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债权经济学框架科普(扫盲)版

学总 2100视角 2023-12-08

(听人劝,又压缩了一版。另,有会员招募了,在文末)

这个科普版本的目标读者,是投资者和金融从业者群体,多数人的认知框架和心智模型已经是围着债权规则展开,需要清理的其他心智类型的干扰也少,因此这篇可以简单许多。

也是分成四步:

第一步,相当于测试自己对于“钱就是债权”的理解深度,算不算债权型心智,如果这里就看迷糊了,那就停吧;

第二步,四条基础共识,自学或讨论会遇到困惑和争吵,可以拿这个照一照;

第三步,基础框架拆讲组合:国家、市镇、企业、家庭四类债务人“印钱”;家庭作为最终债权人消费或投资,跟前者匹配;银行投行基金保险这四类经纪人居间,会把债权总量推到地理物产人口技术的边界,但要加上政府管制;由此导致债权、物权、人力和商品市场的波动。

第四步,好了可以自己或者组队熟悉这个框架了,直到它会自动跳出来,仿佛要吸收你的新困惑和新发现。



   1 . 债权型心智中,现代的“钱”就是债权   

但公众、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们还不知道。

投资者和金融人群体日常处理的,几乎都可以归类为债权凭证:国债、市政债、企业债,这些拆细流通的债权自不必说;股票则是企业借用股东或者说“欠着”股东的一种特殊债权;银行给无数企业和家庭发放贷款时(或购买债券时)创造并交付的存款,也能一眼就归类为债权,至少和金银铜钱等商品或实物,肯定不是一类;

这些也都被公众当作“钱”看待,包括刚性兑付、提供转账服务的银行债权池子(少量同业存款+很多贷款+持有的债券),和净值浮动、不提供转账服务的基金债权池子(一些存款+很多债券+很多股票)。即使只承认银行存款才是“钱”的那些人,手里相当一部分存款,也是别人购入国债、债券和股票时,抛出来的。只有保险业创造的那些带有风险触发条件的、金额不对称的、绑定受益人不能流通的保险单,属于例外。

公众的心智中,债这个词却是和“没钱”紧密绑定的,因为在长期的金银货币时代,债约等于高利贷约等于吃人。需要重新点拨才能转过弯来(也未必个个都能点醒):你的钱多意味着银行欠你的多,那自然也意味着别人欠银行的多;如果所有企业和家庭都可以申请贷款、买地盖房建厂雇人,那就意味着“钱”的总量会多,人均也多;如果所有贷款企业还都必须设法提供商品服务把欠的“钱”挣回去,那也意味着市面上的商品会多、资产会多、服务也会多。

同样,如果政府发的国债多,市镇发的市政债多,企业发的企业债和股票多,那也意味着居民家庭一方手里的“钱”也就多。尽管有些国债可能会流向官僚机构或福利票仓,而非给最需要的公众;尽管有些市政债可能用于广场大楼或无效基建,而非居民更需要的生活交通休闲养育养老等便利;尽管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们可能只想自肥或完成上级指示,不顾忌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若非受权力的干扰或庇护,这一比例天然不会很高)。这些确实都会影响居民感受和相关债券股票的长期价值,但至少就债权总量和人均而言,是会增多的。

企业家心智呢?他们的心智通常聚焦于“给定这些钱和这些限制,我如何能挣到”,和“怎样去借到钱、挣更多的钱”,其余看法就随大流(谁又不是呢)。他们的看法通常是,我的企业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时,我挣到的钱就多;基于个人经验和圈子共识,推而广之就是,如果全社会都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那总体的“钱”自然就多了。

押注企业家的股民们,很多也是类似思维。尽管这与事实不符,逻辑也不通。因为那只会导致购买力升值和消费者体验上升(和厂商们无止境的内卷);至于总量或人均,毋庸置疑的,还是由债券股票信贷等债权总量决定。

所以再碰到客户或企业家抱怨这里钱难挣,活得太卷,那就可以试着逐条解释,比如这里国债比美国少(美国30万亿美元且无国资,这里30万亿人民币且央企净国资40万亿),房贷也比美国少(美国3亿多人10万亿美元房贷,这里14亿人10万亿美元房贷经营贷消费贷,因为有一半农户农宅不能贷);当然又比印度的钱多很多(印度的企业和住房贷款规模,约为中国的10%左右,自然就资产少、雇佣少、收入少了),等等,也可以继续列举下去,看自己的功力和听者的耐心。

那么经济学家们的心智呢?

