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央行派学者们讲清楚了《货币从哪里来》,也扒掉了“主流经济学”的皇帝新装

学总 2100视角 2024-01-03

《货币从哪里来》这本科普小书,由几位与英国央行深度合作的学者们编写,讲清楚了现代的“钱”是怎么来的;也批评了不懂“钱”的诸多官方机构、经济学理论、大学教材和财金媒体们,持续的误己、误人、误国。

该书最可贵的,是汇总了包括全球主要央行在内的诸多学界的共识,剖析了主流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就是把货币当作商品(或面纱或中性),而非基于债权和债务的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这个错误从斯密时代起,两百余年一直未能得到彻底纠正。到了信用货币主导经济体系运行的当下,流通货币总量比金本位时期增长了几千上万倍后,已荒谬到了不可饶恕的程度。

这几处亮点主要集中在前三章,只有几万字,而且表述通俗易懂。仅需付出一两个小时,就有可能终身受益,轻松识别并避开诸多“经济学”泥潭和迷宫,更好的理解和应对当下经济体系和社会变迁。这次阅读的投入产出比可谓高到百年一遇的级别,强烈推荐必读。

这篇导读会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提醒读者们,不要忽视这一波认知冲击的强度(窃以为可与物理学的牛顿冲击和生物学的达尔文冲击相提并论)。多数经济学科普书籍,乃至教材、专著、权威(含诺奖得主群体)、专家和大V,此后都可以贴上“经济思想史”、“业余民科”、“皇帝新装”、“草台班子”甚至“邪教”的标签,甩到身后。

对于需要理解和应对经济实务的读者群体而言,包括银行投行基金保险等金融从业者,各级财政官员,各类公营事业或商业机构的负责者,实业或证券投资者等等,这波认知冲击带来的基本上是净收益,长期而言他们熟悉的规则和话语的地位会显著上升。

对于经济学知识传播者、政策建议者和理论研究者们而言,就不一定。多数会感觉到失落甚至幻灭,会本能的愤怒、拒绝、贬低、反击或者无视。仅少数原本就对旧理论范式不满、有意探索创新的研究者们,可能会兴奋到发抖,因为强震之后会露出许多新的研究赛道,其中至少有N条指向未来的诺奖。

这篇导读的后半部分,主要是与受冲击后少数试图寻找新方向、建立新框架的读者们的交流对话。可能会原始简陋,但好过没有和散漫的探索,而且不持续抛砖和挨批的话,也很难发现同好、切磋改进。至于原书后半部分的内容,限于单纯货币视角且面向英国决策者和公众,不够贴合这个需求,只适合作为未来共荐共读的许多份参考资料之一。

有些读者可能会感到后半篇认知框架的讨论,过于抽象和跳跃。这很正常,可以转发给你信任的高手朋友点评讲解(但请慎重发给学界中人,激怒的概率相当高),或者等几年更多应用类科普类的内容涌现出来以后,再阅读消化和应用。


   第一部分:正视本书带来的认知冲击   

如前所述,该书的亮点和冲击主要集中在前三章。我会用蓝色字体直接引用原文,补充点评注释的,则会用黑色字体,下同:

第一章“导言”,分为关键问题主要结论本书结构三个小节,全书要点基本都有提到。

第二章“银行如何运转”:回顾了银行被视为金融中介和托管人的普遍观念,审视并批判了教科书中信贷创造的“货币乘数”模型(第五章还批评了主流的MV=PY公式,八十年代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后,经济学家们建立了省略货币的宏观模型的尝试。这种疯癫思维在次贷后广受批评,现在又有些学者试图把货币加回来)

第三章是“货币、银行的性质与历史”:批判了主流经济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观点,即认为货币是一种商品;我们的研究表明,货币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和债务的社会关系(这为非专业读者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标准:不使用债权债务视角讨论宏观经济的学者,大概率还陷在旧八股文里没走出来)

