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补哪些核心能力?
毕业前,着力打造三种核心能力,让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远离被人工智能淘汰的担忧和烦恼。
(由于微信公众号外部链接的限制,文中的部分链接可能无法正确打开。如有需要,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按钮,访问可以正常显示外链的版本。)
精彩
放假前的周末,在为公众创,教师、学生、企业家和社会公益人士们围坐,看视频。
播放视频的是阎教练,他刚刚参加一个社会创新大赛,担任评委,深受刺激。
为了让我们大家也被刺激一下,他找来了去年全国四强赛的一段录像,让我们观看。
看了3分钟,就有人开始惊呼。
20多分钟,视频看完,大家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虽然,谁都知道,被鼓掌的对象是听不到的。
观众中有两个学生,居然有了退学冲动。
他们敏锐感受到了危机——参赛选手跟自己同龄,毕业时跟他们竞争同样的工作机会,毫无胜算。
当然,他们这种冲动,立即被(富有责任心的)我及时劝止了。
我知道一个事实,即便在985(现在改称双一流)高校,这种能力也不是学校教育教出来的。
各位老师、企业家们与我一起,鼓励他们创办我校的第一支参赛队伍。
迷思
视频中展示的参赛作品,其实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利用特色农产品致富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好像并不稀奇。
学生年轻,会冲动很正常。
可这点儿事儿,为什么能让众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都拍案叫绝呢?
这不由得让我陷入了沉思。
同样是大二、大三的年纪,视频里这群大学生,充分体现了年轻人应有的活力。
活力来自思想。他们能够敏锐识别洞察社会问题,深入调研,而且立即意识到问题的症结。症结包括商品缺乏差异化、销售渠道狭窄,而且知名度不足。
活力来自行动。他们针对调查得来的原因,打出了营销上的组合拳——以村为单位创建品牌;与京东等大型电商对接,全球销售;借势媒体,搞体验营销,深度食品旅游。
活力来自创造。他们巧妙搭农村淘宝的顺风车,利用返程空车,谈判议价,合作共赢;找准了合作社这个基础单位,使用机制设计构造价值网络,保证商业合作的稳定性。
在田间地头,在各级政府,在社会机构,他们与各色各样的人等充分沟通,完成一件又一件重组资源的事业。
赛场上,他们用流利的中英文,和中外评委专家对答如流。
还未到毕业年级,他们已经打造了自己的优秀作品,收获了现实世界的宝贵经验。
展示到简历上,HR会不会刮目相看呢?
反观我们的学生,嘴上常挂的词是“茫然”,最常做的事儿是玩儿手机游戏,毕业时所谓的找工作,其实不过是到处碰运气,希望攒足RP值,摘到“低垂的果实”。
你能在他们身上,看到同样的青春活力吗?
这种种反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赛手们的活力,是如何被激发出来的呢?
答案
假期这几天,我都在思索。却又苦恼,无法圆满解释这个问题。
直到今天,我偶然看到了下面这本书的内容。
"Humans are underrated"(《人类被低估》)的作者 Geoff Colvin ,《财富》杂志的资深编辑与专栏作家,曾经写过多本畅销书。
这本书里,他谈的问题,是科技不断发展的年代,人类如何才能不被替代。
“机器换人”这个词儿,我经常拿来教育学生。
我给他们展示了机器能做什么,然后帮他们在未来职业选项里面删掉一些,做减法。
但是学生更想知道的是,究竟该如何为职业做规划,才能避免被机器替换。
他们希望了解的,是该做什么能力上的加法。
实话实说,从前我也说不准。
因为在已有的各个行业,甚至是人们从前普遍认同拥有高智能门槛的行业里,人工智能都无孔不入,钻了进来。
幸好,这本书给出了一种看起来很靠谱的答案。
Colvin 提出了3项重要能力,可以帮助人类在与机器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它们分别是:
同理心
团队协作
讲故事
我听了以后,恍然大悟。
结合这个社会创新大赛案例,我想明白了参赛学生身上散发光芒的活力,究竟来自哪里。
下面我尝试为你一一拆解。
同理心
维基百科对同理心的定义是:
Empathy is the capacity to understand or feel what another person is experiencing from within their frame of reference, i.e., the capacity to place oneself in another's position.
讲得直白些,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
但是知易行难。
很多时候,需求是不会自己跑出来的,需要挖掘。
没有同理心,你看到有人没饭吃,都可能会问出“何不食肉糜?”这样看似智商余额不足的问题。
有了同理心,学生们才能够深切体察到果农遇到的真正问题是什么。
把自己的思考,投射到果农身上,尝试体味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出了什么,做了什么,痛点在哪里,痒点是什么……
只有这样,你挖掘到的需求,才会是真需求。
对真的需求,提出方案,解决用户痛点,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儿。
反观我们的不少学生,毕业设计做得一塌糊涂。
前年是仓储系统,去年是考勤系统,今年是薪资系统。围着个企业,把人家十几年前就已造好了的轮子反复“发明”,乐此不疲。
无他,因为“参考资料”很多,完成难度低。
你明确知道,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不会对世界上任何人产生用途,你能有动力做好吗?能付出心血去迭代精进吗?
没有同理心,找不到真需求,你哪里来的活力?
