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虹桥日渐成为“聚宝盆”,周边城市如何协同共振?

陈海燕 上海华略智库
2024-09-03



作者:陈海燕 战略规划中心高级研究经理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2009年以来,虹桥商务区立足打造世界级中央商务区,加快建设各类大型载体和平台、推进资源要素便利化流通,高端商务、数字贸易、科技创新、品质生活等领域资源加速汇聚,目前已经成为辐射带动长三角的“宇宙中心”。这就为周边城市对接协同大虹桥提供了历史机遇。如何对标虹桥、借势虹桥、承接虹桥,构筑与这一世界级CBD匹配协同的次级CBD和链接点,是周边城市/紧邻地区实现新飞跃的重要课题。全文6350字,阅读约17分钟


大虹桥“聚宝盆”汇聚了哪些资源?


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自设立以来,全力运营综合交通枢纽、国家会展中心、进口商品交易展示中心等载体平台,推进资源要素便利化流通,一个汇聚了众多高能级企业(含500多家总部企业、近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国际开放枢纽逐步成型。


——国际商务资源加快集聚。


国际会展之都迅速崛起。依托国家会展中心,以进博会、工博会等综合性展会以及家博会、建博会等细分行业专业会展活动为品牌支撑,虹桥引进了英富曼会展集团(全球领先会展主办方)、中贸美凯龙(家博会和建博会主办方)、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汽车展主办方)、绿地巴塞罗那会展公司、绿地汉诺威会展公司等160多家会展主办/配套服务企业,形成了领先全国线下线上相融合的会展全产业链(含上游场馆租赁/展位搭建/展具租赁/票务/翻译、中游以会展场馆为核心的会展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下游会展经销合作方/招商代理机构以及餐饮住宿/文化旅游/交通运输/金融/商贸等关联行业)。


图1:国家会展中心,来源:设计兵团网站


总部经济高地加速成型。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国际总部园区,积极创设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累计吸引了500余家跨国公司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含壳牌、联合利华、梅塞尔、科施博格、伊顿、永恒力等)、长三角民营企业总部(含舜元控股、史泰博、华测导航、南极电商、则一供应链、红星美凯龙、鱼跃医疗、弘阳集团、神马电力、诚意药业等)、贸易型总部企业(含携程、五锐金属、新易腾、中化石化电子商务、德邦物流等),以及一批知名度高、专业性强、在业内有影响力的法律服务机构(含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等)、功能性机构(含长三角仲裁一体化发展联盟、上海仲裁委员会虹桥中心等),成为当之无愧的长三角企业总部和功能性机构集聚区。


图2:虹桥总部经济集聚区,来源:“今日闵行”公众号


特色产业园区集聚迸发。航空经济领域,持续推动临空经济示范区、金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华东无人机空港建设,累计吸引超150家航空龙头企业(含东航系、海航系、春秋系、机场集团系)、公务机运营企业(含亚联公务机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尊翔公务航空、美捷公务航空、子午线公务航空等)、航空功能性机构(含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上海市航空学会、英国皇家航空学会等),初步成为国内外航空经济高地。


生物医药领域,依托虹桥生物医药总部园、复旦国际医疗园区等载体,相继引入信达生物、云南白药、康宁杰瑞、威高、正大天晴、先声诊断、东软等知名生物医药及关联产业的研发总部,逐步成为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活跃增长极。


人工智能领域,推进临空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累计吸引了科大讯飞、神马电力、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企业研发中心等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领军企业的销售业务、创新业务总部和功能落地,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集聚区初具雏形。


数字经济应用领域,加快培育“虹桥之源”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北斗数字基地、北虹桥国家文化数字出版基地等平台,累计集聚2200多家规模以上优质数字经济企业(含携程、爱奇艺等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企业,以及亦非云、纽仕兰新云等高潜力和高成长性企业)、数字化功能平台(含联合利华-阿里U创孵化器、牛剑创新中心、联影全智能化互联网医疗影像服务平台等),初步成为数字经济企业入驻首选地。


