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嘉宾派广州站访学回顾:小鹏汽车、美的、荔枝重构产品的战略创新

嘉宾大学 嘉宾商学服务号 2022-07-31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793615247400861702




嘉宾派是标杆企业深度访学课程,五年内牢牢占据商学“品类王”地位。嘉宾大学创办人、商界“首席提问官”吴婷亲自带队,深度访学巨头与热公司、敏捷讨论与学习热案例,以四段论学习法,充分打开认知、链接价值。此次嘉宾派校友汇集了教育行业、科技创新、企业服务、大消费、金融投资、生产制造、文化传媒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业创始人、跨界精英。
2021年3月12日至14日,嘉宾派第七季深度访学在广州成功开幕。从“破冰行动”——白云山登山运动,再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周宏骐公开授课,以“艺术商业·体验经济与产品创新”为核心,深入访学小鹏汽车、美的集团、荔枝三大产业龙头,嘉宾派校友们在企业管理上的战略创新、组织架构、商业模式等方面收获颇丰、感悟颇多。



2021年,不论是智能汽车或是小家电科技产业、互联网音视频行业,流量红海愈渐扩大,在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化的红利期,90后、00后这一代年轻消费群体是各行各业在消费市场“攻城略池”的主战场。在数字化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当下,科技赋能创造美好生活已经成为各大企业的目标愿景。

 

基于此,在体验经济到移动经济的更迭中,仅仅依靠产品、价格、渠道、整合营销的传统方式早已无法满足与攻略年轻消费者。

 

智能科技企业需要真正发挥出不同于传统企业的差异化创新,甚至要颠覆传统的产品定义与形式才有更多的破圈机遇;

 

传统制造企业经常因为“体量大、转型难”等问题被新兴企业所误解与诟病,更需要掌舵人保持清晰的战略观与前瞻洞察力;

 

互联网新兴企业能否在流量红海下走真正的创新路线,并快速高效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值得每一位业内企业主去思考与落脚。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科技、互联网社交领域,对于现今的企业主来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感。传统企业害怕被超越,新兴企业害怕被捧杀。然而,真正的智慧企业家,永远在探索与革新的路上。通过嘉宾派广州站访学,嘉宾大学了解到,已经在美股上市的小鹏汽车还在不断用创新重新定义产品,不仅仅是造车,小鹏还在探索更多的交通形态。

 

市值超6000亿元的美的站在大时代转折点,美的董事长方洪波自称没有东西可守,必须重新定义自己,以加速的步伐推翻并重构,进而落地更为创新的战略打法。荣登音频行业第一股的荔枝,其创始人赖奕龙,一个人骑着摩托车从欧洲到非洲,通过找各国年轻人一对一聊天,近乎全球调研了解当代年轻人的市场需求,摸索打造出深受不同国家年轻人喜爱的不同创新产品......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行业龙头领导人还在不断颠覆创新、重构自己的产品定义与商业模式?


周宏骐:体验经济时代的迭代

商业2.0时代:商品、服务与精细化运营的深化实践与方法

3月12日下午,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周宏骐发表了以“体验经济时代的迭代,商业2.0与3.0时代,商品、服务与精细化运营的深化实践与方法”为主题的授课,周宏骐分别从发达国家体验经济发展、中国体验经济2.0~3.0深化、打造完整的经验过程,策划用户旅程的方法、美学经济,颜值正义、商品第一价值设计深化、精细化运营时代、信息化与数据化提升“商业3.0时代”的用户体验共7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周宏骐

 

在公开课现场,周宏骐解析了商业本质是在“现有业务”和“新创业务”上创造时代的价值。企业必须满足客户的时代需要,不同时代的客户需求不一样。

 

中国真正的经济发展是在2002年,中国开始大面积的出现了中产阶级, 他们需要买车买房。2002~2008年,是一个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时代,是商业1.0产品经济时代(代表公司上海大众, 上海东方商厦);2008年~2012年,是商业2.0体验经济时代(代表公司海底捞、携程, 上海港汇恒隆);2012年~2022年,是商业3.0移动经济时代(移动+社交如微信), (代表公司小红书, 拼多多, 美团点评);商业4.0时代就是智能经济。

 


体验是什么?体验经济时代企业开始以服务为舞台, 以商品为道具, 以消费者为中心, 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 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周宏骐认为,体验经济结合企业品牌文化,突出个性,让顾客对体验载体有多维的感觉。过去,商品的策划是重视价值与概念去满足需求,如今体验最重要的是业态, 更多研究的是满足需求的方式。

 