1.1 关于现代货币的创造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和银行对现代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全球关注。然而,无论是一般民众,还是经济学家、银行家、金融记者和政策制定者,对新增货币是如何被创造的,仍存在广泛的误解(这句引自第一章导言之关键问题,可谓打倒一片,注意这个语境下的批评对象还是英国,国内公众和精英们的误解程度估计更严重)

对于银行是做什么的,人们存在一些相互矛盾的描述。最简单的版本是:银行从储户那里吸收资金,然后把这些资金贷给借款者。然而事实上恰恰相反,银行不需要等到客户把钱存入后,再把钱贷给其他人。银行在发放贷款的同时即在借款人的账户上创造了一笔新的存款

新的货币主要是在商业银行通过发放贷款(包括透支)或购买现有资产扩大或创造信贷时产生的,在创造信贷的同时,银行也在我们的银行账户中创造了全新的存款,而这些存款实际上就是货币。原文没有强调,在偿还贷款的同时也会注销一笔已有的存款,这是一个遗憾。建议记住“银行贷款或买债时创造存款,还贷或抛债时消灭存款”

这种分析既不激进,也不新颖。事实上,世界各国央行对新货币来源的描述都是一样的——尽管通常发表在不那么知名的出版物上。(这三段都引自第一章导言之“主要结论”小节,原书还有多处引用各国央行报告或央行人士的类似表述,这里不逐条抄录。看过原书后不难得出结论:央行派学者们是对的)

注:除了原书正文和附录中提到的那些佐证,还有一些中文资料可供国内读者参考。雪球网友ENochgao已将英国央行官网的那篇《Money creation in the modern economy》,译为《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创造》,相对通俗;前央行学者孙国峰《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和经济运行》(《经济研究》2001年),《真相与谬误:传统货币银行理论的思想根源》(文集《第一排》),《货币创造的逻辑形成和历史演进对传统货币理论的批判》(《经济研究》2019年),也都很易懂,而且关于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的比喻也很贴切;李斌和伍戈的《信用创造、货币运行与经济结构》,则较全面但也较晦涩。顺着他们的文章还可以找到更多的讨论。

1.2关于现代银行的运行

“要让经济学家认识到银行贷款和银行投资的确会创造存款,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约瑟夫·熊彼特,1954年  (这句引自原书第二章“银行如何运转”的开头,书中还提到一些著名经济学家们的反思和批评,这里也不逐条抄录。说明学界并非没人意识到,只是百余年来无数的内部质疑和探讨,没能推翻主流,也不为公众所知)

人们对银行存在很多困惑。很多人不明白银行到底拿他们的钱做了什么…很多大学经济学教科书上的银行业模型已经脱离实际数十年,并且不幸的是,许多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仍在研究这些过时的模型(这段引自原书第二章“银行如何运转”之“关于银行的困惑”小节,嗯这里就不提那些连模型也不看就直接下令的)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广泛查阅了500多个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和其他权威机构的文档、手册、指引和论文中的信息,以找出事情的真相。几乎没有经济学家有时间亲自去做这项研究,并且金融部门中的大多数人只专注于金融体系中的某一个细分领域。这就意味着能从整体上准确、全面理解现代银行业和货币体系的人非常少。(这段引自原书第二章“银行如何运转”之“关于银行的困惑”小节;可以说主流经济学关于货币和“钱”的所谓“权威共识”,几百年来都是没接触银行实务的外行们的误解和脑补)

1.3 关于货币是信任而非商品

货币不是金属,而是嵌入的信任。信任被嵌入在哪里并不重要:不管是在银上、黏土上、纸上,还是液晶显示器上。--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 2009),历史学家(这段引自第三章“货币、银行的性质与历史”开头。另,弗格森的《金钱关系》和《货币崛起》中文版已引进,还有陈志武的《金融与文明》等,都属于相对较好的非信用货币时期的历史科普书籍)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詹姆斯·穆勒、大卫·李嘉图,还有卡尔·马克思,都认为真正的经济价值不是存储在货币中,而是存储在土地、劳动力和生产过程中。货币只是一个代表价值的符号。

