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语言暴力,不做“揉纸团”的人
视频中,老师将手里的白纸比作某一位同学,并对着白纸说:“你长得真丑、学习真差、你的衣服真难看……”。她一边说一边将白纸揉成纸团,之后,她又向纸团道歉,并问同学们:“我跟他说了无数声‘对不起’,但他还是那张纸吗?”
很显然,被揉皱的纸团再也无法复原。
其实这样的“语言暴力”在生活中并不罕见,而许多人未曾真正意识到它的危害。
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不文明语言,致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的一种暴力行为。
日常生活中,语言暴力发生的频率远比想象中高。
在学校里,同学、老师无意或有意的嘲笑——
在职场中,领导同事看似漫不经心的贬低——
“做的什么垃圾”
在社会上,陌生人带有恶意的评价——
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打压、伴侣之间的比较——
这些伤人的话语往往被“开玩笑”、“刀子嘴,豆腐心”等解释轻描淡写地掩盖过去,但语言带来的伤害实际上是巨大的,正如揉皱的纸团也不是几句“对不起”可以抹平的。
一、情绪痛苦和精神困扰
1、自尊心低、敏感脆弱
语言暴力最常见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贬低受害者,久而久之这会让受害者也习惯于自我贬低,使其自尊水平变低,陷入自我怀疑,甚至产生悲观情绪,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2、容易患上抑郁症,甚至会产生自杀想法
长期被“语言暴力”会产生应激反应,譬如一听到加害者的声音就会恐惧、烦躁等。
而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雅顿在《大脑整理术》一书中指出,由于长期的应激反应,大脑会分泌应激激素皮质醇来应对紧张情绪。海马体中的皮质醇过多或持续时间过长,海马体受体自身就会关闭,紧接着萎缩,持续的前额叶过度活跃可能让人患上焦虑症和抑郁症等精神疾病。
二、延续伤害
长期遭受语言暴力的人可能会不自觉用同样的语言暴力对待自己身边的其他人,甚至会将其发展成肢体上的暴力。
《语言暴力的危害》公益短片
三、真实的疼痛感
在一项社交排斥实验中发现,人受到情感上的伤害时大脑所激活的区域,和人感到疼痛时大脑所激活的区域是同一处。当人们受到语言暴力的时候,也会真实地感受到疼痛。
马歇尔·卢森堡提出了一种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的沟通模式——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他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讲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
1、观察
区分观察和评论。我们要做的仅仅是观察事实,而不是主观的评论。
评价:TA一点都不在乎我。
2、感受
区分感受与想法,如实陈述自己的感受。
想法:TA不爱我了。
3、需要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书中指出“可以用‘我(感到)……因为我……’句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
不了解需要:都怪他没有问我,让我很沮丧。
4、请求
要用具体的语言去提出请求而非要求,请求是指对方做这件事是出于真心,而非被胁迫、恐惧、妥协等。
另外,面对语言暴力时,我们还可以:
1、合理表达愤怒
伊文斯在《语言虐待》一书中指出:受到言语虐待事实的判断不是依赖于别人的看法,而是取决于自身的认知。所以你有权对其他人的话语感到愤怒,并且提出自己的不满,但愤怒的同时也请记得“非暴力沟通”,别让语言暴力的伤害延续。
2、坚定地爱自己
不要被长期的语言暴力“洗脑”,你并没有他们口中那么差劲。我们需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鉴别他人的批评是真诚的建议还是刻意的贬低,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时也要坚定地爱自己,相信自己比想象中更好。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比我们想象中更有力量,它带来的伤害也不是道歉或时间可以抹去的。
爱自己,不要让心中的白纸被语言暴力揉皱。
爱别人,不去做揉纸团的人,不要在无意中假借爱的名义伤害他人,更不要把恶意变成尖锐的语言刺向他人。
三思而后言,用温柔而有力量的话语去与他人沟通,相信世界也会以爱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