周宏骐告诉嘉宾大学校友们,体验经济是2000年开始的全球趋势:意识到消费是一个完整的经验过程,营销沟通越来越不再强调商品及服务的功能及特性,转而成为为顾客创造触动人心的体验。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喜新厌旧”, 这使得商场都得在三年左右从里到外装修,不然就不会有客人来, 新加坡的商场就是如此。不过还是要回归价值的本质, 产品永远是第一竞争壁垒,但包装是眼球的第一体验,尤其是在线上。现在是“去大牌化+创新品牌”的机遇,最好能加上IP化(角色、故事、价值观);而且传播也需要传播“泛娱乐化”。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周宏骐在嘉宾派授课


在公开课的最后,周宏骐讲授到:“要穿透商业成功表象,解析背后的智慧。营销除了在商品与体验的设计上突出差异化去创造价值, 更需要‘设计交易’的智慧, 去收割价值。”

 

在最后,嘉宾派第二季学员&腾讯音乐总经理王磊、嘉宾派第七季学员&编程猫联合创始人孙悦、嘉宾派第四季学员&三只松鼠联合创始人潘道伟、嘉宾派第六季学员&科特勒咨询集团(KMG) 全球合伙人兼中国区总裁曹虎、嘉宾派第七季学员&金慧丰投资董事长兼中国天使联合会会长周丽霞,分别结合自身企业/所投企业发展现状与体验经济的深入融合、落地方法进行了不同的分享与反思。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

用创新重新定义产品


3月13日上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发表了以“用创新重新定义产品”为主题的现场授课,何小鹏从汽车领域接下来5至10年的变局出发,为嘉宾大学校友们讲授了智能如何改变汽车、小鹏汽车的战略目标、以及未来自动驾驶的变革场景与产业形态等干货内容。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

 

何小鹏告诉嘉宾大学校友们,今天国内在做自动驾驶软硬件全体系的公司,投入比较大的是华为和小鹏汽车。小鹏汽车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搭载量产激光雷达的全新智能汽车,软硬件合体必会助推自动驾驶的快速到来。

 

智能如何改变汽车?小鹏汽车还在探索。在去年以前,小鹏汽车更多地考虑是通过智能去改变汽车,去推动未来出行的变革,经过去年下半年的深度思考,小鹏汽车期望从全体系的角度去变革,成为未来交通的探索者和引领者。

 

何小鹏把智能电动汽车分为三个词:智能、电动、汽车,未来5到10年可以看到它有很多的变化,科技变化主要在三个方面:运动体系在变、动力体系在变、智能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运动体系会是接下来很重要的核心之一。

 

何小鹏认为:“2025年到2030年,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多家软件与硬件合体的公司,会造出便宜的自动驾驶汽车。”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嘉宾派授课


造车新势力的核心竞争力,更核心的在于公司切入市场的方法,这是多条线的组合。战略上比别人早一拍半,要打好组织基础、技术基础,在变化中看到更远更确定的远方,建立自己的壁垒。

 

此外,何小鹏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软件改变硬件,场景变革是生态变革的重要一点。快消品讲究定位;互联网讲究渠道、循环、红利,智能汽车是讲究深度,重量级产品更会讲究社会品牌,不同的行业和产品形态应该有不同的组合去做好,全球型平台是我们现在有的。”

 

何小鹏认为,90后、00后的消费者会更关注这三个方面,社会认同、产品设计和品质价格。

 

随后,嘉宾大学创办人吴婷与何小鹏进行了Q&A对话,双方在汽车领域的挑战难点与创业逻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何小鹏提出3个关键词:变革,在汽车领域变革是非常难的,互联网业态是虚拟业态很简单,汽车是实体业态很复杂,市场的转变和磨合需要加强;心态,创业者需要从原来的大佬心态转到创业心态,谦虚地持续学习;情怀,中国创业者需要更多的情怀,愿意并能够实现创新,成就他人,成就社会。


嘉宾派在小鹏汽车访学


美的集团

战略定调与产品创新


3月13日下午,嘉宾派第七季学员们深入访学美的集团,在课程结束后,忆芯科技创始人沈飞、新潮传媒联合创始人曾健、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皖仪科技联合创始人王腾生、乐普通盈总裁张凤、连界投资董事长王玥进行了深入分享与收获反思总结。

 

忆芯科技创始人沈飞: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先进性是企业最核心的内核,科技领先/数智驱动/用户突破/全球突破是企业发展四大战略,五十年的企业芳华,要敢于自我否定,要有敢于改变的决心,在新老势力交织交汇时代变局下,基于对一线了解的洞察能力,必须重新定义自己,以加速的迭代重构自己。

 

新潮传媒联合创始人曾健:当下面临的难点有: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巨大挑战、空调存量市场的激烈博弈(增量市场的天花板)、第二条曲线的孵化难度。位置有多高,压力就有多大。资本的游戏其实挺可怕,增长、市值是两座大山,需要领导人的睿智、勇气和战略。

