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朗读: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梦回繁华》

江苏语文 2023-02-11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梦回繁华》


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张择端主要活动于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生卒年不详,山东 东武人,字正道,又字文友,幼读书游学于汴京,徽宗朝进入翰林,据张骤提拔,后习绘画,擅长界画,工舟车、人物、市街、城郭,皆自成一家。除清明上河图外,还有西湖争标图相传为他所画。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正和至宣和年间,那正是北宋统治者在覆灭之前大造盛世假象,以此掩盖内忧外患的时期,建言之后,南渡的北宋移民怀念故土,在他们眼中这附图卷必有其特殊的意义,正是他们回首故土,梦回繁华的写照。



透过此一观念来审视这副千古名作,我们会发觉那隐藏于繁华背后的心情。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卷本,设色,纵25.5厘米,横525厘米。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从城效、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有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汤,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碳的毛驴团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较长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尽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地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



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床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船正在放到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卧高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



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纵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肉铺、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帛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以移动的试点摄取对象,全图内容庞大却繁而不乱,长而不肿,段落清晰,结构严谨;画中人物达500之多,形态各异。采用坚工带写的手法,线条遒劲,笔法灵动,有别于一般的界画。



清明上河图是一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东京梦华录中所记述的街巷、酒楼、饮食果子、诸色杂卖等都能在这画面中找到生动的图示。画中的孙阳店、脚店等与东京梦华录中所记得曹婆婆皱饼、正店72户,其余皆未知脚店等,无有不符。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致入微。它不是一般热闹场面的记录,而是通过对各阶层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示出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状况。画中丰富的内容有着文字无法取代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的同时,也是为12世纪中国城市的生活状况留下的重要形象资料。


八年级更多课文



  1. 第1课 《消息二则》

  2.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3. 第3课《“飞天”凌空》

  4. 第4课《一着惊海天》

  5. 第5课《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6. 第6课《藤野先生》

  7. 第7课《回忆我的母亲》

  8. 第8课《列夫•托尔斯泰》

  9. 第9课《美丽的颜色》

  10. 第10课《三峡》

  11. 第11课《短文二篇》

  12. 第12课《与朱元思书》

  13. 第13课《唐诗五首》

  14. 第14课《背影》

  15. 第15课《白杨礼赞》

  16. 第16课《散文二篇》

  17. 第17课《昆明的雨》

  18. 第18课《中国石拱桥》

  19. 第19课《苏州园林》


欢迎关注【江苏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