现代的新古典经济学建立在改善交易的货币中性观点上,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基于供给和需求的数学法则建立了“科学”的经济模型。在至今仍然主导经济学的一般均衡模型中,“真实”交易--包括商品和服务--由于货币的存在而得到改善,但货币本身并没有起到显著的作用。

任何经济模型都需要概括、假设和简化,以便告诉我们一些事物运行的情况。但在正统经济学对人们与货币关系的描述方面,其假设是如此牵强,以至于该模型出现了致命的缺陷。(这三段引自第三章“货币、银行的性质与历史”之“货币商品论:货币的自然性和中性”小节)

正统经济学的分析依赖对现实的演绎性假设,这样才能构建抽象模型。相反,一些研究者采取了更具有归纳性的方法来研究货币和银行的实际运作,更倾向于认同货币本质上是信贷和债务关系的观点。这些货币研究者来自不同的学术领域,其中有非正统经济学家(包括一些20世纪早期的经济学家)、人类学家、货币和金融历史学家、经济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事实上,他们在学术上的唯一共同点是他们都不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这段引自第三章“货币、银行的性质与历史”之“货币信用论:货币反映的是社会关系”小节。提到的诸多历史素材和学界研判,这里也不逐条抄录)

注:注意最后那句中学术上的唯一共同点,还有前一段的致命的缺陷,和更前一段“科学”的经济模型所加的引号。这已经把英式鄙夷和嘲讽拉到天花板了,不能指望英国学者们还能写出比这更狠的话来。换成革命和批斗词语更丰富的中文表达,那大概会是会直斥新古典经济学圈子为侵入学术界的一群业余民科,其构建的理论体系是前科学甚至伪科学,是需要被淘汰的科举八股、骑马射箭、本草纲目。

再多抄录已无必要了,可以去读原书。只需知道多数学术领域的研究者们都站在央行派那边,只有被“主流经济学”蒙住心智的群体,才会躲在他们构筑的认知茧房里互相认可,自认为是“科学”,甚至“社会科学的皇冠和明珠”,是经济运行的指引者而非祸害者。可以回想一下从“经济学”诞生后两百年的金本位时期,对广泛的贫穷和高频经济危机的失语(这是革命和战争的主要催化剂);以及挣脱金本位之后几十年,应用于发展援助、债务危机、经济改革和转型等的无能。

当然这些论述无法说服所有人,尤其是那些认知、声望、地位和利益都锁定在旧圈子里的群体,通常会一直坚持到退休或过世或所在机构解体,所谓“科学进步靠葬礼”。但能说服一小部分也很好,也提供了自信(我们并非异想天开,也不是被民科忽悠了),还有防护盾(你要批驳的话,请先去驳倒央行派学者们)。

这就像有人喊出了皇帝新装后,其余人就不用私下嘀咕或者裱糊雕琢,可以放开讨论交流,这会显著地加速新框架的形成速度和质量。如果感觉参与的同好不够多,那就多传播这本书或这篇导读,或者自行创作和传播,让更多人知道并加入。

接下来就是第二部分,与那些被说服了而且有压力或有兴趣更新认知框架的读者们聊聊。


   第二部分:关于更新认知框架的讨论   

对于多数读者来说,仅仅厌恶和不再使用“主流经济学”的那些混乱模型和黑话,不去浪费时间阅读和关注,就已经相对“赚到”了。如果还能关注一批优秀的挣脱了旧框架的作者,或组建知识共享圈子,那么比起孤身探索(空想)的优势就更显著,可以快速消除认知盲区和误判,在现实压力下的存活概率或竞争胜率会更高一些。