 

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做在日常,才是企业文化;美的没有一个经理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都是和大家在一起,这就是企业文化;美的不允许找咨询公司,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

 

皖仪科技联合创始人王腾生:第一,企业最高管理者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公司治理的先进性,重点是责权利的合理分配(尤其是股权分配),然后观察手下是否在正确的赛道上;第二,公司价值理念的先进性,要让所有人共同认可并落实到工作的细节中;第三,选择后备干部,高尚的品格放在第一位,能力放在第二位;第四,从美国发展史中寻找发展的内在动力,并有恰当的找回初心的途径。

 

乐普通盈总裁张凤:美的拥有日常精细化管理(制度、规范等)自上而下的强执行力,美的在产品生产销售中接通已有资源、打通用户流量、产品增加类别等方面,作为一个经营者,一家企业往往要学会做选择题,最擅长的事,做必要的事。


经营者需要有勇气干,忍受压力、不理解、不信任等;心存善念、信赖放权;担其责尽其心;要知人善用,在关键岗位人的培养、选拔、奖惩尤为重要。

 

连界投资董事长王玥:

 

1、任何企业成功的成长逻辑,价值驱动大于财富驱动,企业家精神是价值驱动的核心。美的不断的自我突破,不断的变革,背后是慢慢从早年的勤劳致富逻辑,逐步成长为价值驱动逻辑,所以股价的波动起伏并不重要,它是围绕着企业真实价值这个中枢进行波动,而真正的价值中枢提升才是最重要的,美的变革的战略轴心,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从简单的加工制造成长为科技领先,这个成长过程真正走上了价值驱动之路。

 

2、若想穿越周期,就一定要找一个“创业者”做CEO。美的今天的成功,和同时代一起崛起的海信、海尔、长虹、格力来说,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选对了领航人,方洪波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在美的的平台上经受了足够的磨砺和考验,这个经历塑造了方总,方总也重新把美的带到了新的高度,不要怕能人能量大,只要他能给这个平台足够的未来,就应该给他足够的包容和等待,这背后真正的差距,是企业第一代创业者的心胸和格局。

 

3、没有大而不倒的企业,美的的产值和规模越大,企业的边界就越来越大,且所处行业多为充分竞争的红海,技术迭代极快,多数领域客户忠诚度不高,优势就是劣势。今天的高市值和高增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运,是赶上了中国消费市场爆发,品牌升级以及国际化的大趋势,而后面的竞争才刚刚开始,例如今天陷入增长困境的GE,就是前例。我们没有必要一味的单纯以数字论英雄,而该以是非论成败,真正的大是大非,是深耕技术核心而非简单并购扩张,真正的多角化而非多元化,真正的客户深耕而非简单的国际化,真正的戴维斯双击而非单纯追求股票价值

 

嘉宾派在美的集团访学

荔枝创始人赖奕龙

流量红海下的产品创新


3月14日上午,荔枝创始人赖奕龙发表了以“流量红海下的产品创新”为主题的现场授课。

 

荔枝创始人赖奕龙

 

“我们的一些友商更像爱奇艺,荔枝更像哔哩哔哩,互动性比较强,目前用户月均总互动次数33亿次,2020年全年营收15亿元。”在授课的开始,赖奕龙对荔枝做了这样一个简单介绍。

 

赖奕龙在授课现场讲道:“中国公司出海会优先选择中东、东南亚这些地方,而我们出海是美国,我认为要想实现真正全球化,一定要先从中国和美国打出去。”

 

中美播客的对比有哪些?赖奕龙举例道,土豆最早做的是播客,但是中国播客一直不愠不火,我看到美国播客渗透率很高,亚马逊在声音的收入是30亿美金,它有三方结构(版权方、平台方、制作方),中国的版权问题很复杂,如网络文学、出版书的版权,以及当当、京东等平台的版权。

 

中美播客区别在哪儿?赖奕龙认为,美国对声音的消费有很长的传统,美国有了收音机之后有汽车,中国没有20年的声音创作来源,美国创作内容非常细,中国内容的供给不足,没有人创作内容,音频内容也是近几年才产生的,中国目前在视频的供给非常充裕,在音频内容上,中国不过是讲书、听书,或者是有限的一些书籍版权,没有很强的声音内容。

 

