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人文社科专家不敢质疑西方史,是奇怪现象
大家好,这是西史辨伪第六十七期。
今天继续说民科问题。
尽管西方伪史已经成为过街老鼠,但是,不少人文社科专家依然对西方伪史坚信不疑,或避而不谈。他们坚信,西洋人写西方史绝不会造假;他们还坚信质疑西方史是闭关锁国;他们还担心自己被“闭关锁国”,被“义和团”。
如果西方史很靠谱,那就不怕质疑,专家们就该有理有据地面对质疑。
将质疑西方史与闭关锁国挂钩,显然不是做学问而是在玩政治正确。
做学问必须知己知彼。对中国史缺乏基本了解的人,是不可能学习外国历史经验的。
按理说,人文社科专家,至少应该拥有中国古代人文社科常识。
中国的史书不仅记载可靠,而且系统完整。这里仅说二十四史。
任何国家的人,只有吃饱了饭才能谈生存发展;政府只有拥有足够的钱粮才能运行。因此,我们的史书中,都有记载钱粮问题的《食货志》。
粮食都是地里长出来的,是人种出来的。因此史书中都有记载行政区划、农田和人口数据的《地理志》。
种庄稼必须准确掌握农时,因此有《天文志》《历志》。
只掌握农时,避免不了水灾旱灾。因此有记载防汛抗旱、改善交通的《河渠志》。
衣食无忧后,就要考虑长治久安,制定礼乐,于是有了《礼乐志》。
礼乐制度的基础是统一价值尺度,因此有了记载度量衡制度的《律志》。
实施教化的前提是建立国家治理系统,因此有了《百官志》。
治国必须选拔优秀人才,因此有了《选举志》。
太平盛世也会有不法之徒,因此有了《刑志》。
国家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因此史书中有《兵志》。
保证文化传承是国家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本,因此史书中有《艺文志》。
除此之外,二十四史都有以时间为纲,逐年记载大事的“纪”。
同时还有士农工商优秀或极恶人物的传记,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与“志”相合,有过程又有结果。这就是真正的“中国历史”。
西方人也是人,古希腊罗马也好,古埃及巴比伦也罢,必然要面对农田、气候、水利、历法、度量衡、语言文字、教育、货币、法律等问题,然而,与之相关的任何问题,都经不起推敲。
奇怪的是,总在要别人反思这个反思那个的人文社科专家,却对西方伪史深信不疑。
我的相关文章及视频,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