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证明:古埃及、希腊罗马史,都是伪史;欢迎驳斥
按,如果您真的相信科学、民主、法制、自由,那么,请您耐心读下去;如果您是希腊教、罗马教的宗教信徒,您可以立马打住----因为,宗教徒是拍他的。
号称代表了科学的“古希腊文明”,恰恰经不起现代科学的检验!
经过现代科学检验,“世界史”中的古希腊的托勒密王国、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技文化中心亚历山大里亚、古埃及的N个王朝,均为地地道道的伪史!
科学研究证明,“西方古典文明史”中关于埃及的部分,纯属天方夜谭。因为,古希腊的托勒密王国的中心地区、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技文化中心亚历山大里亚,包括古罗马的凯撒大帝、安东尼等人率军征战的主战场、亚历山大图书馆、亚历山大天文台、阿基米德的求学的地方、罗塞塔碑出土的地方,等等等等,在2000年前,要么是茫茫大海,要么是湖面,要么是沼泽地。
本文内容,还算丰富,因为,本文是对“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埃及文明”的否定。
本文,全是资料,请结合两篇拙作一并阅读:
一、关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形成
1、尼罗河三角洲不是神仙地,而是尼罗河冲积而成的平原。
地质专家根据尼罗河现代三角洲地层钻孔岩心数据分析,尼罗河三角洲沉积相发育完整的三角洲。
谢启红等《尼罗河现代三角洲沉积特征解剖》(《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第18 卷第2 期):
“根据尼罗河现代三角洲地层钻孔岩心数据,编制了尼罗河三角洲地层综合柱状图。尼罗河三角洲沉积相发育完整,无明显的地层缺失。从上向下依次发育有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三角洲平原微相以平原分流河道和澙湖为主: 分流河道中以细砂为主,发育中型槽状层理,厚度8 m; 澙湖沉积从上向下按“砂— 泥— 砂”模式沉积而成,以细砂为主,波状层理,总厚度13 m,澙湖泥以暗色泥岩为主,含生物碎屑沉积,厚度7 m。三角洲前缘微相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席状砂为主。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中,以细砂为主,发育有板状和槽状层理,厚度4 m,磨圆度较好,反映了砂粒长期受到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 席状砂以粉砂为主,发育有波状层理,较薄,厚度3 m 左右。前三角洲以暗色泥质沉积为主,夹杂生物碎屑,发育有水平层理,厚度5m 左右。沿陆上平原分流河道( 罗塞塔河)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席状砂— 前三角洲作剖面图,可以看出沉积相在横向、纵向上均有很好的连续性: 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的海拔深度0m,纵向延伸长度约1 km,坡降约0. 001; 到三角洲前缘处坡降突然增大到0.01,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延伸长度约3 km,在水下分流河道前端出现一个正地貌,与周边高差约2 m,为河口沙坝; 砂坝前端坡降增大,达到了0. 025,延伸长度约1 km,主要为前缘席状砂; 向前地势变缓,坡降0. 003,为前三角洲环境,在水深20 m 处进入滨浅海环境。……受地中海夏秋季西北风和冬季低压风暴的影响,波浪频繁且波高较高,不断冲刷、侵蚀海岸,导致河口砂坝和支流间湾不发育,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朵状地貌。”
近些年修建的水坝,才阻挡了尼罗河三角洲的扩展;但是,尼罗河三角洲有可能萎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原来,科学界早就怀疑“埃及文明”的起源问题。胡季平《海平面变化与古埃及文明》(《海洋世界》 1994年06期):
“埃及文明为什么兴起于三角洲地带, 是长久以来考古学家迷惑不解的问题。……只是大约公元前6500年至5500年时, 海面上涨减慢到大约每年1 毫米, 泥砂才得以淤积出今日的三角洲, 很快便有人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务农。……现在, 阿斯旺大坝截留了河水和淤泥, 三角洲正在减小, 海水渗过土壤。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起的温室效应使气侯转暖, 海平面进一步上升, 将使尼罗河三角洲的农业文明彻底消失, 这恐怕已不是祀人忧天了。”
2、尼罗河三角洲,有一个十分缓慢的形成过程。
HadeerSheashaa1等在《尼罗河三角洲早—中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对早期农业发展的影响》(《湖泊科学》2018, 30( 3))中给出了尼罗河三角洲形成过程的图片。
对照上图可知,在国内出版物中,五千年不变“古埃及文明”的地图,有多么荒唐!
那么,“古埃及文明”的地图,是否应该重新绘制?
3、2000多年前,尼罗河三角洲的海岸线,至少要南移10至30 公里。
在2000多年前,如果是冲积平原,海岸线附近的三五公里的地方,必然是沼泽地或者海滩地,不可能形成城市。
古希腊罗马史中的“亚历山大里亚”,“考古发现”的“罗塞塔碑”,100%的子虚乌有。这是科学,信不信,由你。
陈中原教授《尼罗河三角洲全新世海平面变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与长江三角洲的对比》(《海洋学报》第24卷):
“距今2000----3000 a 以后,海平面已十分接近于现代,并趋于稳定,导致此时(尼罗河)三角洲平原上的澙湖已基本成型,但它们的规模远比现今大得多。据大量钻孔资料分析可知, 这些澙湖的南界( 也就是最大海侵范围) 可继续向南延伸10---30 km 不等, 横向也远较现代扩展得多。例如三角洲平原中部的布鲁卢斯澙湖曾经向东扩展至达米亚德河的西侧(钻孔S4 0--31 处), 平原西部的伊德库渴湖西区都曾是澙湖环境( 钻孔S 7 3--7 6 处) 。”
“与尼罗河三角洲一样, 长江三角洲的建造也始于约距今7000a。肥沃的土撰培育了新石器早期人类的文明……”
如果您相信这一科学结论,那么,“托勒密王国”、亚历山大里亚学派、阿基米德、儒略历等等的“历史”,是否应该改写?
