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纽约时间
4
@诉说趣闻
5
bxss.me
6
1'
7
/\bxss.me
8
c:/windows/win.ini
9
@调研纪要
10
//bxss.me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1
2
1'"
3
@纽约时间
4
@诉说趣闻
5
bxss.me
6
1'
7
/\bxss.me
8
c:/windows/win.ini
9
@调研纪要
10
//bxss.me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二湘:朱令去世一周年,清华学子控诉清华在朱令案中的冷血和无耻
“四川大学姜涛与爱人程月玲”,你们现在还好吗?
为了这部描述从“反右”到“文革”的禁片,田壮壮付出了十年不能拍片的代价
关于字节基建
李宜雪的良知卖了2万元,真正需要声援的是罗灿宏啊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 | 《文学评论》2021年第3期
天下中文系
2021-05-22
2021年第3期
目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思想谱系与理论积淀
谭好哲(5)
文化自信与中国现代学术百年
关爱和(15)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组织化与理论批评的跨国再生产
——以冯雪峰翻译列宁文论为线索
王中忱(26)
建党百年与当代文学研究
陈思和(38)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国性”
李金花(48)
文化、现代性与“文化马克思主义”
寇淑婷(56)
空间辩证法与历史的效价
——论詹姆逊文化批评的哲学基础
章 朋(62)
杜博妮英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副文本研究
邓海丽(71)
“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暨《阿Q正传》发表100周年”专栏
论阿Q的精神反思意义
张梦阳(78)
革命与“启蒙主义”
——鲁迅《阿Q正传》释读
李国华(88)
“光”之辩
——论鲁迅的主体安置问题
王 植(98)
鲁迅与《俄罗斯的童话》之相遇
——以“国民性”问题为中心
李一帅(107)
早期新诗与现代中国的“抒情”起源
——以田汉、周作人的抒情实践为中心
宋夜雨(116)
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性
肖学周(125)
王蒙与中国当代文学
李 骞(134)
新时期文学在基层
——兼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层研究
石岸书(143)
诗学结构与精神谱系
——20世纪80年代前期谢冕诗评研究
王宇林(152)
城市的文学气质及其内涵
——以李佩甫、乔叶、南飞雁的创作为例
魏华莹(160)
西方叙事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国因素
——以《劳特利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为中心
曾 军(168)
“元气”论与金元之际的文学传统建构
张勇耀(176)
论元朝的社会特征与文学格局
邱江宁(186)
1367年的记忆:吴城之围与元末明初江南诗史的挫折
余来明(195)
论《金瓶梅》词话本中韵文的体制功能及其研究意义
叶楚炎(205)
论满蒙八旗子弟的原乡疏离感
——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的“文学事件”
米彦青(215)
编后记(224)
摘要
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思想谱系与理论积淀
谭好哲
内容提要
从价值中心变迁的历时性角度观察,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嬗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20—40年代是以政治革命为核心的宣教价值为主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是以现实生活反映为核心的认识价值为主的阶段,八九十年代是以张扬情感和形式自律为核心的审美价值为主的阶段,新世纪以来是以时代精神价值重塑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为主的阶段。四个阶段的理论探求与实践取向在历史性变化中合力共构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思想谱系,并在理论逻辑上认同和持续强化了意识形态文艺本质观,在文艺价值源泉的理论追索中建构起了文艺与时代生活之间的辩证反映关系,在文艺价值的主体归属上把人民需要作为文艺的根本价值所在,从而成为指引中国现代文艺走向进步、服务人民的思想火炬与灯塔。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宣教价值;认识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文化自信与中国现代学术百年
关爱和
内容提要
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被强行拉入近代世界格局。在救亡图存与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器物革命、政治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制度。共和制度因为缺乏全民族的思想变动而风雨飘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催生了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方向引领了中国现代学术的进步,也给予中国现代学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气度与力量。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现代学术;中西古今;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黄河文明研究中心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组织化与理论批评的跨国再生产
——以冯雪峰翻译列宁文论为线索
王中忱
内容提要