团队协作
并非只有学生,才是团队。
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的人,其实都算作广义团队。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也都有自己的短板。
例如有人擅长英语,有人擅长营销,有人擅长技术,有人擅长演讲。
有人擅长与村民拉家常,有人擅长跟政府打交道……
在不同维度上,很难有人样样具全,个体的差异是无法否认的。
甚至,在具体问题上,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学生要参赛获奖。
村民要脱贫致富。
镇长要政绩。
农业专家要数据。
媒体要传播量。
消费者要……
这些差别,若要取长补短,兼容并蓄,形成合力,就必须要求人们具有沟通协作能力。
参赛团队做到了,让人羡慕。
但是我们得承认,自己的学生,大多做不到这种级别的沟通协作。
别说对这么多的陌生人,即便是同学间,都缺乏足够高效交流。
举个例子,我在上课的时候,多次展示过一段视频,是2009年红极一时的“第六感”装备。
每一年,播放这段视频的时候,学生们都大呼厉害!
从演讲者的角度,给观众带来新认知冲击,是好事儿。
从教师的角度,我很难过。
这意味着不同届别,甚至是同届不同班级的学生间,根本就不曾把好玩儿的精彩资讯,进行有效沟通和传播。
至于没那么好玩儿的讯息,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我们的学校教育,能够培养协作能力吗?
高考要自己独立完成,学期作业要自己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还要自己独立完成。
因为这样看起来更公平,管理起来也更简单高效。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考评方式,跟古时候的主要生产方式——小农经济——很像。
男耕女织、稳定独立、自给自足。
但是它的效率,能够跟农业机械化大生产相提并论吗?
在一个鼓励创新创造,新科技随时都会催生“独角兽”的时代,我们用小农经济的方式培养学生,难道可以期待天才的降生吗?
解读“Strategy beyond the Hockey Stick”一书时,万维钢先生说:
选择一个战略方向,把有限的力量集中在这个方向上去谋求突破。能选择方向,能调动资源,才叫有战略能力。
每个人,都打造自己专长,让自己有一席之地。
但是这样一来,短板就会很明显,怎么办?
靠团队的协作沟通。
每个人的长板,拼起来,就是一个长板团队,可以出去施展一番拳脚了。
否则每个人都是“全方位平衡发展”,资质平平,又如何能出奇制胜,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没有协作能力,只靠自己,你哪里来的活力?
讲故事
《人类简史》中说,人类社会是个想象的共同体。
维系共同体运作的,是故事。
因此,讲故事的能力,不应只让你在饭局上受到欢迎,被誉为“段子大王”。
那样太大才小用了!
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认知,人们怎么可能发生协作,一起通力配合?
果农可能认为自己世世代代就是这么种植和出售水果,为什么要做出改变?
政府可能觉得几个大学还没毕业的小孩子能有什么能力,为什么要支持配合?
媒体会犹豫,这样的故事真的能带来传播力吗?为什么要帮助他们宣传?
尤其是消费者,面对同样的商品,单价从5元上涨到7元,他们凭什么买单?只是因为多了个品牌吗?
如果没有一个让大家都发自内心认同的故事,协作就会瞬间崩塌。
所以,你需要学会如何讲好一个故事,让利益相关者都能认同的故事。
故事有多么深入人心,你的事业就有多少共识价值。
回看我们的学生,许多都根本不会利用演说的机会。
不管是作业展示,还是开题答辩,难得的10几分钟,他们有机会获得全场的注意力,讲一个故事,提升自己产品(作业、论文等)的价值感。
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念稿子。
他们低着头念稿子。
他们一边低着头念稿子,一边暗自期盼这段难熬的时间赶紧结束。
对自己大学最后的重要产品——毕业论文——尚且如此,你说他拥有了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吗?
不会讲故事,无法建立共识价值,你哪里来的活力?
小结
感谢 Geoff Colvin 的"Humans are underrated"一书,让我有了一个框架,去解读这段社会创新大赛视频中,蕴含的秘密。
回顾一下,即便只是为了不让机器替代,人类也应该着力打造以下几个核心能力:
同理心
团队协作
讲故事
这几种能力,都在社会创新大赛中,有了深刻的体现。
正是因为对上述能力的激发,赛手们才迸发出一种与同龄人显著区别的活力,令人赞叹。
然而,浏览大赛的介绍页面,我们发现这个大赛的宗旨,可远远不只是让人不被机器替换。
它所着力打造的,是新时代的领导力。
我突然觉得,赫拉利另一本书《未来简史》中的观点突然变得鲜明起来。
全体人类将会被技术进步的趋势,划分为三种人。这三种人,不可能是平等的……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大多数的学生,我的心颤抖了。
愿你花在这篇文章的阅读时间,是有价值的。
这些核心能力的缺失,短期来看,不耽误你的生活,也不耽误你的学业,甚至不耽误你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只是跟优秀同龄人相较,你显得不够有活力而已。
然而,展望一个并不久远的未来,这些核心能力的不足,会让你在事业发展上,先输给优秀同龄人,后输给机器。
你该怎么办?
祝你早日补足,甚至增强这三种核心能力,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远离被人工智能淘汰的担忧和烦恼。
链接
我把那段大赛视频的链接放在这里。如果你感兴趣,不妨从头到尾,观看和品评一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21uqcxq9&width=500&height=375&auto=0
请注意,不仅参赛作品充分体现了咱们提到的3条核心能力,就连赛程设置,也依然在反复锻炼和比较选手的这些能力。
看完视频后,你能否对号入座,分别列出赛程里哪个环节,体现了哪一种核心能力?
讨论
在这个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你觉得大学应该倾力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最为有效?欢迎留言,把你的经验和思考分享给大家,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如果你对我的文章感兴趣,欢迎点赞,并且微信关注和置顶我的公众号“玉树芝兰”(nkwangshuyi)。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身边的亲友有帮助,也欢迎你把本文通过微博或朋友圈分享给他们。让他们一起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中来。
创作不易,感谢打赏!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并置顶我的公众号“玉树芝兰”。
欢迎微信扫码加入我的“知识星球”第二季。第一时间分享我的发现和思考,优先解答你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