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美经贸谈判为什么这么难(中)——​财富是怎么生长的?

学总 学经济家 2019-01-11

中美经贸谈判为什么这么难(中)

文丨学经济家


上篇在这里☞中美经贸谈判为什么这么难?(上)

很多读者的观念深受“钱和财富是零和游戏”的误导,索性加一个中篇,补充解释3.0版操作系统的底层算法:钱和财富不再是零和的,不再是零和的,而是凭借资本算法涌现的。不清楚这个算法,无力理解当下世界,更别说谈判各方的逻辑了。

多数人也是基于2.0时代贸易理论、分工理论来定位中国位置,分析前景并提出建议,而基于货币金融视角展开的好像还没有,直觉这会导致极大的麻烦,糟糕程度堪比“工业时代还以为粮食能决胜、资本时代还以为制造能决胜”。其实帮助日韩台脱离农业时的2.0版攻略,里根之后已变成了不可救药的自残(20年人均GDP相对美国的比例没怎么增,人口每代下降30%~45%),更像是哺乳期太久,价值观和身体都畸形了。模仿他们实在是寒毛直竖。

为了照顾读者理解3.0版货币和财富机制的底层代码,以及东亚模式的先天残疾,这篇尽量通俗简化;稍微夹杂一些理论和书籍点评。

现代的钱是怎么生长出来的?

从个人直觉经验出发,来钱方式主要有三种:自雇或者打工(出售体力给别人)、出售资产(土地、房产、股票)、贷款(基于收入偿还的,或者基于资产抵押的)。那些过手交易并不创造新钱,那这十几年新增的上百万亿货币从何而来?一直追寻下去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新钱,最终源头都是由贷款而生。了解基础会计知识的话,看一眼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也能理解:如果所有贷款都偿还消失,那必然所有存款也消失了,只剩银行的股本以大楼电脑等形式存在。

简单记住信用货币理论1:贷款创造货币,还贷消灭货币。这里不详细展开,推荐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既然他曾让米什金教授认错,答应修改自己全球风行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想必你也可以被说服。

先假装接受了信用货币理论吧,接着有推论1.1 :新增货币量,主要取决于有多少新人有贷款冲动和还款能力。稀缺的已经不是过去的金银,而是信用机制和赚钱机会,因为银行们放出贷款的能力几乎是无限的。这是经济3.0版本与金本位(包含美元挂钩黄金)时代的最大不同,拿命去别人那换钱甚至抢钱,不如看看怎么生钱。

这时又有推论1.2:拿到一笔钱的方式如果不一样,是订单或工资、还是福利、还是借贷,生钱的效果会大不相同。比如你今年工资多拿了十万,那会有不小的冲动去贷款换车;但多借了十万,或者政府多发了十万福利,那去扛贷款的勇气就小的多,即使申请,银行也不乐意给。

现在可以理解美式国债的奥妙:用减税的方式把国债绷到上限,等同于把钱硬塞给民间赚走,变成企业家的奖金、股东的分红和员工的薪水,银行会追着给他们放更多钱,他们也有勇气花新的钱。而派发懒人福利、修建低效公共设施的方式爆杠杆,就会陷入死局。当然最坏的是,重税重费拿走企业利润和资本,变成官府的存银,那…大明王朝你好。

同样也能明白,为什么美方代表反感贸易赤字,天天喊着减小逆差,对持有美债的外国政府各种找茬。因为给美国企业下1亿美元的订单,和拿1亿美元存他们银行或者国债,引起的后果可是天差地别。最稀缺的是赚钱机会,企业多接订单了,银行算法能追着他们放贷自动生成新钱,不缺你那笔。

是不是有点错愕?敢情我们勒紧的自己国民的消费和企业投资,积累成外储借给美国人,竟然是冲突起因之一?是的,新增外储持续从订单-企业-工薪的循环池子,人为的把钱抽到了另一个债务池子里,这属于给全球化体系挖大坑。如果外储全都转化成订单,那蓝领们也会非常滋润。似乎没多少主流重磅学者提到这一点,倒是和里根当年改革时的反应相似。那时天量资本和商品流入美国(贸易赤字)、资源开始从政府转移给企业家去配置(减税引发的财政赤字),正是重新崛起的时候,当时学者们反倒集体哀嚎帝国要日落了,因为他们的理论框架来自于金本位时代。

插一张老图(除台湾外,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不含黄金的外储排名),利用前面的推论假设一下,如果大多数外储转化为采购,那全球化还会有多大问题,川普还有没有机会上台?

