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与武汉疫情期间的比较及预判
作者:Eleazar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全文3634字,阅读约10分钟
1.疫情的传导周期不同
2020年疫情的演变过程,首先由武汉封城开始,并经1~2个月的后,影响到国外经济。武汉疫情具备突发性,国内外准备均不充分,对疫情病毒的认识不全面,短期内对我国经济的扰动力较强,属于“先内后外”的传导路径。2020年2月开始,我国内外需求均呈陡降态势,经济收缩比较明显。
2022年疫情的演变过程,首先是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已经两年,由于国外没有采用“清零”的防疫政策,导致奥米克戎病毒先后在非洲、欧洲和美洲蔓延,并于2022年初来到香港,进而蔓延到上海。
上海疫情前,奥米克戎对国外的冲击已经“接近尾声”,对美国的冲击接近“见顶”,导致本次上海疫情发生时,国外经济需求扰动较少,较多干扰国内需求和产业链供给,属于“先外后内”的传导路径。两相对比,本次上海疫情对全国的短期影响应弱于2020年武汉疫情。
2.美元的货币周期不同
美元方面,2020年疫情期间,美国受疫情冲击影响,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3月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联邦政府释放500亿美元救助各州政府。美联储连续向市场投放1.5万亿美元,并在公开市场连续进行回购操作,美联储降息至0,向市场投放充足流动性。美股快速止跌企稳并创出新高。
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美元正值加息周期。2021年下半年开始,美国经济呈现强力复苏态势,但通胀压力较大,美联储近日正启动加息缩表。一般而言,美元进入加息周期会带动全球资本回流,一段时期内人民币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叠加俄乌冲突对全球货币格局造成深刻影响,进而对全球资本市场带来扰动。2022年疫情期间的国外资本市场深层次的改变要强于2020年。
3.欧元区经济形势不同
我们再看全球经济另外重要一极,就是欧洲的经济。2020年疫情期间,欧元区整体经济形势向好,受到疫情冲击后,欧元区推动7500亿欧元复苏基金,欧盟各国也纷纷启动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推动欧元区进入升值周期。
2022年疫情期间,地缘冲突正值高发期,供应链受到影响,削弱欧元区发展前景。3月欧元区ZEW景气指数与现状指数进入负值区间,欧元区经济复苏态势被打断,未来增长前景不明朗。
4.大宗商品的周期不同
2020年疫情期间,国外受到的影响程度高于国内,居民消费端收缩力度较强,显示出对国外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较大影响,国际大宗商品普遍处于下跌周期。
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国外大宗商品价格普遍处于高位。一方面是由于2021年全球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另一方面也受到俄乌地缘冲突影响。如LME铜价2020年疫情期间平均价格在4300~6300美元/吨;2022年疫情期间价格在9800~10700美元/吨之间;布伦特原油价格2020年疫情期间平均在15~40美元/桶,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原油价格基本在98~130美元/桶。此外如粮食价格等情况类似。
5.央行调控的思路不同
2022年3月,社会融资规模为4.65万亿,同比增加1.27万亿,整体受上海疫情影响有限,其中贷款上升、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是增量主力。3月M2增速为9.7%,环比增加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4月1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进一步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说明这次央行加大主动管理力度,推动下游信贷同比增长。
先来看GDP,武汉2021年GDP为17716.76亿元,占全国的1.54%,位列全国前十。实际上武汉在2020年一季度GDP断崖式下跌了40.5%。但其后GDP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三季度出现转正的态势,四季度加速追赶之后,全年好于预期经济总量,仍然位居全国前十。
2021年上海GDP为43214.85亿元,占全国GDP的3.78%。上海土地面积占全国只有0.06%,但贡献了全国3.8%的GDP。平均一天,上海可以创造118亿元的GDP。
再来看一下另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集装箱吞吐量。2021年武汉港2021年集装箱吞吐量243.62万标箱,虽然仅占全国2.8亿标箱的1%,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达26.1%;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4700万标箱,比上年同期增长8%,占全国的16.8%。
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集聚了种类最齐全的金融要素市场及数干家金融机构。上海的股票市值、IPO数量、股票成交额等均居全球前列。同时上海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之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位居全球第一位,原油期货全球第三。
此外,作为经济中心和科创中心的上海,全球或亚太区总部机构云集,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举足轻重。
综合来看,上海疫情相比武汉疫情,对中国经营的影响面更大,特别是作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上海疫情对经济运行的效率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1.2022年上海疫情对全国GDP的影响预测
我们参考2020年武汉GDP增速下降的情况,分别对2022年上海的GDP增速做悲观、中观和乐观的情景假设。假设极端情况负增速-3%、中观情况无增速0%、和偏乐观情况正的增速2%。从上海对全国经济影响的几个重点指标进行测算,得出的结论是:悲观情况下,如果疫情影响2个季度,大概影响全国GDP3.0~3.5个百分点;如果疫情影响1个季度,大概影响全国2.0~2.2个百分点;乐观情况下影响1个季度之内,影响全国大概1.0~1.3个百分点。
2.2022年上海疫情对消费端的冲击较大
首先从旅游业的数据看。除经济总体体量以外,我们也关注了反映经济景气指数的重要指标,也就是旅游业情况对GDP的带动作用。我们同样将近十年国内旅游收入和人次的增速与全国GDP进行线性拟合,结合已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国内旅游收入7700亿元和8.3亿人次的旅游人数。
另一个重要的消费景气指数就是票房。我们尤其重点关注了2022年清明档票房的相关情况,发现无论是1.2亿的票房收入还是342万人的观影人次,较同期相比都有断崖式下跌,尤其是票房收入基本倒退回2012年的水平。
根据我们的模型测算,可以看到在疫情反复之下消费的普遍低迷。假设今年消费端没有大的起色的话,现在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对全年GDP增速影响可能要比武汉时期更加严重,之后三个季度有待加快发力。
从3月份社融和GDP情况看,本次疫情所产生的直接冲击小于2020年疫情。但从外部环境看,本次疫情面对大宗商品高价、美元加息、欧盟经济衰退等诸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叠加上海疫情对微观层面的产业链扰动,可能对我国经济带来更多深层次结构性影响。建议:
一是立足内循环,加快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匹配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国内大循环加快形成,从而积极应对外部挑战。
二是积极扩大内需,包括进一步启动有效投资,对疫情后刺激消费快速恢复提供更多政策工具,因为从消费数据看,本次疫情对消费端冲击也可能要比预期严重。
三是警惕通胀压力,尤其是输入性通胀压力叠加降准后生产端复苏带来的慢通胀趋势的抬头。所以要疏导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四是高度重视“保就业”“保民生”,加快形成稳定就业与促进消费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激发创业活力尤其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实现“保就业”,完善提升居民收入、促进消费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