图3:新虹桥国际医学园区,来源:新民晚报数字报纸


——国际贸易资源更加密集。


进出口商品集散地加快形成。依托保税物流中心做实和扩大常年展销平台(含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东浩兰生进口商品展销中心等),依托联合国/国际组织可持续采购服务、信息分享与能力建设项目加快打造国际公共采购(GPA)一站式服务和能力建设平台,大幅提升了进出口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畅通完善了进口商品集散链路,“进口商品采购在虹桥”品牌逐渐广为人知。


图4: 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品汇),来源:澎湃新闻网


全球数字贸易港初步成势。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实验区等,积极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示范园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等创建,推动虹桥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长三角国际数字贸易促进中心等功能落地,推动虹桥长三角科创企业中心、北斗导航产业创新基地、虹桥国际企业创新中心、国际文创电竞中心等平台在数字贸易领域协同创新,吸引集聚了携程、美团、CDP集团、广联达等数字贸易总部,小i机器人、驴妈妈、斑马、乐钻、灿星文化等行业头部数字项目,进宝汇、锐帮直播中心等直播经纪公司、直播运营平台,以及长三角会商旅文体联动平台等一体化合作项目,初步构建起要素流动便利、功能平台相对完善的数字贸易港。


图5: 携程凌空SOHO,来源:澎湃新闻网


——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加速配置。


虹桥国际商务人才港建成使用。依托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虹桥园等载体,引进了60多家人力资源企业(含上海外服、CDP集团、圣元复、薪创科技等“头部”企业);依托长三角外籍人才服务平台、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城市联盟等平台和组织,推进外籍人才公共服务“单一窗口”服务、“候鸟人才”跨区域柔性流动服务,构建起联接国际、联动南北、联通政企初具行业规模效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群,较大程度上解决了片区企业人力资源后顾之忧。


图6: 虹桥国际展汇园区模型图(中国上海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虹桥园位于本园区),来源:“今日闵行”公众号


特色金融服务功能快速形成。聚焦会展金融、贸易金融、航空金融等与实体经济密切相关的特色金融服务领域,依托南虹桥国际金融园、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虹桥分中心等特色金融园区,以及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的合作,引进了交银科创、建信合翼、东航申宏、广微控股等优质银行系科创基金、航空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威高资本、嘉仕禾、美控资本、亚投资本、远景红杉等有丰富国际投资经验的基金类金融机构,初步构建起产融对接的金融服务生态圈。


图7: 虹桥基金小镇,来源:澎湃新闻网


技术成果转化高地功能日益显现。围绕自身优势产业门类、抓住进博会汇聚全球创新产品和技术的机遇,依托虹桥智谷、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等科创载体以及上海国际技术交易市场等市场主体,集聚了近3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全市56.6%)、超1.4万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企业,以及爱奇艺、万生华态、广联达等数字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研发中心,信达生物、云南白药、康宁杰瑞等现代创新药领域研发/临床/服务企业,初步构建起具有较强策源能力的科技创新力量集群。


——高品质公共服务资源逐步落地。


高端医疗康养服务资源加速汇聚。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和疾控体系的市级项目建设、探索放宽外商捐资举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准入,探索对区域内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告知承诺制、争取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指标倾斜,优化医师区域注册管理制度并为外籍医务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在区域内诊疗提供入境、停留居留、执业便利,初步构建起园区医技共享平台以及公立医疗资源(含华山医院西院)、国际品牌办医(含泰和诚肿瘤医院、新加坡百汇医院、美中嘉和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绿叶克利夫兰医院)、社会资本办医(含星晨儿童医院、慈弘妇产科医院、览海康复医院)并存的“1+8”多元化办医格局。


图8: 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来源:澎湃新闻网


高质量教育资源布局逐步完善。积极争取市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落地布局,引进商贸会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国内高校/职业院校、海外一流高校独立/合作办学,推动设立双语学校,初步形成市级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含华师大新虹桥基础教育实验园区等)、专业学院、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含上海美国学校、新加坡国际学校、德国学校、法国学校、韩国学校、西华国际学校等)汇聚的发展格局。


优质文化资源供给逐步强化。加快建设面向长三角的区域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重大文化体育项目,积极推进外商等多元投资主体建设各类文化场馆、设立演出场所经营单位,持续举办世界级节事活动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高水平职业赛事,初步打造出地标性艺术文化综合体(含国际艺术文化中心、虹桥国际都市运动中心、虹桥国际城市文化展示中心等)、各类文化场馆和演出场所(含美术馆、博物馆以及音乐厅、剧院、电影院等)、各类大型活动(含天地表演艺术节、上海时装周、虹桥经典音乐节以及各类职业联赛/业余联赛等)汇聚的综合性文化服务高地。


图9:虹桥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效果图,来源:纵相新闻


周边城市如何与大虹桥协同共振?


