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0视角

其他

央行派学者们讲清楚了《货币从哪里来》,也扒掉了“主流经济学”的皇帝新装

《货币从哪里来》这本科普小书,由几位与英国央行深度合作的学者们编写,讲清楚了现代的“钱”是怎么来的;也批评了不懂“钱”的诸多官方机构、经济学理论、大学教材和财金媒体们,持续的误己、误人、误国。该书最可贵的,是汇总了包括全球主要央行在内的诸多学界的共识,剖析了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就是把货币当作商品(或面纱或中性),而非基于债权和债务的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这个错误从斯密时代起,两百余年一直未能得到彻底纠正。到了信用货币主导经济体系运行的当下,流通货币总量比金本位时期增长了几千上万倍后,已荒谬到了不可饶恕的程度。这几处亮点主要集中在前三章,只有几万字,而且表述通俗易懂。仅需付出一两个小时,就有可能终身受益,轻松识别并避开诸多“经济学”泥潭和迷宫,更好的理解和应对当下经济体系和社会变迁。这次阅读的投入产出比可谓高到百年一遇的级别,强烈推荐必读。这篇导读会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提醒读者们,不要忽视这一波认知冲击的强度(窃以为可与物理学的牛顿冲击和生物学的达尔文冲击相提并论)。多数经济学科普书籍,乃至教材、专著、权威(含诺奖得主群体)、专家和大V,此后都可以贴上“经济思想史”、“业余民科”、“皇帝新装”、“草台班子”甚至“邪教”的标签,甩到身后。对于需要理解和应对经济实务的读者群体而言,包括银行投行基金保险等金融从业者,各级财政官员,各类公营事业或商业机构的负责者,实业或证券投资者等等,这波认知冲击带来的基本上是净收益,长期而言他们熟悉的规则和话语的地位会显著上升。对于经济学知识传播者、政策建议者和理论研究者们而言,就不一定。多数会感觉到失落甚至幻灭,会本能的愤怒、拒绝、贬低、反击或者无视。仅少数原本就对旧理论范式不满、有意探索创新的研究者们,可能会兴奋到发抖,因为强震之后会露出许多新的研究赛道,其中至少有N条指向未来的诺奖。这篇导读的后半部分,主要是与受冲击后少数试图寻找新方向、建立新框架的读者们的交流对话。可能会原始简陋,但好过没有和散漫的探索,而且不持续抛砖和挨批的话,也很难发现同好、切磋改进。至于原书后半部分的内容,限于单纯货币视角且面向英国决策者和公众,不够贴合这个需求,只适合作为未来共荐共读的许多份参考资料之一。有些读者可能会感到后半篇认知框架的讨论,过于抽象和跳跃。这很正常,可以转发给你信任的高手朋友点评讲解(但请慎重发给学界中人,激怒的概率相当高),或者等几年更多应用类科普类的内容涌现出来以后,再阅读消化和应用。
2023年12月31日
其他

聊聊我的思想资源和认知进化史

《债权经济学框架科普(扫盲)版》发出后,雪球有位读者评论,感谢我引荐他接触到了孙国峰、伍戈和李斌的信用货币视角,但又说感觉我“超越了他自己尊重的辉格老师”,被这句刺到了,想申辩一下,结果越写越长,变成了交代自己的思想来源和认知进化史。那就单立一篇吧。
2023年12月2日
其他

债权经济学框架科普(扫盲)版

(听人劝,又压缩了一版。另,有会员招募了,在文末)这个科普版本的目标读者,是投资者和金融从业者群体,多数人的认知框架和心智模型已经是围着债权规则展开,需要清理的其他心智类型的干扰也少,因此这篇可以简单许多。也是分成四步:第一步,相当于测试自己对于“钱就是债权”的理解深度,算不算债权型心智,如果这里就看迷糊了,那就停吧;第二步,四条基础共识,自学或讨论会遇到困惑和争吵,可以拿这个照一照;第三步,基础框架拆讲组合:国家、市镇、企业、家庭四类债务人“印钱”;家庭作为最终债权人消费或投资,跟前者匹配;银行投行基金保险这四类经纪人居间,会把债权总量推到地理物产人口技术的边界,但要加上政府管制;由此导致债权、物权、人力和商品市场的波动。第四步,好了可以自己或者组队熟悉这个框架了,直到它会自动跳出来,仿佛要吸收你的新困惑和新发现。
2023年11月30日
其他

