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何捷:跨界交融,促进规划教育与规划业务创新

崔喆 CityDS
2024-09-04

精彩导读


第六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已进入作品评选阶段,大赛最终结果将于202279日揭晓。在此期间,我们继续邀请多位专家学者畅谈规划。本期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何捷教授和我们聊聊规划教育创新,定性与定量,行为研究与行为规划,跨界合作等话题。

何捷教授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城乡规划系教授,“智慧城市与数字空间规划”特色学科方向联合负责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计算性设计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考古学会数字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专访何捷教授,聊聊: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应当怎样结合?

行为研究与行为规划有何要点?

如何更好地掌握新技术新方法?

如何推进跨界交流促进合力创新?

……

何捷教授精彩解读:

访谈内容整理

关于城垣杯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您作为“城垣杯”大赛的坚定支持者,多次组织参赛团队参赛,在以往大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战绩。您认为“城垣杯”这类竞赛在规划教育中的意义是什么?

何捷:首先非常感谢“城垣杯”组织团队多年来一直坚持给高校师生这样很好的机会。“城垣杯”的历史基本上也和天津大学开设的“城市规划数字化方法应用”课程同步。在同步成长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感想。

我认为“城垣杯”在规划教育中有两方向的作用。第一是建立专业取向的价值观。实际上建筑大类的其他专业,如建筑学专业已经比较早地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在规划学科,数字和模型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的理念还不那么普及,也没有像建筑学那样成为比较嵌入的、明确的内容。在“城垣杯”的推动下,学生们能够把数字化方法应用到课程设计中,慢慢地在这种过程中受益。我们在四年级开设了相关课程,同学们可以随着课程参与到“城垣杯”等专业竞赛。受到了竞赛得奖的激励和鼓舞,在更高年级的时候,他们就更乐于引入新技术、新方法。我觉得在教育体制上,除了技术方法的教学之外,将数字技术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也很重要。我觉得“城垣杯”在建立专业导向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另外我觉得“城垣杯”这几年产生的获奖作品给规划教育提供了很多范例性内容,给学生展示了多种可能。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学生想从更实际的规划实践项目中看到的数字化应用,其实是比较难以掌握的。反而像“城垣杯”的获奖作品相对更完整,可以帮助学生来学习。这些作品也给教育界展示了行业上的新趋向。我觉得“城垣杯”给规划教育提供了很多高层次的导向,我们做教育的人应该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关于人文与数字

有人认为在规划等领域,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呈现一定的割裂状态。作为数字人文研究的领军者,您力求通过数据驱动的定量方法考察史料背后的社会与人文逻辑。您如何看待定性与定量相割裂的这种论断?数据导向的“数字人文”量化研究范式与纯逻辑推演的质性研究范式应当怎样结合?

何捷: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我个人也不敢说有什么明确的心得,只是在两个角度上有一些思考。

首先,城市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城市规划除了建设、生态等相对较科学化的内容之外,其社会科学导向也非常重要。在大多数的社会科学中,定量和定性并行发展也是学科的常态。不同的方向有它适合解决的问题,不一定说哪一个更高明。在规划工作中,定量和定性都有发挥作用的途径。但是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定量可能成为规划行业中底层的需求。很多的工作都需要汇总到定量上。虽然科研、学术方面可能有不同的做法。但是从真正落实到规划操作、规划实践的角度上来讲,还应关注定量作为汇总的角色。很多以往觉得定性可以解决的,或者是定性可以去操作的内容也需要在定量的角度进行更多的思考。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量化方法未必是直接回答问题或直接产生结果的途径,更多的是通过量化方法、通过数据驱动或数据挖掘的方法发现新内容、新现象,进而可根据这些新发现进行解释。由于数据条件以及计算能力的增强,量化方法能提供的材料可能会超越以前。数字人文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虽然数字人文也存在种种争议,有些定量方法还没有成为学术共识。但是数字人文提供了考察问题的新视角。使用定量方法重新分析一些以前很难想象的内容,可能会提供很多新的启发。我个人认为定性和定量未必是一对矛盾,它们可以并行解决问题。这二者的结合也会产生很多的新的途径。其中定量方法作为产生材料、产生论据的途径,跟规划这样一种决策性质的工作应该是更贴切的。它可以提供更多元的材料来帮助决策工作。

关于人的行为

人与环境的互动问题无论在规划、景观还是地理学领域都是重中之重的基石问题。您团队的研究也在大数据与空间行为、人群行为仿真、景观地理设计等方面颇有建树,部分研究还曾在我们“城垣杯”大赛中获奖。您认为以行为为基础、以行为为目标的行为规划如何才能与以空间为抓手的城市规划更好地结合起来?有哪些要点需要进一步突破?