这就比较麻烦,因为经济学家们能编写教材、输出精英,在说服地位和传播能力上有巨大的优势,其影响和干扰,远超大众和企业家们。而经济学界又是一个复杂的江湖,理论流派众多;对同一现象和问题,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另,即使同一人,在不同场景对着不同的听众,比如官府、同行、公众或客户,也会因不同的顾虑而有不同的表达)。

其中最贴近当下债权货币运行的,是央行派的经济学家们。这里继续推荐英国央行派学者的科普小书《货币从哪里来》,梳理了货币机制、货币观念和货币理论的演变,并痛斥(也提到了很多优秀经济学家的痛斥)主流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教材不能及时修订,持续的误导学生,并扭曲公众的观念和公共政策的有效制订。

但大多数经济学家们对此不予理会。因为基于此前两百年金本位时期经验的货币理论,已经与价格理论、收入理论、增长理论和宏观理论等学科,以及海量的旧文献和旧证据,共同编织成一个观念世界。现实世界的信息可以自动筛选和转换,至于输出质量,那也是由同一个观念世界里的同行们评议,外部用户什么都不是。心智模型陷在这个观念世界中的那些学者们,坚信关注其他“非主流”说法纯属浪费时间。少部分意识到问题的,一想到要说服这么多人的门槛之高,可能准备几年十几年都难以被认可,大多也就算了。

(注:经济学祖师斯密生活的十八世纪中叶,债权体系尚处萌芽也不被信任,他关注的是如何在有限金银下增加商品物品的生产流通,此后在整个金本位时期都占据主流。马克思也未能看出,新冒出来的“资本”大多是债券股票信贷等方式“借”来的,和被盈利前景勾引出来的资源和人力的重新组合,因此倾向于归因于掠夺、原始积累、剥削劳动等。这系列零和思维对后来经济学体系的影响,可参考前一篇《投资和研究团队,如何快速熟悉债权经济学框架》,建议不要去接收消化这些“负的认知资产”;以及更早一篇《债权经济学01:绪论》,谈及世界何以演化至今。密度过高警告。)

但学界也并非能固步自封到永久。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和数字货币等的冲击,迫使学者们重回货币和债务视角。首轮那些沿用古典框架的讨论,犹如马车夫们在讨论修车,和为汽车重划交通规则。但只要开了头,基于现实的讨论批评不断跟上,加上旧权威们不断退休过世,应该还能再来一波经济学革命。估计要二三十年就能把目前代码“屎山”中的绝大部分,清理归类到“经济思想史”队列中存档,启用一套干净简洁的(和我这篇应该很多重叠)。但倘若金融学者们出手,或者某位说服能力爆表的大牛横空出世,也可能会显著缩短。

如果这个猜测成真,意味着当下这种由债盲症们主导公共事务的混乱无奈状态,可能还要持续二三十年。这也是大萧条二战冷战的群体应激期间出生的、高纯度债盲的一代人,还能影响或者主导社会的尾声(关于各种权力型心智,放在后面)。之后也很难再遇到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苏哈托、马哈蒂尔那种债盲程度的团队,各种胡搞八搞。