投资和研究团队,如何快速熟悉债权经济学框架

《债权经济学01:绪论》发出后,有几位朋友批评,这种把几十年的积累自顾自的往外倾倒的叙事方式非常糟糕,必须停止,要面向目标用户群体写作;建议先从各类投资和研究团队开始,他们完全是盈利导向的(而非追求权力精英圈子和观念精英圈子的认可),乐于尝试这种能填补认知空白、降低算力负担的新框架。这篇就是接受批评后的作品。准备推介的新框架,是基于投资和研究团队习惯的心智模型和契约语言(举债借贷发股、赚钱还债分红等),观察国家、市镇、企业和家庭四类举债者的行为、所形成的资产和经营还款能力,对应的,换到了存款债券股票的债权人们的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加上银行、投行、基金、保险四类债权经纪人的约束,最后是各方互动带来的债权市场、物权市场、人力市场和商品市场的起落,以及风险和机会。对于已经掌握金融学投资学知识、熟悉债权货币(信用货币)和金融市场的投研团队而言,这个框架没多少难度。主要阻力在于,金本位时期和大萧条前后诞生的、仿佛“与钱有仇”的那几代债盲型经济学家的心智模型,惯用语言(贸易、分工、资本、劳动、生产率、产权、创新、企业家等)和研究框架(厂商+消费者+政府模型,通胀失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RBC和DSGE等)。这些最好是清理干净,并形成一套针对性的免疫识别机制(比如一发现就提醒,你是要经济学家的称赞,还是想赚钱想保住工作),以免用着用着就回去了。在基础的债权经济学模型之上,再加些初步的权力-制度结构分析(前期可以简化为:一个国家的权力,如何在债权规则与官僚规则、选票规则等之间分配,由此限制和扭曲国家、市镇、企业和家庭的行为,带来哪些后果),就能合并成一个超级简洁且能高效仿真当下世界经济运行的基础模型,各个团队可以据此发展自己的工作模型。这部分会谈到一些国家和国家理论的“古今之辩”,但比前面经济学体系的“古今之辩”要弱很多。使用这个框架,能带来更少的人力和算力消耗,带来更高的博弈胜率,也更少被那些忽略或误解或窃用债权规则的权力精英们和观念精英们所误导。当大众乃至同行们被他们带着碰壁、受损、清零乃至成为背锅侠和陪葬品时,我们自己(以及股东和客户)能更大概率的避开。接下来我会简化成几个课件(识别过时的经济学心智模型,识别过时的宏观模型,组装和熟悉债权经济模型的核心框架,应用于内部外部协作交流),读者们应用时可以自行调整顺序和权重。强烈推荐多次团队讨论(个人读者则可以试着组群讨论,或者重写扩写某一部分),新框架犹如新的操作系统和语言,需要用几次并找到正反馈,才能在大脑中留存。目标读者群体首先是各类投资和研究团队,其他投资服务团队、跨国实业或证券投资者、相关科普者、商学院金融学院教师中的创新者叛逆者等(可以发一些炸裂的论文,重写经济学教科书,或者培训讲课),以及重度阅读思考的个人投资者,也可以参考。至于阅读后产生严重负面情绪的,那先对不住了。
2023年11月22日
其他

债权经济学01:绪论

其中仅有少数人意识到信用约束与金本位的关系并主张废除(比如凯恩斯),但那也是服务于商品交换和劳动分工的,而非现代社会赖以配置土地资源人力的基础规则。大致而言,这个时期的人们仍处于群体性的债盲症之中。
2023年8月21日
其他

刷机学2100(1)