何捷:行为研究是几年来城市规划、地理学领域中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它是结合人和空间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建筑大类学科所讲的“空间”就是“Place”也就是“场所”的概念,它从来都没有分割物理性的空间和人的空间。这是建筑大类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区别。“Place”一直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人的活动没法在空间中被抽离出来,空间与行为是相互交融的。无论是实体的活动、感知性的活动,或是更复杂的生理性活动,还是个体的活动或是群体的活动,它们都是在不同尺度的空间中进行的。我认为对空间的干预都是以应对人的行为作为前提条件,所以不能把空间和行为明确地分开。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背景下,对行为本身,人与人的行为互动,以及人和环境互动机制,都需要进一步讨论,发展出一些新的可能。对行为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帮助规划、设计回应、满足人的行为。从规划范式上看,对过去的行为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对未来行为的预测和指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空间规划不是只以人的行为为核心。即使我们把广义的“行为”所形成的体制、经济、政治等问题剥离出来,只考虑通常语境上的直接的行为,这种行为也不是唯一的内容。我们需要在考虑行为的同时,反映和呼应其他的很多内容,行为是参数之一或者是中间条件之一。

另外,行为并不只是以人的导向为最终目的。当前对行为与生态等其他要素的互动上,很多的研究还不是特别到位。在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领域有很多讨论关于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空间行为也可能是一个整体生态系统的空间行为。从这种角度看,人有主动性来调节、应对环境,会以更主动的方式产生新的行为模式,这为行为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可能。

在规划专业中,我们需要更深入地考虑空间的设计和生成,是怎么与行为发生关系?这里面涉及的东西非常广,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需要空间行为、环境行为研究从理论的方向上更好地配合。这几年“城垣杯”很多获奖项目也体现出这样的努力,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让行业关注行为问题的途径。

关于新技术与新方法

您的研究领域横跨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方向,但这些研究都是数据与计量方法驱动的。能否谈谈您的经验,您认为哪些基本的理念、概念、方法是这些领域的研究所通用的?最后,也是我们“城垣杯”大赛的很多学生参赛者所关心的问题,若学者想在这些领域有所突破,需要有哪些核心竞争力?

何捷: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话题。由于规划专业的专业特点,我们更多地从问题导向的角度进行定量分析以及空间布局等工作。数据可以产生材料,也可以作为分析方法,但是需要更明确的还是“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角度,然后根据研究问题来设计选择技术方法。当然现在有很多比较成熟的套路性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技术都需要根据问题的导向来选择。由于经验相对少以及学习内容不系统,学生常见的一个问题是更容易从方法或者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当然这样的误区也很正常,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初期学习技术体系和技术方法,然后进一步去跟问题的解决来建立联系。作为学习的过程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去参与“城垣杯”这样的竞赛,还是需要更多地从问题导向的角度考虑。在教学中,我们更多教授的是技术选型工作,这也是规划学科中相对比较通用的方式。规划专业涉及的很多的方法和技术也是借鉴自其他领域。需要明确的是这些技术、方法如何支撑问题的解决。虽然说掌握这样的能力需要过程,但在一开始就需要有这样的理念。对理念的学习可以看更多的例子。像“城垣杯”这几大本书对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同学们通常会遇到的困难就是对技术的学习和掌握。这的确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但是以我的经验来讲,现在的小同学们学这些东西已经非常快。虽然对具体的技术未必很熟悉,但是能力还是可以达到的。像我自己在两个学校课程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新方法、新技术都非常快。

我觉得多个学科发展的具体的技术和方法应该已经可以满足规划专业的需要,不太需要自己发明太多的新技术了。反而是对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和认知成为了规划专业工作的核心素质;更高的层面上,学科带头人、规划项目主持人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包括了发掘和组织技术方法的能力。可能不需要每个人都在长期从业的时间里掌握具体技术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主持人,如何去更好的整合知识资源和专业需求。总之,需要了解这些可能性,在自己的工作里组织这些内容。

当然技术的掌握本身是无止境的,对技术掌握的深度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方法的应用和执行。对方法和技术的熟悉乃至创造性方法的使用也都是非常必要的。对学生来讲,尽量掌握一些自己特长的东西对未来的发展和成长也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不一定贪多求全,也和个人的专业定位有关系。

关于跨学科交流

您的研究领域经常“跨界”,您本人的教育背景也发生过“跨界”,相信您在研究过程中也会接触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现在规划业界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广泛,合作人员的背景也越来越多元,但也出现了沟通不畅等问题。您认为不同学术背景的专家、学者、从业者在合作中应注意哪些要点才能实现合力创新?

