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普通本科到1小时拿下腾讯暑期offer,点击“白嫖”创业学长的折腾史!
大家好,这里是AhaClub人物专场!
“Aha人物”聚焦展示同龄人生活和思考,给你带来有情感、有温度、有个性的成长故事。
—本期人物—
目录
/非常普通的教育背景/
/爱折腾,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寻找机会/
/一小时鹅厂通关:第一份产品实习/
/想对正在求职的同学说/
1
我是jemi,一个“无聊”但又爱折腾的普通人。接下来,我就跟你聊聊关于我,关于我的思考,关于我闲不下来的大学和产品故事。
和那些教育背景非常光鲜的毕业生不一样,我的成绩很差,每天放学就和几个小伙伴在小区里踢球。因为喜欢,每天都踢,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不写作业,上课迟到,考试不及格……你们能想到的这些差生标签就是我的真实写照,甚至因为成绩太差,差点上不了高中。
应该是初二那年,班主任给我们看了各个高中的升学率和一本率。我看着排名靠前的学校高达99%的一本率,再看着排名在末尾的几个学校,终于想明白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学习?
因为不是每个人在升学的过程中都能靠地段划分到好的学校,也不是每个家长都能让孩子出国留学的。
大家都在竞争教育资源。好的教育资源意味着更优秀的同学,更好的老师,更光明的前途。
初三那年,父母让我做选择——是在国内好好读书,试一试自己究竟是什么水平;还是读国际学校,走留学的路。天生偏好风险的我选择了试一试,因为我也很想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创造奇迹。那一年,我从常年倒数的名次一路飙升到班级前五,再到年级前列,最终以语文英语年级第一的成绩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学校。
也是那一次,我第一次尝到胜利的感觉。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高中,我发现自己更渺小了,周围的同学都比我优秀,这次即使我再怎么努力,也只能维持在中等水平。“真的输了吗?” 我问自己,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真实存在的。
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怎么才能在这场必输的游戏里拿下胜利。
我开始思考,这像是我的本能——深度思考。无数的可能在我心中演绎,关键因素有两个:我的学习力和我的时间。放在中考,没有人会为了一场考试连续几个月彻夜不眠的鏖战,但现在是高三,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上一次胜利的关键变量(时间),这一次不再存在了。而在学习力上,我也不可能赢过本身条件就比自己强的对手。
最后我找到了胜利的出口——寻找价值洼地。几年的股票交易经验告诉我,如果在当前时间内找到一个分数线较低但前景明朗的专业,随着市场的成熟,我将有可能在大学毕业时实现超车。经过一番研究,我看中了港澳台的几所学校,这些学校可以凭借高考成绩直接申请,而在所有专业当中,我只申请了计算机科学专业。
把股票交易的经验应用到人生选择上,说实话也有冒险的成分在里面,但幸运的是,现在看来,这个选择对我来说是正确的
2
爱折腾,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寻找机会
3
4
在腾讯,我们服务的产品有上亿的日活,任何一个小的变化,都会带来巨大的增量,很小的点就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满足感。1、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选择了互联网,大厂还是要来一次的。
在物质条件上,薪水高,福利好,年终奖十几个月。
在个人成长上,周围都是非常优秀的人,这里的优秀不仅仅是指在学历上,还有对市场的洞察,表达沟通,对职业的理解等等各个方面。我在互联网最好的朋友,几乎都是在腾讯实习的时候认识的。
虽然阿里和腾讯都是非常好的机会,这里有最优秀的产品,不会和你抬杠的技术,还有愿意和你聊业务的运营,以及完善的业务流程,这一切都在加快你出成绩的速度。2、不要沉迷大厂的体系和它赋予你的价值。
但我也在思考,这些都是平台赋予你的,而离开了平台,你是谁?你的价值是什么?核心竞争力又是什么?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产品离不开三个因素:团队×平台×需求。好的团队,好的业务,好的平台,缺一不可。
选工作也是一样,不过选择工作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可能还要加上“城市”、“薪酬”这些。
大家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可以先把这些因素列出来,然后按照优先级排序,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应届生来说,团队和业务是很难从外部条件判断的。我给学弟学妹的建议是:在拿到校招Offer之后选择两三家自己中意的公司去实习,只有真的干了,才知道合不合适。
“优先选择大厂”,这是诸多前辈和自身产品反复告诫我的话。3、只要业务不是太差,优先选择大厂。
因为对于初级产品来说,你在公司里是没有决策权的,而大厂完整的业务流程和晋升体系可以为你未来的职业道路提供很多助力。
但如果你想应用这个法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未来的10年就是要扎根于互联网的。如果你只想在互联网呆两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那优先选择大厂的理论就不一定生效了。因为大厂的职能划分得太细,如果你想对整个业务有更完整的理解,从而便于深入地理解一个赛道,一家公司,以及它正在做的业务,选择一个体量小一点的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身上的一些特质非常适合做投资人和创业者——“善于洞察市场,关注长期价值,热爱挑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你把核心放在做对的事上,那么你将和大多数人的意见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你可能会不合群,可能因为一些小事和人较真。
最后,我想对读完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说,我和你们一样,是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人生路上没有什么完全正确的选择,也没有人可以一直对下去,但立足于洞察市场,解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价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永远不会错。
—往期回顾—(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上期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