前言这篇源起于为《刷机学2019》(点击可跳转)写的续篇。结果一拖就是三年,几轮弃稿加起来有十几万字(包括今年发的三篇,一如往常的烂到自己都看不下去,准备删掉),那么原来准备的标题《刷机学2020》,自然就不能用了。耗时如此之久,是因为当下流行的社科理论和研究范式太多太杂,兼容性差、整合度低,用起来冲突极多,想逐个梳理再整合也极其费力。而且后来发现也并不值得,因为其中大部分仅是基于当下观念精英群体和教材媒体等的惯性而在流传,权力精英和经济精英们实操中其实也大多没法用,即使用到的那小部分也很多即将被丢弃。想一想,能跻身精英位置、掌控资源和影响力的,大多数在35-65岁之间,接下来每10年换掉约1/3,退出的是在冷战对抗时期成长起来的、装着一类认知系统的,挤进去的则是成长于后冷战时期的互联网原住民,还能继续保持原样,反倒是见了鬼。想清楚这点后,我就把之前的梳理都扔了。多数读者们想看到的是未来重组后的、简单凌厉的、可以部分用起来的认知操作系统,而不是我在一堆垃圾和僵尸里讲解点评。于是就构思了一个来自2100年的对话者,说说他们那时的社会形态,运行机制,他们的社科认知体系的基础(约相当于高中到大学预科水平的历史叙事,以及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入门),对我们当下主流观念的评价,以此作为后续刷机系列的参考系,还有语境。还顺手把公号名改成了“2100视角”(旧名也炸怕了)。构思一个未来社会作为虚拟背景,这比写科幻小说容易,几个月就推敲出来了。问题在于那时的社会结构、认知观念和概念术语,和现在会有很大的不同(设想你回到清末和一群进士秀才沟通,会是何等的鸡同鸭讲)。屡次尝试表达都捋不顺(观念和词语是在网络中互动出来的,而不是闭门锤出来的)。最后不得不再次降低目标,只预告大致是怎么回事儿,明年用这套话语聊一圈(也是要偿还这两年对各地星球球友们线下聚会的欠账),聊出来一些再补。下面有请虚构的Y先生出场,身份是2100年时某投资机构的研究员。而我则用X来代替。第一部分:2100年的社会形态和演化历程简介Y:首先要提示的是,穿越会改变历史进程,因为人们看到听到后,多少会调整自己的目标和策略,这些调整又经蝴蝶效应而产生非预期的结果。所以我们所经历的版本和你们即将要面临的,必定不完全一致。先讲下我们的版本,为方便表达,拆成剧变期和平稳期两段。***剧变期***我们的剧变期是到2050年代,最显著的变化是,亚非拉大多数经济体要么已经接近西欧的平均水平,要么正处于快速接近中。期间没有什么世界大战,连像样的冷战都没有。各个资本自由连通且深度互相持股的国家,仍然是天然的军事联盟。金本位零和时期列强互相算计的格局没有回来,联盟之外的野心家就没有机会。也没有因为能源或食品而把各个国家逼到零和竞争的死局里。穷国消费力上来后,仍然自动会有企业和投资者争相砸下重金,研发出新的技术并提升产能,只有那些不够市场化的经济体,才会在价格和供应冲击期间发生短期秩序动荡。这是一个大的演化背景,也大致延续了冷战结束后的趋势,只是扩散面逐代扩大,混乱和剧烈的程度逐代降低,很少达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拉美苏东和东亚的程度。这一方面是由于资本、技术、制度和观念无时无刻的渗透和传播,更多是之前抵御最强烈的生于冷战期间的那一代人,他们不可阻挡的逐渐退休和老死,而接班者通常适应性更好一点。期间偶尔会出现因财税和金融危机而导致的旧结构崩溃,和旧精英们被批量替换(正如苏东解体)。冷战结束后还能依赖军警、祭司和行政控制强行阻挡三代人的,除了少数依靠石油矿产现金流就能维生的政权以外,非常罕见,而且延误的也仅是当地人,对全球整体趋势没多少影响。在这期间还爆发了一轮观念革命或认知革命,用于解释何以产生这种变化,并重新整合历史叙事和社会分析,让大多数受众的认知协调。新引入的概念和名词中,我认为“流通债权生态”、“金本位零和”、“东亚溢出”这几个词语可能最具启发性,理解后你们就可以在小圈子里提前启动了。“流通债权生态”是指社会成员们依赖于可流通的债权而存活(特别是银行债权,也就是你们所说的货币、存款、现金等等,加上国债市政基建公司等债券,还有股权),他们以此来和陌生人交换食物、用品和技能,筹建并维护道路管网工厂住宅等设施,维持各种超家庭组织的生存和运转(包括企业、现代政府、警察和军队),且这种协作规模不受金银铜钱的数量限制。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渔猎采集生态”和
2022年12月23日
其他