总体看,虹桥商务区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逐步富集了众多高端要素资源,不仅大幅提高了其在长三角的辐射力和全球影响力,也为周边城市对接协同提供了历史性重大机遇。鉴于此,建议周边地区要主动对标虹桥、借势虹桥,打造类虹桥的城市生活环境、依托虹桥导流要素资源、主动承接虹桥外溢要素,同时构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圈,实现与虹桥的同频共振、链接发展。


对策之一:对标虹桥提升城市品质


虹桥商务区目前高品质公共服务配套逐步完善,基本形成15分钟生活圈,率先实现核心区千兆网络全覆盖,基本建成绿色低碳、生态环保的花园式商务区。下一步,虹桥商务区将完善市域线等轨道交通系统,建设人文多元的国际化品质社区,打造蓝绿相融、低碳智慧的生态未来之城。周边城市/紧邻地区要主动对标虹桥商务区规划建设标准,打造国际化高品质高颜值节点城市。


——完善内外便捷交通网络。畅通城市交通内循环。启动辖区交通综合提升和专项整治方案研究,加快推进在建高速公路、快速路项目建设,优化自身整体路网框架,疏通节点道路,畅通微循环网络,构建内联外通的开放型交通体系。融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积极融入长三角高铁、高速网络,谋划加密/开通辖区内可通达虹桥、上海市区、浦东的高铁线路、地铁/市域(郊)铁路、高速路网,畅通至上海的地面交通,推动实现虹桥周边50万人以上城市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20万人以上县级城市通过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1-1.5小时车程主要节点城市通过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10万人以上城镇/重点产业集聚区/主要旅游景区通过高等级公路便捷连通虹桥。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及公共服务。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做优做精综合公园和各类主题公园,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闲置地、边角地及存量绿地,新改建一批“口袋公园”、街头小游园,形成独特多样的绿地系统,建设花园式的城市公园体系。提供高质公共服务。加强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引进更多省级及以上重点中学分校,规划建设若干国际学校,满足青年人才子女就学需求。争取在辖区推进若干三级甲等医院创建,推动主城区实现15分钟生活圈全覆盖。


——建设数字化青年城市。建设未来数字城市。整合现有数字化网格化治理平台,融入智慧消防、智慧停车、民生诉求等功能,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领导决策、政府履职的“数字思维”。打造国际化社区。对照虹桥国际社区建设标准,在主城区重点片区高标准配置住宅区绿化和公共空间,引入高品质物业服务,探索建立国际化活力社区。同时,将部分商务办公楼宇改建为酒店式公寓,倡导社区人文、体育、休闲设施开放共享,构筑类海外生活环境。


对策之二:借势虹桥打通开放窗口


大虹桥枢纽具有链接全球资源、带动长三角整体发展的功能,目前已经形成了总部经济、贸易经济、会展经济和服务经济高度集聚的态势。周边城市/紧邻地区要积极融入大虹桥平台枢纽,就近招引国内外高端要素资源。


——借势设立反向飞地创新中心。协同行政区相关部门,探索在虹桥设立反向飞地创新中心,设立专项投资基金和招商孵化团队,加强对数字科技、生物科技、能源科技、未来汽车科技、金融科技等领域的海内外领军团队、初创企业的招引,推动规模化制造环节和商业化环节到飞出地落地,吸引软件研发、后台服务、服务外包、消费金融等机构到飞出地集聚。


