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选读】从景观到文化 续写徐霞客手帐里的云南攻略

王洪伟 山野杂志 2022-06-16

本文刊载于《山野》杂志2019年7月刊

文、图 / 王洪伟

300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足迹来到彩云之南观光考察,并写就《滇游日记》。如今,我们跟着徐霞客的脚步游览阿庐古洞,欣赏罗平峰林,品尝百抖茶,领略云南之美。


阿庐古洞鬼斧神工的地下迷宫


阿庐古洞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城西北2公里,是有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阿庐”为彝族语,意为“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这里是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的穴居点,故以此而得名。


我第一次游览阿庐古洞,正是因为看了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对这个古溶洞的描写,才产生了向往的心情。当我来到阿庐古洞前仰视着伫立在此的徐霞客铜像时,对这个大旅行家的敬佩不禁又加深了一层。


阿庐古洞溶洞群是由三个旱洞和一个水洞组成,全长3000余米。一共分三层排列,第一层为泸源洞、玉柱洞,第二层为碧玉洞,第三层为玉笋河。这三洞一河既相互衔接,浑然一体又各自有着不同的风格,形成了一个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洞相连的奇特景观。


泸源洞全长760米,是一个厅堂式溶洞,由大大小小的13个厅堂组成。我们来到第一个大厅彩云大厅后,抬头只见高大的洞顶上,那些钟乳石看上去好似那满天的彩霞。这个大厅宽数十米,四壁色彩绚烂,蔚为壮观。


离开彩云大厅继续往深处走去,只见厅堂之间有狭道相连,犹如地下迷宫。走在洞中的小道上,让人感觉好像来到了一个人烟罕至的地下桃园。充满幻想的圆形大厅,石壁上悬挂着各种形象的钟乳石,有的像虎,有的像豹,有的像狮子大象,各展雄姿,龙腾虎跃。

△阿庐古洞内石壁上悬挂着各种形象的钟乳石

沿着弯曲的游览道,我们来到了玉笋河边。这是阿庐古洞中的一条地下暗河,长800余米,水深约3米,坐在安全宽敞的游览船上,船工轻轻划动船篙,小船便离开岸边缓缓向前驶去。


坐在船上俯身观察暗河,只见水流极缓,清澈见底。一路上,暗河两边和头顶上奇异的钟乳石不时映入眼帘,那些琳琅满目的奇异景观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当小船停在一处钟乳石前时,船工告诉我们:在眼前的这条暗河中生存着一种神秘、奇异的鱼类——透明鱼。这种鱼没有眼睛,身体全部是透明的,它身体内的骨骼、内脏都能清澈可见。


但这里为什么还有这种鱼生存呢?船工神秘地告诉我们:传说阿庐山的唐神仙曾在此吃鱼,他将鱼吃完后边随手将鱼骨抛于水中,并风趣地说:“活去吧!”那些鱼骨一到了水里,果真马上变成了现在的这种透明鱼。这个美丽的传说,让眼前本来就非常神奇的景观,更加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让人留恋忘返。


据史料记载,徐霞客第二次探游阿庐古洞时,由于火把熄灭了没有办法再深入洞中继续探秘,本想再找一个火把,但又恰恰遇到秋水泛涨,没有办法到河对岸的村中寻找火把,也就只好“探其中门而已”半途而返了。

△阿庐古洞内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洞洞相连的奇特景观

今天,当我沿着有安全设施的小道尽情地游览完后面的两个洞府时,不禁想到当初徐霞客如果有我们现在的游览条件,他肯定会将后面的两个洞府探完的,那他对阿庐古洞的描写会更完美、更精彩。


紧接着,我们来到与泸源洞相连的玉柱洞。进入洞府,钟乳石形成的无数玉柱林立,只见一根高8米,直径0.3米纯天然形成的中空鹅管石竖立洞中,不禁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玉柱洞出来便坐上缆车进入长380米的碧玉洞,洞内的钟乳石晶莹透明,如碧如玉。那些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帘、石瀑、石花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让人难忘。

