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高分成长 2018-07-18

2017年1-4月已发布精华内容汇编

2017年河南省各地市中考一模、二模试卷及答案

新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树

第1课   隋朝的兴亡

一、隋文帝统一南北(最大功劳)

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灭南朝的,实现南北统一。

二、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基本情况:大运河工程分四段进行,

即:永济渠、通济渠、沟和江南河。大运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

南至余杭(今杭州)。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P4图

(3)作用、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与交流。 

(4)相关人物:隋炀帝   

三、科举制度的确立

1. 隋朝诞生:  (1)隋文帝考试授官;(2)隋炀帝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2. 唐朝发展:(1)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2)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 唐朝主要科目是进士科和明经科。

3. 科举制度作用:基本上贯彻了自由报考、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是一种比较合理的选拔制度。在我国古代社会沿用了1300多年。

四、618年,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第2课 唐前期的兴盛

一、“贞观(唐太宗年号)之治”

1、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贞观之治出现原因):(1)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重视州县长官人选。 (2)经济上:推行均田制, 轻徭薄赋。(3)民族关系上:加强各民族友好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文成公主入藏)。(4)重用贤才,房(玄龄)谋杜(如晦)断魏(征)直言。

2、唐太宗统治时,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称“贞观之治”。

二、“开元(唐玄宗年号)盛世”

  1.唐玄宗治理国家的措施:(1)用姚崇、宋璟为相。(2)整顿吏治。(3)重视农业生产。(4)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2. 唐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称“开元盛世”。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 社会经济的繁荣

1.农业:稻麦轮作复种的出现,曲辕犁、的发明,筒车的出现。2.手工业:(1)名窑的形成,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的大量出现(2)在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

二、长安的繁荣

唐朝的都城长安既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又是东方文化的中心,城中有宫城、皇城、

坊和市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婚姻自由、信仰自由外国人也可以通过科举参与政权。

四、唐诗的盛行

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文学)

   唐朝时我国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影响最大的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是唐朝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静夜思》、《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被后人称为“诗仙”。

杜甫的诗,语言凝练,是唐朝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被后人誉为“诗圣”。

白居易诗质朴通俗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新乐府》等。

第4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一、唐朝的少数民族

1、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2.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初,吐蕃首领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关系藏族的祖先是吐蕃人

二、玄奘高僧取经

627年,玄奘西行到天竺那烂陀寺(古印度)研习佛学他根据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三、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鉴真高僧,东渡日本,传授佛教,介绍中国的建筑技术、雕塑技术、医药技术第六次才成功

第5课 唐朝衰亡与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

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造反,763年叛乱结束,唐朝衰落,后经黄巢起义唐朝衰亡。

二、五代十国

907年,朱温称帝,以开封为都,国号,(史称后梁)标志着唐朝的灭亡。后中原地区又建立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从后梁至后周,史称“五代”。同时中原以外地区的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前蜀、后蜀和北汉,史称“十国                        

               

6课  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

一、北宋的建立

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分为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对皇帝直接负责。北宋重文轻武,地方官用文臣。

二、契丹族的兴起与辽宋和战

(1)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辽),定都上京。

(2)辽宋议和:1004年,澶渊之盟,辽宋维持了100多年和平局面。

(3)北宋和西夏的关系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西夏,以兴庆为都城。宋夏议和。

7课  宋金的战和

一、金的兴起

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都城为会宁。

二、“靖康之变”

北宋开封保卫战打退金军。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俘虏徽宗、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三、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1)赵构重建南宋,定都临安。

(2)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在郾城大败金军。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宋金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界,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8课   蒙古族的崛起和元朝统一全国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

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统一蒙古。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忽必烈定国号为,定都大都(北京),统一全国。(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

(2)忽必烈强化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政事枢密院军事御史台监察,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置,始于元朝。

(3)元朝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4)设澎湖巡检司管台湾和澎湖。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辖吐蕃。

