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胀、资产和诺奖得主眼中不会坑你的东西

何欣 盐财经 2021-10-02





▍盐财经 

作者 | 何欣

编辑 | 闰然



近日,金融市场颇不宁静,前有大宗商品猛涨,再度引发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后有币圈坐过山车,一顿猛涨后疯狂下跌,数十万人穿仓,引发国务院金融委、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等部门对虚拟货币的强监管。


一时间,市场恐慌情绪弥漫,当前,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仍未消退。在疫后经济恢复之年,该如何理性认识当前的金融热点事件,又该如何投资?


5月22日-23日,2021年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如期举行,此次论坛以“新格局 新发展新金融”为主题,在会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等给出了回应,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

数字货币与人民币国际化


近两年,数字人民币已悄然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不再陌生。


数字人民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与纸钞和硬币等价,使用体验同支付宝和微信,但没有手续费。


去年10月,数字人民币在深圳的试点落地,5万人中签,体验了数字人民币的便捷支付。如今,数字人民币试点已经拓展到了上海、苏州等多个城市,不仅如此,也有企业试点用数字人民币给员工发薪。可以说,数字人民币已经开始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场景。


图|数字人民币(图源:新华社)


今年4月,数字人民币试点一周年,数字人民币已进行8轮试点,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据不完全统计,有28个省(市)将“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写入它们的“十四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多国央行加速研发中央银行数字货币。


可以看到,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正稳步进行,但在周小川看来,“很多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明确,有一些方向问题还需要探索。”


5月22日,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周小川以“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系统”为主题演讲,分享了对当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思考和未来电子支付系统发展的思考。


图|《唐人街探案3》剧照


针对外媒提到的“中国的DC/EP数字币/电子支付系统)不管怎么发展也替代不了美元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周小川在演讲中提到,DC/EP的发展主要是立足于国内支付系统的现代化,跟上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提高效能,降低成本,特别是为零售支付系统服务,“本来的设计目的和努力方向就没有想取代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国际上支付货币的地位。”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也是国际关注的焦点。随着数字人民币研发的深入,有外媒将其与人民币国际化挂起钩来,“认为数字货币对人民币国际化帮助不大,或者说也实现不了人民币国际化。”


在周小川看来,人民币支付系统的现代化、数字化对于提高人民币的地位,提高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但也不是太大的帮助。“人民币国际化更多的是取决于体制、政策上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展,而不是取决于技术上的因素。”


图|人民币国际化(图源:人民日报)


提到支付系统现代化未来的发展,周小川强调要抓住四个重点,即系统的效能如何;成本是否能够降低;系统出错的可能性以及系统的风险控制能力。



▋▍

金融风险与创新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引发的通胀担忧、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提速等话题备受关注,通胀预期下的金融风险监管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次论坛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张晓慧表示,我国在金融抗疫中并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也没有采用量化宽松(QE)、零利率甚至负利率这类非常规的货币政策,但我们仍需警惕,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可能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短期冲击。


图|《白虎》剧照


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今年前三个月的居民存款仍在快速增长,表明居民消费意愿不强。不仅如此,从全球范围来看,疫情的反复和疫苗普及错位都让全球供应链修复缓慢,“当前的复苏非常微弱,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拐点远没有到来。”


张晓慧建议,密切关注全球资产价格通胀的变化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金融过度杠杆和金融不稳定,“做好不同通胀情境下的应对准备,尤其是要妥善管理预期,警惕结构性通胀上升导致部分领域投资过热。”


当前,国内经济整体向好,但复苏还不稳固,各地经济恢复不平衡,此时,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金融领域的风险管理尤为迫切。


论坛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半年报》(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的金融风险点集中在五个方面,产业债务违约风险;政府融资平台“大而不倒”,能否打破刚兑的风险;银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可能出现的不良贷款滞后于今年显现的风险;新的业态风险,包括一些交易平台、大型金融控股公司等。


而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执行院长钱军在发言中也提到,需要关注非金融机构的债务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的债务的“灰犀牛”风险。


针对金融风险监管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李波强调,“针对房地产金融、跨境资本流动、债券市场等特定领域的潜在风险,及时采取宏观审慎措施,防范系统性风险。”


同时,要建立全覆盖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重点加强对加杠杆行为、债务及金融周期的监测,有针对性的创设政策工具,做好重点领域的宏观审慎管理,逐步将主要的、重要的、有系统性影响的金融活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纳入宏观审慎管理。


去年,蚂蚁金服约谈引发了行业内对金融监管与创新的探讨。同时,如何防范大型金融科技集团这类新业态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也提上日程。


对外贸易大学法学院红天讲席教授高西庆在论坛演讲中提到,金融创新和监管之间,其实天然的是有冲突的。但脱离监管的创新难以持续,抑制创新的监管是因噎废食,市场发展总是“创新-监管-再创新”的过程,资本市场监管的法治化是效率与安全平衡的良性互动机制。


他认为,资本市场监管中的立法、执法环节都应遵循的法治化原则在于,市场准入采取监管负面清单制度,为金融创新打开空间。“当金融创新发生后,要能够依法行使监管权对具体的创新进行精细的事中、事后监管,避免在负面清单制度下出现市场失灵时的监管缺位。”


图|不同子行业系统金融风险指标边际贡献对比(图源:《2021年度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半年报》



▋▍

投资回报率较好的三个领域


去年9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社会各界对碳中和话题的关注持续升温,碳中和概念股也备受追捧。


今年3月底,中国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新碳排放权交易条例》”)征求公众意见,意味着,中国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不仅如此,应对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国已公开承诺于2030年前后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


图|中国2010-2050年能源碳排放的行业分布


当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识,也无形中拓展了金融发展的边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指出,在2050年实现零排放,全球每年需要投资1.6至3.8万亿美元。


这对金融行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蓝海,未来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碳交易市场都将迎来巨大发展契机。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委员肖远企看来,气候变化也会倒逼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生调整,催生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带来更多新的增长点。


无独有偶,在此次论坛上,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与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魏晨阳对话的最后,迈克尔·斯宾塞提到了他看好的三个领域:数字化的转型、生物制药以及能源的转型。


图|《华尔街之狼》剧照


在谈到第三个领域“能源的转型”时,迈克尔·斯宾塞称,现在基本上全球各国都有一些世界性的承诺,包括我们的公民、企业都希望能够应对气侯变化。所以,市场有极大的需求来谋求技术方面的解决方案,包括电动汽车等等。


此外,各大企业还有一些企业家都有很好的想法,如果把这些都加总起来的话,这对于我们实现能源的转型来应对气侯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  何欣

编辑 |  闰然

排版 |  丽娟




 END

『盐财经』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在看把盐撒给更多的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