穿越未来:与2100年的经济学家的对谈录-1

这篇的起因,是想梳理近二十年认知刷机的弯路和心得。期间意识到,观念、理论、研究范式乃至学科,也都是一种演化现象。假如能遇到一位来自未来的学者,指点一下哪些会被淘汰、哪些会跃迁成为主流,那岂不是就省掉了逐条辨析的力气,能救我出火坑了?
2022年5月24日
其他

​金融资本视角下的经济周期、宏观理论与全球体系的历次迭代

除非中国放弃工蚁模式、跳轨到马歇尔计划后的西欧模式,当下的全球化看来是撑不住,要版本迭代了。至于是冷启动热启动,哪些带有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基础病的先倒下...不知道。
2020年3月22日
其他

金融资本视角下的德国近代史

第五篇讲拉美模式和印度等穷国陷阱的根源,暗示这是人类社会和政治的天性,除非美国尽快摆脱其反金融反帝国的本性强行改造,否则很可能现代文明将是历史中一段岔路。详见:金融资本视角下的拉美模式和穷国悲剧
2020年2月24日
其他

金融资本视角下的拉美模式和穷国悲剧

第四篇前半部分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奇迹,有金融工具要比新教文化、议会和司法更重要。后半部分讲东亚模式的根源:土地管制。详见:金融资本视角下的现代日本简史和东亚模式
2020年2月16日
其他

金融资本视角下的现代世界简史之欧美模式篇

摘选自超级长文《金融资本视角下的现代世界简史》,拆成几篇分别放出并加点评,与原文次序有所不同。
2020年2月16日
其他

金融资本视角下的现代日本简史和东亚模式

第一篇讲金融资本DNA与英美模式的共生过程,如何引发了工业革命,社会、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巨变,与主流经济学和政治学视角不同,建议必读,详见:金融资本视角下的现代世界简史之欧美模式篇
2020年2月9日
其他

金融资本视角下的现代世界简史之苏俄篇

摘选自超级长文《金融资本视角下的现代世界简史》,多数读者没法全篇看完。因此拆成几篇分别放出并加点评,与原文次序有所不同。
2020年2月1日
其他

聊聊Libra、比特币和美元:底层逻辑和未来前景

所以在这之前,信用货币体系发展不起来。人们更相信稀缺的难以注水的符号:贝壳、丝帛、铜、银、黄金。分工非常不发达,长周期的投资研发也几乎没有傻子肯做,大多数人守着自己的可怜的产出勉强刨食糊口–
2019年6月24日
其他

中美贸易谈判的唯一出路

八国联军打完之后,我们对美国人最重要的一个指控,是它提出的“门户开放,利益均沾”这么一条政策,但很少人能想到这条政策的英文是什么,其实就是“最惠国待遇”MFN(most-favored-nation
2019年5月16日
其他

​经济下行压力的结构性和体制性因素有哪些?

研究员A:对。但惠普只是偶发的,而中国的190万亿资产的国企们大半如此,因为赚钱自己也分不到,反而有可能被一纸调令干掉。我想他们大多数是非常希望挣脱的,拒绝改革的其实是具体任命和管控他们的那些人。
2019年4月25日
其他

再聊刷机学(2019星球版)

官僚机构或者公司组织里,很多行为是深受约束的,身不由己。你不情愿也多半是换个人依旧干下去,或者换你上去可能比他干的还出格。可是一直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词来,就从MBA课程里偷了这个名字用。
2019年4月16日
其他

现代社会的生育率亡于规划管制

上篇“公寓楼住宅楼:欧洲东亚生育率的第一杀手”,主张“城市摊大饼就是对的”、“进口粮食总比进口移民好”、“必须一半以上家庭住独栋联排”。发出来后,微信微博很多新读者留言反对,批评“相关不等于因果”。
2019年3月12日
其他

