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光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明见心理学堂 明见空间 2023-12-03


4月16日至17日,首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论坛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联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民心理卫生素养及其提升机制与对策”项目组共同组织。


论坛主席、华中师范大学桂岳卓越教授江光荣老师出席,做主题为《心理健康素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目标》的大会报告。


(江老师大会发言视频)


本文根据江光荣教授的发言整理。


一、探索:我们缺失的究竟是什么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几年前精神病人“出逃”的微博热搜。

四川省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同一科室的4名精神疾病患者,经乔装打扮后骗过保安,从医院偷偷离开。他们下楼后曾遇到保安追问,结果谎称出院成功骗过保安,顺利离开医院。4名病人最后在警方协助下被成功找回。

这个现实版“飞越疯人院”,引发众多网友热议。


微博评论截图


不难看出,大家十分关注精神疾病是怎么回事,以及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精神疾病患者。

一项研究《中国公众的心理疾病观:内容、结构及测量》表明,中国公众对待心理疾病患者的情感和态度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两部分。并且,以消极态度为主,主要包括:回避拒绝、尴尬无奈、紧张害怕(李凤兰、江光荣,2015)。



而从另外一个关于自杀死亡大学生患精神疾病及治疗情况的调查却发现,自杀死亡的大学生中,约70%的人有精神或心理障碍,但仅有 23.6% 的人正在或曾经接受过精神科的治疗,仅仅只有 16.6% 的人正在或曾经接受心理咨询(江光荣等,2016)。

对待精神疾病患者消极为主的态度,极低的心理障碍治疗率和心理问题求助率,这些现象背后,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原因:当前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素养较低。


何为“心理健康素养”?

最初,心理健康素养是指帮助人们识别、处理及预防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和观念(Jorm et al., 1997)。人们因缺乏心理健康素养,对精神疾病会有污名,不愿治疗,治疗率和求助率低,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态度也偏向消极。

西方关于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表明:教育是最合适、最有效、最容易大规模实施,也最容易系统性开展的途径。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培养、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二、回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20年发展历程


课程目标,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关键。

事实上,回顾过去20多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发展历程,始终都离不开“心理健康素养”。


2001 年——

“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

来源:《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


2005年——

“……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来源:教育部 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


2011年——

“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来源: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018年——

“……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心理健康素质普遍提升。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预防、识别、干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来源: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


以上是以教育部为主,发出的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政策。而在2016年,“心理健康素养”正式在国家层面上提出。首次明确:心理健康素养培养是国家心理健康服务的“基本目标”!

2017年1月,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中更是“将提高公民心理健康素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明确基本目标:“到2020年,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到2030年,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

可见,国家对于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三、反思: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性质和定位是什么?

我们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学校授课,咨询治疗服务,转介以及各种宣教工作等等。
相比于西方“重服务轻教育”的特点而言,我国大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应该包括两个部分:“通识教育+学生服务”。在这个框架下,通识教育就是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服务则是指心理咨询治疗、团体活动、转介、危机干预等方面。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存在哪些问题?

第一,缺乏经过恰当论证,有系统性的课程目标。
目前的课程目标局限于大学阶段的适应问题,没有考虑学生如何为未来的健康人生做准备;局限于自助,而没有考虑助人以及社会关怀。大学生不仅要能关照好自己的心理,同时也要对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有帮助的意识以及相应帮助的能力;局限于问题防范与解决,没有考虑素质培养。

第二,对教育和服务缺乏明确的分工意识。
在以教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无意识地设置了很多服务的目标。比如,很多教学内容和教法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课程目标存在的以上问题,又导致了一系列其他的问题,诸如:教学内容随意;教学过程重体验轻知识,重过程轻结果;学习评价缺乏,弱化考试考核要求等等。


到此,关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有了一个很清晰的答案: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为提升国民素质,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素养而教!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我们不仅要为学生的今天而教,还要为他们的明天而教!



四、改造:心理健康素养的新定义


明确了课程目标,那如何从“心理健康素养”出发,上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呢?

