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高效写长文?

王树义老师 玉树芝兰 2021-11-15

王树义

读完需要

19分钟

速读仅需7分钟

毕业论文字数要求太多,写起来很苦恼?把我新发现的写作利器分享给你。

1


   

非线性

史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一书中提到:


写作之难,在于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语法结构,转换成线性字符串。(“The Web, the Tree, and the String”)。



你看,思维是网状的,语法结构是树状的。可我们起草稿件,总是直接用线性的文本方式,这对吗?

这种不自然的方式,你却早习以为常。

不少同学,接到长文写作任务,就打开 word ,从第一个字开始写。

写到文思枯竭,写到头痛欲裂,写到生无可恋。

许多大作家,却早早掌握了诀窍,写得轻松愉快,质量还高。

你一写长文章就焦虑拖延?》一文里,我给你推荐了非线性卡片式写作。

这种写作方法,使你不必瞻前顾后。无须管那些框定头脑的纲要,让思维飞跃浮动。

你偶然想到的点子,也不必立即放到某个最后呈现的固定位置。只需要不断堆砌积累就好。

你知道它是拼图的一角,最终总会有合适的位置。

头脑风暴和燕子衔泥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帮你快速延伸整理思路,积累资料。

写作的草稿建构过程,从一种折磨,变成了一个游戏,一种享受。

纳博科夫,就是此中高手。他不无骄傲地和记者谈及这种写作的手段,让无数人羡慕和受益。

但问题是,如今我们的写作,从材料积累开始,便已经是数字化。让你退回到索引卡片年代,你恐怕很难适应。

按照卡片为单位写作,太过凌乱。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方式,这些卡片,当你真的需要拼装的时候,往往根本不胜其烦。

况且,你还需要把写出来的内容,再次数字化,也就是敲到计算机里。

纳博科夫能够优雅地面对这种境况,是因为所有的整理、校对和打印工作,都是他太太帮助完成的。

那时候也没有个人电脑。所以,老先生完全不必纠结编辑工具的选择。

而今天,我们活在一个不得不加速变化的数字年代里,效率很重要。

2


   

痛苦

我尝试过多种不同的卡片式写作应用。但是实话实说,效果都不好。

例如 Milanote ,最大优点在于灵活。你可以在一张很大的画板上,随意摆放排布文字、图片、链接。这在内容搜集阶段,很有用处。思考和积累素材的时候可以天马行空,许多设计师大呼过瘾。

但是它的问题,也出在太灵活。最终,当你需要梳理逻辑的时候,还是得手动把一堆卡片用框子框住,以防止到处乱飞。否则导出的时候,我至今也没有搞明白,自由的卡片们,从左到右和从上到下两个方向,究竟哪个优先级更高。

而且一旦框定了,你恐怕也懒得将其在不同分组之间进行挪动了。架构调整的灵活性于是大打折扣。

要价不菲的 Scrivener ,允许你把卡片二维排布起来。我花钱购买,原本就是看中了这个卡片板(corkboard)功能。但是如果你需要实现逻辑上的嵌套和组合关系,还是需要跳来跳去的。

而且导出最后的文稿,还得设置一堆烦人的参数。我这个人比较懒,着实受不了这种虐待。

Workflowy 这样的树状大纲工具挺好用。把不同分支进行挪动也很便捷。可一旦你列出一棵树状大纲,你的思维也就跟着这棵树在走。

不知不觉地,你会在搜集材料阶段,因为内容与当前体系不兼容,直接抛弃掉,错过很多远程联想的机会。

一款真正好用的创意写作工具,应该是让你在网状、树状和线性结构之间游刃有余,迅速切换。从而让你的写作行云流水。

只可惜,原本我就没有找到这样的工具。于是写了《如何高效写作公众号文章?》一文后,有的读者就很不满意地吐槽:


写个公众号还得用这么多工具,那我还是不写了吧。



作为懒人,我很能理解你的想法。

我也知道工具的切换,会给人带来很大的认知负荷,同时也会降低写作的积极性与愉悦感。

但在当时,我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两害相衡取其轻,以不同工具的组合,达到一种让人尽量满意的写作效率。

今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找到了这款一站式非线性卡片写作工具。

它的名字,叫做 Gingko。

3


   

特色

见到一款新软件,至于那么兴奋吗?