但另一方面,这段时间内,债权型心智的群体的相对认知优势也更明显。那之后则会变成(至少精英群体们)人所共知的常识,一是新生代精英们成长时的环境,远不像冷战时期那么封闭单调,因此没那么严重的群体性盲区和偏执;二是更容易被当下权力精英和观念精英们的竞争博弈所迷惑误导的那些人,会花更多精力用于无效阅读和思考,有更多困惑和焦虑,也更容易在相关政策(或权力-制度结构)的反复调整中,磨损自有的财富和别人对其判断力的信任,在振荡中逐步跌落。

对我个人而言,如果未来赢家群体已经显现,那作为一个偏重于认知层面的知识供应商(不是工具层面和策略层面的,更不是信息层面的),那就应该赶紧站在他们一边,为这个群体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能再持续的浪费时间,去劝说其他心智模型的用户们转向(但应该会持续指回这篇供参考),却把目标客户群晾在一边。

如果各位自认为已经属于债权型心智,而且对主流公众、企业家和非央行派经济学家们与“钱”相关的观念,有了一定免疫力,那接下来的基础共识和基础框架的部分,就很容易理解了。



   2. 债权经济学的几条基础共识   

各位自行或者组队搭建债权经济学框架时,早期会碰到很多困惑、争吵和质疑,有这几条基础共识做参考的话,应该能平息掉不少。

2.1 

现代“货币”的创造机制,可简化为“银行贷款和买债时创造存款,还贷和抛债时消灭存款”,这一事实已经重复了上亿次,其权重类似于物理学中“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知道或不接受这条的,可以试图扭转或者放弃对话。

至于公众愿不愿意把特定银行存款当作“货币”和“钱”使用,是否被限定只能使用特定的银行和货币,这是另外的事。至少,存款肯定和金银铜钱等非债的商品“货币”和“钱”完全不同,那些不懂债权货币但懂些商品货币的则会倾向于混淆,这有利于他们继续教书、插话和混饭,但不利于我们观察和思考,建议划分为历史和当下分别对待。

2.2 

流通债权是一类可转让的契约关系,以及受其约束者的行为

债权显著不同于物品商品和资产,比如食品服装、家电家具、油气水电、线路管网、设备车辆、土地房产等;也不同于物权、产权、使用权及其拆分,比如道路管网楼宇的通过和使用便利,服务器的接入,内容的订阅观看等;也不同于各种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交换行为,比如购物,餐饮,住宿,看病等,尽管大多是借助债权(存款)的交换而达成的(那些要挣钱还贷的,还是债权规则驱动的),而且可以被清晰的记录和观测(看的见的债,代替看不见的手)。

债权也不同于那些基于领地、武力、习惯、共识、立法等规则的其他统治性的权力。债权规则是,只有那些基于自愿自利,经过了讨价还价,签订了借贷发债发股等债权合约、而且先行拿到了好处的机构和个人,才会受到约束(可简化为“借债要还钱,发股要分红“)。而其他权力则大多是,你生在这里,那你就应该被一整个权力-制度结构管起来(尤其是君权和神权,挑战君权可能要被灭族,挑战神权可能会被烧死)。

每日需要处理那些权力事务的,尤其是”国家”层面的部委官僚、政党政客们(市镇层面的通常还好),包括在位的、准备接位或者抢位的,他们所倾向的“权力型心智”,就有可能与“债权型心智”偏离甚远,有些可以远到完全无法对话交流和改变的程度。不过这种极端债盲的浓度似乎正在逐代降低,最高峰是二战后东西方阵营分裂和各殖民地纷纷独立期间,那些初代掌权者们的外行程度简直匪夷所思。后来崩的崩、垮的垮,改革的改革,平均而言,每换一代都好一些,只是被其统治的那几十亿人,太苦了。

2.3 

债权规则的优势基于这一基本人性:家庭以外成员,休想白白地拿走我的土地、资源、物产和人力,必须给我相称的商品或劳务或风险保障,或者借条(包括高等级的借条:债券、股票和银行券等可流通的债权凭证),除非胁迫甚至以死相逼