何捷:这个问题现在也的确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各个专业都需要有个相互理解和磨合的一个过程。

其实我自己一开始工作的时候也遇到过好多这种情况。我们那时候刚跟遥感专业一起合作,跑到中科院遥感所,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最后他大概才知道我想要点什么,我大概知道他可以给我些什么。由于受教育背景的关系,相对来讲还是更集中在自己专业的线索上。这个问题现在应该还是很普遍,各专业一起合作工作的话,大家就不能在自己的房子打转,当然项目主持人应该更主动地营造交流的环境。

在建筑大类的专业教育里面,也应该更好地去培养作为专业负责人角度上的领导能力,你需要去了解将来有可能配合工作的其他领域的情况。当然不一定培养对所有专业的了解、或是了解的非常深入,但是应该培养对话能力,知道大概是怎么样,我可以从别人那里面了解和得到什么?怎么去更好地帮助对方工作?我觉得建筑大类的专业作为一项工作的主导专业,它天然会有主动磨合的责任。从更深一层看,多专业的合作可能也是对价值观的重塑。当然途径上肯定需要一个过程,在大学专业教育阶段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去体验,去了解。另外,接受过建筑类系统教育的人员也有这样的优势。因为建筑、规划本身一直在跨界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这一代人正好也经历了这种转型的过程,经历了以数字化为主要代表途径的转型过程。我们比较深入地知道自己学科在转型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那么我们对于不同专业的体会就会更深更强烈一点。这给了我们更好的条件去跟其他专业对话。

跨界的磨合与对话可能是恒久远的问题,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现在更年轻的一代他们有更开放的心态,相对于我们老的这一代有更便利的交流磨合的条件。规划专业从事综合职能,他需要有积极性,另外也需要迫切性。规划专业作为这样的角色有天然的优势,当然也有天然的责任。大家要更主动地去思考。

谢谢何老师,最后请您对我们的选手留下一些期许。

何捷:不管是从年轻专业人员、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数字化在规划行业中的应用都是未来非常重要的的内容,也越来越成为更硬性的需求。不管是专门从事数字化,还是对数字化有一些了解和学习,在行业的新发展以及国家新发展的前提下,都能帮助在专业上更快成长,做出更好的工作。其实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有这样的体会。他们在本科接受的相对来讲还是传统和规范性的教育,在高年级或研究生的时候接触数字化、模型的话,进入到规划行业后就会有更好的机会。特别是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人才有更高的需求,掌握一些方法和技术就能够更深入地与各专业对话,甚至进一步引领跨专业团队。从行业角度上,大家如果能够在学习中或是专业初期更好地去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对将来的专业发展会有很大的推进的作用,毕竟发展更多需要靠年轻人来推进。

还是希望参赛者更好地来利用“城垣杯”的机会。我觉得得奖只是一方面,通过“城垣杯”这样的机会来更好地锻炼自己,学习一些新方法,在不同的选手专业间相互学习和交流,这是帮助大家更好成长的非常重要的机会。


采编:崔喆,哈尔滨工业大学城乡规划学士,南京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硕士,现就职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字技术规划中心。

END.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城市决策



ID:city-ds

 欢迎关注!

 往期回顾:

新征程 新思维 | 第六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正式开启

第六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新亮点——联通智慧足迹大数据

第六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新亮点——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

新书推荐|《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2021)》重装上阵

城垣杯 | 上届优秀获奖团队专访:【张梦宇】色彩识城市,理性谈美学

城垣杯 | 上届优秀获奖团队专访:【蒋金亮】以居民行为轨迹服务城市空间精准治理

城垣杯 | 上届优秀获奖团队专访:【段要民】新技术应落地解决现实问题

城垣杯 | 报名截止提醒,倒计时十天

城垣杯 | 上届优秀获奖团队专访:【刘梦雨】以人为本,以人为策,科学描绘新城新区发展蓝图

城垣杯 | 再回首 再出发:“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五年回顾

城垣杯 | 欢迎如约而至的你们!

吴志强:以更宏观的眼光、全球的视野、历史的长度,推动城市迭代创新

石晓冬:不忘初心、保持耐心、富有匠心,愿我们与新时代的规划工作一道成长

城垣杯 | 大赛选手们注意啦,成果提交还有5天,截止时间5月31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CityD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