公寓楼住宅楼:欧洲和东亚生育率的第一杀手

德国2014年时,45-54岁和5-14岁分别为1400万人和700万人。十年后,1400万人进入60-69岁,而20-29岁的只能补上一半。所以现在约400万土耳其移民仅仅是个开始,大头还没来呢。
2019年3月1日
其他

内地县市的希望在哪里

朋友郑褚写了篇回乡随想,提到四川江油、北川、绵阳在房产热销、汽车普及的表象之下,本地经济活力萎靡,体制外的想挣钱除了餐饮、专卖店,只能「搞好政府关系挣政府的钱」,已经成为重度的财政依附型经济。
2019年2月25日
其他

回乡随想:为什么内地永远不会成为沿海地区

除了已经做到上市或接近上市规模的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等中大型企业,内地普通的民营企业已经很难再出头做大,2017年A股申报上市的388家企业,有270家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整个四川只有9家。
2019年2月14日
其他

国债:现代经济体的收入倍增器

二是切记负债一定要用于长期资产,比如市政道路、学校医院大楼等有形资产,或者扶持生育和教育等长期人力资本。不能用于提升福利、养老金、公务员编制等(补偿缩编的公务员倒是可以),这些背起来容易甩下去难。
2019年2月11日
其他

A股本该是收入倍增器,可惜没开起来

回过头来看国内,GDP总量90万,A股市值只有50万亿。资本化程度要低的多,而且其中约五六成是国有,装作是股票的样子实际上既不能激励管理层改进也不分红,那居民实际持有的股票资本,更是少的可怜。
2019年2月3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什么导致了房地产泡沫?

政府的KPI摆在那里,中低收入的房奴不够用了怎么办?找更穷的人,开发低首付、零首付、前两年只付利息、乃至前两年只付一半利息的产品,给他们贷款买房,到2006年首付款中位数仅有房价的2%。
2019年2月1日
其他

房子当然影响生育了,还是首要影响

2)关于教育,确实会延缓婚育年龄,也会让部分女性少生或者丁克。但,你不能主张干预女性的受教育自由、阻拦他们上大学吧?这什么脑回路,要做的只能是缩短她们从毕业到买大房子的时间。
2019年1月26日
其他

美国国会研究局万字长文:日美贸易和双方结构性障碍协议

SII是以往双边谈判的合乎逻辑的延续,它强调的是规则而非结果:如果日本消除或减少其结构性障碍,美国出口商和投资者将享有新的机会。如果SII未能达成效果,要求改变美国与日本打交道方式的压力可能会更大
2018年12月2日
其他

世界货币体系简史与人民币的未来丨学经济家

本文写于2016年10月,是当时《时运变迁》雪球限量定制版中的导读小册子的开篇,那时川普也还未上台。现在看来解释和预测大致还是不差的,包括中国外部环境的恶化,还有美股吃完减税红利后的动力不足。以下为全文:世界货币体系简史与人民币的未来文丨学经济家
2018年10月25日
其他

中美经贸谈判为什么这么难(中)——​财富是怎么生长的?

基于以吏为师的古老传统,只要官僚系统们选择了什么攻略,公立大学、官方智库、普通国民就会自动形成相适应的主流观念了。这又能怨谁呢?别人可没有把这些经验教训都密封保存起来,生怕你们学会了搞懂了。
2018年10月11日
其他

中美经贸谈判为什么这么难?(上)——以美日谈判为鉴

美国成为全球投资者的乐园,一流企业优选去美国投资或者上市,各国精英富豪优选移民去美国,形成了资本+人才+富豪的巨大顺差,那必然对应着二三流商品领域的巨大逆差。这种新玩法的诀窍,不知下代人能不能搞懂。
2018年10月10日
其他

#宏观06# ​降准真的不是放水 | 学经济家

国内前十年的高存准率,主要目的是锁定过多的外汇占款,也调整商业银行的贷款松紧。这两年多外汇占款没怎么动,那简单算法就是,假如总存款每年增长10%的话,那准备金率最好是每年打9折,以保持松紧适宜。
2018年10月8日
其他

#行业07# 医疗行业的政策性陷阱 | 学经济家

医疗行业对财政补贴的需求几乎没有止境,确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至于中国特色嘛,那就更多坑了。
2018年9月30日
其他

#组织01# 日本官僚驱动的贸易摩擦、泡沫和二战

而且还闯下了滔天大祸,成为二战真正的先声。第二年5月,试图扳回局面的犬养毅首相被刺杀,日本政府管不住了。而美英那时也比较短视,不愿单独出力去管住日本。搞了个李顿调查团谴责,日本索性就退出了国联。
2018年9月25日
其他

#宏观04# 降低社保费率,有戏吗?

