合作为军粮,但实际上在中原军队中的供给是极少的,只有少数将官可以享用。

中原军队数千年来军粮的演变,折射出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基本属性,反映了中国古代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古人非凡的智慧。

天哪!宋朝流行叫外卖,来看看外卖菜单……

宋朝人的吃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