秾·寒假工作坊回顾(一)
本文内容由秾EDIBLE新媒体组整理
编辑:姚瑶 李自若
2018年1月13日,由华南农业大学秾·可食地景研究组主办的寒假工作坊顺利展开。近40名来自不同机构、专业、年级的同学与伙伴参加了本次工作坊。工作坊为期两周,围绕基础研究和信息化、可食用花园专项设计、屋顶营造、展览策划等方向进行了小组学习、研究及营造实践活动。
秾的分享会:种植、营造的那些事儿
2018年1月13日星期六,秾·可食地景研究组在华南农业大学38号楼,进行了寒假工作坊的开题会议——秾的分享会。分享会主要内容是工作坊的成员进行密集而又充实的讲座分享环节。
课题组介绍及工作坊介绍:课题组指导老师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李自若老师课题组对本次寒假工作坊——“我们决定办一场展览”进行正式开题。自若老师对寒假工作坊的时间安排,秾·可食地景研究组课题组以及寒假工作坊小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本次展览时间拟定为2018年6月份,将对秾·可食地景研究组的工作成果进行一次全方面的展出。希望大家在寒假工作坊期间了解资料,共同深化课题组成果并进行展览的安排组织。然后是密集而又充实的分享会环节。
植物手册分享:韩宁同学介绍植物检索手册部分。简单叙述了制作植物手册的标准,以及检索手册形成的曲折过程。
种植达人采访分享:郑敏澄同学主要介绍了种植达人板块。种植达人板块是通过调研和访问达人,总结和提炼种植经验和管养经验以及花园营造的方法,将这些内容整理归类成册并出版。大家欣赏了邹帆老师、李静老师、孙光闻老师、卢颖梅同学等各位种植达人的屋顶花园的图片。
可食用景观发展脉络及案例:梁碧桐同学从西方可食用景观的发展讲起,给大家介绍了可食用景观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不同阶段的可食用景观案例,简单介绍了可食用景观的定义、可食用校园景观研究背景、国内外可食用校园景观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从主要研究机构、运营管理模式(以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医科大学的城市农场为例)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可食用校园景观案例。
家庭花园营造实务分享:张梓原同学分享了自己屋顶花园之探索和对不同阶段的花园展示。作为资深花园达人的他有感而发:花园可以在我们身边。心之所向,都是我的花园。梓原同学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拥有了自己的花园。他对每个阶段的花园进行了照片展示。总结了自己多年的营造经验,例如:改良土壤、考虑采光、确定花园主色调(分享自己的搭配经验,喜欢清新素雅的色调)、购买灌木、选定框架、使用观叶植物、插入时令花卉(图片)等。从中可以看出,梓原同学十分注重花期的搭配,让他的花园之随着季节变化而进行着漫长而又浪漫的变迁过程。(图片)。同时告诉大家可以通过实体店购买、花友互换、网购的方式购买自己喜欢的植物。并分享自己常购的淘宝店铺。
种植设施调研、分析及经验分享:黄津同学,作为暑假工作坊的设施组成员之一,为寒假工作坊的成员进行了设施组的经验分享。他先对暑假成果,铁架、育苗架、种植池进行展示,然后介绍了暑假工作坊的活动步骤。对于材料渠道、设计方案、实施等过程进行了注意事项的分享。
“舞台”木构分享:杨潇豪、卢嘉玮同学主要通过视频的方式介绍自己在江帆影老师指导下进行“舞台”的营造实践。潇豪同学简述了营造搭建中选材的过程。设计搭建空间,拟定材料的规格、尺寸、数量,并实地了解木头的颜色、质感。他强调了一定要在现场测量并调整细微数据,并且要与积极与师傅沟通交流留下联系方式。卢嘉玮同学用纪录片的形式给大家展示搭建的画线、切割、钻孔、割槽、凿槽、组装实验、上二层螺栓、组装实验、正式组装、丝带制作过程 丝带实验 正式挂丝带的具体过程。
开题当日的同学们
工作坊成员参观38号楼楼顶花园并合影留念。
深圳一日游:“吃设计”/双城双年展
2018年1月18日,可食地景寒假工作坊成员前往深圳参加华美术馆“吃设计”展览,和以“城市共生”作为展览主题2017 年深港城市\ 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以“城市共生”作为展览主题。
华美术馆“吃设计”,对于本次工作坊展览形式上有比较大的启发。
“城市的共生”,有着非常多深入的研究,对展览在内容及形式上有着较大启发。
终期汇报
为期两周的可食地景寒假工作坊结束。1月25日,可食地景寒假工作坊成员终期汇报在华南农业大学38号楼进行。李自若老师、江帆影老师、冼丽铧老师、曾烨兴老师参加终期汇报。各小组结合小组成果进行汇报。
和谐友爱植物组