这一基本人性超级强韧和顽固,大多数人有的比较和选择的话(包括反对债权规则的那些精英们在安排财产和子女未来时),都不会喜欢那些债权规则尚未通行的社会结构,因为几乎注定是资源配置较为原始、合作深度较差、胁迫程度较高、禁止质疑(或激烈争执)的形态,罕有例外。比如传统的部落、村社、宗族,各种君权神权“国家”,实施计划经济的国家等。那些债权规则尚未覆盖全体市镇、企业和家庭的很多当代“国家”,则处于中间。

忽略债权规则、以金本位捆住债权规则、甚至敌视债权规则(认为其制造剥削、贫穷和敌对等),就试图凝聚和治理大型社会的各种主义或主张,包括贸易互利、分工协作、产权保护、民族认同、武力压制、道德规训、集权计划、代议协商、权力制衡、司法中立等等等,能有一些作用,但也就一些。因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仍陷在前述心智结构中的那些人,我们宜视之为“时代特色的债盲症患者”,冷静看待其引用的社会科学研究,或者自带的社科学者的名头。

所谓的“时代特色”,来自于金本位零和约束下的两百余年的经验,债权总量和所能支撑的资产、雇佣、收入和跨国贸易的总量,都严重受限,因此也广受质疑。期间人们逐渐结成民族国家争夺外部领地资源,结成工会政党等争夺内部分配比例,直至一战、苏联、大萧条和二战后,能应对零和竞争、经济危机和全民战争的超级国家诞生。

这段历史在债权型心智眼中(有可能下一代权力和观念精英也如是),属于异常或变态或集体应激状态,期间的社会形态演化,历史“规律”或“经验”,上位的权力-制度结构,和对应的权力精英们和观念精英们的认知,也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债权规则能覆盖到所有市镇、企业和家庭的地区,精英们还可以自我期许或对外宣称是美好秩序的守护者,但倘若复制到那些债权规则没能立足的亚非拉国家、解体后的俄罗斯、阿拉伯之春后的中东、美国驻军管理的伊拉克、阿富汗,就原形毕露了。

2.4 

理论上,自负其责的投资者和银行、投行、基金、保险等债权经纪人们,天然的会倾向于说服规劝所有愿意合作的市镇、企业和家庭,遵守债权规则的前提下尽量借贷、发债(或发股),直到一国债权总量和结构,自动充满该国地理、物产、人口、技术以及权力所允许的边界。因为尚有增长空间的,会被扩张者自动填补;而达到边界时还扩张的,则会自动遭受阻力乃至损失。

因此,观察一国的经济增长机会或风险的顺序,首要是看权力-制度结构(包括立法体系和行政体系),对市镇、企业、家庭与债权经纪人们的管制状态,这决定了人均几千还是几万还是几十万美元的债权规模以及质量,也决定其目前是处于增长还是停滞还是回撤的时段;

然后才是技术(大多数技术比如铁路运行或手机组装,都依赖特定类型的组织,族长或官员很难替代),人口(有很少量的债权经纪人、市镇长官议员、企业家,和初始一批房贷家庭,即可启动并传播复制),物产(勘探和品种引进改良),地理(道路管网码头等建设改造),等等,细化之后,再供特定资源禀赋和风险偏好的用户们各自评估和决策。

而对于各种片段式的、把所有经济主体们的互动网络当作黑箱的经验模型,比如连续GDP增长8%、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年轻人占比多少时各自会如何,等等,则建议视为丰富和校验仿真模型的素材。



   3. 理解和仿真当下世界的债权经济学基础框架   

最简化表述是:

从国家、市镇、企业和家庭四类债务人的发债发股借贷等近似于“印钱”的行为入手,观察债务人们形成的各种资产和经营还款能力;

对应的,换到了存款债券股票等“钱”的债权人们,形成的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

居间的,银行、投行、基金、保险四类债权经纪人的功能(自动扩张到地理物产人口技术的边界,以及“国家”各项限制干预的边界);

以此理解和仿真现代经济体系,和呈现出来的债权、物权、人力和商品四类市场的机会和风险;