这里特殊的是,旧框架被连根拔起和摧毁,各种知识模块震碎了一地,灾后重建者们各持一些碎片加上一些经验和直觉,合作拼图时会有很多困难,因此最好还是先有一些基础性的共识。这里我提供一些二十余年来的思考心得,不够全面也未必全对,仅供各位筛选作者和讨论者时参考。

2.1 厘清“货币理论”

这本小书已经讲清楚了,现代货币主要是银行为企业和居民发放贷款或购入债券时创造的存款,可以理解为银行保兑本息的流通债权。需要注意的是,国债、市政债、企业债和股票等流通债权的规模也不小(比如美国的债券股票总市值,约为银行贷款存款的4倍左右),尽管并非银行创造并保证本息,但其作用和和接受度相近,而且可以互换,因此不宜单独观察银行货币而忽略其他,应该同时观察各种流通债权的诞生、流通和后果,再关联整合。

其次是,银行为合格企业和家庭发放贷款,和人们选择用银行存款结清债务(或避免赊销形成债务),这是不同的主体不同的选择,不是一回事。人们在信任边界内的差时合作,往往不要求使用货币甚至不精确记账,比如家庭夫妻父母子女之间;当信任网络无法覆盖时,人们才不得已采用金银或商品来实现差时合作、结清债务(或避免赊销形成债务);即使有了银行后,有时人们也会拒绝,只接受物物交换或金银或美元或比特币;有时人们则会接受国债、市政债、企业债和股票,或者混合了上述债权的池子,并愿意抛出货币,等等。

因此研究视角应该聚焦于人们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逻辑,而非什么“货币的本质”。换句话说,可以研究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演变,但试图从中抽象出什么纵贯古今的单一“货币理论”,就很容易歪楼,所谓舍本逐末。

主流经济学就没跳出这个坑,拿着金银货币和金本位时代观测总结出来的“货币理论”(以及商品交换等“规律”),开始构建整个体系,到了信用货币时代(债权、资产和服务的比例和主导权重,已显著的超过了商品交换),还不肯改,或者单个学者发现不对也改不动了,正如这本小书里反复提及的那样。

2.2厘清“经济模型”

关注人类与货币相关的行为的话,那经济演化史大概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当下信用货币体系,银行能给合格企业和家庭无限的发放贷款,创造的存款用于采购土地房产或设备或雇佣,变成其他人的收入和消费能力、投资能力。国债市政债企业债和股票也能借着巨大的货币池子,近乎无限制发行,起到与银行信贷相似的作用。

其二就是金本位零和时期,银行创造贷款存款的能力严重受限,资产和收入就都很少,内部外部冲突严重。其三是公众银行发明以前,有限的金银只够人们交换少量的物品,很难有资产资源的合作交换,抢到或继承了领地的可以役使其他人(畜人时代)。其四是狩猎采集时代,领地并不固定,战胜的小群体才能生存,陌生人之间几乎没有交换和合作(兽人时代)。再往前推就是生物世界的经济学了,基因要决定如何在树叶和种子之间分配营养才能留下更多后代。最后是物理世界,没有经济可言。

主流经济模型的最大盲点,是把当下信用货币体系与金本位零和时期,这两种差别巨大的机制下的表现,串在一起不做切割不做调整,导致处处牵强。合理框架是横向切割而非纵向贯通,把金本位零和时期划到经济史的标签下(最好连经济思想史、政治思想史和社会思想史一起切割了)。当下的经济活动,则要与当下的技术条件(比如廉价航空、集装箱和互联网)、当下的权力-制度结构和观念-文化体系,结合起来观测,才有助于理解现实并应对。

如果是应用类的经验模型,那还建议插入更多时段,越早的时段的权重越低:次贷危机、98年危机、尼克松废除黄金绑定,起点则设置为马歇尔计划。在这之前的运行机制则差别太大了,放进来是添乱。