2016年秋冬至2017年春夏的两次种植实践,华南农业大学的38号楼已经完成了60多种可食用植物的种植。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秾·可食地景课题组在38号楼从屋顶设计到施工,再到植物种植和观测,目前已完成三季的植物种植和布局调整。
植物组同学根据38号楼屋顶的情况,通过翻阅大量书籍资料和采访种植达人等方法,为38号楼楼顶的2018年春夏种植大计提出更好的想法。
第一, 提出屋顶花园的平面种植设计。在工作坊第二阶段开始后,植物组同学参观并了解现状的屋顶种植情况,并学习认识屋顶现有的可食用植物。根据前期的工作坊资料、可食用植物相关内容以及楼顶现状,共同提出各自对屋顶花园的春夏种植设想。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种想法,并将想法与种植达人张梓原同学沟通和反馈。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这些想法被整理成为了更有层次感和色彩斑斓的38号楼楼顶植物园的植物设计平面图。
第二, 对可食植物检索手册进行校对和补充。针对“共荣避忌”的植物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整理,并预计将该内容整理到可食植物检索手册中,让可食植物检索手册更为实用。
第三, 总结出经典的植物搭配。对植物手册中的可食用植物类型、层次、形态、颜色进行分类,以手绘的形式进行制成文创。
一个人组
余文想同学即使只有一个人,但一个人的整理成果十分丰富。
一个人组向大家分享了38号楼楼顶花园的变化历程,并从植物的管养栽培、花园管理、植物选择三个方面对楼顶花园进行了相应的总结。文想同学以时间的脉络,图文并茂地展示楼顶的一个变化过程,包括南楼北楼的设计和营造;并进行了38号楼屋顶的如日照分析、风况分析的环境分析和屋顶植物配置和平面种植设计的调整变换。主要展示了从16年开始到现在楼顶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了屋顶演变历程中的不同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从病虫害、景观营造的层面对38号楼顶的可食用植物进行了筛选和整理。
2016年至2018年,可食用地景课题组陆续访问与调查广州地区的家庭种植达人,了解社区种植经验。达人组整理前期6位种植达人的种植经历与经验,并将分享会中张梓原同学的花园经验分享排版并汇总成册。
设施组同学汲取了暑假工作坊的设施营造经验,为了实现组合自由、插装简单、使用方便的要求,结合江帆影老师的营造实践,完成了屋顶南楼一隅的设施大改造。根据屋顶的种植环境现状,在江老师的指导下,设施组同学设计出了升降自由、组合多样的双卡槽木制种植池,在此基础上,将原有的木构建设施丰富化,配置其种植花池。不仅如此,设施组同学物尽其用,还充分的利用了剩余木料和南楼一隅的空间功能,将其改造为休憩长椅和工具收纳柜。与此同时,对38号楼楼顶围栏进行立面空间利用,尝试通过构建将其作为展台。
迷之展览组
秾·可食地景研究组希望能通过展览的形式,将成立以来至今的研究成果通过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以促进可食景观与社区种植的应用推广,推动种植社区的发展。
展览组初步提出了展览的平面布局、内容形式、展板的版式。展览组通过模型制作和现场讲演的形式,向大家讲解了展厅的板块布局和内容布置,并对于展览个板块的各个小组具体内容提出了分工任务。展览组同学都殷切地希望本次展览6月份能成功举办。
寒期工作坊,希望通过系列的分享活动、互动拓展、课题研究与实践、实地调研学习,给同学与伙伴们提供认识、学习、交流可食地景相关理念、技能、方法与实践经验的机会。在了解可食用景观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习认知的方法,了解真实营造与设计理想间的关系,学习表达与创造力的分享。
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共同的努力及支持!
课题组将于春季开始新的活动及招募,欢迎感兴趣的伙伴关注!
未完待续~
关注:秾·寒假工作坊回顾(二)
秾·可食地景研究组开始于2016年。课题成员由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园林、园艺、生态学专业的师生团队组成。研究团队方向涵盖植物造景、施工管理、种植设施与技术、生态评估与生态修复、乡土景观设计、社区营造等。目前课题组着重于社区推广(网络建构、媒体传播)、设计研究(养护管理、种植设施设计等)和基础研究工作(应用理论、素材筛选、条件观测)等三方面的工作,旨在以秾促农,探讨可食景观、社区种植生活、永续农业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和技术;从而实现以秾促友,立足高校教育与社区服务的有机联合,推动地区种植社群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