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红雄:该到牛顿走下神坛的时候了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3-01-30

但凡是受过现代教育的人,提起牛顿都会肃然起敬。从教课书我们知道,他几乎是全科型的奇才,无所不通,成就斐然,例如在物理、数学、天文、哲学等领域均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上学的时候,除了敬畏,未敢有过半点怀疑,只是通过灌输式的记忆知道他就是神一样的人。


最近,相关文章看多了,也就下意识地百度了一下牛顿其人,所列内容介绍非常详细,描写了很多精确的生活细节。

例如,艾萨克·牛顿(据说原意是“三一修士·伦敦”)出生于1643年1月4日,精确到了日;将老鼠绑在风车内,用玉米吸引它不断奔跑而驱动风车,精确到了玉米;他自制了水滴钟,每天催他起床,精确到了起居;中学的时候爱好读书,尤其是几何、哥白尼日心说等,精确到了具体课程;还因为读书而忘记了干活,和佣人上街偷偷开溜去读书被舅父发现等,精确到了佣人和舅父。问题是和牛顿差不多年代的中国的杰出人物就没这个待遇,生日和生活细节就很难考证。众所周知,在那个年代,英语几乎不能胜任书写,每隔一百年,先前的文献就无法阅读,那么有关牛顿的这些细节又是如何被真实地记录下来且被后世还原的呢?这确实不得而知。

据说牛顿最大的贡献是在乡下隔离期间(据说那时发生了天花疫情)发明了微积分(1693年),我们也是这么记忆的。但网友“文行先生”《微积分不可能是西方原创发明》一文揭露了真相,牛顿竟然在不知道无穷小的概念的基础上创立了微积分,其案例则是莫名其妙地运用了幂函数,而且还与莱布尼兹有过发明权的一翻厮杀。“文行先生”指出,西方微积分发展的顺序是微积分→导数→增量→无穷小→极限→割圆术。这是什么意思?这个顺序的本质就是西方数学的大楼是从最上面一层往下盖的(这恐怕是只有上帝才能完成的杰作)。而中国的微积分发展则是:增量→割圆术→极限→无穷小→导数(王文素1523年)→微积分;这完全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程碧波教授的《从牛顿、莱布尼兹到爱因斯坦——大明鲸落三百六十年祭》指出:牛顿对“几何”概念的内涵(给定一个小量,对大量进行测量,其值就是几何。但西方人都认为是图形)是全然不知的,因此,牛顿的有关论述也是前后矛盾,云山雾罩。他对微积分的证明过程也十分神奇,为了凑消失量,人为的规定x增量与y增量是同比例增长或减少的且是1/2,来路不明,消失也不明。反正最后,就是证明了无穷小量没有了。这也是西方一直宣称的幽灵,出奇地出现,又出奇地消失。就像上帝说有光就有光了,说要黑夜就有黑夜了。

至于,后来的分析数学,不过是对微积分理论的不断深入认识和补充完善。经过上百年西方数学家的努力,终于裱糊齐了无穷小、极限、导数、割圆术等微积分创立所需的基础理论,于是他们顿时领悟到牛顿数学的精髓。那么牛顿当年又是如何明白200多年后才有的知识呢?莫非是上帝托梦给他了?

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准确地说,牛顿是剑桥大学一位不务正业的神职人员,那么他在科技领域的诸多非人成就是从哪里来的呢?这就不得不令人生疑。

这不,网友吴刚先生对牛顿的力学公式又提出了如下质疑和给出了相关结论(这里直接引用全文):

一、牛顿真的首创了“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ma”吗?

1. 公式左边,力F的单位是“牛顿”,右边质量m和加速度a的单位:分别是公斤和米/秒2。通过物理知识知道,一个单位“牛顿”的力量相当于让1公斤的物体产生1米/秒2加速度所需要施加的力度;很显然,1“牛顿”是一公斤×米/秒2;或者说“力”的单位“牛顿” 是质量、距离(长度)和时间三个人造单位组合后的产物。

而现行的公斤和米这两个单位是1875年5月20日在巴黎发布“米尺(metric)标准”以后才有的,距今(2022年)不到150年。也就是说“牛顿”这个与1公斤×米/秒2等效的力的单位,必然是出现在1875年5月20日之后。因此,“牛顿(1642-1727)”无法穿越200多年,提前使用了比他自己晚生的单位“牛顿”!

