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睡于海底的宝藏——贸易瓷

2017-09-02 顺天达俱乐部 顺天达俱乐部

此音频由CC小姐倾情献声,以下声文同步:


有人说:

      海难是上帝写了一半的剧本。那么说,海捞瓷便是这剧本中跌宕起伏的一个情节。在我国南海浩瀚的蓝色海面下,静静地沉睡着一群器物,一睡数百年。直至有一天,它们被人从海底轻轻唤醒,世人无不惊叹于它们别样的传世美丽。它们就是从海底打捞出来的古代沉船瓷器,民间收藏界称之为“贸易瓷”,在西方收藏界又称为“克拉克”瓷。



       没有人也没有办法统计,南海千年的波涛汹涌,吞没了多少船舶。有多少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因船舶遇难而沉入海底。这些瓷器,密藏着那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是埋葬在海底的一段历史记忆。



         我们先把思绪飞回到数百年前,冬季一个阳光慵懒的上午。祭拜过神灵、祖先,商贾张三站在缓缓驶离港口的商船甲板上,挥手作别站在人群中手里还抱着大胖娃的妻子。收摄了离别的情绪,张三开始憧憬船上的瓷器、丝绸、香料,这些在大海那边最受欢迎的货品,将给他换来些什么。不幸的是,商船遭遇风浪,触礁沉没。瓷器随着沉船,静静地沉睡在不见天日的海底。



        一睡不知经年,船上其他一些货品,如它的主人一般,湮没在历史的潮涨潮落中。而原本易碎的瓷器,却因在船上的稳妥放置,幸运地被保存下来。直至有一天,海面上轰鸣的马达声将瓷器唤醒。久违的刺眼阳光,将一张皮肤黝黑,咧嘴憨笑的脸庞印在瓷器上。




清代贸易瓷  青花 开光山水纹盘

尺寸:宽26.5cm 高3cm  

重量:649克


        故事虽属虚构,但沉船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阴晴不定的大海,既有吞没过往船只的残忍无情,也有守护怀中宝物的温柔多情。每一件出水的海捞瓷,犹如一位沉睡数百年的绝世美人,刚被唤醒,我们惊艳于它的美丽与瑰奇,更忘不了它背后铭刻的沧桑与凄美。



        与传统陆上的窑瓷相比,海捞瓷更增添了别样的人文底蕴。海南海捞瓷,特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以后,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对外贸易途中,在海南南海海域触礁沉船所遗留的各时期销往海外的瓷器。它们经由渔民打捞出水后流散于社会,成为民间瓷器收藏的一大热门。



        作为“海南三宝”之一,海南海捞瓷是民间收藏研究的一个重要专题,也是全社会共同保护的重要文化遗产。海南海捞瓷以其所处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和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性、民族性以及艺术性、不可再生性,确立了它的收藏价值及升值潜力,并成为各路藏家追捧的焦点。



         南海是海上丝绸(陶瓷)之路必经之地,与海南文昌七洲洋海域相接,被称为“海上夷道”,素有“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盛况,是我国南疆海域的丰腴之地。在我国海外贸易最为广泛的明清之际,仅广州、泉州口岸就通达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时期商贸航线基本都是从南部沿海口岸出发,经“海上夷道”过马六甲通往阿拉伯、波斯等国,实现对外贸易。




清代贸易瓷  青花八宝纹印泥盒

尺寸:宽14cm 高7cm

重量:508克


        “千里长沙,万里石床,渺茫无际,天水一色”,作为古代重要航海通道的南海西沙海域,由于海道上珊瑚礁盘密集暗立,潮汐变化大,商船触礁时有发生,造成各时代沉船大量堆积,形成丰富的海底文化遗存,也造就了今天的海捞瓷宝藏。



       海南海捞瓷中完整的器物相对较少,大部分是残片,但由于大部分瓷器都包装在封闭的箱中,虽经海水长年浸蚀及打捞碰撞,也不乏完整的瓷器保存下来。据发现,海南海捞瓷中,单色釉瓷器占了相当大的部分,以青瓷和青白瓷为主。元、明、清时期则以青花瓷为主,约占总量的40%,基本都是釉下青花。瓷器以民窑最多,大都是海上贸易开通之后随同外销的日用瓷。产地以南方景德镇产品为主,兼有北方窑口产品,大都出自对外贸易口岸。



       这些来自中国的瓷器,在经过下沉时候的震动,被海水冲得七零八散,受到沙粒的磋磨,器身、釉光多少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它们在饱受海水和沙粒的侵蚀、冲击后,经过剥取珊瑚礁结物,釉光虽然发哑,但神韵不变,其中一部分更是釉色浓厚,青翠可人。欣赏起来无不令人惊叹它不减当年的风采。


欲知更多拍品请进入顺天达拍卖APP



长按识别,下载顺天达拍卖APP

将拍卖放进客户的口袋里!

客官,以下还有更多精彩内容哦!

艺术太高冷?得有多少钱才能玩收藏?马老如是说
佛本无相,为什么现在佛都五官精致呢?
古往今来最奢侈的一抹红——剔红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公司名称:厦门顺天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www.shuntd.cn
服务热线:0592-5220560/522053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