反观当下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框架,其继承了金本位时期的厂商-消费者模型(货币被忽略了),在大萧条的崩溃后,加上了政府支出,变成了“厂商-消费者-政府”三类行为主体,人力市场(就业失业)和商品市场(通胀通缩)两个核心目标,财政政策(借债和赤字)和货币政策(利率调节)两个关键调节手段。大多数海外宏观经济学的讨论,都在这几项里打转。

这个基础框架里,国债、市政债、企业债和股票以及银行贷款存款竟然不在其中,金融学投资学等被迫分离出去成为单独学科;商品生产和交换以外的市政、基建和住宅等大项资产,和卫生、医疗和各种居民服务业等大项雇佣,竟然也不在其中。这么个烂东西使用传授了几十年还不废弃,可谓赤裸裸的不要脸。

还得吃这碗饭的那是没办法,不吃这碗饭的自然不必给它一分钱的面子,也不必浪费一分钟去修补,可以沿用优化已有的行业或私有的经验模型,或者直接对照着现实重新搭建框架吧,如果觉得有兴趣有必要的话。

2.3 推荐一个债权经济学的基础模型

这是我提炼出来的容易理解、也容易应用和扩展的替代模型。先把“货币”和“钱”和国债市政债企业债等流通债权大致同等处理,股票也作为一种特殊债权看待,再从主体到行为到现象。注意下面内容是高度简化的仅供提示的,认真的话可以自行扩展成一节课或一本书。

2.3.1谁能创造各种流通债权,也就是社会公众认可的“钱”并推动经济运转?主要有四类债务人国家(国债)、市镇(市政债)、企业(贷款、企业债、股票),家庭(贷款,主要是房贷);

2.3.2这些债务人会形成哪些有形无形资产经营还款能力,以履行债务合约?比如军警公务员+税收,市政公园学校+物业税,厂房设备商铺+出售商品或服务,房产汽车+打工卖命,等等。

2.3.3这些新增债权又会流向哪里?国债借到的存款,可能会流向基建或公务员或福利或票仓;市政债借到的存款,可能会流向基建承包商、地主、教师或警察;企业贷款发债发股借到的存款,可能会流向土地厂房设备材料等的供应商以及雇员;家庭借到的存款,可能流向房产商家具商和车厂等。这里要注意,银行信贷是新增存款,而发债发股则近似于新增:买债买股者不觉得“钱”少了,而发债发股者花出去的“钱”,则实实在在的落到了别人账户上。

最终债权人还是家庭。因为国家、市镇和企业都是法人,他们资产中对应的债务,由家庭们直接持有(通过债券)或者由银行代为持有(即这些法人欠银行,银行又欠家庭),企业们的净资产最终也由家庭们持有(上市股票或非上市企业股东)。因此家庭们的消费倾向、投资倾向(包括置业养育迁徙等),也会最终影响几类债务人的命运。

2.3.4 谁来协助发行或持有债权,代表债权人利益,筛选债务人资质并约束其行为?主要有四类债权经纪人:银行、投行、基金和保险(保险功能这里先省略)。他们是债权网络和债权规则的支柱,正如议会司法、行政官僚和政党政客们是强权网络和强权规则的支柱。只是前者是签约并拿到钱后才受债权规则(欠债要还钱,发股要分红)的约束,债权经纪人们会倾向于扩大各方的发债自由并从中获利;而后者则通行于全部领土和国民,权力经纪人们基本处于零和竞争状态,会倾向于限制各方自由或汲取各方资源再分配以自利。

2.3.5 这些债务人、债权人和债权经纪人们的行为,又会导致哪些后果?较容易观测的有四类市场:债权市场(各类债券股票和贷款存款的增长收缩,二级市场波动包括债市股市汇市和利率)、物权市场(土地房产楼宇等的新建和价格波动)、人力市场(雇佣失业薪酬和养育教育,注意薪酬有一定的“自激”效应,就是薪酬越高,越有消费能力,也支付的起别人的高薪酬)、商品市场(消费品和大宗原料,不像债权和物权市场,交易后仍留在市场中待价而沽,因而缺少“资产的边际定价效应”)。

