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昌智 华略智库CEO、首席媒体官、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两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新场景、新范式出现在人们生活之中,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已在悄无声息中改变着上海这座城市。上篇领变“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上)中我们分享了上海城市数字化化转型的参与者、见证者在数字化转型工作中的所感所悟,本篇我们接着来看他们对数字化未来图景的描绘。
全文6588字,阅读约17分钟
2023年4月7日,由上海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主办的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揭牌暨“数都上海”创新生态HUB启动建设仪式在位于杨浦滨江的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隆重举行。
其中,唯一一场“高企圆桌对话”(下称“对话”)由上海华略智库CEO、首席媒体官、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陈昌智主持,参会的嘉宾有科大讯飞(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瞳瞳、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业务总监李侃、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文旅战略官陈力娜、上海鱼微阿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陈明。
①未来10-15年这个城市的数字化图景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你觉得哪一方面应该体现非常明显的数字化的新功能或者样子。
陈明:我觉得未来10-15年有一部分人会戴着智能眼镜或者XR眼镜,可以帮助导航,帮助识别物体,帮助拍照,有一部分功能会代替掉手机。陈力娜:十年之后应该是一个特别魔幻的世界,我们身心可以是融合的也可以是分离的,随着现在元宇宙逐渐提升逐渐进步,有可能我们身体躺在床上,不需要任何行动,但是我们灵魂已经在元宇宙里体验一天的变化。这是一部分人的生活状态。另外一部分人有可能会逐渐地被AI或者AIGC等等元宇宙下面的细分技术形式逐渐地职业被替代化,这也可能是另外一种场景。我们希望由于政策的正确引导和科技人员不断地创新,未来是一个特别融合、特别和谐的元宇宙平行于现实生活的,美好正能量的时代。谢谢。李侃:十年前不一定能想象到现在很多很方便、很便捷的数字化,十年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应该会更加高度数字化。首先端更加丰富,不仅是手机端、PC端,还有其他设备端。路上跑的不仅有新能源汽车,还会有更多无人驾驶车。我们生活会更加便利,包括医疗数字化场景可能会更加方便,是不是有可能不需要到医院里,可能会有一个AI医疗机器人对我们先做一个初步的体检,80%病已经先看掉了。再比如说小朋友的教育,不仅在课堂上,在网络上各个地方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未来十年充满想象力,希望十年之后还有机会再来呼应一下这个问题。第一,万物互联的时代总会到来。以后大家所有的终端、设备,所有你能接触到的物体最后都会实现,不管物联网还是互联网,可能都不用10年。第二,未来一定是一个人机交互无障碍的时代。目前人类和机器的交互还是通过程序的输入、触摸的输入、图形化界面的输入、语音、指纹、图像、肢体等等,未来人机一定是最自然便捷的交互方式,基于人和人天生的交流。第三,未来一定会实现人人自然交互无障碍。现在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受制于知识、学习乃至于语言、文化甚至种族的制约,未来通过整个数字化的发展,通过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实现人人自然交互无障碍的时代。我相信这三个时代一定会到来,有的不用10年时间,有的可能会时间更长,但是这个时代一定会到来。我们知道数字化应用核心在于技术的进步,从2010年我们谈的最多的是云,阿里推出阿里云。后来到区块链、元宇宙,现在没有一个场合离得开ChatGPT。