9课  宋元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一、南方农业发展

原因:唐中叶后,北方战乱,北人迁,带来先进工具、技术和劳动力。

表现:苏湖熟,天下足宋代水稻成为南方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二、南方手工艺发展 

(1)宋代杭州、成都是丝织业中心。

    (2)宋代是我国古代制瓷业最繁荣时期,景德镇成为江南最大的瓷器制造中心

    (3)东南造船业发达,泉州造船最精良。

三、商业的繁荣和海外贸易兴盛

(1)商业城市中最大的是开封(东京)杭州(临安)商业活动打破了””和昼夜的界限。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有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2)北宋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产生和发行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10课  宋时期的都市生活与文化

一、城市的发展

宋代,城市中坊、市交错,出现早市和夜市。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真实形象的再现了开封的繁荣景象。

二、市民文化的发展和热闹的节目

宋代大城市中出现了“瓦子(娱乐兼营商业)”,还有“勾栏”,瓦子是适应中下阶层百姓的需要而产生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今天大多数节日宋朝都有,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三、宋词和元曲

(1)苏轼,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开创了豪迈奔放的新词风,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两宋李清照婉约词风

(3)南宋辛弃疾继承苏轼的豪放词风。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语以寄之》最为著名。

(4)元曲以杂剧为主。关汉卿最著名代表作《窦娥冤》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

第11课  宋元的科学技术

一、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意义:对文明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指南针、火药的发

宋朝发明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和军事,南宋时阿拉伯人使用指南针,并把它传入欧洲。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元广泛用于军事,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14世纪传入欧洲。

 

第12课  明朝的建立


一、明太祖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1)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建立明朝。(2)地方废行省,设三司;(3)中央废中书省,宰相,吏户礼兵刑工六部;(4)制定《大明律》和《大诰;(5)科举实行八股取士范围在四书内;(6)设锦衣卫和殿阁大学士;(7)兴大狱。

二、明成祖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1)明成祖朱棣1421年迁都北京,(2)实行削藩政策,(3)设内阁东厂。

第13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重点)

1405年到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从刘家港出发,七次下西洋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下西洋意义: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郑和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二、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组成的戚家军,扫平东南沿海的倭寇

14课  明的科学技术

一、明代的长城与明清紫禁城

(1)明长城是明朝与北方民族冲突的产物。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称“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象征。

 (2)明清北京分宫城紫禁城位于全城中心位置、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

二、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明代医学家,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三、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宋应星明朝科学家,写成《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四、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第15课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建立

一、李自成起义

(1)背景:明朝的腐败和人民负担的加重,激化社会矛盾、暴发起义。(2)口号:“均田免粮”。(3)1644年建立“大顺”政权,后攻下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二、清朝入主中原

(1)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皇太极改女真族为满洲改国号为。(2)1644年清兵进占北京,后统一全国,建立清朝

第16课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康熙三次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统一新疆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辖新疆。

二、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1)册封制度:治帝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

(2)藏大臣管理西藏。

(3)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三、台湾回归祖国

17世纪,荷兰占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了台湾,他是我国的民族英雄。1684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四、清朝的疆域

 清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的经营,基本上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规模。

第17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君主集权与军机处

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军机处,是君主集权达到了巅峰。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二、文字狱

康熙、雍正、乾隆大兴文字狱,制造了大批冤案,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言路。

第18  清前期的兴盛与中期的危机

一、康乾盛世

(1)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奖励开荒,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淮水水患。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2)甘薯玉米的引进种植,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3)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4)繁华城市的出现如:北京、江宁、苏州、杭州、扬州、汉口、景德镇、佛山等(5)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康乾盛世”。

二、从海禁到闭关(重点)

(1)清初实行海禁和迁海令,乾隆年间只开放广州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管理。

(2)清朝的闭关政策虽有一定自卫意义,但不能阻止外国侵略,严重损坏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禁锢了中国人的思想,拉开了中国同西方的差距,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19课  明清的文化艺术

一、明清小说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清曹雪芹,古典小说高峰)。

二、戏剧艺术

    (1)康乾时期戏曲盛行,最具代表性的是昆曲和京剧。(2)明清最有名的戏剧是汤显祖的《牡丹亭》。(3)1790年乾隆帝八十寿辰三庆班进京深受观众欢迎,三庆班和后来进京的四喜、春台、和春,合称“四大徽班”。后来徽班柔和了昆曲、秦腔、汉调等加以改进创新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