所以基础骨架就是,四类债务人对着债权人,形成四类市场,四类经纪人维持,自动扩张到地理物产人口技术和国家权力干预的边界。

接下来简单扩充一轮,各位可以根据需要继续或者定向扩充下去,有钱有人的团队可以一直扩充到服务器爆。

3.1 国家

首先是看有多少管制,可以看其权力-制度结构中,有多少限制市镇、企业、家庭的债权发育的,以及限制商品和债权的跨境流动的;哪些是部委官僚层级的,哪些是议会立法层级的;这层可以导致人均债权和人均GDP几十上百倍的差距。

对于有意投资房产或工厂或基建的用户来说,这部分需要大量关注;长期持股者可以次之;如果只炒炒短票,那可以简单略过;

其次看有多少转移,不限制债权发育,只是税高税低、抽东补西,各种军事和福利支出。这部分影响相当有限,但常常是选票竞争或施政话题的热门,至于裁撤管制机构和管制立法,多数政客要么意识不到,要么视之如畏途。

第三看有多少国债,与其他市场化的债券股票贷款的比例,比如阿根廷政府债务占六七成,全国各种包养,而居民则既不肯也无力投资,还不肯买自家债和存自家银行,这就注定要崩。日本国债里包了太多低效基建,则不可能支付什么收益,等等。至于与GDP、税收和人口增速的比例,则次要一些。国资(负国债)、养老和社保等隐性国债,教育医疗等(本该归在市镇的)公办事业等经营项目,也可以在这个层面内再继续拓展。

关于国家的另一个关注热点,是与系统性风险、感知和应对危机、改革、崩溃和重启相关的研究。这类事件的过程不确定性极高,只能说近五十年来债权规则赢多输少,尽管大多只是惨胜,苦头还要继续吃。另外这毕竟是权力规则主导的地盘,债权经济学的框架已经罩不住了。

3.2 市镇

在大萧条-二战-冷战形成的全民战争型国家里,市镇的权力太多被部委官僚和政党政客们夺走了。因为前者是只要存在就必然要夺,不夺的官僚机构会自动边缘化或者消失;后者则是把各种原本的市镇事务拿到上层去交易,以争夺选票。

自治市镇的最佳的融资方式,是发行长期债券以形成长期资产,同时征收物业税(一时难以缴清的可扣减产权份额,待扣完或交易或继承时收缴;市镇有权按前几年报税价的某个倍数强征,以抑制钉子户临时起意敲竹杠)、土地增容费(农地转用住宅时需上缴部分差价或上缴部分公益用土地)、水电治安环卫费等,维持日常开支和债券利息。教育医疗养老慈善等,各个市镇也会有适合自己居民需求的安排方式。

在市镇竞争中,鼓励豪宅开发的那些会获得优势,因为能争夺并留下富人、获得更多增容费和物业税,而且富人们的旧宅可出售给中产,中产们抛售的最差住宅则自动变保障房,每个人都觉得改善了,市镇也赚钱了还做了善事。但大众和债盲症们更认同直接建保障房,官员也会因预算多权力大而积极推动。

美国约50个州、3000余个郡县、3万余个市镇(有些州有建市建镇自由),加上学区水区环卫等专项自治政府(很多可以自愿合并或拆分),则自治体的总数约8万个。其中5万个有独立发债,债券总额约4万亿美元。

国内的市镇自治程度则要差的多,房产税、市政债、土地规划、住宅形态、教育、卫生、人事,无一不被管得昏天黑地,仅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少数财源较好的地级市略有空间,地方精英们被迫在征地、拆迁、工业园、增值税、基建、房产、城投、地方国企和银行等无数可以借用的现金流里想尽办法,最后搅成了一锅粥,也不知要搅到何时。

3.3 企业

企业不像国家和市镇能天然存活,而是对管制、融资和现金流极度敏感,稍有管制和乱来,就没法活了。另外债权总量和现金流稀缺(比如国债市政债和房贷没印出那么多“钱”来),那企业也会稀少、弱小,雇不了多少人、开不出多少薪。当然国企是另外一类物种。

