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 艳 孙来斌 : 科学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程 艳 孙来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1-09-22

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是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科学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既要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又要充分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特点,更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仍然是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但人民的需求全面提升,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对我们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旨归,有效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事关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要深刻理解这一重大变化,既要深入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又要充分认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新特征,更要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实践提出的新要求。


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

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是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每一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运动发展一样,也是由众多矛盾构成的。社会基本矛盾是最根本的社会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产生了社会主要矛盾。事物是运动的,矛盾是发展的,社会主要矛盾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只有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查,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运动发展规律。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进一步发展了社会矛盾运动思想,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为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在“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时,我国对本国的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深刻地认识和剖析?1956年9月,党的八大认为,“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大指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这个论述的精神大体上是正确的,但也有可商榷之处,有可能导致误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超前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影响人们对主要矛盾的认识。1957年2月,鉴于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尤其是反思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误区,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明确指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全面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矛盾的性质、内容和特点,明确提出对于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要严格区分、正确对待。这些论述的基本精神是正确的,代表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认识。但是,如果认真琢磨,其中也存在可进一步推敲的问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矛盾决定了主要任务和中心工作,应该是一个,而不是多个;但“人民内部矛盾”却是复杂的矛盾集合体,包括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存在的众多矛盾;此时并没有明确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毛泽东在1957年9月至10月召开的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1](P606)当1957年反右派斗争开始以后,由于过高估计了当时阶级斗争形势,把社会主要矛盾又归结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造成阶级斗争严重扩大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主要矛盾重新进行深刻分析,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根本矛盾始终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因此,作出将工作重心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化的重大决定。邓小平在1979年3月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强调:“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2](P182)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拨乱反正,做出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1987 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指明我国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具体表现为社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贫穷、国家实力不强。一方面是物质文化产品非常匮乏,另一方面是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极为强烈,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在之后的三十多年,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都以这个主要矛盾作为依据,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发展就是硬道理”,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从而不断丰富物质文化产品,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综合国力。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生产发展了,物质财富多了,人民生活改善了,但发展后的许多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如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生态破坏、腐败蔓延等问题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来的社会矛盾的高发,思想界产生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质变论的认识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坚持还是放弃党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坚持还是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人产生了动摇。党的十九大报告结合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综合考量、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将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修改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很强的针对性,既积极回应了现实问题,又有力澄清了思想界的模糊认识。

社会主要矛盾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它规定和影响着其他次要矛盾的发展。同时,社会主要矛盾并非恒定不变的存在,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其基本形态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我们党之所以特别重视基本国情以及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和把握,就是因为它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确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历史充分证明,党和国家的事业能否顺利发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准确把握社会的主要矛盾,能否根据主要矛盾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从我国社会实际情况出发,科学把握社会矛盾全局,敏锐抓住主要矛盾,部署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是我们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问题的成功经验。


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的历史性变化


需要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3](P8),人民需要和整个社会供给都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缓解,推动社会发展新动力是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正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取决于对特定社会阶段现实国情的深刻认识。我们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1. 人民需求的新变化和新特征。作为矛盾的主体,人的需要的内部矛盾发展加剧了矛盾双方的对立。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居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社会保障水平极大提高,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又激发出人们更多更高层次的需要,全社会人的需要变得空前活跃,这是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其旨归是使人的各种需要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即“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将人民需求置于最高地位,根据人民需求的内涵及其发展变化制定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众所周知,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是不一样的。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需求是人的第一位的需求,人们只有在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之后,才能提出精神文化需求等更高层次的需求。正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4](P601)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的需要日益多元化,原来的“硬需求”并没有消失,而且呈现出升级态势,不再局限于过去常说的吃、穿、住、用等个人产品需求,而是在教育、医疗、生态、社会治理等公共产品需求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等特点,不仅有更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且有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等方面的需要,还催生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尊严感等等更具主观色彩的“软需求”。新生的“软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从文化追求到政治参与、从社会地位到自由流动、从归属感到价值认同等方面,甚至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了相应要求,再说“物质文化需求”已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人民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5]“美好生活”是对八个“更”的抽象概括,这八个“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具体表达。