听我给你说说它的特点,你就明白了。

3.1


   

二维树状结构

树状结构,会比直接码字儿,更能有效积累和梳理你头脑中不同模块的非线性关系。

但是,传统树状结构编辑工具,会让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了这棵树以外的世界。

Gingko 的做法,很有新意。就是把树用二维方式展示。

而且,还用分栏帮你区分了树的层级。

你不需要在一开始,就逐渐展开树枝树叶,把思维框定成自顶向下模式。

哪里有话,就先写哪里。没话的地方,先跳过,等着后面再补充。

分类的逻辑,也不用吹毛求疵。如果一开始,你分类不是很恰当,那是再正常不过。

一旦写了很多字儿,你恐怕就懒得在编辑器里变动架构了。因为伤筋动骨,成本很高。

Gingko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可以在这个二维平面上直接拖拽,后续下级节点都跟着一起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结构调整的成本。使你更愿意仔细端详逻辑架构,做出调整。

这样,大部分材料都不会写废。

因为所谓的废品,就是摆在不合适位置上的资源嘛。

调调位置,每张卡片的价值,也许就会大有改观。

3.2


   

Markdown 格式

许多在线的写作工具,都把最小的单位定义成一个组块。这个组块,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像,也可以是代码块。但往往不能同时既包括图片,又包括图像。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对于图文创作来说,最小的写作单位就不能放在一张“卡片”上。不管是组合,还是移动,都给创作者带来额外的负担。

Gingko 不存在这个问题。它的每一张卡片,都是一个 HTML 单元。编辑的方式是 Markdown 。这样一来,别说你想在一张卡片里面混合图文,就是打算把一本书放到一张卡片上,也毫无问题。

对每一张卡片,都可以用 Cmd + Enter 键,进入编辑模式。

可以插图,可以外链,只要 Markdown 能支持的功能,在一张卡片的小小天地间,你可以尽情挥洒。

编辑好之后,只需要再次按下 Cmd + Enter 键,这张卡片就变成了浏览模式,效果一目了然。

Gingko 的全文 Markdown 输出,也就顺理成章。你不用担心软件自动帮你把输出,定义为 Markdown 的某种方言,还得需要你自己进行手动转化。

颇有意思的是,因为加入到 Gingko 里面正常显示的图片,本身就已经都是在线版本了。发布到写作平台的时候,连“上传图片到图床”这个流程,都可以省略。

3.3


   

沉浸写作

跟你一样,我在写作的时候,也希望可以专注,避免其他应用提示的打扰,以便迅速进入心流状态。

Gingko 的每张卡片,都可以采用这种全屏沉浸模式来编辑。你只需要用 Shift + Enter 组合激活编辑功能,就可以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一张卡片的修订上。

写作之后,依然是 Cmd + Enter ,回到预览模式。

3.4


   

全键盘操作

前面我给你演示了用鼠标拖拽,便可以让卡片自由游动,拆分组合调整逻辑结构。

但是,手离开键盘这件事儿本身,有时候也比较让人烦恼。因为思路容易被打断,灵感可能转瞬即逝,再也找不回来。

好在 Gingko 的操作上,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在浏览模式下,你可以用方向键直接在结构树上游走。甚至,如果你足够极客,还可以选择用 vim 模式的 hjkl 方向键。

同样,不论是拖拽着一整棵树杈满屏乱跑,还是把节点与前后内容合并、拆分,全都可以用快捷键完成。

当你很快熟悉了按键组合后,文稿在你手里就像一个面团,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架构也会锤炼迭代得越发合理。

3.5


   

结构化导入

我原来是比较害怕在卡片式写作中导入外部文稿的。因为我必须在导入内容时,对大段内容进行拆分,并且按照逻辑顺序重新组装。否则,跟原先的大纲逻辑树难以兼容。

而 Gingko 中导入 Markdown 格式的内容,就很有意思。你只需要在一张卡片上粘贴全部内容后,使用 Shift + Cmd + Enter 键,这张卡片里的 Markdown 内容,就会根据标题的结构,自动排列成合适的若干卡片,组合在一个新枝杈上面。

这样,你把不同文档内容揉捏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省去重新识别和排布层级。对于多人分工或者迭代升级的写作项目,非常便利。

3.6


   

协作

提到分工协作, Gingko 的功能,远不止融入外部文稿那么简单,而是可以直接支持多人在线协作。

当然,实践之前,你需要点击项目标题,然后选择协作者。

这里你可以通过链接或邀请方式,把当前文档分享给协作者。你们就可以一起写,一起改了。

为了给你演示,我这里用自己的另一个邮箱注册了账号。自己邀请自己。

于是,在我的教育网邮箱看来,主用邮箱就在编辑内容。

而主用邮箱那里,编辑完成之后,也会看到教育网邮箱正在浏览自己编辑的内容。

这样一来,同事、同学、师生之间协作写稿,就容易多了。

3.7


   

支持 Latex

因为每张卡片,都是一个 HTML 网页。因此内容里面,可以内嵌 Latex 公式。这意味着如果你是学术界的用户,写作和编辑公式,都不需要另外打开其他工具了。

例如这里我们写一个 Latex 公式:

$$A\bowtie{B}$$

显示出来的效果,就是这个样子:

Gingko 不但支持卡片写作中融入 Latex 数学公式,就连整个儿文档,都可以用 Latex 来导出。

这就意味着你可以用它写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或者毕业论文。

甚至,在 Gingko 默认的内置模板中,就给你提供了一个学术论文的样例。

3.8


   