20世纪前半期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其理论论述和词语概念在跨国旅行的过程中,因和实际运动的密切相连而不断变化且衍生新义。在“左联”筹组时期,冯雪峰通过冈泽秀虎的日文译本翻译了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为中国左翼文学家的组织化提供了“指导理论”。而在和“自由人”“第三种人”进行理论论辩之时,冯雪峰又以藏原惟人的译本为底本重新翻译了列宁的这篇论文,并依据自己的旧译补充了藏原译本的删节部分。冯译利用有限资源以“集纳”方式追求列宁文本的完整性,也表达了中国左翼理论家对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的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
无产阶级文学;理论旅行;列宁文论;重译;冯雪峰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建党百年与当代文学研究
陈思和
内容提要
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党的文化有紧密的联系,文化自信来自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与生俱来就携带着新文学的基因;新文学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天然盟友,还是整个革命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1978年以后的文学可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新阶段,在这期间党对文艺的领导方法有所调整,完善了制度化的常态管理。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此前以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目的的全局性思维转向建设时期的现代管理思维,承认了多元性多样性的文艺审美效益,文艺批评的重镇由关联领导部门的权威话语转向高校系统的学术研究。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原先党的领导和文艺家创作实践建构的二元维度转变为党的领导管理、文艺家的创作实践、文化产业资本的市场介入的三元维度,由此营造了更为复杂、也更为丰富有效的文学态势,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
关键词
建党百年;当代文学;文化自信;先锋性因素;现代管理思维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国性”
李金花
内容提要
1919年到1925年间,中国作家开始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道路。虽然这一阶段中国既没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艺论述,也少有苏俄、日本等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但作家还是在苏俄、日本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文艺经验中提炼出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民众艺术”、倡导“无产阶级文化”、宣传“主义”/“革命”、争论“文艺自由”等理论问题。作家没有原封不动地将这些问题移植到中国,而是立足中国文艺现实、结合经典马克思主义,赋予这些问题“中国性”。从苏俄、日本等的无产阶级运动文艺经验“中国化”开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生了;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性”产生了。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性;民众艺术;无产阶级文化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化、现代性与“文化马克思主义”
寇淑婷
内容提要
现代性在两种意义上发明和激化了文化的问题性:时间轴的文化内与地理轴的文化间。在文化内部,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或二者之间的缠斗、协商和包容;在文化间,是各种文化的相遇、冲突和融合。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的文化研究路线。20世纪50—60年代以来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多种赋义和版本都不外在这两条轴线上展开。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相比,“文化马克思主义”虽在原则上没有全然放弃经济的最终决定性乃至阶级论的有效性,但对人类学意义上文化概念的汲取,使之打破或松动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二元对立,文化被认为与经济活动、政治制度一起构建了社会整体,而且由于文化被赋予物质性、体制性、无意识性、日常生活性等新的含义,它便成为一种更基础、更深沉和更具决定性的力量。
关键词
文化;现代性;人类学;文化马克思主义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空间辩证法与历史的效价
——论詹姆逊文化批评的哲学基础
章 朋
内容提要
基于后现代文化空间化的历史语境,詹姆逊通过恢复辩证法的时间性内涵,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视为一种辩证叙事,认为其作为一个将多样性、差异性的历史统一进单一的世界体系的总体化运动,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效价”。对辩证法空间维度的拓展以及对时间或历史维度的强化,形成了詹姆逊独特的空间辩证法理论,他据此对资本主义历史进行文化分期,最终构成了其文化批评理论的哲学基础。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詹姆逊并没有捍卫马克思思想的基础性地位,其文化批评理论更多地承袭了黑格尔抽象的肯定与否定模式,抽空了现实的具体情境,凸显了形式分析的优先性,也因明显的政治倾向遭到不少批判。某种意义上,詹姆逊以黑格尔式的雄心冲淡了其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成份,走向了“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者”。
关键词
詹姆逊;空间辩证法;时间;历史化;叙事
作者单位
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杜博妮英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副文本研究
邓海丽
内容提要