“美好生活需要”全面超越了过去“物质文化需要”的意涵。相比于“物质文化需要”而言,“美好生活需要”包括物质文化需要,但并不等同于物质文化需要;“物质文化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中的基础性需要,但在较高发展阶段,仅有物质文化需要不一定能完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包括精神需要、政治需要、生态需要等多样化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2. 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经济总量持续增加,自2010年开始稳居世界第二。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部分领域在世界遥遥领先,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一,某些行业甚至面临产能过剩去库存的问题。我国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并且在未来几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上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生活需要。我国长期存在的经济短缺和供应不足的状况已经根本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征。面临新任务,以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有没有”,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好不好”,再说“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客观实际。一方面,我们和过去相比,有了相当大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的水平、效益、质量都不算高,尤其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毛泽东曾指出:“对于矛盾的各种不平衡情况的研究,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6](P326)要成功解决主要矛盾,首先必须找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就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综合分析,新时代我国发展呈现的阶段性总特征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他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由这个问题造成或者派生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是能动的一方,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着眼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从横向层面来看,发展不平衡主要是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和群体不平衡。领域不平衡既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的发展不平衡,也表现为各领域内部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领域的“人间奇迹”,但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与经济领域相比尚有一定差距,至于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差距可能更大一些。具体而言,各大建设领域的阶段性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在经济领域,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总量显著提高。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风险隐患集聚,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金融安全问题亟须关注,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比较突出。第二,在政治领域,民主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逐渐完备,但保障人民广泛持续深入参与政治生活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都任重道远。第三,在文化领域,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广泛弘扬,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第四,在社会领域,多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转型,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推动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收入分配差距和城乡区域差距仍然较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农村问题依然是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第五,在生态领域,环境治理力度明显加大,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但快速发展中积累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趋紧,美丽中国建设任重道远。此外,就党的建设而言,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从纵向层面来看,发展不充分主要是发展不足的问题,包括发展总量不够丰富、发展程度不够高、发展态势不够稳定等。具体表现有,经济发展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要素驱动力明显减弱,创新能力不足,实体经济发展不充分等。在社会领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充足、优质公共服务的紧迫需要。在文化领域,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依然突出,无法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更高追求,精神文明发展不充分,反过来会严重制约物质文明的充分发展。生态文明挑战日益严峻,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美丽中国”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美好环境的新期待。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是根据我国新时代的阶段性特征做出的新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新时代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这两个主要矛盾的不同论述,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前后相继、内在统一的。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基本矛盾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阶段没有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又要准确把握其不断变化的特点。从理论上看,只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变”与“不变”、“总体性量变”与“阶段性质变”两个方面的特征[7],才能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既同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右的思潮划清界限,也同超越发展阶段的“左”的思潮划清界限。在承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性质“不变”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量变”而导致主要矛盾具体运动形式的变化;在承认“总体上量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阶段性新特征基础上产生的“部分质变”。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从总体上有效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发展产生了阶段性“部分质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逐渐凸显,以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与认识,既考虑需求,又考虑生产,既坚持初级阶段基本过国情没有变,又着眼于新时代的新特征,既体现继承性,又体现前进性,充分彰显了“变”与“不变”的唯物辩证法精神。


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

新要求


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对我们全面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求我们总结以往解决需要和生产之间矛盾的历史经验,而且要求我们加强问题意识,直面新矛盾的阶段性特征,从而有效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人类社会在旧的矛盾不断得到解决,新的矛盾又出现的过程中向前发展,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构成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改革开放之初,物质文化产品极为匮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双方量的关系上。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物质文化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不发展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逐渐成为突出问题。旧的矛盾缓解了,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一方面,社会生产在质上无法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更高品质的需要。另一方面,人民的需要已经全面超越了物质文化需要。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能靠发展来解决,“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基础和关键”[8](P21)。目前我们社会生产不是在量上,而是在质上无法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未来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是要科学发展,通过促进经济社会的平衡充分发展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促使我国的发展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公平性更强、可持续性更加突出,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需求、经济需求、文化需求、社会需求和生态需求。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科学发展,是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2.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阶级对立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9](P5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的发展需要。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初心”。“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0](P44)在新时代,人民的需要结构和层次出现了变化,需要水平不断提升,由此对主要矛盾的解决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坚持发展,做大蛋糕,也要解决发展的均衡性,分好蛋糕。我国的供给体系产能十分强大,大大超过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文化需求,但大多数只能满足低端、低质量、低价格的需求。在新时代,人民的需要是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的,供给机构不适应需求新变化,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主要不在于供给总量,而在于质量和品质。在把握这一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11](P30),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保证产品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种需求,彰显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牢牢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让全体人民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总之,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现实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根据新时代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对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做出历史性回应,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深刻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新变化和新特征,创造性地阐释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2],在不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仅注重发展速度,更注重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从有利于有效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视角出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旨归。


参考文献:

[1]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8][10][11]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1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

[6]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孙来斌.深刻把握“三个意味着”的科学内涵[N].人民日报,2017-09-20.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程    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景德镇学院副教授.

孙来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教育部社科司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内涵研究”专项任务的研究成果。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并在下面拇指处点赞

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