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哪些爆雷房企有望活下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产锐观察 Author 红姐

近几日,随着大行给房企授信范围的进一步放大,进入“白名单”的房企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曾经官宣违约的房企。

在我们看来,随着政策底的明确,以及可预见的需求端政策跟进,一定会有部分违约房企能够活下来,“刮骨疗毒”之后,体质会由大而虚胖转向瘦而精干

那么,哪些爆雷房企有望复活?他们有啥共同特征呢?

1

硬扛,爆雷较晚的房企

比如旭辉。12月14日,建行上海市分行召开了金融支持房地产交流会,并与受邀参会的16家房企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旭辉为其中之一。

此前数日,旭辉还与储蓄银行、光大银行、厦门国际银行签订了银企战略合作协议

众所周知,业内一直传旭辉流动性吃紧。但直到11月1日,旭辉才官宣暂停支付境外债所有应付本息。

对于这类爆雷比较晚的房企,业内认为导致其爆雷的,更大的原因在楼市整体销售的持续低迷,而非其自身不可控的高杠杆。

同时能扛到比较晚才爆雷,也侧面能说明其管理层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和外部资源协调能力。

因此,在政策底出现后,这类企业是有希望能够活下来的。

2

地方龙头房企

比如建业地产12月初以来,其陆续获得了农行、中国银行(200亿元)、建行(150亿)、工行(100亿元)四大行河南省分行的授信支持

自2021年9月发出“求助信”后,建业地产的困境引发外界关注。一年多来,组织架构调整、换帅、缩编、裁员等等,建业地产一直处在风口浪尖。

此次陆续被大行纳入授信“白名单”,也说明像建业地产这样一直深耕地方的龙头房企,是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较为支持的对象,有希望走出流动性困境。

3

积极交付、积极自救的房企

比如龙光。今年8月7日晚,龙光集团公告暂停支付5笔境外美元债到期利息,官宣违约。但并没有躺倒。与其“希望从整体上有效化解财务压力”的解释一致,龙光一致积极推动债务问题的整体解决。

12月13日,龙光集团公告,境内债整体展期通过,境外债整体展期也取得新进展。相比推动债务一笔笔展期,这不仅让龙光有更多的精力维护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也能让各方看到龙光的化债能力,并对其发展增强信心。

与此同时,龙光一直全力以赴保交楼,今年1至11月,龙光共计完成项目交付75个批次,累计交房约4.9万套,合约交付率100%

“龙光属于那种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不逃避,不虚张,令人感觉到内心踏实的房企。”有业内人士评价。

4

资产优质、品牌优质的房企

比如融创。12月9日,融创中国发布了2021年报。虽然迟了8个月,但结果超预期。

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融创拥有1246.74亿元的净资产,归母净资产超800亿元,仍然是总资产大于总负债

截至去年年底,融创权益土地储备约1.6亿平方米,权益土地货值约1.77万亿,其中约80%位于核心一二线城市,待市场复苏时可保障去化。

在年报发布的同时,融创境外债重组也取得重大进展,重组框架已初步获得大多数债权人的认同。与此同时,也已对持有人发布了境内债重组方案。

融创掌舵人孙宏斌在财报中表示,依托坚实的资产质量和多年累积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向好和支持政策密集落地的大背景下,融创将争取在2023年回归良性、健康发展轨道。

5

坚持扛住未进ICU的房企

比如中骏集团

今年9、10月份,其信用评级接连被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并预测其流动性恶化而被展望负面,还曾被传合资公司信托产品未能按期兑付。但事后,中骏用提前汇出相关款项的行动,保持了“零违约”的记录。

这也使得其等到了这次大行授信的“白名单”。12月14日,中骏集团获得了建行上海分行、工行厦门分行累计超50亿元的综合授信

虽然规模远远比不上头部品牌房企,但进入大行授信的“白名单”,其传递出的“上岸”信号意义更为重要。

总体来看,在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集中出台之后,部分已爆雷房企和在ICU门前徘徊的房企,都有活下来的机会。但有的爆雷房企,也可能无力回天,在“保交楼”之后将淡出历史舞台。

但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上半年房企仍将面临偿债高峰。如果没有需求端政策力度的进一步跟进,楼市销售复苏乏力,房企们或只是短暂得以喘息。

而业内倾向预判并期待,需求端政策一定会进一步发力。比如一线城市松绑“认房又认贷”,二线热点城市放宽限购。

本文来源于:地产锐观察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招聘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