——借势设立自身城市专窗展示馆。依托中国进口博览会场馆和各个专业级展会,探索设立自身城市常年化展示窗口,加强与国内外智能汽车、消费电子、数字科技、智能装备、航空航天、时尚服饰等领域品牌商的对接洽谈,加强与虹桥电商直播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外贸易中心、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等载体的对接,引导相关品牌商、贸易促进机构、电商MCN、医美机构等到自身城市落地发展。


对策之三:承接虹桥招引合适资源


结合周边城市/紧邻地区资源禀赋和不对称优势,以“链式”招商思维,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招商方式,加快从虹桥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带动潜力足的重大项目及优质企业。


——招引专精特新企业总部。借鉴东莞松山湖凭借其完善的产业配套、便捷的交通设施、广阔的市场空间、适当的土地成本和发展空间承接深圳资源外溢的经验,瞄准大虹桥“四高五新”产业中的专精特新企业、细分领域冠军企业、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出台具备针对性的总部企业扶持政策,引导其到自身城市设立区域性总部、功能性总部、“微总部”或“准总部”,形成“虹桥大总部+自身城市小总部”相得益彰的总部经济发展格局。


——招引核爆竹笋型初创企业。聚焦数字平台、数字内容、知识服务、电商直播、新型储能、智能软件、合成生物、医美服务、智能终端、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先进计算等具备大风口效应、快速集聚效应的前沿新兴领域,加强对大虹桥相关初创企业、科创团队、投资基金和研发平台的对接筛选,提供组合式扶持政策,引导竹笋型、核爆型初创企业到自身城市植根成长,打造一批产业发展“爆款”和快速增长点。


——招引后台支撑配套型企业。瞄准大虹桥总部企业、平台机构、链主企业等,充分发挥自身城市楼宇资源多、商务成本低、交通区位好等基础优势,推动劳动密集型的软件研发、服务外包、数字后台、研发中试、智能制造、教育培训等环节转移自身城市,吸引投资基金、金融数据、消费金融、金融科技等环节落地自身城市,与虹桥形成“前台+后台”“研发+智造”“平台+数据”“服务+培训”的服务梯次契合格局。


对策之四:错位虹桥发展核心产业


对于周边城市/紧邻地区而言,产业没有特色就没有集聚度。因此,周边城市/紧邻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可辨识、能植根的城市产业地标,加快构建跨地区/跨国产业协同体系,培育建设自身城市次级CBD,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核心产业体系。


——集聚发展植根型特色地标产业。依托自身城市现有产业基础,以链主企业为龙头推进产业强链延链补链,全力打通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键断点、堵点,协同周边地区构建自身城市在优势产业领域“从研发、设计、管理、控制、采购到零部件生产、加工装配,再到物流配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跨地区/跨国产业协同体系。引导自身城市纺织服装、轻工、电子设备、农产品等行业领域部分生产企业到中西部(乃至东南亚国家)投资建厂,整合提升跨地区/跨国要素流转效率,推动构建“飞入地原材料和零部件-飞出地半成品-飞入地终端产品”的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切实提升飞出地的跨地区/跨国资源配置能力。


——培育建设自身城市次级CBD。引导自身城市产业龙头企业逐步将总部搬迁至政府划定的重点商务区、将制造基地留在原地,推动城市内部共同建设分工有序、功能互补、高效协同的“总部+基地”产业发展模式。支持各类符合条件的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以新设法人机构、分支机构、专营机构等方式在上述总部集聚区落户,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月刊】2024新年“第一棒”,这些年轻人全力以赴【原创】2024,“包邮区”推进一体化将抓住哪些关键?【原创】《东方卫视》大咖访谈实录:2024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怎么干【原创】这家领跑长三角的智库,未来如何谱写北京新篇章?
【原创】封关背景下海南自贸港的核心突破口是什么?
【原创】现象级义乌:新兴产业集群异军突起的逻辑【热文】安徽省委副书记虞爱华履新前激情讲话:2024年合肥如何顺大势、谋大业?【热文】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在政协开幕会议上的讲话,值得反复品读!【热文】看过央视热播剧《繁花》,我顿悟了什么是赚钱思维
【热文】江苏常州书记陈金虎激情讲话:正式宣布迈入万亿之城!【热文】句句精彩!“大笔杆子”组织部长掏心掏肺与青年干部的讲话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