借助热奈特的副文本概念,以杜博妮英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副文本为研究对象,发现译者借助密集丰厚的副文本实现下列三个功能,实现译语语境中《讲话》文艺美学思想的重构:一是还原《讲话》的历史语境和文本的原初面貌;二是通过关键词、核心范畴的抽象化和历史语境的剥离,提升《讲话》文艺思想与西方文论的通约性;三是进行《讲话》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溯源,构建译文正、副文本之间的互联互释关系。虽则其中不乏误读误解和强制阐释,但其副文本为译语读者理解和接受《讲话》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参考文献。
关键词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英译;副文本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阿Q的精神反思意义
张梦阳
内容提要
《阿Q正传》是鲁迅最重要的作品,发表至今已有一百年了。阿Q早为人们所熟悉,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罕有的进入世界文学典型画廊的人物形象。百年来关于阿Q一直存在着学术争议。本文认为阿Q是与世界文学中的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奥勃洛莫夫等人物相通的偏重反映人类精神弱点的艺术典型,达到了深刻的哲学境界,具有巨大的精神反思意义。人们以这些典型为“镜像”看见自己,开出反省的道路,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促使自己从“本能的人”升华为“自觉的人”。
关键词
鲁迅;阿Q;精神反思;认识自己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绍兴文理学院鲁迅研究院
革命与“启蒙主义”
——鲁迅《阿Q正传》释读
李国华
内容提要
鲁迅的《阿Q正传》是个一直被反复阐释的文本,近年更卓有推进,引发了从文本细读出发,重新讨论的空间。从小说的叙述上看,作者自觉控制着叙述者“我”,造成反讽效果,质疑“我”批判阿Q的有效性。而在这一逻辑上,鲁迅表达了无法理解阿Q这一人物灵魂的隔膜之感,以及在革命的意义上实践“启蒙主义”的诉求。鲁迅揭示了与阿Q之间存在的双向互动的启蒙关系,并暗示阿Q身上隐藏着“个人的无治主义”的境遇,暗示阿Q是在自身劳动能力的意义上具有个体尊严,具有成为历史主体的可能,因此也就有可能是真正的改革者或革命者。
关键词
鲁迅;国民性;革命;启蒙主义;历史主体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光”之辩
——论鲁迅的主体安置问题
王 植
内容提要
鲁迅对于“光”一直有着独特的关注,学界对此探讨并不深入。“光”之于鲁迅不仅是一种文学意象或风景,更直接牵涉到其对于如何在现代转型时期的中国安置自身主体的思考。早年的鲁迅为“光”赋予了一种“群之大觉”的理想信念色彩,但这种理想却未能持续,因为他一方面感受到“光”的窥视性,一方面在身处绝望逆境时又借助“光”来展现自身与外界现实间保持的距离,这为他寻找主体的安置带来了相当的分裂焦虑和伦理焦虑。鲁迅以对“复仇”的深刻思索来应对这些焦虑,也可以视作对早年充满理想信心的“光”的“回心”与调整。
关键词
光;主体安置;分裂;伦理焦虑;复仇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鲁迅与《俄罗斯的童话》之相遇
——以“国民性”问题为中心
李一帅
内容提要
鲁迅晚年翻译高尔基作品《俄罗斯的童话》,认为书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俄罗斯国民性”,对中国国民性也有医治作用。高尔基“俄罗斯童话”的文体源于俄国艺术政论文“小品文”,鲁迅20世纪20年代初建立的童话文体观,受《俄罗斯的童话》的影响有所转变。本文考证、比较了高尔基原作和鲁迅译文曲折的发表过程,分析了《俄罗斯的童话》中的国民性问题与民族意识、政治意识的关系,阐述了鲁迅对“俄罗斯国民性”的解读、鲁迅与高尔基在社会批判与知识分子批判等方面的异同。
关键词
翻译;童话;国民性;政治意识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早期新诗与现代中国的“抒情”起源
——以田汉、周作人的抒情实践为中心
宋夜雨
内容提要
早期新诗的兴起,不仅是一种现代文类的生成,更设定了现代中国的“抒情”起源。新诗的抒情机制,对于有着情感化自我表达需求的五四青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随着“五四”的落潮,不仅情感化的主体生成方式失效,与之相应的抒情方法也失去意义。在相关的应对方案中,田汉等人不仅看到新诗对苦闷的抒发,还从苦闷中整合出一种新的抒情可能性。而周作人在对新诗展开系统批判的同时,又通过翻译与创作为早期新诗植入了一种象征化的抒情风格,在完成新诗抒情改造的同时,也完成了自我情感世界的再造。
关键词
早期新诗;抒情;新浪漫主义;田汉;周作人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性
肖学周
内容提要
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性主要体现在诗歌语言、诗歌形式与诗体演进三方面:在诗歌语言方面,闻一多诗学的当代启示在于诗歌要艺术地整合现实,而非孤立的语言操练;在诗歌形式方面,闻一多诗学的当代意义在于对诗歌形式的必要坚持与积极建设,而不只是满足于单纯地抒情写意;在诗体演进方面,闻一多一直致力于以“非诗化”的方式拓展诗的边界,创生诗的新质。所有这些在中国当代诗里都有所发展,体现了闻一多诗学的生命力和当代性。
关键词
闻一多诗学;整合式写作;诗歌形式;非诗化
作者单位
湖南文理学院
王蒙与中国当代文学
李 骞
内容提要
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作为个体的文学存在,他的作品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各个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的审美内容,被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具备丰富而深刻的影响力。王蒙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首先体现在他是文学史重点书写的对象,每一段文学史他都有标志性的作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标杆式作家,无论是表现题材、创作方法还是叙述技巧,他都与当代文学思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不仅用创作实践来证明自己与文学潮流的内在联系,还在理论上引导文学思潮的健康发展。王蒙素以风格多样化著称于文坛,其文体叙述的多元化大胆实验,主要源于作家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的把控。做《人民文学》主编时期,他身体力行,兼容并包,培养了一批年轻有为、敢于在艺术上探索求真的作家,形成了当代文坛“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王蒙;当代文学;史识表达;文体探索
