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开年大赛 | 大赛圆满落幕,专家点评抢先看!
2019年5月25日,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成功举办终评。最终有19个参赛团队从百余名选手中突出重围,获得大赛奖项!毛其智教授等重磅评审专家对大赛进行了总结发言。
本届大赛具有什么特点?
模型作品有哪些创新点?
大赛作品有哪些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什么样的模型是一个好的参赛作品?
规划行业如何科学化信息化?
19个各具特色的大赛作品为何能获得评委大咖的青睐?城市决策为你放送城垣杯大赛评委精彩点评!
评委会主任:毛其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曾任副院长)
世界人类聚居学会(WSE)副主席
国际欧亚科学院(IEAS)院士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第六届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规划决策支持模型发展前景远大,年轻学者任重道远
模型大赛已经进行三届了,我是第一次来参加评审,我认为这一届突出的特点有三个。第一是内容丰富,据黄主任介绍,提交的成果涵盖了城乡规划行业的12个方面,说明我们的新技术和规划决策支持模型已经覆盖了非常大的领域,对我们规划行业有很大的推动力。其中,基础设施相关的更多一些,包括交通等各个方面,在这个领域,规划决策支持模型目前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这是可喜的,但随后我们也要努力在其他领域有进一步的加强。第二是题目多样化,有一些题目是雄心勃勃的,开拓了一些新的领域,我便想起吴良镛先生的一句话:“学生做论文往往叫做小马出山嫌路窄,前人做的已经不算什么了,以后要看新一代的了。”从今天的比赛来看,其中一些新的思路对于做老师的人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但对于一个问题的认识、理解,以及在逻辑上的完整性,从目前提交的竞赛的材料来看,还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希望获奖的选手们还是仔细想一想,今后下一步的工作该怎么做。第三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的应用前景远大。中央的两个文件都提到“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规划领域还有更为重要、更为多方面的发展,决策模型将有利于推动科学规划的实现。那么做模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出真问题,要对症下药,要对未来的发展有前瞻性的认识。我们过去遇到的困惑还是很大的,包括技术导向和需求导向问题。在学校期间,经常学到一些新技术、新方法,了解了一些新知识,就迫切的想把它用上,容易形成技术导向,但当我们走向社会的时候,又会形成需求导向,可能更需要决策支持模型能解释和社会经济发展技术政策相关的一些问题。总而言之,还是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年轻人参加模型竞赛活动,结果只是暂时的,但规划事业是持续性的,未来的路还很长。
评委:詹庆明
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武汉大学数字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武汉大学人居环境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
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成果质量可观,研究方法全面,思考问题深入,规划认知定位更准
第三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到此圆满落幕,我谈一下个人的一些看法。首先,比赛激烈,成果质量非常可观。总体来讲,本届大赛比前两届有明显的进步,研究范围更大,主题更广,研究方法更全、更多,应用的深度以及对复杂问题的探索也更加深入。第二,数据多源化,刻画角度丰富。前两年比较热门的数据大多是手机信令、公交IC卡等刷卡类数据,本届还引入了历史小说等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说相当新颖。即便是比较经典的题目,刻画的角度,采用的数据、维度,以及多层次的相互验证也比之前更为丰富。第三,技术方法应用得当,综合性强。一方面,我们作为老师能涵盖到的你们都掌握了,不同技术之间的组合也给研究带来了亮点,并且个别项目的研究深度也已经达到了博士生的水平,这是非常可喜的事情;另一方面,这次报告中的技术都很难超出相对应的领域,这也是有所欠缺的地方。第四,分析工具多样化,可视性强。以前常用的工具主要是python编程软件,今年还看到了VB、python、C语言、MATLAB等一些更高级的工具,而且展示方式除了GIS方法外,还应用了一些动态展示,效果可观。第五,数据识别性增强,规划认知定位更准。我们要尽量避免只看数字不看人,规划是有温度的,要通过数据来感知这些温度,那么所选取的指标、确定的权重就表明你的态度了。最后,我们鼓励大家独立探索,向前进步,希望大家继续去尝试。我的认识也比较粗浅,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评委会组长:柴彦威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
中国地理学会常务理事及城市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时间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学术带头人
打破传统壁垒,实现方法先行,是带动城乡规划行业科技创新的核心
这是一个模型方法的竞赛,所以还是要聚焦在方法的创新上。我认为应该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理论方法创新,即对方法的思考和对方法的框架设计要有一定的新意;二是技术方法创新,即具体计算、数据采集要有新意;三是应用方法创新,方法算的很好,不一定能被应用,在应用方法上的突破也很重要。所以在这三个角度中,有一点点创新就可以了。我觉得要善于做小文章,要聚焦,大胆的去尝试,哪怕有些看起来不成熟。比如刚才讲的方法设计,我有一些批判看法,今天的研究中更多的还是基于传统方法的组合和应用,虽然成果质量不错,也有一些创新,但是批判性的、修正性的内容还是比较少,还是希望大家改进的。希望参赛的选手能先试先行,推动规划决策支持模型相关方法思路的创新,带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行业的科技创新。一个国家、一个学科如果没有方法创新,那便是空谈。也许我们一个小小的方法创新,就会产生巨大的学科创新和经济效益。这样的活动非常好,我也很受益。
除以上三位专家外,钟家晖、任超、彭明军、钮心毅、龙瀛、黄晓春、张晓东、胡海等列位专家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对大赛寄予了殷切厚望。在此,感谢11位专家对第三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的大力支持。
本届大赛颁奖环节将在今年11月中旬在深圳市举办的第十五届“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信息化年会”开幕式举行,同时专门设置了大赛获奖项目汇报交流分会场,敬请期待!年会详情信息请关注“新技术应用学委会”公众号。
大赛获奖作品集
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特共同编制的《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2017-2018)》今年已正式出版,在各大电商平台已开始出售,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点击了解详细内容
以下链接均可购买
京东:
https://item.jd.com/41843618516.html
天猫商城: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20z.1000880.0.0.iQB0I3&id=587455863602
亚马逊:
https://www.amazon.cn/dp/B07NXWBNZC?ref=myi_title_dp
当当网:
http://product.m.dangdang.com/26912880.html?req=qr
还可识别下方二维码,至中国建筑书店微店购买。
联系方式:荣先生、崔女士
联系电话:
(86)010-88076527
(86)010-88076673
电子邮件:
chengyuancup@city-if.com
cityds@bmicpd.com.cn
cityds@city-if.com
END.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城市决策
ID:city-ds
欢迎关注!
往期回顾:
2019开年大赛 | 第三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正式开启
2019开年大赛 | 往届大赛精彩回顾(一)——大赛设置及举办情况
2019开年大赛 | 往届大赛精彩回顾(二)——评选标准与作品特点
2019开年大赛 | 上届优秀获奖团队专访:【王良】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就业中心识别及其分类模型研究
2019开年大赛 | 上届优秀获奖团队专访:【吕京弘】基于共享单车骑行大数据的电子围栏规划模型研究
2019开年大赛 | 上届优秀获奖团队专访:【黄玲】广州市新一轮总规的量化分析模型建设
2019开年大赛 | 城垣杯模型大赛专家采访【王引】:规划新技术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