注意这几类市场波动既是前几类行为主体互动的结果,又是前几类行为主体下一步行动的原因,可谓因果网络、因果循环。

这样我们就获得了一个简洁易懂的框架,把货币和“钱”扩展到所有流通债权,关注几类债务人的行为、债权人的行为、债权经纪人的行为(有了“钱”,再加上“权”,即对法律、行政和政党的分析),就能大致理解债权物权人力和商品市场的波动。

而现有框架里把前端行为主体的互动网络当作黑箱,闷着头拿着末端的现象(通胀率、失业率、利率、增长率、大宗价格等等等等)拼命堆积数据、大算力破解因果关联,或者以师傅的经验模型带着有天份的徒弟,试图从末端倒推源头黑箱和互动规律。这效率实在太低而且太费脑了。

2.4 初步熟悉这个债权经济学框架

注意,以下除非特别提及,都是把金本位时期切割掉以后的讨论,不混着串在一起。

2.4.1 一个较为稳定的规律是,一国债权总量和结构,会自动充满该国地理、物产、人口、技术以及权力所允许的边界。因为自利并自负其责的投资者和银行、投行、基金、保险等债权经纪人们,天然的会倾向于发现和说服所有愿意合作的市镇、企业和家庭,在遵守债权规则的前提下尽量借贷、发债(或发股)、形成资产和收入。因此尚有增长空间时,会被扩张者自动填补;而达到边界时还继续扩张的,则会自动遭受阻力乃至损失。

2.4.2 因此所谓“发展理论”就变得相对简单了:允许成立或引进竞争性的银行投行基金保险等债权经纪机构,给予市镇、企业和家庭的发债发股借贷自主权,尤其是市政、基建和住宅等大项债权资产。单独私有化或保护产权而没有活跃有效的债权经纪人网络,那并不足够,参考休克疗法等案例。

诺奖警告1:此前的发展理论基本没挣脱“资本+劳动+技术”的视角(索洛模型以及后续各种变型或补丁,但几乎都不管用,所以现在发展经济学跑去做贫穷或妇女或公平等议题了)。因为他们眼中没有流通债权,也就没办法讲清楚“资本”。把二战后德日韩的和中国改开后的历年流通债权结构和数据,加上一些对照的跑一下,骨架就差不多了。

2.4.3 如果加上金本位零和,及其约束下债权总量触顶自动回撤的机制,加上黄金产量数据,那大致也可以理解何以工业革命后一百多年没怎么富(远不如欧美二战后那二十年的),经济危机为何连绵不断,大众(包括马克思)为何那么愤怒和激进(还有二战后慈父坚信英美的危机必然越来越严重、间隔越来越短,要求苏东集团保持战时状态)。

诺奖警告2:伯南克已经论述了大萧条与金本位的关系,但往前追溯整个金本位制度的,好像还没人做(或者有了但我不知道,以下皆同)

诺奖警告3:诺斯认为工业革命起源于产权保护等。但这并不显著。当时英国最显著的变量,是流通国债从17世纪末的三五百万英镑,增到铁路通车前的7亿英镑,增长约200倍;公众银行也从仅几家,增到约700家(可参考《债权经济学01:绪论》中那7000字讲英国转型的,现在看失控了不配当绪论,先留着不删了)。很不理解诺斯以及一大波研究者为何置之不理。货币中性论的毒有那么深吗,能让最聪明的人变瞎子。

2.4.4 提高人均收入的最佳办法,是释放市镇、企业和家庭的发债自由,各自判断、各负其责,尤其是市政、基建和住宅等“印钱”大项。从事实上看,收入就是债权的流动,每笔收付款都会变成上家的“支出”和下家的“收入”,源头没有债权涌现,那怎么内卷和吃苦也上不去。一瓶牛奶换一个苹果能改善双方福利,但算不上增加“收入”。当然也要有消费自由,勒着禁止别墅庄园豪宅豪车游艇,那也循环不起来。