作者单位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新时期文学在基层
——兼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层研究
石岸书
内容提要
在县一级的地方基层,新时期文学主要通过群众文化体制中的县一级文化馆进行具体组织和开展,县一级文化馆所创办的文艺刊物则是承载基层的新时期文学的主要阵地,其所发表的作品大多具有“向心性”写作和“模仿性”写作的特征。个案研究证明,或可将新时期文学研究视野拓展至基层,使基层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领域,并以基层为方法,自下而上地继续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群众文化体制;基层;文化馆;《涟河》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诗学结构与精神谱系
——20世纪80年代前期谢冕诗评研究
王宇林
内容提要
谢冕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诗评受到的关注度不高。其早期诗学承续经典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之特质,也是对于“五四”资源的继承。谢冕构建了两个诗学结构:激情-形象-再现的诗学评价结构和激情-形象-寄托的诗学发生结构。他的诗学结构之中心,是针对20世纪50—70年代诗歌理论的局限,由此产生了借鉴边塞诗、少数民族诗歌以及国外诗歌的倾向。他早期之回到“五四”,也是因其彼时重视对国外诗歌借鉴之结果。
关键词
谢冕;诗评;革命;情感;五四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城市的文学气质及其内涵
——以李佩甫、乔叶、南飞雁的创作为例
魏华莹
内容提要
籍由李佩甫、乔叶、南飞雁的创作,研究具有地域属性的城市书写与历史探寻,可以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河南城市文学的发展风貌,以及不同代际作家所承递的地域文化精神脉络。就河南城市文学的趋向来说,如何从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资源和营养,审视现代化城市的新动向、新思想,在城与人中找寻独特的文化韵味,进而确立具有自身地域属性的美学原则,成为新的阅读期待。
关键词
城市;文学;代际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西方叙事学知识体系中的中国因素
——以《劳特利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为中心
曾 军
内容提要
《劳特利奇叙事理论百科全书》是国际上第一部叙事理论百科全书,其中部分内容涉及中国叙事传统和叙事理论问题。编撰者以“今西”所确立的叙事学知识体系为基础,关注到了“非西方古代”叙事资源中的“差异”或特色之处。对“中国叙事传统”的介绍侧重于汉学视角,聚焦口语/书面、历史/叙事等问题,表现出编撰者个人的学术偏好;中国叙事理论的呈现形态多样,既有从非西方古代叙事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古代叙事理论的介绍,也有从西方叙事理论的视角对中国叙事特质的发现,还包括中国学者对当代叙事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的贡献。
关键词
叙事理论;知识体系;汉学视角;中国叙事传统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元气”论与金元之际的文学传统建构
张勇耀
内容提要
金元之际,战争的破坏和文脉断裂的严重危机,促使一批士人自觉担负起了传承中原文脉、重建文化秩序的历史使命。元好问首先提出了“元气”命题,包涵着他对于天地山川元气、文学艺术元气、人才元气、国家元气的系统思考。此后郝经、王恽等人继续发挥,并在其中融入了新的元素,更加突出“元气”对于中原学术和文学传统传承重构的重要性。元朝统一后,南北文士又自觉将“中州元气”上升为“国家元气”,为元代始终以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学传统为主导的格局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元气”论;金元之际;元好问;文学传统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论元朝的社会特征与文学格局
邱江宁
内容提要
立足于元王朝的社会特征,从其一统格局的形成以及文学格局自身独特性角度出发,观照文人群体流动的背景、流向区域以及可能造成的创作影响,可以发现,元代文坛与元朝形势始终相副,总体上体现出崛起于西北、终迄于东南的特征。元中晚期之前的文人群体分布和文学格局体现出较明显的大一统、多民族、多文明碰撞交流的特征,末期则体现出裂变、东南地域性增强的倾向。元代文学的研究需要进行跨朝代的通观研究。
关键词
元朝社会特征;元代文人群体;地理分布;文学格局;创作特色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
1367年的记忆:吴城之围与元末明初江南诗史的挫折
余来明
内容提要
易代之际文学的演进往往与王朝更替的历史事件紧密相关。作为元末明初文学中心的吴中,在元明鼎革的历史变局中经历由盛而衰的转变,而造成转变的关键在于1366至1367年间长达十月的吴城之围。这一发生于元明易代之际的历史事件,使元末以来兴盛发展的江南诗歌遭遇挫折,以吴中为中心的江南诗人命运因之发生转折,诗歌唱和群体最终走向瓦解,张羽的“围中忆友”就是在特殊情境下对元末江南诗坛盛景的追忆和悼念。入明以后,作为吴中诗人前朝记忆的最佳承载,吴城之围的经历在改变他们诗歌情感表达的同时,也使他们更深切地体悟到人生的无常,而高启、杨基等吴中诗人非正常死亡的结局,又为这种无常人生做了最好注脚。历史事件、人物命运和诗史演进三者之间的交错关系,在元明易代之际得到真切反映。
关键词
1367年;吴城之围;吴中诗人;情感记忆;江南诗史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论《金瓶梅》词话本中韵文的体制功能及其研究意义
叶楚炎
内容提要
:对于《金瓶梅》词话本中韵文的考察应放在古代小说韵文使用的整体历史语境中进行。在词话本里出现了大量两首连用的韵文,并标识出留存在文本中的说话伎艺的分回痕迹。通过对于这些分回痕迹的探讨,不仅可以看到《金瓶梅》文本变迁的过程及其原因,还能对词话本中韵文的体制身份及其功能进行细致的辨析。在词话本中,无论是标识了说话伎艺分回痕迹的韵文,还是看似与体制无关的“非体制性韵文”,体制功能都是其不可忽视的特质,并且是这些韵文出现在小说中的最为关键的原因。这不仅可以更为清晰地探讨词话本中韵文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文学意义,也能对词话本的来源以及章回小说分回体制的建构有更为透彻的审视。
