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帮安徽打败上海

何欣 盐财经 2021-10-01





▍盐财经 

作者 | 何欣

编辑 | 闰然



近日,31省(市)一季度GDP相继发布,亮点不少。


因去年一季度恰好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31省(市)GDP增速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且湖北、海南、浙江、江苏、安徽、广东、江西、重庆8省份经济增速超越全国平均水平(18.3%)。其中,处于疫情中心的湖北,同比增速一枝独秀,达到58.3%。


不过,在全国各地两位数增速的背景下,#一季度GDP安徽超过上海#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


图|一季度GDP安徽超过上海的微博热搜


一直以来,安徽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都是“小弟”角色,上海则是当仁不让的“龙头大哥”。即便是一个市和一个省相比,安徽能超越上海,也足以引起大众关注,当然,也难掩6300万安徽人民的激动。


显然,这只是安徽与上海阶段性GDP总量的比较,看似参考意义不大,但背后释放了重要信号——安徽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

“小弟”终将超越“老大哥”


先来看今年安徽和上海一季度各自的数据:


上海GDP总量9458.86亿元,同比增长17.6%;安徽GDP总量9529.1亿元,同比增长18.7%。


不难看出,无论经济增速和经济总量,安徽都超过了上海,安徽省也因此进入全国十强。值得一提的是,安徽的同比增速比上海高出了1.1个百分点。


图|2021年一季度GDP数据(图源:中国经济周刊)


关注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人都知道,这已不是安徽经济总量第一次超过上海。去年上半年和第三季度,安徽的GDP总量都曾超过上海,只是疫情之下,并未引起过多关注。


更重要的是,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上海经济恢复给力。最终,在2020年上海的年度GDP总量以20亿元的差距,险超安徽。不过,这20亿的差距也是安徽与上海差距最小的一次。


如果看安徽经济发展的具体数据,或许更真切感受到安徽GDP终将超越上海的趋势。


在各省都在加快传统转型的存量竞争下,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无疑意义重大。而安徽的相关数据可谓喜人。


今年一季度,安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是增长41.2%,两年平均(增长)是18.5%,比2019年同期高5.2个百分点,为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60.7%,产值占比由11.9%提高到12.5%。


图|总体上看一季度,全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果不断巩固,市场预期持续改善,整体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图源:安徽省新闻联播)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2.2%,两年平均增速22.8%,比2019年同期是高9.5个百分点,为全部工业产值增长贡献53.4%,产值占比由35.9%提高到40.8%。


这两个数据加在一起足以说明,安徽新兴动能已经凸显,未来潜力不小。


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给安徽经济带来的也开始显现,如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编制,一批沪皖合作事项开始落地。安徽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累计新设企业5032家,协议引资额3317.76亿元。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阶段性GDP数据对比。要知道,安徽的数据是一个省的体量,安徽的人口约是上海3倍,如果比较人均GDP,上海则是安徽的3倍。


从经济结构来看,去年全年,安徽第三产业占GDP为51%,而上海第三产业的GDP占比为76%,说明安徽与上海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可比性不大。


图|2019年安徽省三大产业增长值及占比情况(图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安徽能实现快速发展,也是上海龙头大哥带得好,或许有了此次数据的反馈。接下来,上海会考虑将更多的适合安徽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转移过来,也说不定。



▋▍

安徽崛起的逻辑


不过,此次安徽的GDP总量能超越上海并非全是偶然,安徽崛起背后有着清晰的逻辑。


诚然,作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且外向型经济程度高的上海,受疫情冲击更大,特别是国外疫情仍在持续的情况下,上海经济的恢复速度也难免受影响。


但决定两者GDP位置发生移位的是背后的产业结构。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城市,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导,城市也只保留了核心功能,而安徽依旧是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占比刚过50%。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不考虑疫情对服务业的冲击,上海的经济增速肯定比不上仍处在工业化时代的安徽来得有起伏。


安徽经济发展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今年一季度,安徽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3714.3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最快。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3%,增幅比全国高1.8个百分点,位列全国12位。



图|2021年一季度安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视频来源:安徽卫视)


同时,近年来无论是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传统产业的专项上,安徽都有可圈可点的表现。这些在当下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契机下,无疑能助力安徽经济步入快车道,也是安徽能在疫后快速崛起的底气。


在交通基建方面,早在2019年底,安徽就成为了市市通高铁的省份。当年,安徽高铁里程达到1903.45公里,总长度全国第一。如今,国家收紧对部分城市高铁的审批,这意味着,未来安徽市市通高铁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在产业发展上,近年来,安徽积极引入新兴制造业企业,成就了一批特色制造业,实现新旧动能的有序转换,中国新能源车企巨头蔚来落户合肥便是最好的例证,也进一步坐实了合肥政府当年引进京东方的“风投”胆识不是偶然。


图|蔚来汽车(图源:企业官方图)


此外,安徽GDP能再次实现对上海的超越,还有一个隐秘的逻辑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后,获得多重区域发展红利,也激活了安徽的比较优势。


此次,安徽省集全省之力,实现一季度GDP对上海的赶超,当然离不开全省16个地市的贡献。


从此次安徽省内16市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省会合肥依旧保持着绝对优势地位,一季度GDP达到2356.3亿,约为全省的1/4,而芜湖以955.7稳居第二,滁州和阜阳位列第三、第四。值得一提的是,除去省会合肥,其余三个城市的发展或多或少都受益于南京都市圈发展的红利。


作为全国首个跨省都市圈,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都被纳入南京都市圈中。随着江北新区建设的加速,从南京到马鞍山、滁州的高铁最短运行时间均在20分钟以内,南京到芜湖也仅需半个多小时,它们受南京发展的辐射更强。


此外,纵观安徽省16个地市2020年的经济数据,我们清晰地看到安徽省内城市发展的不同梯度。


第一梯队省会合肥,破万亿,达到10045亿,其余15座城市,以2000亿为标准,可分为两大梯队,第二梯队中,有7个城市GDP在2000亿以上。其中,芜湖和滁州突破3000亿元,在第三梯队中,有8座城市在2000亿以下,其中,池州和黄山在1000亿元以下。


图|安徽省16个地市2020年的经济数据(图源:澎湃新闻)


如今,合肥都市圈已将淮南市、六安市、滁州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蚌埠市、桐城市(县级市)纳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这些城市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如果跳出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安徽的比较优势得以凸显。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长三角中,江浙沪都已步入深度老龄化。相比之下,安徽的老龄化压力相对较轻,这意味着,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安徽在人口收入水平和人口消费潜力上都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和潜力。


可以预见,安徽各地市在多重区域规划红利下,未来可期。



作者 |  何欣

编辑 |  闰然

排版 |  丽娟




 END

『盐财经』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在看把盐撒给更多的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