2. 法国人在1875年改制以前的“法尺”(据称约合现在的32厘米)。牛顿所在的英格兰现行的英制标准据称是1824年以后才成型的;例如,质量或重量单位“磅”和距离或长度单位“英尺”;其实,不论“法尺”还是“英尺”,都是明尺或清尺,或者本来就应该叫中尺。实际上人类所有度量衡标准,包括历史上各国五花八门的,以及目前的“米尺国际标准”(metric,累黍成尺),追根溯源只有一个:中国度量衡标准。

3. 目前所有物理教科书中,地表附近的重力加速度都被近似为9.8m/s2。这个9.8,必须是先有人规定了单位米和秒,然后进行大量实验测算才可能得到的数值。“牛顿”如果也测算过这个数值,那绝对不是9.8,因为他不可能提前使用200年以后才有的单位。

综上所述,如果要让“牛顿”任何一项“科神”级成果,或所有的数学和物理成就都能自圆其说,就必须为1824年以前的英格兰另起炉灶,至少要为300年以前的“牛顿”,设立官方权威机构,专门制定有别于现行英制的度量衡标准,批量生产能满足各种科研、生产和商业活动的度量衡工具和精密校准设备。

请问:“牛顿”时代,十里不同音,连语文都尚未统一的英格兰,有过类似中国2000多年前的游标卡尺和全套大小砝码等文物出土吗?

请问:谁能从“牛顿手稿或原著”中,找一些与当时当地科研条件和真实文物相匹配的且能表达加速度和各种“力”大小的单位和数据,让我们开开眼界吗?

300年前的牛顿究竟是真有其人,还是19世纪中期以后西欧精英集体学习明清中国人传承万年的天文数学和物理成就之后编造的“科神1.0”?这个问题的答案英国人最清楚。其实他们早就透露过实情,只是从未引起大多数中国人的重视或深究。

戳穿“科神1.0牛顿”全套神话的序幕早已拉开,这100多年,数学和物理教科书的传销洗脑也该到结束的时候了!

二、正式宣告:“牛顿(1642-1727)”是19世纪中期以后集体创作的伪人伪史!

1. 英格兰以外, 分布在欧洲各个角落的、为“牛顿”提供“巨人肩膀”的“科学先驱们”都是伪人伪史。比如“波兰青年假白尼、意大利布鲁诺和假力略”的假悲情连续剧, “丹麦第谷与德国假普勒师徒上北纬55度的汶岛,几十年如一日搞天文观测”等等, 都是千疮百孔的传销洗脑故事。“假力略玩两个铁球的比萨斜塔”真实年龄不会超过200岁, 现在完全是依赖当代工程技术勉强维持它不继续倾斜而倒塌;如果它真是盖在800年前的歪地基上, 根本等不到“假力略”出生, 整个斜塔连续歪上几百年, 早就坍塌了!“假普勒三大定律”前两个的本质是纯数学游戏, 与万有引力没有半毛关系;“第三大”有时间周期和距离两个参数, 但没有质量是不可能推导出包含双质量的万有引力公式,反过来才有可能。一方面“假普勒三大定律”被宣传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前身;另一方面又有人反过来引用“万有引力定律”证明了“假普勒三大定律”的伟大正确, 这是典型的欧式循环假论证!实际上“假普勒三大定律”从头到脚都是伪人伪史, 因为它并不是来自真实天文测算基础之上的理论总结, 对真正的天文历法测算也毫无实际意义。

2. 冠名“牛顿”的所有数学物理成就, 加上他的其他生平事迹, 都是19世纪中期以后集体总结和层累的结果!他的丰功伟绩绝大多数是华夏天文数学和物理万年传承发展的成果或总结。300年以前的英格兰和整个欧洲大陆, 没有一个真实的天文台或观测站, 没有相对统一的语文拼写, 更没有严格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和精密制造的天文观测设备和科研器具。“牛顿”在那么艰苦卓绝的社会条件下, 凭一己之力要完成那么多科技神迹, 相当于以下传销故事百倍千倍的加强版:韩国人声称早在中国的唐代, “高丽人就率先发明了印刷术”, 北宋时期的“高丽人韩顿用东京尺或奈良尺标准(相当于“牛顿用巴黎尺”的传说), 在汉城建天文台, 连续多年测算冬至前后几天正午的日影长度, 采用韩顿插值法(现冠名“牛顿插值法”)计算得到年周期均值365.2425天, 比中国的郭守敬团队早了好几百年”。

3.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早在2600年前的《墨经》中就已经有了概括和总结。它们是华夏古圣先贤基于多年的定居生活和生产实践, 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研究,  升华提炼得出的结论;同理, 如果没有中国历朝历代天文团队, 对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规律至少数千年的观测统计和精算分析, 没有明朝王征《奇器图说》中对地心引力的描述和四边形重心的标定等不计其数的中国巨人提供的肩膀, 就不会有放之太阳系皆准的“万有引力定律”!光靠苹果砸牛头是砸不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再说了, 300年以前英格兰究竟有没有中国人工驯化培养的苹果树,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另外,《吕氏春秋·精通》中有关潮汐就有“磁石召铁”“琥珀召芥”的描述;1900年前汉代王充的《论衡》也指出“涛之起也,随月升衰”,揭示了潮汐与月亮引力的关系。这些知识没有上千年的观察和积累,仅凭一个苹果就能断定万有引力的存在(笔者补充)?