诺奖警告4:古典经济学认为收入来自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符合金本位零和时期的经验印象总共就那些“钱”,你比别人生产率高你就抢到了订单。但到了二战后没法解释欧美人均收入的飞速增长了(债权总量的增长倒是可以很好的解释),于是人力资本、知识溢出、全要素生产率等黑话纷纷发明了出来还拿奖。这在债权经济学眼里,又是属于蠢到不可饶恕级别的。

以上都是理解了债权模型后近乎不言自明的“常识”,而在旧体系旧框架里属于了不得的发现,结果还错了,有些应用还导致了灾难。

2.5 关于搭建入门级可应用的框架

这里的入门级可应用,是指用户们可以沿用这个框架,对照现实时逐个揣摩各类主体的约束和行为,并试图勾连到各个市场的起落,视野就会慢慢清晰,还能快速理解并发现关键节点变量,再决定如何拓展研究。这比继续在原有框架和圈子打转要省力的多。

不少朋友希望我能将其扩充成一系列课件或者简明小册子,这牵扯的知识面太广了,我肯定没法挨个领域去啃去写,最多写些我觉得自己相对擅长的两三篇(拖延症已经开始爆笑了)。其余章节约稿也不那么容易,还是传播它,再寄望于参与读者们多了能自发涌现吧。

2.5.1 国家相关的部分。

首先是理想模型,假定权力-制度结构主要由债权经纪人们和市镇们主导。然后一项一项管制从松到紧的添加上去,首先是银行、信贷和金融市场的管制(包括汇率和国际连通),市镇自治程度(尤其是涉及市政、基建、规划和住宅等资产大项),企业设立和融资自由,农户家庭的土地住宅的流通自由等。

这些管制的范围和强度,能大致决定人均债权总量是几百美元还是几万美元,质量如何。当各项管制释放或收紧时,又会出现对应的改革红利或者收缩绞杀,并在整个债权网络中逐波传导。这些可以用于理解国富国穷,判断增长还是停滞还是崩溃。

对此感兴趣的,可以共荐共读一些公共选择学派、官僚行为和选举分析、当代政客传记、危机改革与崩溃重启等的书籍或文章,有些大致感觉。如果需要拓展成简易课件(类似于经济学原理中的一章),那就需要一个兴趣小组(成员可能是持有的利益、考虑进入的行业或者国家,权力结构异常、政策风险较高,或准备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分工做一些比较研究。其中较为麻烦的,是各种权力-制度结构下的立法司法、部委官僚和政党政客们的博弈演化部分。

2.5.2 市镇相关的部分

充分自治的市镇会响应居民的各种需求,并拥有相关的权利:自主确定房产税和土地增容费,自主发债,自主规划,市政建设和维护,区域垄断性的水电气暖等服务,非营利性的或补贴的学校医院福利机构等的运维。目前仅美国那8万家地方自治体(其中约5万家独立发债),相对接近充分自治。

这个领域的知识,国内可供学习的资料非常少。按说国内目前约百万亿的地方债的规模已经很大,商业地产类机构、地方债从业者、市镇或公立事业机构的财务主管等,也会有对这类知识的需求。未来如果市政债分解下放且权责对等,有准备者也会有较高概率挤身地方精英阶层。但奈何目前行政权力主导下,知识近乎无用,也没多少人有兴趣投入。

暂时看只能简化处理,只关注地方债放松或收紧时,或地方规划自主权、用地指标、住宅形态管制等放松或收紧时,会导致“钱”流有哪些变化。

2.5.3 企业相关的部分

我把企业粗分为几类:地理物产依赖型的(农林牧渔、能源矿产等)、跨区管网设施型的(公路铁路港口、电力通信油气等)、生产搬运订单型的(制造加工安装物流等,可以到处迁徙的)、终端居民服务型的(商超餐饮体育培训娱乐,营利性的教育医疗养老等,严重受限于市镇自治程度)、数字网络服务型的(娱乐游戏商务软件存储等,更容易到处迁徙),等等