从贸易分工抽水注入资产池子的全球化


更专业的预测是,逆差可没那么容易减下去。假如中国降低关税真的每年给美国新增了2000亿美元的订单,经过无数复杂循环(比如福特采购印尼橡胶、而印尼胶农又买了苹果手机等无数人几亿笔小往来),变成美国企业、员工的新增收入,按他们的脾性,肯定想换车买房添置家居等等,银行追着放出比如千亿美元的新贷款,而这笔新钱的采购,中国又会拿到3成,最后转了一圈,啊,中国对美开放市场后,贸易顺差怎么还多了300亿美元?

这在历史上已经屡见不鲜,开始时各方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市场根本就不按计划走。到后来才慢慢有点明白了,顺差的一方会指责美国“你们太懒、你们过度负债,这是你们的错”,但这锅美方真没人能背,政府、联储、银行和贷款人之间是契约关系,没法下文件的。

到后来,不管总统或者贸易代表们怎么拍桌子,美方财政专家们通常会准备一个“结构性改革”的方案包:开放市场、汇率市场化、金融改革(银行们也争着去给人放贷款啊)、减税(减税你们企业会增加资本支出、会扩大雇佣、会提高工人收入和消费力,这样你们就能更多内销、也买的起更多进口货了),否则贸易争端没完没了。

这些劝告,在西欧基本得到认同也大多跟上了,日本也能得到内阁认同,但往下可就碰了无数壁,官僚们明争暗斗几十年才达成了平衡,哪容的你们轻易就搅局了,而且发育几十年后整个社会的利益都盘根错节,去动对自己有什么好处?至于这次对中国提出的要求中有没有结构性改革这个升级补丁包、中国会不会部分接受升级,还要等等看。

财富到底是怎么生长的?

这里财富除了钱(货币)以外,包括债券、股权、房产、土地、矿藏等可长期持有的资产,但排除水果蔬菜粮食香烟铝箔焦炭等原材料类和消耗类商品。

财富可以视为别人对资产的出价,而最影响出价意愿的因素有:

一是资产未来收益权处置权是否安全。如果秩序动荡,或者发生恶性通胀,或者官员能任意征税、朝令夕改,那么财富自然就难以生长,投资、生产和贸易也会停滞。英格兰从大宪章到光荣革命那四百年的争吵砍杀,给世界带来一个几千年未有的全新架构,现代科技和财富得以爆炸性增长。日韩台在二战后也得益于此,而苏东和南美等曾动荡上两三年的,通常得一代人才能爬起来。

二是资产的流通性是否足够好。比如农地、公产房、宅基地等如果禁止流通抵押,股票难以上市,依据身份比如城市或农村或者海外居民而禁止交易,或者干脆国有、集体所有,那么显然其价值会大打折扣。

资产流通性里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资产的边际定价原理”,就是极少量的成交,也决定总量的市价。比如北京2015年和2016年新房二手房成交不到10%,但其余90%的房价也跟着翻倍了。几亿股的股票也是如此,每天成交的那一点点,也决定了没交易的那些的价格。推论是:稍微新增一些流量,比如外资来设厂并增雇了2%的就业,国外养老金来买了2%的股票,那即使他们赚到的同时,其余的98%也跟着增值不少。减税几个点对于投资和工薪增长也会有类似效果。

其实工薪的增长也近似于边际拉动,连续十几年企业争相雇人,司机保安们即使没跳槽、生产率也没提高,收入也会上涨好几倍,日韩台都曾经历过这阶段。高增长期企业为了挣钱而年年多雇些人,那所有人的收入就年年上调了,这些新收入用来买买买,企业家又能赚到钱了。有些蠢人说资本多了、可以分点给劳动者,那可真是毒药。(连同上一部分信用货币机制多联想一下,几条新宏观的主线就开始浮现,这里略)

