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垃圾分类,我们从1242份调研数据中读懂“上海经验”

许伟清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华略评估执行总监 许伟清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自2019年《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颁布起,如今上海垃圾分类已经基本进入了“常态化”的“后分类”时代,市民也形成了干湿分离习惯。那么,大家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到底如何?华略智库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收集了1242份问卷,以科学的分析方法,为大家揭露出关于垃圾分类这件事的“民意”所向。


2019年7月,上海正式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开启了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条例》施行一年多以来,垃圾分类减量成效显著,垃圾分类已经步入法治化、常态化、规范化轨道。


为了解垃圾分类现状和公众分类意识,我们在2020年11月通过网络问卷、定向邀请等方式,发起一个关于上海居民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242份,经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梳理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现状,力求为垃圾分类长效治理工作建言献策。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涉及不同性别、年龄段、受教育程度、职业的人群。


填答问卷的主要是中青年人群,其中26-45岁占总调查人数68%

女性受访者占55%,男性占45%,女性关注度高于男性。


39%的受访读对象在上海居住超过10年。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包括企业职工、离退休人员等。


对垃圾分类的参与情况


1.普遍关注并认同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意识较强


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关注程度较高,有垃圾分类的意识。71.2%的调查对象比较关注生活垃圾管理状况,22.3%的调查对象非常关注生活垃圾管理状况;一直进行垃圾分类的调查对象占比29.5%,经常分类的调查对象占比58.6%。


92.8%的调查对象同意垃圾分类是自己作为居民的应有责任。这一结果说明垃圾分类投放的受到绝大多数居民认可,超过九成的居民认为自己有义务进行垃圾分类。

 

2.主动查询与社会宣传均是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的主要渠道


居民获取垃圾分类知识最主要渠道为在上海发布、相关手机软件等平台主动查询(占比61.5%)。同时,社区宣传和媒体宣传也是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重要途径。


居民垃圾分类知识了解渠道统计(N=1242)


3.对垃圾分类标准真实了解程度比自评情况更低


然而,调查问卷中的垃圾分类小测验结果并不理想。居民对“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矿泉水瓶是可回收垃圾”等常规知识点比较熟悉,正确率超过90%,但是在被套、碎纸片、插座属于干垃圾或可回收物这类问题上有较大分歧,错误率超过20%。



另外,调查组邀请居民对自己垃圾分类的意识进行自评,结果显示,自评平均分为8.19分。评分在8分以上的调查对象累计占75.8%。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垃圾分类意识有明显提升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居民对部分物品分类标准不够熟悉,容易发生分类错误的情况,但居民对垃圾分类自评较高,存在分类意识偏差。

 

上海居民对垃圾分类意识的自评(N=1242)


4.评分总体不错,大多数人持有积极情感和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居住地和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工作总体较为满意,对投放设施配置,分类成效的平均评分超过8分,对投放监督力度评分为7.71分,平均评分为7.95分。

 

上海居民对公共场所和居住地的垃圾分类工作评分(N=1242)

 

本次调查中,调查对象均对垃圾分类投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通过对全部意见和建议进行文本分析和情感倾向判断,识别到接近半数的人拥有正向情感,38.8%的人拥有中性情感。

 

情感倾向分析


部分调查对象对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和投放工作提建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安排志愿者进行监督管理;


提升宣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对做得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都进行宣传;


增加投放点,适当延长投放时间;


明确分类标准,分类标示要更加明晰;


增加清洁人员,提升对湿垃圾的处理效率。


5.在配套设施、服务方面,湿垃圾的处理方式和垃圾点的环境管理是居民认为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具体而言,33.9%的调查对象认为垃圾投放时间规定不合理,需要调整或放宽;71.9%的调查对象认为湿垃圾异味影响生活环境,需要提高容器密闭性、增加清运次数或投放除臭剂;63.0%的调查对象认为垃圾投放点太脏,需要人手保持容器及周边环境清洁;38.2%的调查对象认为垃圾经常满溢,需要加大垃圾桶投放量;24.8%的调查对象认为垃圾投放点太远,投放垃圾不方便,需要调整投放点的分布位置。

 

居民对垃圾分类配套设施、服务工作的建议(N=1242)


分析与总结


2019年7月《条例》实施以来,上海垃圾分类工作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成效显著,垃圾分类工作逐渐常态化。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增强,进行垃圾分类的自觉性越来越高。同时,垃圾分类的后端工作也越来越到位。从成效看,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使干垃圾量持续上升,湿垃圾量有所下降,通过相应处理后,可大大增加包括能源在内的各方面社会资源。


居民目前垃圾分类仍较为粗放,若后续缺少相应辅助措施,可能影响垃圾分类效果。在某些环节和流程上仍略显“臃肿”,如分类还不够精细,执行还不够严格,使垃圾分类还无法全面发挥提高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的作用。


同时,覆盖范围也有很大提升空间。垃圾分类工作面向的主体包括本地和流动人口、居民和单位用户等,要想办法解决百万以上的流动人口,特别是短期来沪流动人员以及部分中小企业用户的分类习惯问题。


垃圾分类工作需要群策群力,只有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才能真正发挥垃圾分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同时,可以考虑把上海的经验推广到全国,形成垃圾分类的标准化工作体系,在区域和全国范围内统一标准和做法。


下一阶段,应着重解决如何让分类工作更加精确和科学合理的问题。同时,此前的垃圾处理能力是依据混合垃圾规模设计规划的,随着干、湿垃圾总量开始变化,不同类型垃圾的相应处理能力也需要更加科学合理地配备。


当前社区和企事业垃圾分类工作卓有成效,但在路边、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垃圾桶仍存在没有干湿分离的情况。这说明,在人员相对固定的社区、学校和写字楼,以及人员流动较大的公共场所,推进垃圾分类的难度不同,采取的方式也要因地制宜。


同时,垃圾减量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从现有垃圾产量来看,城市垃圾在减量化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部分单位、商店、居民小区缺乏分类封闭存放的设施,垃圾回收利用率低。设施、设备落后,二次污染严重,潜在安全隐患大,传统的填埋和露天堆放、焚烧,给水资源和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成为困扰百姓生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相关产业链企业目前仍无法实现盈利,这将给垃圾分类事业的可持续性将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对于上海两网融合(有效衔接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实现分类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体系中的企业而言,目前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运输成本过高,他们不仅要把触角深入前端各个小区进行收运,同时也要分门别类地将可回收物送达末端不同的工厂进行处置。但对于大多数低附加值的可回收物,它们的处置工厂多不在上海,跨省运输带来的高额成本,使得价值本就不高的可回收物更加难以保本。


此外,从技术手段看,目前国内垃圾处理仍处于发展阶段,特别是湿垃圾的处理工艺比较原始,如何有效提升技术,降低垃圾处理企业的成本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 e n d ————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打造全球顶级消费中心城市:上海样本(下)【原创】建设五个新城要着力补好五大短板
【原创】打造全球顶级消费中心城市:上海样本(上)【荐读】选择与命运:从移民美国的同学想到
【荐读】大城市的创新,为什么普遍出现在“腰部”?
【荐读】千亿造芯泡沫反思:不存在的“弯道超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