4、来自《坤舆万国图》的证据。
明朝的时候,尼罗河三角洲是这样的。这,应当是最佳证据。
由此可知,明朝(1368-1644年)的时候,尼罗河三角洲,仍处于发育期----七条支流同时注入地中海。
二、为了科学,对照一下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从来不吹牛逼,绝不会把江面、河面、湖面、海面,吹成大城市,吹成图书馆、天文台、阿基米德上课的学校。
对照中国长江入海口两岸的形成过程,您可以自行判断,专家们说的,有几分真假。
中国历史,文字记载(啥叫牛?有文字记载才叫牛)是这样的。
1、汉朝时的长江入海口,是这样的(当今的上海市,根本不存在,属于东海龙王所有):
2、唐朝时的长江入海口,是这样的(当今的上海市,绝大部分属于东海龙王所有):
3、宋朝时的长江入海口,是这样的(不说了):
4、明朝时的长江入海口,是这样的(上海人请注意:您在崇明、江苏启东的房地产,明朝时,属于东海龙王爷):
瞧瞧!明朝时(1368-1644年),崇明岛不过是这个样子!仔细想想,尼罗河河口的景象吧!
三、关于埃及地区的气候变化
1、在近5500年以来,北非地区的气候基本稳定,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吴文祥和刘东生《5500 aBP气候事件在三大文明古国古文明和古文化演化中的作用》(《地学前缘》第9卷第1期,2002 年3 月):
“5500 a BP前后, 非洲全新世气候发生重要转变。这时, 撒哈拉沙漠中的绿洲开始消失, 湖泊变干, 沙丘活化, 先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严重干旱使非洲撒哈拉中部和南部以前湖边定居生活的先民被非定居的游牧民族所代替 , 也促使生活在撒哈拉沙漠中的牧民迁徙至尼罗河河谷或三角洲平原。……在尼罗河流域,其西面是利比里亚沙漠, 东面是阿拉伯沙漠, 南面是努比利亚沙漠和飞流直泻的大瀑布, 北面是地中海,而尼罗河则宛如一条细的绿色生命线, 置于茫茫的沙漠之中。如今,埃及总人口的99 %都住在相当于全领土1/30 的尼罗河畔的土地上。”
2、上埃及的生存环境,极度艰难。
在羊肠绿洲里,上埃及能否发展出高度文明,大家自行判断。
江俊、Alaa Salem等《湖泊沉积物磁学特征指示的埃及Faiyum 盆地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变》(《湖泊科学》,2016,28( 6),):
“最近大约5.4 ka BP 以来,尤其是最近约4.2 ka BP 沉积物总体表现为以细颗粒占主导,但呈现磁性不断增强、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少的特征,同时岩芯中表征蒸发强烈的石膏沉积开始出现,这也意味着即使尼罗河仍有水量进入盆地,但入盆地的水量总体上已经不足于补充蒸发造成的水量损失,指示尼罗河与盆地的自然水力学联系的开始呈现显著的减弱,湖泊的演化进入新的逐渐退缩阶段。……”
“随着全新世中后期热带辐合带向南迁移,非洲夏季风从北至南在撒哈拉地区逐渐衰退,造成了整个尼罗河流域降水的逐渐减少,沙漠地区绿洲的萎缩以及湖泊水位的下降。对Faiyum 盆地而言,流域来水的减少,降低了下游尼罗河泛滥的几率,进入盆地的水量和沉积物相应会减少,这也是岩芯记录揭示的尼罗河与盆地水力学联系开始减弱发生在大约6.3 –5.4 ka BP 期间的主要原因。最近约5.4 ka BP 以来,随着流域非洲夏季风降水的不断减少,尼罗河河水进入Faiyum 盆地的几率也进一步减少,湖泊沉积物中蒸发性盐类以及沉积物磁性不断增加,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反映。”
上埃及能否创造高度文明?
自行判断!
3、近5000年来,上埃及根本不适宜发展农业,事实上,也没有像样的农业。
陈玭《非洲农业起源和传播的路线与过程》(《华夏考古》2013 年第1 期):
“J. Desmond Clark 认为,公元前8000 ~公元前2500 年时非洲发生了比较大的气候变化。具体表现为: 晚更新世( 15000 ~10000 年前) 非洲大陆的气温较低,蒸发量也较小,撒哈拉沙漠南部和低海拔地区则出现了更加干旱的情况; 公元前9000 年前的尼罗河流域气候开始变得比较湿润; 至公元前八千纪中期开始趋于干燥,尼罗河洪水的水量明显减少; 大约在公元前3000 年复出现一段气候较湿润的时期,沙漠绿洲中有大型动物和植被分布,撒哈拉沙漠的分布范围远小于今日; 然而500 年后( 也就是公元前2500年) ,该地区的大型动物和植被都消失了,土地也持续干旱至今。非洲大陆南部也经历了相似的气候变化,不过不一定是同步进行。”
以上,皆为“科学”资料。
到此为止,本人不再展开议论。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