相关行业研究员分析师们就多了,不过这个框架下会偏重大项资产(比如基建能源等),因为其受政府影响较明显,增量带来的收入效应和传导效应也相对明显,尤其是新兴市场。这与股市热点不是很重合。

2.5.4 家庭相关的部分

居民的消费倾向、投资倾向,行业分析师们和股债市场参与者们对此并不陌生。需要补足的,是借贷倾向、养育、置业和迁徙倾向。其中自治市镇的规划自主权和教育自主权,由于会影响住房形态、住房可得性、教育成本等,因而影响巨大。另外需要补足的,是哪些新增债权会流向哪些居民的分析(比如新增基建会流向哪些群体,新增地方债会流向哪些群体等)。

具备脑科学功底或者辉格粉(比如《第三牧场》粉丝),还能有望在个体大脑决策机制、公司“大脑”决策机制、国家“大脑”决策机制的关联等方面提供一些有趣的洞见。

2.5.5 银行投行基金保险等债权经纪人相关的部分

金融从业者和行业分析师们也很多。只是多数自认为企业职员,很少会去思考债权规则全覆盖或半覆盖、有效执行和被干预扭曲乃至废掉时,对整个债权生态和社会的影响。而这对于债权经济学的认知框架是很重要的。

保险的小组可能较难凑齐,尤其是那些本该由保险公司开发承接、但被官僚审批发证或官办社保养老等替代了的“不存在的业务”,但框架又需要理想模型来比较。

2.5.6 债权市场相关的部分

主流金融学教材的一个缺陷,是偏重于微观表现,而宏观相对较弱。以我有限的印象,宏观研究员圈子们似乎很少把货币当作债权之一种来处理,也没认真解析美国市场近几十年的异常(没被中印分流而是借助和塞入)和可能转向,也没考虑债权增量的溢出传导效应,因而对新冠发钱和高增长期的经济体应对不佳。参与者们也都是各凭借经验模型和直觉去推测。

这个方向看似值得研究,感兴趣的人也多,但业余兴趣小组未必能有可观测的成就,多半会停留在缓解一点困惑的水平。

2.5.7 物权市场相关的部分

这大概只能形成一些增长、泡沫、土地管制和债权增量溢出传导等相关的通用知识。严肃的研究需要对管制、市镇规划和教育、家庭收入和行为等方面下功夫,成组有难度。

2.5.8 人力市场相关的部分

这大概也只能共荐共读一些通用知识了。可能会有些基于共同需求的关于养育和教育的讨论。

2.5.9 商品市场相关的部分

关于消费品和大宗商品的知识,通常是行业经验和私有模型,在债权经济学框架中也处于末端。因为它们多数时是受债权总量和结构变化的影响,很少会影响到新债权的诞生和转移。从业者们估计会对债权框架感兴趣,期待逮住下一波类似十几年前中国疯狂且相对有效“印钱”时的红利。

2.5.10 地理物产人口和技术的边界

人口和技术相关的讨论可以说足够多了,关于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社会和投资,也有很多高质量的书籍和文章。对于初级应用者来说,找些质量较好的看看并交流即可。


---------------

暂时就这10个小项。如果您对这个框架非常感兴趣,还想看到更多内容,可以去翻我前面几篇文章,要忍受一下散乱重复和碎片跳跃:

1交代我的思想资源

2债权经济学框架科普版(很多重复,文末有会员招募,能参与这10项的讨论和撰写者优先,注意需要付费)

3投研版(很多重复的,不成熟时反复改写)

4)绪论版(讲古较多,2万多字,催眠)

5)更早的刷机学2100系列3篇,可以自己去找,据说正常人都没法看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