这里推荐一种企业分类方法:

地理物产依赖型的:农林牧渔、矿产能源等;其中农地农宅不可流通和信贷的话,会锁住太多农村人口和资产,大多数穷国和中等收入国家,这里卡的都很严重;

跨区管网设施型的:公路铁路港口、电力通信油气等;土地管制严厉,或无法举债建设(同时也是大规模的海量印“钱”),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过度举债建设则是另一种(比如日本打包到国债里,要遮盖很多项目的负收益,就会拉低整体回报率);

生产搬运订单型的:制造加工安装物流等,可以到处迁徙;也是经济学家、商界人士和投资者们关注和讨论较多的;

终端居民服务型的:商超餐饮体育培训娱乐,营利性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会严重受制于市镇自治程度,不能自主发债收税规划的那些市镇,这些企业的发育和雇佣也会不良;而这与自治市镇的各种非营利性服务一起,构成了雇佣就业的绝大部分(其余行业大都自动化了)

数字网络服务型的:娱乐游戏商务软件存储等,更容易到处迁徙;也是众多投资者最关注的;

其他细分和服务类型的企业,各位可以自己加上。

注意,这里要没有列入银行投行保险基金交易所等,只处理债权合约的金融机构,因为他们还可以筛选并惩罚违约的家庭企业市镇和政府,是整个债权秩序乃至现代社会秩序的最重要的维护支柱之一,介于企业和政府和司法仲裁之间,因此不宜简单归到企业一类里对待,而是放在四类债权经纪人里。

在企业层级,我们再一次看到土地管制的巨大影响,地理物产类企业、道路管网设施类企业、居民服务类企业,土地受限都会严重影响“印钱”和雇佣。再加上对前面的市镇自治,和后面的居民家庭的影响,可谓决定性因素。但如果不是债权型心智,就很难意识到,多半会继续寄望于生产率、科技、招商引资和出口等“增长”,直到青年耗尽为止。

3.4 个体和家庭

在债权规则通行的地区,个人和家庭通过持有存款债券和股票,直接间接的持有了大多数发债修建的公用设施,全部上市企业的资产和收入,贷款和发债企业对应债务的那些资产和还款现金流,以及借助国债持有未来青年的部分税收,并能通过以钱投票、委托银行和基金管理等方式,约束这些银行、基金、企业、市政和国家等机构的行为。但在债权规则未通行的地区,他们中的大多数就只能依附于部落村社宗族、地主庄园主矿主、黑帮军阀,或者在贫民窟晃荡。

至于他们的消费倾向,和投资倾向,已经被商界人士、商学院学者、投资者、金融学的学者们研究透了,这里就不再多言。

同时部分家庭也是债务人,主要是住房贷款以及少量的汽车、消费等贷款。禁止全部(或一半)国民的土地住宅的流通和贷款,或者禁止独栋联排别墅庄园,无疑是制造贫穷和内卷的利器。不过债盲者们认为有必要,那也没办法。

家庭还承担了生育养育的功能,这很难以技术进步、自动化和社会分工来改进和替代的(还有就是照顾失能、脑萎缩和临终的老人)。因为婴儿仍秉承着数万年前对自然的本能恐惧来到世间,无休止的索取父母的关爱;当他们刚能跑动时就要四处接触自然,为将来成为合格猎手和采集者、不至于饿死而训练身体和大脑。倘若住宅贵那么一点、小那么一点、没有自带小院或临近草坪公园、邻里社区支援稍差那么一点,养育就会成为现代人难以承受之重,生育率也会非常差,而这又会影响当下对各类长期资产的投资意愿,影响债权总量的增长。

