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三角VS大湾区: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的异曲同工之妙

夏骥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华略智库首席研究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
来源:华略创智(ID:uit_shanghai)


华小略说

上周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磅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华略智库首席研究员、长三角研究院院长夏骥凭借在区域融合发展领域多年研究经验,特推出《长三角VS大湾区:引领中国经济两大引擎的异曲同工之妙》系列研究,以飨读者。本文为该系列第三篇: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第一篇:长三角VS大湾区:使命职责与区域格局的异曲同工之妙第二篇:长三角VS大湾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导向的异曲同工之妙


《长三角VS大湾区:引领中国经济两大引擎的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篇

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



01

交通基础设施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是相对容易实现的“硬件系统”,也是最具有显示度的方面。长三角和大湾区都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一体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努力将交通的“局域网”上升到“互联网”,并打造全球重要的交通枢纽。


同工之处


第一,都注重建设全球航运枢纽。长三角和大湾区都致力于建设国际航空和航海枢纽。


航空方面,长三角提出要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强化南京、杭州、合肥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推进机场合理分工和差异化经营,也明确“规划建设南通新机场,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湾区也提出要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推进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也明确“支持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开展广州新机场前期研究工作”,广州也有望成为继上海、北京、成都、厦门、青岛之后,全国第六个拥有两个大型机场的城市。


航海方面,长三角提出要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形成合理分工、相互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大湾区提出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二者也都强调了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9年9月30日投入运营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预计于2020年投入运行

厦门翔安机场预计于2020年投入运行

青岛胶东国际机场预计于2020年投入运行


第二,都注重缩短区域内时间距离。长三角和大湾区都定下了畅通内外交通联系的“小目标”。


长三角提出“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率先在都市圈建成公交化城际轨道客运网,推进市域铁路向周边中小城市延伸;大湾区提出构建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推广城际客运“一票式”联程和“一卡通”服务。


异曲之点


大湾区突出强调注重不同类型设施的有效对接。《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按照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目标,完善重大交通设施布局,积极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等引入机场。

目前一方面,上海两大机场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民航总局2016年制定实施了《航班时刻资源市场配置改革试点方案》,在广州白云机场开展以“时刻拍卖”为模式的初级市场改革试点,在上海浦东机场开展以“时刻抽签+使用费”为模式的初级市场改革试点,黄金时段的航班需要额外付费。


另一方面,从民航局公布的2018年民航机场吞吐量排名来看,一二线城市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内,但很多三四线城市机场正在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一二线机场时刻紧缺的情况下,航空运力增量正向三四线市场下沉。


长三角作为全球机场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机场规模、类型、分布都比较合理,同时也有庞大的不同需求层次的出行群体。


华略建议,可以参照大湾区的做法,积极推进长三角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等引入机场,促进空铁联动,充分挖掘长三角机场群的潜力。


2016年,民航局启动航班时刻资源市场配置改革试点工作

02

其他基础设施


长三角和大湾区都强调基础设施的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顺畅、运作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同工之处


第一,都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长三角和大湾区都将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推进智慧应用。


长三角提出统筹规划长三角数据中心,开展量子通信应用试点、车联网和车路协同技术创新试点;大湾区提出推进新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和珠三角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开展取消粤港澳手机长途和漫游费的可行性研究。


第二,都强调能源安全保障体系。长三角和大湾区都将进一步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强化能源储运体系。长三角在新能源方面还提出开展区域大容量柔性输电、区域智慧能源网等关键技术攻关。


第三,都注重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长三角和大湾区分别位于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下游,都将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异曲之点


长三角突出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应用。国务院在2017年就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在2018-2020年为起步阶段,初步建成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初步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初步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集聚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建立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在工业互联网的大规模互联和应用方面,长三角率先进行了探索。


上海市松江区在2018年成功获批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并牵头制定实施了《G60科创走廊推进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无锡市在2019年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智能制造的政策意见》。


华略建议,大湾区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基础也很好,应当同步探索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应用。


2018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暨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启动大会

03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长三角和大湾区都把生态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和美丽湾区。


同工之处


第一,都重视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保护。长三角和大湾区都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保护和跨区域的系统治理。


第二,都率先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长三角和大湾区都在如何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


深圳市发布全国首个城市GEP核算地方标准


2018年,深圳市就发布了《盐田区城市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这是全国首个城市GEP核算地方标准,第一次明确了城市GEP核算指标、核算方法、核算因子、定价方法、数据获取方式等相关内容。同一年,丽水市也发布了《生态系统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研究报告》。


长三角与大湾区都在传统统计体系的基础上,启动了绿色GDP核算,充分体现区域的生态价值,打造绿色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的实践区。


丽水市发布《生态系统总值(GEP)和生态资产核算研究报告》

异曲之点


在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创新上的侧重不同。长三角更加侧重探索跨区域联动机制,包括在太湖流域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流域开展建立污染赔偿机制试点,加强排放标准、产品标准、环保规范和执法规范对接,在环保方面“一把尺子量到底”。


大湾区更加侧重探索低碳发展模式,包括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推动开展绿色低碳发展评价,推广碳普惠制试点经验,推动粤港澳碳标签互认机制研究与应用示范。


(注:本文仅为《长三角VS大湾区:引领中国经济两大引擎的异曲同工之妙》系列研究第三篇:科技创新与产业导向。明日将会推送系列第四篇,敬请期待。


———— e n d ————推荐阅读【原创】长三角VS大湾区:使命职责与区域格局的异曲同工之妙(一)【原创】长三角VS大湾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导向的异曲同工之妙(二)【原创】华略智库创始人:新形势下自贸试验区的新使命(上)
【原创】华略智库创始人:新形势下自贸试验区的新使命(下)
【原创】展望数金时代:“十四五”金融形势研判和战略思考【荐文】老瓶装旧酒:故事快讲不下去的互联网新秀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