4. 目前力的世界通用单位是“牛顿”, 刚好是可有可无的计量单位, 因为它与1公斤*米/秒/秒是等价的。比如中国探月探火星用的7500“牛”火箭发动机, 完全可以用1500斤级或750公斤级来描述。

5. “牛顿轶事”:“牛顿生于12月25日”, 故为科神1.0”;“他终身奉献科学与神学, 无婚无后代”;经过“事后裁定”:“牛顿与莱布尼兹(德国假姓“李本之”, 实为1850年代的李善兰)同时发明数学王冠微积分”;为强化洗脑, “牛顿苹果树”种进世界各地大学校园, 包括天津名校。

结论:

1. “牛顿”是西方金权统治集团和打手们处心积虑捏造的, 试图让全世界人民, 特别是中国知识阶层, 世代传销洗脑、永远高山仰止的“科神1.0”。

2. 如果中国人任由“牛顿苹果树”继续开假花结假果, 如果教育系统和文化传媒不尽快铲除“牛顿”等伪人伪史, 那么,西方对中国大地的精神殖民就不会结束!

实际上西方近代科技崛起的真相是这样的:15、16、17世纪欧罗巴刮起了“中国风”(那时它们称中国为印度,即伊甸;称天竺为印度亚),他们派大批传教士渗透中国,偷窃和挪移了大量的中国知识,掀起了“文艺复制”的浪潮。

诸玄识先生查阅资料后发现很多国外的学者自述:



“明朝后期的中国发生了‘技术知识’的大爆炸(big bang)……,而百科全书的爆炸则发生在万历(1573-1620年)中叶。”

——日本学者西川如见(Nishikawa, 1648-1724)

       “来自中国的知识成为欧洲百科全书的源泉,……1700年至1850年间出版的英文、法文和德文百科全书……都是对有关中国知识的浓缩。”

——维也纳大学教授莱纳(Georg Lehner)

       “大致在1660-1740年间,……欧洲经历了有关中国语言、文学和儒家经典知识的首次爆发。”

——美国学者费诺罗萨(Ernest F. Fenollosa, 1853-1908)



       “那些极具影响力的耶稣会士的中国著述………构成了18世纪(欧洲)科学爆炸的知识源泉之一。”

——英国作家威廉·波伊(William Boyd)

       中世纪主要的技术发明大多数都出自中国,……被西欧人拿来……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致更大的技术进步……;首先对欧洲,然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显然,在中华文明和科学技术的滋养下,它们很快羽翼丰满,并能扬帆四海。由于弃道为术,他们无所畏惧地依仗手中的凶器,干起了沿途抢劫的暴利生意。随着大量不义之财的涌入,它们又开办了工业革命的店铺。而此时,由于胡虏入境,华夏失驱,致使天下大乱,那个曾经维护世界秩序的定海神针也开始摇摇欲坠;于是它们依仗枪炮和军舰优势,贼胆越来越大,又干起了杀人越货欺师灭祖的勾当。就这样,原本被仰望的东方古国变成了它们贩毒、掠夺和鄙视的对象。后来,加上满清的忠实配合(例如,抑汉、文字狱、焚书),西方人明目张胆地将中国古代的知识为己有,然后反咬一口:中国没有科学。

一夜暴发的西方,产生了强烈的优越感,于是有了漂白罪行和树立光辉形象的精神需求。但它们并没有光耀的祖先和悠久的历史,于是想到了借尸还魂和转基因办法。

他们从坟墓和沙漠中找到了古埃及、古希腊等这样的无主之尸,叩头称祖,并参照中国的信史和依托流传的神话开始编篡故事,构建“历史”(西方精英自白这是历史学家的任务)。

在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斯卡利杰等人的躬耕、打扮、润色、层累之下,悠久的古埃及文明产生了,伟大的古希腊文明诞生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毕达哥拉斯、亚历山大等一大批杰出的伪人指捏造出来的且已经产生影响力的人物)在他们的笔下也出生了。于是西方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难怪那个时代,西方在没有任何积累的情况下,就突然冒出了一大批不可思议的杰出人物和成就。例如,弟谷、开普勒就是不吃不喝仰望星空的时间也没有超过1个木星周期,居然能知道天体运行的轨道;卫匡国居然能在9年的时间内完成中国600万平方公里的地理测绘,其一秒不停的奔跑速度超过了今天高铁的5倍!

事出反常必有妖,常识告诉我们,人不可能知道他不知道的知识。牛顿不过是西方在19世纪用剽窃到的中国科技知识伪造出来的幽灵。在中国全力塑造文化自信的今天,西方的文化传销骗局该收场了,牛顿也是时候撕掉面纱走下神坛了。


 

2022年5月9日




相关文章,点击:


迷信西方伪史的人,该不该算作知识分子?

西医药的历史、现状及其“科学性”,惊掉人的下巴

耶稣会士为什么能骗倒明朝大批高级官员?

关于坤舆万国全图原创权,替李兆良先生问专家几个问题

致在校大学生:中国是天文学的祖师爷,西方古代史的“时间”,统统不靠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