3.5 阶段小结

简单列举国家、市镇、企业和家庭四类债务人,以及最终债权人(放在家庭之内)的约束、行为和关联之后,就可以看出,市镇、企业和家庭能否自动响应居民的需求(而非部委官僚和政党政客们的),自由发债发股借贷并双方各负其责,是国富国穷、增长停滞、应对变化时会灵敏自动还是僵化等垮、相关行业起落和传导等的关键因素。仅留意债权市场的话,那社会融资额(即新增债权)的细分流向和累积数,会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指标。

针对关注的国家和行业,则需依照受管制的敏感度(比如土地、规划、教育、卫生、劳动、环保等),逐项列出相关法律条款和行政部门,评估投资机会和风险(或者讨论公共政策)。如果一国陷于停滞(或者说债权生态已经扩张到了地理、物产、人口、技术和管制的边界),且近期内既无管制突破也无技术突破的可能,那就安心内卷、博傻、养娃,同时多看看其余地区有没有解除管制能带来红利。

3.6 银行、投行、基金、保险等债权经纪人

其市场职能的部分,已有的讨论已经足够多了。这里只提示一点与权力规则交错的部分。

银行业是债权规则和债权生态的核心部分,其公会(连同基金业公会)受托的真实的国民利益,也超过政党政客们政治动员所征集来的口头委托(当然债盲型的政治学者们不会意识到的),权力地位应当平行于高院、议会和行政部门,对许多重大事项有否决权。不过由于金本位、大萧条和一二次世界大战,人类走向了全民战争型国家而非债权型国家,于是银行业就只能接受怀疑、管制和扭曲,并在必要时背锅(权力游戏的必然)。

好在那些越是贬低债权规则的权力-制度结构,其财富越贫瘠,其财政和债务稳定性也越差,其平均寿命也越短,总体而言银行业(或央行)的地位还是会缓慢上升,就是苦头和折腾多一些。

投行的传统强项,是让各类商业组织适应债权规则、获得债权人认可,包括协助其发行债券、股票、实施组织变革、业务和资产的并购拆分和出售等。这一强项也可以用于辅导自治市镇、公用事业的重组、拆分、发债,当用于辅导国家改革或崩溃重启的话,其平均水准估计会远超此前所有的政客和民粹的瞎撞,或者IMF和各路经济学家们提供的方案,可以少耽误一代人。

保险业的太多潜在业务,也被更低效更易寻租而且责任虚置的官僚审批体系夺走或压制了。比如驾驶资格或持枪资格、医生或电工等执业资格、移民或旅游签证、药品食品电器车辆等的上市资格、餐馆医院的经营资质分级、楼宇的坍塌失火风险、高危工厂的泄露爆炸风险,等等。即原本社会各方的顾虑,大都可以用商业保险来解决,仅部分难以全面商业化的(比如失业、养老和重疾等)需要国家、自治市镇和非营利组织和慈善型组织,合理的分摊。

这段现在听起来有点儿异想天开。不过退回二三十年前,还到处是为了强征强拆获取资源而与群众打成一片。那再有二三十年,主导社会的那批人的心智模型大不相同,也没人再复读老一代人的声音,那很多声音听起来,也许就不那么异想天开了。

3.7 最后是债权、物权、人力和商品市场。

债权市场:信贷债券股票的一级市场增减,或者社会融资额,是整个生态的增长和互动的源头。其中那些能带来资源重组的新增债权,尤其新增基建、市政、住宅和工商业设施等融资(印钱)大项,全部通畅的话可以二三十年从战争废墟走到美国一半(但如果基建已过剩,那国债增量不如直发平民)。

二级市场:是否与国际完全联通;银行间市场的利率和汇率;股市债市的二级市场的正常或剧烈波动等。各个团队们应该已经有大量经验模型了,个人建议截掉冷战和以前的数据(英镑危机以前的联通性不足,互动传导模式与现在差异大),最长延伸到马歇尔计划,之前金本位时期的,拿进来则疑似添乱。

