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国“链情”:疫情影响下的全球产业链变局




作者:周建军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来源:全球技术地图(ID:drc  iite)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产生深刻变化,中国作为产业链上的重要节点,既要抵抗冲击行稳致远,更要主动求变迈向高端。

新冠肺炎疫情给本来走弱的世界经济走势和全球产业链带来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和影响。鉴于当前世界经济的彼此依赖和全球产业链的相互影响,我们不仅应该发挥自身产业影响和体制优势,积极思考和布局中国产业链;也应该从世界经济共同利益的角度,维护全球产业链的平稳有序。


庞大的生产规模、齐全的产业门类、大量中间产品的生产构成了中国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尽管全球产业链在未来可能会发生某种形式的重组,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并不会那么快被替代。当前条件下,我们寄望世界各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抗击疫情并确保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减少宏观经济动荡对产业链的需求冲击。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没有退路,唯有积极应对。


我们要审慎有序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挥经济体制优势和大企业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注重国有资本的角色,着眼短期的宏观经济总需求也关注中长期的产业链供给能力,引导更多中国企业做产业链的“耐心资本”,从多个方面积极布局中国产业链并助力全球产业链的平稳运行。

01

中国产业链的全球地位和影响


全球产业链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兴起,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全球产业链的增长,在机械、电子和交通运输设备等相关产业表现得尤为显著,在东亚、北美和西欧布局较多。受益于这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发展迅速。机械、电子和交通运输设备等这些高度依赖专业化和全球范围的分工合作的产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机和集成电路这样的高技术产业,经常涉及成千上万道复杂精细的制程,需要在中国、美国、欧洲在内的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制造企业完成研发、生产和销售。



作为“世界工厂”,伴随着持续的产业升级,中国已经成为在全球产业链中能够提供先进制造业产品的重要国家。中国是全球产业链重要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当前,中国是30多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国,也是60多个国家的最大进口国。根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工业增加值在全球的占比大约为24%,即全球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左右是中国企业创造的(包括外商投资企业)。


庞大的生产规模、齐全的产业门类、大量中间产品的生产构成了中国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的中间产品贸易的20%左右来自中国。据中信证券等统计,世界多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业链有较大的依赖,从中国进口中间产品比例较高;这些产业链下游国家中,有的从中国进口中间产品占比接近40%。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越南、韩国、日本、泰国、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南非、菲律宾、新西兰、巴西、墨西哥、俄罗斯等。中国出口的中间产品中金额较大的产业,包括电子类、化工类、机械设备类产业等。

02

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


应该说,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既有对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人的影响,也有对产品和劳务活动的影响;既涉及产业链这样的供给侧也涉及宏观经济总需求;既波及制造业这样的第二产业也波及服务业这样的第三产业。


鉴于全球经济的相互融合,全球产业链上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经济合作组织等正在重新调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评估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调低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前景。


就全球产业链而言,任何一个环节的停滞,都会给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影响。全球产业链的良好运作,依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精准分工和密切合作。就中国而言,受当前疫情影响,航班、船运等国际国内乘客和货物运输总量在下降,汽车、电子、制药等产业对全球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相对明显。在汽车、制药、电子等产业,中国和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产业链彼此关联、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在汽车产业,韩国现代、日产汽车、雷诺汽车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等,都跟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着密切的产业链供求关系,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这其中,有些是中国本土企业,有些是外商投资企业。在电子产业,苹果公司及其有密切代工合作的中国企业(800多家供应商的一半左右在中国),都在等待上下游产业的企业复工。


除了中国供应商,苹果公司正在密切关注疫情对其韩国供应商和意大利供应商的影响。在制药产业,中国生产的药物原料的活性成分占到全球的40%,美国和印度等国的制药公司都期待中国的原料药恢复稳定供应。当然,中国企业也对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国家或地区的产业链产品,有着不同程度的依赖,比如某些半导体材料、特殊钢材、汽车零部件等。



疫情的影响和冲击,引发了人们对产业链韧性的关注。产业链的韧性,既和一国自身的资源禀赋等内部因素有关系,也和一国的宏观经济等外部因素有关系。有些产业链是相对独立、技术不密集、容易转移的,有些产业链是深度镶嵌、技术密集、不容易转移的。在产业链上的大量产出和中间产品角色、庞大的本国市场、高素质的劳动力人口等,决定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尽管全球产业链在未来可能会发生某种形式的重组,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并不会那么快被替代。


宏观经济形势对产业链的影响更多是外部的,体现为对产业链相关企业的订单和销量变化。当前条件下,我们寄望世界各国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抗击疫情并确保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减少宏观经济动荡对产业链的需求冲击。