具备良好流通性的资产构成了财富池子,其实不等同于货币池子。开发商买了块玉米地盖房,地主拿到钱当天买了辆奔驰,钱呆了几小时就去了车厂又流去别处,但市场上新增了这块土地的财富,所谓钱走价留。越多的资产品类可以流通,储蓄的重要性就越低。而那些基于旧理论说美国人储蓄不足、缺乏后劲的,可以不理会的,因为后劲不在储蓄,而在于资产流动性、投资收益率、未来纳税人和贷款人的增量等。

顺便基于这个原理做一道应用题。假定1.6亿亩宅基地每亩指标10万元,15亿亩基本农田每亩价值3000元,总计20万亿,平均25年流转一次,进城结婚大病高考的影响是否能缓解90%?这个财富池子,能代替多少万亿的农村社保,如果从企业和工薪征税的方式积累这几万亿农村社保的话,根据前面1.1的推论,又会压抑多少万亿新钱的诞生?何况这还没计算1.6亿栋独立大宅和贷款、物业税,所带动的建材家电汽车等就业、税收,以及幸福感和生育率,这些都是因为一纸政策而未能浮现的增长机会,也是重塑中国未来货币和财富面貌的根基。(看完记得也发给朋友做一做这道题)。

做了这道应用题后,有助于理解美式财富机制的两条粗壮的无形隐线:首先是自由度最高的土地制度,几乎所有的农地林地都可以自由交易、抵押贷款;只需通过当地社区规划许可、缴纳配套费和物业税,外国人也可以修建企业总部、私人庄园、和独栋大宅(约占住宅总量的六七成,生育率与三十多岁才有套小房子还得加班还贷的自然没法比),而且可以获得信贷支持。另一条是资本市场的高度自由,大大小小的银行盯着每一笔能用来还款的收入和能够流通的抵押物,开发各种信贷产品;全球企业家和投资者几乎任意进出纽交所、纳斯达克和OTCBB,股票上市、兼并重组、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政策门槛方面最低,使得总市值约GDP的200%,比日韩台的比例高约一倍。(中国A股市值扣除国资外,民间持股对应的GDP比例好像20%?大约差10倍吧)

在这两条主线加持支撑下,“养人”才是美国最重要的产业,财富机制抛弃金银以后,人,才是货币与财富的根基和源泉。农牧业制造业的GDP和就业只占20%左右,其余80%的GDP和就业,其实都在是养人:房产、教育、医疗、餐饮、旅游、娱乐等等。有了发达国家中最高的生育率(约1.9),还能控制无法工作还贷人口的比例,再加上特殊官制,不时出来一位总统换掉几千个官员废掉一大堆管制干预扭曲,那美国就永远是资本和创新涌现的世界中心,其他经济体的资本、富豪、精英的移民目的地(全都体现为“逆差”),而那些做不到这些的,就或多或少的需要依赖美国的发动机拖着才能增长,或者变革。

这差不多能揭开一个百年之谜:世界各国基于农业认知传统或者基于金银时代零和观念的人,几乎都无法理解美式财富的密码,甚至愤怒和仇恨,这么闲还这么有钱,而我们累死累活也穷的像狗。零和观念就很容易联想,美国多了别人一定少了,那一定是剥削、霸权、铸币税、寅吃卯粮、罪恶不可能持久、终有一天会完。可真当美国不“剥削”他们了,又会奇惨无比,因为他们自己又搞不出或者不肯搞这种机制,把别人要求搞这套的建议当作来骗钱的阴谋诡计,那就只配回到封建时代去啃窝头咯,炖一只鸡就全家幸福半天了。

给东亚模式烧个纸

理解了美式的结构性机制,再来对照日韩台的金融、官制和地制,会发现普遍金融开放较晚而且相对落后,官僚对社会干预扭曲太重,最致命的是土地制度直到现在都不及格(地制变迁这里略)。作为货币和财富最重要的承载根基,如果大部分土地的流通受限,自然使得人均财富大打折扣(复杂传导机制略)。企业和居民没法对付官制和地制,倒是可以产业升级,竞争中的胜者一路打遍天下,但那几个明星企业对全民收入帮助实在有限。相对于美国人均GDP的比值后期很难缩小,而这还是资本规则多次被迫改革以后的,而且更高智商的国民付出了更多工作小时、更少生育、更多补习班等代价,或者说让最大产业“养人”走向坍塌。