物权市场:土地变更用途和流通转让,房产的一级开发和二级交易。由于土地涉及基建、市政、住宅和居民服务业等的海量融资,因此是否完全在债权规则的控制之下,还是被部落规则被官僚规定或者议会立法锁住,基本上能决定国富国穷。

和债权市场相似,物权市场的交易发生后仍然呆在市场里待价而沽,因此“资产的边际定价效应”比较明显,即一点点成交的就能为其余同类设定价格。倘若被管制而导致泡沫,那多半也会重击一代人。

人力市场:雇佣薪酬、失业退休,和养育教育。其作为债权循环的中间人,有一种“自激”现象,即其收入越高、消费能力越高、越能支付的起别人的高薪酬,尤其是雇佣最多、被自动化和制造业全球迁徙冲击较少的市政和居民服务业(餐饮休闲健身娱乐家政养育养老医疗等)。不过多数讨论就业的语句还是沿袭自金本位时期的工厂主导的模式。

商品市场:可分为各种消费品市场(产业界、投资者和商学院的研究很多),和各种大宗原料市场(交易商和投资者们的经验模型也很多)。其标的在交易之后通常会消耗掉退出市场,新生产的进来补充,大致符合经济学的供需模型和价格规律。做经验模型的话,应该也都截掉了冷战期间和冷战以前(或至少集装箱以前?)的数据了吧。


  4 .  训练、内化、交流和知识协作  

对于大多数债券型心智的个体来说,首先熟悉框架,即国家、市镇、企业和家庭四类债务人,对着最终债权人(家庭)的消费和投资,形成债权物权人力商品四类市场,银行投行基金保险四类经纪人维持秩序,并自动扩张到地理物产人口技术和国家权力干预的边界。

然后慢慢把自己和朋友的疑惑一个个都代进去,看看是不是比以前解释顺畅一些。比如这么多存款为什么不花?导致企业挣不到所以不雇人所以大家卷?那就归因于最终债权人的消费意愿和投资意愿了。哪些人有消费意愿却挣不到钱,哪些人有钱却不能买独栋别墅庄园,光商品他们又能消费多少呢?(日韩的内需不足也与后者有关)

如果想通了,试着回答别人疑惑,或者写出来,试试读者们能不能理解。能找几个同好组群切磋,效果会更好。用上几次,这个框架就扎根了,以后再有困惑或发现,它往往就能自动跳出来给你个解释,仿佛在等着吸纳新层次、新主体、新因果,填充它自己。

如果是投资团队,那就比单人高效太多了,各位应该有的是办法来磨合、填充和训练。


最后是一则会员招募消息:

1) 微信群,各位交流为主,会员而非学员,更像是以我为标签和看门人的知识见解互换集市。我只会偶尔插话点评,除了债权经济学框架的拓展应用答疑,可能会讲一点历史和组织行为学,基本无法提供认知刷机以外的知识、信息和咨询;

2) 暂无讲课讲座规划(欢迎各位讲),可免费参加线下活动(北京、沪杭、广深概率大);

3) 最好是老读者,或者有朋友保荐,或有作品可见,尽管付费门槛已经是信任证明,还是想阻拦陌生冲动消费。

4) 职业教书、写字或传播的同学,入会2K,有以下研究意向和相关作品的,会有免费名额:脑科学功底的(一直感觉大脑决策与董事会决策与议会或宫廷决策有些像,似乎可以类通);研究方向是城市经济、市镇规划、教育、卫生等公用事业相关的(国内太缺这类知识公共品了);对金融社会史、危机与改革、官僚机构与组织行为等有心得的。

5) 金融投资机构从业者,偏重知识研究的岗位优先,入会5K,个人强烈建议找同事好友组团练习就可以,不用付费入群也能遥遥领先(感觉像是在征收社恐税);

6) 个人投资者、企业家等,可购买旁观席(数量有限,有朋友介绍的通过率会高),入会10K起,觉得看一群有意思的人聊天很有意思的那种高级消费;

7) 以上都是每年续费1K;

欢迎私信联系(到20231230日有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