关键词:
《金瓶梅词话》;体制功能;分回;韵文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论满蒙八旗子弟的原乡疏离感
——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的“文学事件”
米彦青
内容提要
作为文学事件,满蒙八旗子弟在面对时空带给他们的原乡疏离感时,困惑而焦虑。在前往异乡而又复归的过程中,异质文化的触及激活了他们心灵深处的民族意识,亦成为其对原乡的再次认知。这些经历了回归原乡、触碰深层民族情愫、感触其起源的懵懂与裂变后的书写,是以最鲜活的形式彰显出的民族与社会心态记忆。对以满蒙八旗诗人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诗人在时空流变中对原乡的疏离感的分析,有助于厘清清代文学中隐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脉络。
关键词
蒙古八旗; 满洲八旗; 疏离感; 原乡;文学事件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编后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这样重大的历史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百年历史,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堪称奇迹,曾经一再引领人类文明历史进程的中华民族再一次为世界瞩目;这样的百年政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将承担起新的神圣使命,曾经引领中国革命和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将再一次领航远行。这一期我们重点组织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约请中国文学研究不同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撰写文章,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回顾总结百年中国文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从100年前早期共产党人倡导“革命文学”开始,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中国文学事业的领导力量,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文学中的指导地位,由此开启了“革命文学”的辉煌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100年,也是中国文学事业创新、繁荣的10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发展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古老的中华文明转化成崭新的现代文明,文化自信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无限可能。
谭好哲的文章详细论述了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形成和嬗变过程,认为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每一阶段以其主导的价值为中心,建构起各个时代的文艺主题、艺术原则、创作方法与批评标准,由此形成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的思想谱系与理论积淀,成为指导文艺、服务人民的思想灯塔。文艺价值观的形成与整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取向的确立是同步的,谭好哲的论述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文艺理论必然是也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资源,充分借鉴西方文艺理论成果,体现中华民族认知智慧、思维特征和文明演进的东方理论体系,这也为当代文艺创作、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学科三大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王中忱的文章详细考证了列宁一篇关于文学的论文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的曲折过程,这篇文献曾数易其名,从《论党的出版物与文学》到《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再到《组织与文学》,最后定名《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翻译内容也多次作出重要调整,这一方面表明,译者冯雪峰通过有限的学术资源追求文本完整性的可贵的学术精神;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家对列宁的文学党性原则的运用、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呼应了谭好哲文章所论述的百年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是如何形成和嬗变的。关爱和与陈思和的文章,前者关注文化自信与现代学术发展,后者关注建党百年与当代文学研究,视角基本相同,认识也基本一致: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与生俱来就携带着新文学的基因;新文学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天然盟友,还是整个革命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方向引领了中国现代学术进步,也给予了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气度与力量。上述4篇文章,以百年党史为依据,从基本文献和基本事实出发,论从史出,不空谈,不虚夸,饱含深情又客观理性,多方位呈现了百年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百年中国新文学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复兴伟业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本刊藉此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