日韩台的生育率目前在1.1~1.4,而在美国的日裔韩裔华裔的生育率大约1.6,与白人城市中产的1.7非常接近,所以低生育率不像是文化原因,而是土地制度导致的住房价格高面积小、教育竞争太狠等因素。不少人宁可带着资产和孩子移民,有点儿变成一个向美国输出资本和富豪精英的斗兽场的意思。

可以预计,每代人减少30%~45%,那么二三十年后日韩台的许多资产,将因为少人问津而价格急剧下跌,新的贷款冲动剧减,养老又压垮就业和分工,而时光无法倒流,继续下去,那么都注定会在世界经济版图(或者说民族格局)中萎缩到无足轻重的状态,其实现在就可以准备烧纸了。

我准备的悼词大概是:东亚模式其实只是部分的市场化,偏重贸易层面而忽视了资本自由。里根之前的成功,主要是当时其他国家更蠢。当时中国印度南美非洲等的主流观念是独立自主,谁要提出引进外资、开放市场,一句你是不是想回到殖民地受剥削,就排挤掉了。而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离开美军保护连命都没有了,就没那个犯蠢的底气。

当苏东解体、更多后进国家开始市场化改革后,日韩台没能强行尽快推进资本市场尤其土地自由的改革,之后就不再是奇迹,漫长的挣扎塌陷悲剧开始了。

悲剧源于改革阻力太大,日本内阁1986年4月发布了《前川报告》,1993年又发布了《平岩报告》,但国民认知和政治结构等因素导致严重的迟滞,所谓的渐进式改革成了抗拒改革的盾牌。

注:这里没有批评钱颖一和许成钢教授关于渐进式改革的闪光分析的意思。但渐进式改革无疑被神话了,比起苏东的改革,中国真正的不同在于以很高代价维持了政治秩序和货币秩序。从1984年城市改革开始走走停停了15年,期间流行的是中国崩溃论,而腾飞其实起始于1998年十余个经济部委被砍、房地产市场化和次年中美达成入世谅解,加上国企关闭,那可是全拜激进改革之所赐,制度红利足足吃了十年。然而经济腾飞、制度回滚,后来搞起国资委、宏观调控、耕地红线什么的,WTO承诺也放一边凉快去了。再换届时才又出现“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和2013年深改60条。


升级视角、理解逻辑、确认史实,比独立思考更重要


贴一张截图吧,来自新版《管理美元》,朝日新闻总编船桥洋一,他采访了广场协议前后美国日本德国百余位参与者,笔法面向大众,比当时联储主席沃尔克和日本财政副官回忆的《时运变迁》要好读很多。不过我估计销量还是不会超过《货币战争》的百分之一,未来几年,仍旧会有八成爆款文章会说“广场协议是阴谋和打压”,把改革的阵痛都推给外压—反正美国人不会来掐你,但本国的对手会找你麻烦。这套日本人早年玩的尤其熟练,你推给美国人我也推给美国人,正反都是美国人逼的。


回头去看《时运变迁》和《管理美元》两份记录,美国几方各种混乱诉求中,那批投资出身的、早就对财富货币、企业行为、市场投机等相当清楚的财政和联储官员,往往最早给出最正确的解药。如华尔街传奇人物里甘财长早早派代表建议日本把金融国际化(抵消升值压力),但日方坚持渐进式的。后来美国财长助理马尔福德(基金经理出身)也多次给出减税建议,以改善日本企业的资本积累和提升居民消费力的方式,减少资本外流并扩大进口,但日方也连续拒绝了,最后大藏省还在政治压力下耍把戏,下调所得税的同时增收消费税抵消(等同于关税上调),没什么帮助。

其余乱插手的比如官僚政客,议员选民,除了起到施压改革的作用外,诉求大都是添乱的,拿来说打压的话证据也够多。尤其多国协调谈判期间,设想几个大区分公司的经理、财务、运营、销售、法务互相吵架,但谁也无权命令或者开掉另外一方时的那种盛况。还好比一二战期间靠军队出场代价小的多。至于各方为何放弃最优选择、置国家长期利益于不顾,那可以进入书中的场景去揣摩,直到搞懂“唉没办法,给我多半也会这么混吧”,这时才算是真的理解了。

