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任贵州省委书记徐麟,他讲述的中国令人震撼




来源:演讲与人生(ID: yanjiangrensheng)
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新任贵州省委书记徐麟,此前参加“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的演讲令人震撼,他从历史的维度、文化的维度、发展的维度和世界的维度深入阐明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带世界认识了一个开放、进步和友善的中国。全文4087字,阅读约13分钟
据新华社12月9日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谌贻琴同志不再担任贵州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徐麟同志任贵州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官网简历显示,徐麟出生于1963年6月,上海市人,在职研究生,工商管理硕士,198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0月参加工作,曾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是第十九届、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1982至2015年,徐麟一直在上海市任职。先后担任上海市南汇县周浦中学团委书记,县团委副书记、书记,三墩乡党委书记;上海市南汇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县委常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县委常委、副县长;1995年5月至1998年5月援藏,任西藏日喀则地委副书记、上海市第一批援藏干部联络组组长。

1998年起,徐麟历任上海市农工商(集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上海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07年起,先后担任上海市委常委、市农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担任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15年6月起,徐麟进京先后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2018年8月起,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2022年6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至此次履新。

徐麟在上海市先后从事和领导过商业、民政、农业以及宣传等多口工作,尤其是到北京任职后,分别有3年的互联网管理经历和近4年的新闻管理工作,有着丰富的从政经验和宣传管理经验。

给业界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是,徐麟曾在2020中国新媒体大会上提出6条意见,全媒为本、导向为先、内容为王、技术为要、改革为重、人才为宝,相对系统地提出了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理念、路径和方法,也是需要牢牢把握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环节。


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上,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作开幕致辞,他从历史的维度、文化的维度、发展的维度、世界的维度,系统阐释了中国的历史观、发展观、世界观,深入阐明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全文实录如下: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上午好!很高兴与大家相会在北京,出席“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国际研讨会,我代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中国发展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前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全面介绍新中国7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阐释中国的历史观、发展观、世界观,深入阐明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白皮书发布后,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从哪里来、向哪里去”“中国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发展起来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等话题,引发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此次研讨会以“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围绕“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的未来”等议题进行研讨,契合当前人们对中国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关切,反映了对建设美好世界的愿景和期待。相信这次会议能够汇集各方智慧,增进沟通了解,带来更多深入思考和有益启示。


前不久,我们隆重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习近平主席出席系列盛大庆典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宣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


在历史长河中,70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中国来讲,是极不平凡的70年。70年来,中国人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70年来,中国在与世界的联系互动中发展,拥抱世界、融入世界、学习世界、贡献世界;70年来,中国肩负大国担当,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复兴、人民才能幸福。


当前,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发展强大的中国如何与世界相处。今天,我利用这个机会,从历史的维度、文化的维度、发展的维度、世界的维度,就如何认识新时代的中国谈几点想法与各位分享。


是接续奋斗、自立自强谋发展的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的是一个经历100多年战乱、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国家一穷二白,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工农业基础十分薄弱,国民经济几近崩溃。经过70年发展,中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极大改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70年来,中国人民以“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的苦干实干精神,不畏困难挑战,不怕流血流汗,付出别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和汗水,一砖一瓦、一点一滴建造起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高楼大厦。


在中国,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田间地头辛勤耕作挥洒汗水,建设工地施工步伐紧张忙碌,工厂车间机器轰鸣彻夜不熄,实验室里科技攻关执着专注……有外国媒体这样评价,世界上有一群“最勤奋的人”,在短短几十年里把一个落后的中国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好日子等不来、要不来,唯有奋斗,别无他路。过去之中国,中国人民依靠艰苦奋斗实现了梦想和追求;未来之中国,中国人民在追梦圆梦的路上仍将接续奋斗、驰而不息。


是人民福祉不断增加的中国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围绕这个要求设计的;中国的国家治理,是围绕这个要求运转的。


7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人民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1.7%,下降了95.8个百分点,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明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中国将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同时,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让近14亿人民都过上富裕的日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将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更多措施增加人民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新时代的中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是更加开放的中国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标识。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顺应全球化潮流,打开国门搞建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折。对外开放为中国带来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转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热情,显著提升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水平。


同时,中国的开放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广阔市场,满足了国际市场的产品需求,推动了全球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中国大踏步“走出去”,不仅带去了道路、桥梁、学校、医院,还带去了工作机会和过上美好生活的希望。在跌宕起伏、充满曲折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与其他国家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发挥了“稳定器”“推进器”作用。


当前,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遭遇逆流,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不会改变,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不会改变。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实现更加广泛的互利共赢,为全球创造更多增长机遇、转型机遇、创新机遇。


是改革创新不止步的中国

中国是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没有现成路子可走、没有先例可循,必须走一条自己的路。


70年来,中国人民拼搏进取、敢闯敢试,通过改革创新破解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破除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快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改革,涉险滩、除顽疾、破藩篱,涉及范围之广、出台方案之多、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国发展的面貌为之一新。


前不久,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全面部署,迈出了制度领域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步,为中国未来发展立起了四梁八柱、夯实了制度根基。


新时代的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为发展计、为人民计、为子孙长远利益计,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远充满蓬勃生机与活力。


是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

和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中国发展的鲜明特征。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


70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裁减军队员额400余万。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维护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预算摊款国和经常性预算会费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自1990年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以来,有13名中国军人牺牲在维和一线。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践行大国承诺。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有些人担心中国会走“国强必霸”的路子,有些人提出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这既有认知上的误读,有根深蒂固的偏见,也有力量消长带来的心理失衡,还有出于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的刻意歪曲。


中国梦不是霸权梦。作为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近代以来遭受欺凌、蒙受屈辱的大国,中国发展的目的是赢得尊严和安全,让历经苦难的人民过上好日子。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中国自然而然地发展了、强大了,但不是想要威胁谁、挑战谁、取代谁。中国以自己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国强未必称霸,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


是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中国

中华民族历来有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情怀。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从上世纪50年代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近年来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全球治理观等一系列重要理念重要倡议;从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开展对外援助,到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始终把自身发展置于人类发展的坐标系中,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近30%。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截至今年8月,中国政府已与136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签署195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建设将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摆脱中度贫困。中国将继续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定推动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减贫事业,让共同发展的阳光照亮共享繁荣的未来。


面对当今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中国将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


中国体量巨大、国情复杂,又处在快速发展当中,真正读懂中国并不容易。开放、进步和友善的中国,需要走近才能发现,很多外国朋友说,“来之前觉得中国是个谜,来之后自己成了中国迷”。希望外国朋友们多来中国走走看看,多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将所见所闻客观全面地介绍给世界。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各位嘉宾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诸事顺意!


谢谢大家!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关于中国自贸区(港)的五个基础性问题【原创】从功能到动能:上海这几个区的数字化转型很出彩
【原创】从功能到动能:解码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数字化转型“成绩单”【原创】纯电动车和氢燃料车:未来到底谁主沉浮
【原创】谈谈政府工作目标管理的那些事儿【热文】新任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的招商引资方法论
【热文】数据超乎想象: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战略决心
【热文】无锡,登上《时代》周刊!
【热文】珠三角工业上楼:为什么上?谁该上?怎么上?
【热文】后疫情时代,一定要改变的7种生活习惯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