②请教一下各位企业代表,您觉得未来我们在哪个领域的技术可能会成为一个通用技术,影响比较大的。
丁瞳瞳:大的方面未来涉及到所有和民生相关的东西,首先会带来大的技术变革。比如在交通、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方面会率先带来一些比较大的变化。举个例子,比如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大家已经不单单是解决道路交通有效率通行的问题,而是有秩序通行或者智慧通行。随着现在整个技术的发展,不管是AI、大数据、云的发展,包括智能网联车等的接入,未来会很快在交通方面有大的发展。其他涉及到民生的,比如教育和医疗,随着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进一步发展,不管是上海打造国内教育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的应用,还是随着互联网教育在双减背景下的发展,包括讯飞做的针对普通社区医院辅助诊疗,在中国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需要的时间周期是非常长的,可能是以十年为单位培养的,但是通过科技化和数字化手段,具备让机器帮助医护人员做辅助诊疗,更多的科技化手段。未来大的方面在民生,具体细分行业教育、医疗、养老,上海老龄化程度还是比较严峻的,个人看护以及生理上的日常监测以及心理上的陪伴,这些变革会率先让大家看到。陈明:我简单分享一下,我觉得未来的细分离不开底层也就是五感六觉,人获得信息的感知能力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汽车能代表我们的腿,我们的行动力。照相机代表我们的眼睛,我能拍得更清楚。人是希望把自己的感官无限延伸,从细分领域来说人眼是获取信息最多的器官,整个屏幕在未来会有很大的突破。从屏幕的像素、分辨率、色彩,包括XR设备屏幕,将来能感知到的就是通过屏幕看到的真实世界和真实世界看到屏幕是没有感知的。虚拟和现实之间一定是被屏幕优化到你无法被识别出来真假。陈昌智:最后一个问题,今天我们会议是上海市数字化转型办和上海市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办的,我替他们问一个问题:上海在城市转型方面有很多创举,刚才你们提到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成为全国的典范。我们对在线新经济、工业互联网非常重视。
③如果对标国际或者对标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城市的新实践来说,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应该更好地发挥哪些优势,或者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
陈力娜:上海在推数字化转型,对标的省份可能就是同样有数字基因的浙江省,我们在全国都有一些项目,从我们具体推动一些项目来说,上海有绝对的人才储备优势,我们会发现很多地方我们都参与了大量的数字赋能项目,但是我们上海,拥有着科研人才集中的优势,往年数字展馆却并不太多。我们也在问为什么,因为上海也是推动人工智能、数字化科技、元宇宙推得最早的城市,高端政策也是非常高瞻远瞩,从人才储备来说所有服务于元宇宙行业的企业人才储备也绝大多数都在上海,但是我们上海服务的项目不是很多,反而是相近的省份比较多。未来我们希望作为上海本地的企业能够多为我们本地政府、本地市民带动一些比较有趣、比较好玩、比较领先的科技化赋能到文旅项目、数字化转型项目,这是我们本地化企业的内在发声。 我们这次非常高兴的是能够作为十六大展项进行发布,参与到上海数字化转型当中,我们也是看到了很好的信号,希望风语筑未来在上海能够有更多的发声、落地,能够参与到推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这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陈昌智:上海在营商环境、人才环境方面做得很好,如果能在场景、应用上多支持一下,可能会让我们企业更加具有力量,更加具有底气和自信。下面进入到最后一个环节,台上的都是80后居多,我们台下的观众都是95后甚至00后,我们更多的是从推动者的角度来看数字化,接下来把时间留给现场的年轻观众,你们对上海数字化转型以及对各位企业的老总有什么想交流的,可以提出来。