心理健康素养现有的概念是由澳大利亚学者Jorm首次提出,指公众“关于心理障碍的知识和观念,它们有助于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管理和预防”(1997)。其英文为:mental health literacy。

然而这个概念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知识和观念”的评判标准体现的是精神科医生的标准;只涉及了心理疾病应对,未体现心理健康促进的部分;也没有区分自助与助人等等。

我们需要对概念进行改造,用更系统的新定义来指导课程。

根据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研究,江光荣等人提出:心理健康素养是个体在促进自身及他人心理健康,应对自身及他人心理疾病方面所养成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习惯。


新心理卫生素养概念图示


从图示可以看出,新概念分为两个维度:心理疾病应对—心理健康促进、自我—他人。根据结构,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养可以划为六个部分:

①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观念
②心理疾病相关的知识和观念
③促进他人心理健康的态度和习惯
④促进自己心理健康的态度和习惯
⑤应对他人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
⑥应对自己心理疾病的态度和习惯

由此可见,新的心理健康素养可以分为两方面的内容:自助性心理健康素养和他助性心理健康素养。


自助性心理健康素养可以通过重视自身心理健康,尝试觉察和了解自身心理状况,以及恰当地自助和求助来提升。提升他助性心理健康素养则是要重视他人、环境的心理健康,对他人心理状态保持觉察和敏感,并能恰当地帮助他人应对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

如果真的开设以培养、提升心理健康素养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如何评价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养,就成了无法绕过的问题。


江光荣教授认为,评价心理健康素养应取二维标准而非一维(能力)标准。

一是能力范畴标准。具体包括:知识、技能的多少,正确、熟练程度;情感、态度是否充分、合宜;行为习惯是否合适、有效。

二是道德范畴标准。具体包括:自我保健、自我发展还是自我损害;利他、自我牺牲还是自私自利、麻木不仁;自利与利他冲突时,决策是否恰当。



五、实践:以心理健康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建设新探索


改造后的心理健康素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设实践中,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江光荣教授分享了以心理健康素养为目标的课程建设探索的成果。


(一)编写教材

与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内容有一些不同,新编写的教材主要包括健康成年人应该具备的心理学素养。该书共分为13章内容,选取的主题有:人的发展与学习、家庭与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恋爱心理、生涯发展、心理求助与助人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教材


(二)开展教学实验研究

2019年至2020年,从预实验,正式实验到推广实验,华中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15所高校参与了课程教学的实验研究。研究使用的测量工具是根据新心理健康素养结构编制的《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
结果表明,在6个效果评估指标:心理健康素养、心理问题应对自我效能、心理求助态度、一般健康水平、大学生适应和主观幸福感上,均反映出课程的效果。


(三)搭建课程发展平台

依托湖北东方明见心理健康研究所,搭建一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平台。平台包括三个模块:
第一,教学辅助工具模块。
为教师提供教学大纲、教学示范和解说视频等教学参考资料。
第二,教师教学培训模块。
为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提供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解析等内容的集中培训。
第三,网络化课程服务模块。
提供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教学过程与经验交流的机会。


(扫码了解详情)


丰富的探索成果为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带来了启发,拓展了思路,这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进来,共同投入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队伍中来!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的课堂不仅是培养工程师、教师、医生、科学家的地方,更是培养“人”的地方。当代青年大学生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众多深耕于此的专家学者坚持不懈地探索、实践而来。

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让我们对众多致力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者、实践者的辛苦付出,表示深深的谢意;并且期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造更高的成就,更大的辉煌!


参考文献:

李凤兰.(2015).中国公众的心理疾病观:内容、结构及测量.(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DFDLAST2016&filename=1016045198.nh

湖北省大学生自杀情况调研内部参考资料.

江光荣, 李丹阳, 任志洪, 闫玉朋, 伍新春, 朱旭, 于丽霞, 夏勉, 李凤兰, 韦辉, 张衍, 赵春晓, 张琳. (2021).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养的现状与特点. 心理学报, 53(2), 182-198.

Jorm, A. F., Korten, A. E., Jacomb, P. A., Christensen, H., Rodgers, B, & Pollitt, P. (1997). Mental health literacy: A survey of the public’s ability to recognise mental disorders and their belief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166(4), 182–186.


为强化心理健康教师授课能力与专业水平,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真正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湖北东方眀见心理健康研究所特面向全国高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专项培训,即“领航计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课程教师”培训计划。


本次培训方案立足于江光荣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成果,整合课题组成员与高校心理教研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配备标准化全套教辅工具,提供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与教学指导,开展课程目标与思路解析等专题培训,通过示范演练与教学解说,帮助老师实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备课过程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授课水平,提升课程质量与课程效果,最终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普遍提升。




整理|张昱 美编|黄逸林 审核|彭薇 编辑|倪慕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