到2015年两会前后,楼财长两次喊话,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的公平办法就是划拨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而且已经到了不得不推进的时候。同年时任山东省长郭树清启动了全省国有资本30%划转社保的试点。
2018年9月12日
其他

#行业06# 餐饮业的中国特色和美团的未来

对国内制度演化感兴趣的读者,推荐“后发劣势”提出者杨小凯先生的这套学术文集纪念版,较高的门槛通常意味着读者群的交流水准有保证,欢迎加入。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雪盈证券预约打新页面
2018年9月3日
其他

#宏观03# 地方债不是洪水猛兽

这种国民认知和基层自治传统形成后,上一级政府机构也乐的不来插手,不派一人而白得流转税和所得税。要知道派驻基层的官僚,通常会耗掉更多预算、追加更多人手、惹更多麻烦,实际社会产出和实际可用财力更小。
2018年8月28日
其他

#行业05#中国消费品行业的特色和症结

以上是为了简要说明,无论哪个层级的消费品,大都可以看作是制造厂商、传播渠道、销售渠道这三方算盘制约之下的动态演化进程。而理解中国特色和未来走向的话,那照例又有必要把美国消费品行业的结构做个大概对照。
2018年8月23日
其他

#行业04# 中国特色与线上线下零售业的历史进程

当时没有接着往下推理:渠道多了怎么办,是被地主收割吗?好像美欧并没有。然而几年后的走势显然与海外经验和模型完全不同。值此用地指标跨省流转松动、土地管理法和房产税即将修订之际,梳理一下这个话题吧。
2018年8月6日
其他

制造业组织进化论:富士康才是工业4.0

这3.0版的鞭子抽起来,表现就是不同。自然的,产业界也纷纷开始模仿,麦肯锡等管理咨询公司和投行业务一时炙手可热,不肯模仿的当然也有,只是他们会在竞争中落后、破产,或者被野蛮人吃掉肢解、优化组合了。
2018年8月2日
其他

宏观按摩02:央行和财政四手连弹的前奏

外需方面,15年811汇改时,有尝试贬值刺激出口多带动一点儿的意思,但由于中国出口体量过于巨大,贬值把周围经济体都吓的贬值更多,人民币反而相对他们升值,于是这条路也堵上了,见《上一篇宏观按摩01》:
2018年7月28日
其他

“房地产长效机制”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

隔天,北京就宣布未来5年新增住房150万套(现有约750万套),大概是前5年新房成交量的3倍。OK,至少短期内新规定有些效力。就像计划生育了十几年,终于出来个“单独二胎”一样,信号虽小,但意味深长。
2018年7月19日
其他

宏观按摩01:人民币会大贬值?别瞎操心了

虽然这张图里确实略有猫腻可猜(估计很快会失灵),但如果不是汇率每差0.1元都影响利润的进出口企业,或者管理着9位数、10位数的资产配置,那么没有必要去搞懂它,最多留一点点限额内的当个心理安慰就好。
2018年6月26日
其他

汽车行业的护城河到底有多深?

民营车企里,有个家伙押上了几十亿家底收购了海外团队,他会是什么心态和眼光,而花个千把万年薪从别家挖人补短板的,又会是什么心态和眼光;这些又会如何影响组织成长,将来体现为什么…..也请自己去品味;
2018年6月21日
其他

汽车关税降了,但离正常市场还远着呢

1.中国巨大的市场会吸引全球巨头进来落地生产(多半会争到打破头,不要举澳洲电信或者韩国现代的例子来反驳),那些进不来的,分析师和投资者会开始打赌:你觉得菲亚特是3年后被收购还是7年后破产?
2018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