市场和技术进步非常快,社会认知和官场惯例则跟进的非常慢,机制的失衡远不如表面冲突那么吸引眼球,时间越久改革的对象通常势力也越大,结果很难不折腾几个来回的。英国从大宪章到光荣革命400年闷出一个体系后,也就英国移民自带着全套默会知识,在美加澳新自动生长起来,而法德俄意日韩等等,从被英国刺激到折腾完,几代人一两百年还算是快的。

而且在模仿时,民间去抄能帮助挣钱的,抄错了出局。而官僚会去抄自己省事的,或者编制、权限、预算有利的,抄错了自己也没事儿,能带更多下属花更多钱就是奋斗成功。大藏省坚决抗拒减税,那虽然对日本有利但对自己的部委不利;80年代计委借鉴日本产业政策时,日本学界已经集体反思了,但计委敢说:还是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吧,给我们点补偿自己下海吧?十几年前国土扩权借鉴日本国土规划时,日本学界也已经开始反思土地开发限制与泡沫的关系了,但国土能说,发改住建和环保那帮做的规划已经够严了,我们还是不管了吧?不会的,还是会努力把耕地红线推成国策,这样就能压倒他们了。

基于以吏为师的古老传统,只要官僚系统们选择了什么攻略,公立大学、官方智库、普通国民就会自动形成相适应的主流观念了。这又能怨谁呢?别人可没有把这些经验教训都密封保存起来,生怕你们学会了搞懂了。

再往下就不是观念层面的讨论了,打住。本篇提到的两个要点,主流教材中比较少见到的,强烈推荐看几眼:


信用货币理论:

信用货币理论是经济理论的一次大融合,把经济学流派(抱着老模型不放)和商学院金融学流派(盯着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等微观赚钱)的工具融合贯通。希望很多金本位时代的宏观框架将来会被改写。前几天回顾了下比较优势到克鲁格曼到林毅夫的新结构,就感觉太老了,当下应该是资本规则影响投资行为,投资行为又影响分工和收入结构、货币流向,进而影响汇率和贸易。

推荐国内央行学者孙国峰《第一排:中国金融改革的近距离思考》,有多篇科普长文建议先看一下;

央行派学者伍戈和李斌,《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

投行学者刘海影《中国巨债》


制度改革和宏观

产权财富相关的首推秘鲁学者德索托的《资本的秘密》。把美国主流学者当作奥运游泳队的话,德索托像是解释怎样挖好一个游泳池,不用在泥浆里装出游泳的样子。

国内学者的讨论也不少,可用“孙冶方经济学奖”或者“孙冶方金融创新奖”检索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个人更推荐吴敬琏教授主编的《比较》杂志,中外大牛观点云集,每年6辑,屯上两三年的慢慢看。

英美的原生市场视角

一个朋友(二师)提醒了我,就是法国德国日本中国等观念是“承认市场机制”,认同不能没有市场,再多就要靠英美输入;而英语民族主体(扣除传媒政界和公立大学以外)其实是“相信市场机制”,对于干预管制违约会持续难受暴躁想反抗,这已经写在他们的文化基因里了。

理解英美原生视角,需要大量的沉浸式的阅读,以后和朋友们一起挑些书。先强烈推荐《市场失灵的神话》,大多案例是罗斯福新政以前、市场机制还没怎么被污染的时期,每篇两三万字复原现场,吃透一类后使用起来会超过教材上几类模型。还能养成“快速识别用的多但实质烂的模型”的眼力。

关于日美谈判

朋友于杰译的《时运变迁》和《管理美元》前面已经提过,没细看过的最好谨慎论断以避免丢丑或者丢失读者。个人对贸易代表之间的尤其是里根之前的经历兴致不高,暂无推荐。

《管理美元》《时运变迁》和《市场失灵的神话》三本已收入淘宝店铺聚出版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63573984236,或者微信点开https://j.youzan.com/_1yX4Y

中篇就到这里,上篇请点:学经济家:中美经贸谈判为什么这么难?(上)——以美日谈判为鉴 最好结合看。

下篇待续,请勿催更。微博/雪球ID:学经济家

最近新读者增加较快,一个提醒:每个领域没看过两三本靠谱的外版书或者十几篇论文简述,只是知乎微博百度微信学到了很多道理的话,请谨慎反驳以免拉黑。

更多提问,加入知识星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