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堂课必须上!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每条都受益终生!

觉悟号 2023-02-15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回。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最初直畅本怀,讲说《华严经》二十一日,后因观机逗教,又再说《阿含经》十二年、《方等经》八年、《般若经》二十二年,《法华经》和《涅槃经》共八年,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佛陀说过无量数次,感化无量数人。


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


以下2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以见佛陀的慈悲。



01


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之为“八风”,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八风吹不动”?


在《法集经》中,佛陀说:能说空者,世间之法所不能坏。何以故?心不依止世八法故。何者为八?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不生忧喜称讥之音,而无欣戚毁誉二法,心不高下,于诸苦乐,不贪不厌,如是世法,不能破坏。



02


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能够反省改过,懂得惭愧忏悔。


《增一阿含经》卷九说:有二妙法,拥护世间。云何为二法?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


03


忏悔,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五分律》卷三说: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



04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


佛陀在《罗云忍辱经》说:忍之为明,踰于日月。龙象之力,可谓盛猛,比之于忍,万万不如一。七宝之燿,凡俗所贵,然其招忧,以致灾患;忍之为宝,终始获安。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05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增一阿含经》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说:不毁谤于人,亦不观是非,但自观身行,谛观正不正。


06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唯“精进”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杂譬喻经》中举出“精进报至”的故事说:


昔有伎儿,作种种伎乐,从一富长者乞牛。长者了无与心,故语之言:“汝能如是勤作伎乐,昼夜不息,满一岁者,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能。”复与主人:“能听不?”


长者亦言:“能。”于是伎儿闻是欢喜,一心作乐,三日三夜,未尝休懈。长者厌听已,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07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又说:“知足常乐。”因此,世间上最富有的人,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


《佛遗教经》说: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08


知恩报恩,是做人的根本


《优婆塞戒经》说: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





09


重视孝道,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贤愚经》中,佛陀开示阿难:出家在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计其功德,殊胜难量。所以者何?我自忆念过去世时,慈心孝顺,供养父母,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以是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10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必然有一位“贤妻良母”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玉耶女经》中,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作妇之法,当有五等。何谓为五?一如母妇,二如臣妇,三如妹妇,四者婢妇,五者夫妇。何谓母妇?爱夫如子,故名母妇。何谓臣妇?事夫如君,故名臣妇。何谓妹妇?事夫如兄,故名妹妇。何谓婢妇?事夫如妾,故名婢妇。何谓夫妇?背亲向疏,永离所生;恩爱亲昵,同心异形;尊奉敬慎,无憍慢情;善事内外,家殷丰盈;待接宾客,称扬善名:是谓夫妇之道。



11


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无量寿经》说:世间人民,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中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忌;有无相通,无得贪惜;言色常和,莫相违戾。



12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


在《佛说孛经抄》中,佛陀说: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称,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称?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称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穀财宝,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13


“礼贤下士”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妒贤害能”则是失败之因


在《四十二章经》中,佛陀说: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污天,还污己身。贤者不可毁,祸必灭己。



14


尊师重道


佛陀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中,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师弟之义,义感自然,当相信厚,视彼若己。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训之以道;和顺忠节,不相怨讼。弟之与师,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毁谤,慎莫含毒,小怨成大,还自烧身。



15


多布施,为大众创造福利


在佛经里,布施喻如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的,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 ,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16


端正、威仪、安详、自在


端正姝好,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所谓“端正”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庄严、安详、自在。


《法句譬喻经》说:所谓端正,非色如华,贪忌虚饰,言行有违;谓能舍恶,根源已断,慧而无恚,是谓端正。





17


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然而美名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六波罗蜜经》说,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不说他人过,亦不称己德,智照无自他,当获大名称。 



18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而是智慧、法财


佛陀在《正法念处经》说:宝物归无常,善法增智慧;世间物破坏,善法常坚固。若有顺法行,随人百千世;虽种种宝物,不能至后世。种种财宝物,则可强劫夺;王贼及水火,不能拔法财。



19


世间事,由小可以知著,防微可以杜渐,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法句经》说:莫轻小恶,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莫轻小善,以为无福,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福充满,从纤纤积。





20


“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


在十法界中,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忆念、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所以历劫以来,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将人做好,离佛也就不远了。


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说有五种非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有缘得闻佛法,应如《大集经》说:


“闻法者,对说法人作医王想,作拔苦想,作说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说法者,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作癒病想。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绍隆佛位,常生佛前。”


文章来源 | 佛光教科书

图片来源 | 十愿百科

摄影 | 传萱、三籁、门愿法师、马俊秋、徐华、杨静影


今日推荐


🔗疫情中“结夏”,谁来护持困境中的师父们!
🔗厦门佛事用品春季展倒计时30天!能吃、能逛、能买的“全能展会”邀您赴约🔗三年的相守相望…那些老师父和孤寡老人蹒跚的身影是我们的牵挂🔗祈福端午,蓬莱粽香竹韵送安康

十院推荐

 点击这里,进入『十院』微商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