观众①:刚刚各位嘉宾提到了ChatGPT,我们知道最近ChatGPT以及百度的文心一言和其他一些新的人工智能工具都比较热,请问各位嘉宾对于这类数字化工具对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会有哪些方面的方向性影响?谢谢。
陈力娜:我们正好和百度的文心一言在合作,将AIGC能力引入公司数字化体验和元宇宙相关业务中,这是数字展示行业目前能够想到的可以被运用到实践的一个方向,未来也会在文旅板块做一些落地化的尝试,国内的AIGC对于我们公司来说不能说是非常成熟化的标准,但我们已经具备可落地化的技术储备。而且已经在相关具体场景当中做了一些尝试,像南京“一苇渡”文旅作品,也面向市民进行了一些开放,欢迎大家去体验。陈明:我简单补充一下,首先它对一些虚拟人驱动的人的能力会很强,你会觉得所有的人都变得栩栩如生了,原来这些人有点笨,大家都不会去用。当语言模型用到数字人上,这是极大的好处。应用场景有很多,我今天展馆里看到很多数字人,如果背后有这样的语言模型驱动,就可以和它做正常的交流。同时我们在元宇宙里面数字人是三维空间的,通过ChatGPT语言模型再加上AIGC大场景生成,包括人物生成,这些结合在一起,可以在元宇宙基础素材上创造出很大的价值。我们知道元宇宙需要更多的模型、人物在场景里,或者游戏里面需要更多的NPC,这些NPC现在都是固定的,当我们套入语言模型之后,这些NPC就活了,让我们的娱乐、生活变得更美好。
观众②:各位嘉宾,作为智能终端的一种,机器人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应用。在哪些领域的机器人会在比较近的未来获得比较广泛的应用呢?谢谢。
丁瞳瞳:机器人的范围是非常大的,科大讯飞前年发布了机器人超脑计划,我们未来希望2030年实现普适性的大规模服务性机器人概念。有几个关键点:第一,机器人的状态可能四足、八足或者单点机器人,我们更关注的是机器人后面行业应用和数据的情况。比如围绕教育,现在用到的各种教育终端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做教育服务类机器的,围绕行业经验和行业数据。第二,围绕ChatGPT普适性的东西,可以快速解决刚需场景下的应用。举个例子,我们做的有一个针对于工业方面的智能安检的方向,通过四足机器狗,加载了我们做的声学成像的设备,随着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出现,比如气体泄漏、高压局部放电,工业化场景下会伴随着超声波的声音,把声音变成图像的技术可以快速检验检查这样的一些产品。有一些环境下不适合人类做的,比如危险的或者人类不太容易触达的地方,通过我们的机器人搭载这样的专业设备,结合行业经验和行业数据,结合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快速做一些事情,这样很容易出现大规模应用。
观众③:我想针对性地请教一下风语筑的陈总,风语筑是展示行业的龙头企业。现在人人都讲元宇宙,元宇宙的展现形式应该是怎么样才能让人深刻感受到和平时打游戏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陈力娜:您的提问就是把元宇宙的雏形阶段和未来的最终呈现都已经囊括了。我们理解的元宇宙分为行内人怎么看元宇宙和行外人怎么看元宇宙。行业人知道现在无论底层技术怎么样发展,其实我们的元宇宙还是在雏形阶段。到未来元宇宙的平行世界随着脑机接入,不分真实和虚拟的。从我们体验者来说,不分现实社会和虚拟时空,完全打破线上线下的壁垒。现在无论是风语筑还是在座的每一位,都正在推进最终元宇宙的呈现,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雏形都是随着科研发展的必经之路,知道是雏形,但还是必须要有很多人引导,我们现在做的可能也是第三步、第四步,未来可能第十步才会是元宇宙,可能需要很多年逐渐地发展。但是元宇宙是一个未来的时空,可以展现很多底层技术,包括很多的幻想。就像是《三体》、《流浪地球》里看到的,很多科幻已经不是未来,其实就在眼前,需要一些底层将它进行多元叠加的技术话的表达。
观众④: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扩大到生活各个方面的时候,会不会进一步加剧数字鸿沟,比如一些老年人没有办法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各位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以及我们在哪些方面试图缩短这样的数字鸿沟,做过哪些尝试和努力?