荔枝目前有荔枝App、荔枝播客App、Tiya等产品,不同于以年轻化、娱乐化、社交化而被大家所知的荔枝App,在荔枝播客App上有很多名人、有趣有料的人来分享自己的见闻,用户画像聚焦在18-35岁,男性居多,白领小镇青年比较多,他们的表达欲、陪伴型、求知欲很高。在授课现场,赖奕龙谈到了现在被视为Clubhouse的全球主要竞争对手的Tiya,“Tiya推出了一两年了,它是通过声音去连接人与人,帮助用户实现‘和朋友一起玩’的社交需求,两个产品在底层思考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为什么出海先选美国?赖奕龙告诉嘉宾大学校友们,他从欧洲走到了非洲,通过找很多年轻人一对一聊天,调研发现了解他们的市场需求。例如,在巴塞罗那看足球,是一场梅西的比赛,西班牙人对球队很痴迷,包括政府官员都在每周去看,而很多球队都是中国人买的;日本的Tik Tok很流行,很多日本人却不知道它是中国的产品,还在各处给朋友推荐......中国人的运营力很强,认知力很强,赖奕龙认为中国人走出国门有自己的优势,一定要去世界的舞台上去PK。 

 

荔枝创始人赖奕龙在嘉宾派授课


赖奕龙认为:“有时候我们的激励不是来自马云,而是来自很草根的智慧。出海的时候一定要勇敢的走出去,不要低估自己。”

 

当我们在做一个全球化产品,如何去满足和我们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的需求?如何满足多元化?赖奕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做任何产品一定要去调研,充满好奇心的去走走看看,当你通过调研出来的问题很多就要想解决办法。千万不要坐在办公室里面,用中国人思维去判断和决策,这也是中国产品很难走出国门的原因。”

 

此外,美国有很多机会没有被满足,日本也是,日本很陈旧,很多App都是几十年前的东西,你去一趟欧洲,会发现他们都在“水深火热”当中,很多器件很守旧落后,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有很多机会。进入全球化的方式有哪些?赖奕龙认为:“不要太高傲,不要拿中国的东西去照搬,要洞察、了解,要有方法论去切入,要谦逊的学习客观的分析,创始人在一线的调研非常重要。”

 

嘉宾派校友闭门分享&互撕·反思

 

3月14日下午,嘉宾派广州站举办了一场“校友闭门分享&互撕·反思”会议,在会议现场,嘉宾派第七季学员&编程猫联合创始人孙悦发表了以“游戏化思维对教育的改造”为主题的现场演讲、嘉宾派第七季学员&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发表了以“儿童体验经济与创新经济”为主题的现场演讲、嘉宾派第六季学员&蓝凌软件董事长杨健伟发表了以“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实践”为主题的现场演讲、嘉宾派第七季学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苏杰发表了以“如何理解产品”为主题的现场演讲。

 

嘉宾派第七季学员&编程猫联合创始人孙悦

 

孙悦告诉嘉宾大学校友们,“教育是一部确定剧本的‘肥皂剧’还是一场‘真人秀’?现在的教育要数字化,要以‘教’为中心变为以‘学’为中心。衡量教育好的方式是保持和所教内容的一致性。”

 

嘉宾派第七季学员&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

 

郝景芳认为,新一代教育产品是游戏化学习产品。可以以录播课的成本结构,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而游戏要素在于,代入感、挑战感、趣味性、思考与探究。其中,新教育是“情感价值观链接+IP加持”,是教育文化与生活方式。任何成功的新产品,一定代表着某种生活方式。

 

嘉宾派第六季学员&蓝凌软件董事长杨健伟

 

杨健伟告诉嘉宾大学校友们,“制造业流量经营表现在设备、机械重工、医药、食品最为活跃,蓝凌的目标客户与市场选择是国企,要建立客户中心,以数据为中心,基于数据洞察做分析。”此外,从趋势上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手段,实现产业互联网是目的,产业互联网的核心是“生态在线+数据业务化”。

 

苏杰在会议上分享道:“有些做在线教育的公司认为自己是个‘货架’,用户可能只是对某个老师/某节课程有兴趣,对教育公司没有产生任何粘性,怎么把‘货架’变成‘母校’?产生粘性陪伴更长时间?一个阶段就是要把生命周期做长,另一阶段要嵌入用户生态,用户生态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角色,要学会服务多种类型的用户。”


嘉宾派第七季学员&《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苏杰

 

在会议的最后,苏杰认为,“创造价值有三种,第一种价值是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二种价值是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第三种价值是满足更多用户的更多需求。”

 

通过这次访学,我们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在数字化浪潮赋能下,战略革新必为大势所趋,不论身处哪个行业领域,优秀且卓越的公司一直在不断重构与颠覆自己,只有拥抱变化、敢于迭代、快速应变的企业才不会被淘汰。


以上是本次广州站访学课程回顾。想实地感受,并与300位上市公司、独角兽、隐形冠军等各赛道头部企业成为校友?欢迎报名标杆企业深度访学课程嘉宾派

上下滑动查看嘉宾派1~7季校友全名单





© THE END
转载/合作/入读者群/投稿请联系微信号:leaderpier001
(添加请注明姓名、事由)

  你在看吗?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嘉宾派第八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