短期之内,如果全球宏观经济保持基本稳定的话,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产业链本身的变化和影响是可预期的。抗疫的同时确保宏观经济以及全球产业链的稳定,是中国也是产业链上其他主要经济体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美国、英国、法国等国政府,正计划推出数千亿美元甚至更多的经济刺激方案,以稳定宏观经济。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没有退路,唯有积极应对。

03

积极布局中国产业链并助力全球产业链稳定


以上意义上,我们要审慎有序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发挥经济体制优势和大企业的作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注重国有资本的角色,着眼短期的宏观经济总需求也关注中长期的产业链供给能力,引导更多中国企业做产业链的“耐心资本”,从多个方面积极布局中国产业链并助力全球产业链的平稳运行。


一是维护产业链的平稳运行,企业要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在政府的总体部署下,企业要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要积极有序、因地制宜地复工复产。疫情严重地区企业的产业链影响,可以考虑国内同行业企业的产能救济(寻找替代供应商等)。由于不可抗力等因素不能履行合同的企业,应开具相关证明、购买出口信用保险等,减少企业的当前损失。


在关注全球产业链上重要国家的同时,企业也应关注全球产业链上卫生系统较弱国家发生疫情的可能性及应对。有条件的企业,要对产业链上有关国家的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进行帮扶或捐赠。人是产业链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要更加关心关爱境内外员工,做到队伍稳定和安全生产。这既有助于产业链的稳定,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二是发挥大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引领作用,帮扶中小企业共度难关。企业之间,要有竞争也要有合作,还要有特殊时期的互助帮扶。最近几十年来,全球产业链向集中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大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自身复工复产的同时,产业链龙头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应积极发挥经济稳定器和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帮扶产业链上下游的本土中小企业,稳定产业链上的外商投资企业,以稳定市场预期和产品供给。国有企业在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链上游布局较多,对产业链的稳定和复工复产都很重要,应继续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有能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也可以借鉴政府对口罩的“储备”承诺,探索更加积极的订单或采购模式,增加原材料和中间品备货,甚至减免相应的费用。


三是引导和鼓励企业做产业链的“耐心资本”,扎扎实实搞好主业。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水平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需要长期的刻苦努力和坚守。这次疫情中,从口罩、防护服到疫苗等医疗物资的生产,到能源、粮食、水电等生活物资的保障,再一次提醒我们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重要性。


诚如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主张的,创造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引导和鼓励更多本土企业经营实体经济,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主业,做产业链的“耐心资本”(不是短期资本,更不是投机资本),有能力、意愿与发展伙伴共担风险、互帮互助、长期发展。金融机构也要为企业做好“耐心资本”给予支持。


四是既要着眼当下的宏观经济总需求,也要考虑中长期的产业链供给能力。今年,中央已经确定实施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预计会加大对民生项目(医疗、社保和教育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网络等)的资金投入。同时,从全球产业链比较来看,在一些产业和领域,中国的产业基础还很薄弱,企业的整体研发密度不高,全社会的研发投入重开发、轻研究。


从产业链“补短板”的意义上,政府有必要瞄准重要产业和领域,加大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共性技术难题等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力度(补贴或基金等形式)。短期内,补短板的研发投资会解决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会有助于提振经济的总需求。在中长期,这样的投资会有助于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改善产业升级的基础,提升中国经济的供给能力,使得产业链更加自主可控。竞争前补贴,也是欧美国家产业政策的通行做法。


五是发挥公共投资和国有企业的“反周期”调节角色,熨平产业链波动的影响。西方经济学比较强调财政政策对于宏观经济的反周期调节作用。作为公共投资的重要形式,中国国有企业则可以和财政部门一起扮演积极的反周期角色,通过“挤入效应”带动更多投资,熨平产业链波动带来的影响。公共投资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联合国、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研究肯定。即使在美欧这样的发达经济体,国有企业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着眼于中国经济和产业链总体稳定,国有企业要做好投资方向研判和可能的投资项目储备。有关部门要加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规模和力度,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先进制造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六是国有资本要积极布局重要制造业,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疫情防控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要总结;而暴露出的问题,也应认真审视。在制药、医疗器械、防护物资等细分产业,中国还存在不少短板,缺乏世界级的领军企业。在不少被视为“竞争性领域”的制造业,国有企业占比不高,国有资本布局有待加强。然而,这些被视为“竞争性领域”的制造业,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国有资本应按照产业规律和各自特点,科学规划、积极布局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制造业产业,培育更多中国本土的行业领军企业,从而推动中国产业链更有韧性、更加稳健、更加安全,更多中国企业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


———— e n d ————
推荐阅读【原创】想象上海的方法:近代上海证券市场风云(二)原创】大城小圈,上海如何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原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店小二”如何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动态】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华略智库2020年6月刊【原创】“西行者”南京:合肥已起,能否继续拥抱安徽?
【荐文】这座江苏最被低估的城市,能成为下一个苏州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