李侃:您谈的情况确实越来越显著,尤其老年人没有接触过这么多数字化工具。比如支付宝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我们做了适老化改造,把支付宝APP变得字体更大,更加适合老年人使用。包括我们还有适合盲人使用的盲版支付宝,这都是蚂蚁在支付宝这样的国民APP上做了很多解决数字化鸿沟的尝试。当然,我们也需要社会帮助这些老年人跨过鸿沟。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可能也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陈明:我从另外一个维度说一下。数字化有两个问题:第一是交互的问题。你会发现岁数大的人不会用触屏,触屏作为乔布斯发明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好的交互方式。然而这还是人机交互,不是人人交互。人人交互是面对面用表情、身体语言、语言去交互。从交互的维度来说,将来可能人机交互转向人人交互的时候,这个鸿沟会变得越来越小。第二,信息是通过设备传播的,传播信息的权利或者老人获得的权利和年轻人不对等的,我们一直说信息或者知识的平权,岁数大的人,当我们信息逐渐变得平权的时候,他们能获取到的数字鸿沟也会越来越小,将来各种各样的信息化他都能感受到,这样数字鸿沟也会变得越来越小。
观众⑤:我想针对性地问科大讯飞一个敏感性的问题,我们现在讲教育数字化转型,但前段时间我们又提倡不要让学生太多地内卷,您觉得教育数字化转型最终受益的是学校还是学生?对孩子实行过多教育数字化应用的时候,对他们身心的成长会不会有影响。
丁瞳瞳:教育是中国人一直很关注的问题,从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开始,中国一直很关注教育。在国家双减背景下,要的就是让学校、老师减负,也要让学生和家长减负,但是其实要的是减负环境下的增效。围绕到底是谁受益的问题,我们认为所有人都从中受益。你需要更多科技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手段。举个例子,据我们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做的调研结果,中国六年级初中学生以上学生60%是无效作业,你布置的作业60%甚至更高比例是无效的,这个知识点我已经掌握,还要我不断练习。这个时候通过技术和数字化分析手段帮助的是老师更有效地精确教学,学生更有效地学习,针对他的知识薄弱点需要去巩固、加强、提升。这是数字化能带来的效率。数字化转型绝对不是让大家更卷,原来双减下对教培机构一直是比较打压的,如果所有人都开始做培训,提高的只是分数线,不是学习的成绩。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很大原因就是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没有了,出现了厌学情绪,减的应该是这些。我们提出了因材施教、五育并举。针对性地教育,这是数字化转型教育的核心思想。针对这个基础之外,我们让学生做无效作业的时间减少,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自信心加强,至少可以增加很多休息或者娱乐的时间。是谁受益?我们认为从学校到老师到家长到学生乃至全社会共同受益,这才是我们对教育数字化的设想和理念。
观众⑥:我们知道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个人信息,我作为公民我相对来说是比较担忧我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请问一下各位嘉宾所在的企业主要是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提升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尽可能地减少我们对这一方面的担忧。
李侃:我尝试分享一下,蚂蚁区块链除了区块链技术,隐私计算技术也花了非常多精力研究。你讲到的主要是数据安全问题。第一,在整个数字化工具、数字化辅助过程中,首先一定要有非常好的安全机制,这可能是业务方设计的时候比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还有政府APP、企业APP在安全机制设置上首先会有一个很高的安全顶规。第二,有很多安全技术。比如现在用到的很多APP,比如支付宝会用到实名认证,生物活体检测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检测你是你、我是我。第三,当这些业务场景产生了大量数据之后,比如我们希望通过隐私计算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这是我们蚂蚁链除了区块链之外更多的在很多场景都在推广的技术手段。比如委办和委办、委办和企业甚至企业和企业之间怎么保证数据可用不可见,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通过区块链+隐私计算的技术,我有一个黑盒,黑盒里计算出来的结果是10,究竟是2+8还是3+7,我们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隐私计算技术。各家企业数据,可能3是这家企业的,7是那家企业的,但并不知道具体属于哪一家企业,最后反馈出来的结果是3+7等于10。充分考虑个人数据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好地让这些数据为全社会所用,因为这些数据的价值是巨大的。第四,我们国家出了非常多法规,法律层面也在保护我们数据安全。当然我们自己使用的时候也要注意数据安全,因为很多时候数据安全并不是数据化工具泄漏出来的,而是我们个人使用习惯。陈昌智:感谢四位嘉宾的分享,也感谢大家的耐心等待,我们今天在这里一起分享了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成绩、期待和各位企业为我们描绘数字化的未来以及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我们非常荣幸能生在数字化这么发达的时代,生在服务这么好的城市。我们期待上海在拥抱新科技、数字化的过程中更加绚丽多姿,也希望未来我们企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一起为上海数字化转型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谢大家的参与,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