Web 应用

Gingko 目前的主版本是个 Web 应用。这意味着只要你记得住账号密码,打开任何一个浏览器就能用。这样一来,不管是在图书馆,还是在宿舍,你都可以随时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公共计算机来编辑和完善文稿。

更有意思的是,因为 Gingko 的每一张卡片,本身就是 HTML ,所以很多浏览器上可运行的在线工具,都是默认支持的。例如学术写作神器 grammarly ,就可以在写作的时候,帮你检查每一张卡片上的英文语法和拼写。

当然,我不大推荐你在公共计算机上编辑你的毕业论文,这里有个安全性问题。但是下面这个场景中,Web 应用的特性就很有用了。

3.9


   

幻灯

在《如何用 Markdown 做幻灯?》一文中,我给你讲过,如何把 Markdown 内容转换成幻灯。

但是对于 Gingko 来说,你还转换干什么?

它的默认导出形式之一,就是 impress.js 幻灯。

而且可以在新标签页里打开,直接开始幻灯播放。

于是,简单用 Markdown 组织思绪,写好一个框架之后,你可以直接放映,特别霸气。

出门做演示,只要有网,你连优盘都不用带。浏览器打开链接,轻点两三下鼠标,就可以播放了。

4


   

价格

听完了我的介绍,你想必已经迫不及待打算尝试了吧?

什么?不想?为什么?!

因为你估计这款软件很贵,买不起?

嗯,看来你平时没少买软件。

没错,要破除每个月10个项目,总共100张卡片的免费限额,官网报价需要 12 美金/月。

这个价格,你觉得如何?

别忙着付款。

我得尽到告知的义务——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的付费金额。

有意思吧?

软件作者非常贴心地,给了你一个“交多交少随你选”的选项。

作者 Adriano 说, Gingko 是他全部的收入来源。每年除了满足个人生活需要以外,他会把盈余捐赠出去。

如果你觉得12美元不合适,你可以自己在2美元-21美元范围内,自己选合适的价格,然后交了就行。

你问我交了多少?

你猜。

5


   

版本

对了,这里我得提示你一下,目前 Gingko 有两种不同的版本选择。

1.x 版本,就是我在文中给你演示的线上版本。各种写作和导出功能齐全,缺点是必须在线使用,而且没有版本管理与控制功能。

2.x 版本,目前提供了客户端。你可以离线使用,而且自带版本控制。

但请注意,目前 Gingko 2.x 只在后台记录版本,却没有给用户提供版本浏览和回退操作。而且这个版本也不支持 Latex 等附加功能,付费也采用了买断式。

我个人比较推荐你先使用 1.x 在线版本,等到 2.x 版本成熟时,再做切换。针对版本管理上的缺陷,你可以选择一键导出 JSON 的功能,把项目以纯文本方式,存储到本地,进行备份。

6


   

小结

这篇文章,我为你介绍了 Gingko ,一个在我看来很好用的非线性卡片写作工具。它包含了以下特色:

  • 二维树状结构。有效帮助你在网状思维、树状语法与线性文本之间转换;

  • Markdown 全面支持。你不需要去了解奇怪的新语法,或者只有导出后才能回归熟悉的 Markdown 格式。图片本身在线,无须上传图床发布;

  • 沉浸写作。让你免除打扰,享受心流;

  • 全键盘操作。焦点自由游动,卡片组合拆分简便;

  • 结构化导入。把外部 Markdown 文稿直接以树状结构链接到原先大纲上,不用重复拆分排布;

  • 多人协作。可以集思广益,一起同时码字儿;

  • 支持 Latex 。满足科研工作者和数学爱好者们的表达需要;

  • Web 应用。可以与第三方工具集成,例如在每张卡片上用 Grammarly 直接检查语法;

  • 幻灯播放。默认支持 impress.js 格式导出。写完大纲,幻灯自动生成。

这些功能,在我看来,很好地解决了许多长文写作者的痛点需求。

我唯一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没有早点儿听说过它?害得自己在工具选择上走了这么多弯路?

感谢读者 dujiahei 。他在我那篇《你一写长文章就焦虑拖延》后留言,才让我第一次听说这款工具。

愿你也能利用好这款工具,愉悦书写,高效创作!

感觉有用的话,请点“在看”,并且把它转发给你身边有需要的朋友。

赞赏就是力量。

由于微信公众号外部链接的限制,文中的部分链接可能无法正确打开。如有需要,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按钮,访问可以正常显示外链的版本。

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玉树芝兰”,第一时间免费收到文章更新。别忘了加星标,以免错过新推送提示。

如果你对 Python 与数据科学感兴趣,希望能与其他热爱学习的小伙伴一起讨论切磋,答疑解惑,欢迎加入知识星球。

7


   

延伸阅读

你可能也会对以下话题感兴趣。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

8


   

题图

Photo by Lukas Blazek on Unsplash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