罗平自然天成的花园


结束了阿庐古洞的探秘活动,我们便沿着徐霞客当年探访南盘江的足迹,驱车离开了泸西县,前往曲靖市所辖的罗平县。


进入了罗平县境内后,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记载的白腊山便远远地出现了,在蓝天白云映衬下,那些秀丽优美、形状独特、连绵不断的峰林便映入我们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西南岩溶喀斯特地貌分布区是徐霞客历时最长、行程最远、最为艰苦的考察行程,他为此获得了对我国西南地区峰林地貌分布范围的正确认识和详细资料。

看着公路边一闪而过的峰林,我不禁感叹万千:眼前这一片面积达到数万平方公里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当年徐霞客竟然是用自己的双脚来进行丈量的,而他得出的结论竟与现在的人们用科学的设备探测出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


我细细地阅读了有关资料,得知徐霞客来到罗平时已经是农历的8月了。当年因为下雨,徐霞客就在罗平停留了4天,当他在金鸡村考察了峰林后,便离开这里经过板桥进入贵州的坞沙、兴义等,继续考察南盘江流域。他肯定没有欣赏过罗平的一大胜景——峰林下那些田地里盛开的油菜花。


在每年的二月早春,盛放的油菜花田宛如一块金黄色的地毯,将地面上原来杂乱无章的背景隐去了,使一个个独特的锥形峰林被映衬得更加轮廓分明。

几十万亩连片的油菜花海,独特的地理地貌,蔚蓝色的天空和不时飘浮而过的云彩,使这里成了摄影天堂,也成了游客们的赏花之地,也难怪在2002年,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了罗平“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美誉。


百抖茶抖出深厚茶文化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徐霞客在考察澜沧江时,正逢8月澜沧江水涨,神舟渡难以安全过江。徐霞客在云县数日后返回凤庆住进了东山寺,东山寺住持用一青石板架在炭火之上,再放些茶叶,边炒边抖,茶叶泛黄出香,再置于杯中,以沸腾的水冲泡品饮。普通的芽叶竟萌生出别样的鲜香,这茶让徐霞客喝得赞不绝口。


当我第一次到云南省临沧市的凤庆县采访时,那里的朋友告诉了我这段徐霞客与茶的真实史料。在临沧市众多的传统茶饮文化中,“百抖茶”是其中很有独特风味的一道茶饮。而要喝到传统味很浓的百抖茶,就要到鲁史古镇上品尝。


鲁史,是一个因茶而兴的古镇,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种茶为生,现在,这里还有着野生古茶树群落1000多亩。当地有一位名叫张东皋的老人,他泡的百抖茶远近闻名。


老人在一个火炉前坐下,先将一个小瓦罐放于火上烤热后,再放入一撮茶叶,然后边烘烤边轻轻地不停地上下抖动着,直至茶叶颜色变黄发出焦香的气味,老人边忙碌着边告诉我:百抖茶的功夫在于一个“抖”字,抖是百抖茶的关键。在抖茶时罐始终不离火苗,且要不紧不慢地抖,以让茶叶在罐中受热均匀,这样既不焦,也不会夹生,制作出的百抖茶才能剔其涩苦味。

△张东皋老人泡的百抖茶远近闻名

这时,火炉上的铜壶也在烈火的熏烤下冒出白气,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老人将一些沸水冲入罐里,随着罐内发出的“嚓嚓”声,顿时茶汤化作茶沫在罐口上下涨落,如此反复三次冲入沸水,都是以茶汤不能溢出罐口为限。至此,这茶香四溢的百抖茶就大功告成了。


我接过老人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嘴里顿时香气四溢,舒心爽口。老人告诉我:百抖茶不但是鲁史人待上宾的好茶,还是可治病的土方。在百抖茶中滴入白酒几滴,可治风寒感冒;加些焦糊的大米又可治痢疾;添上少许经火烧过的食盐,可成为止泻的良方;而放入姜丝或姜片,又能治疗流感。


喝着百抖茶,我不禁感慨道,鲁史人民种茶制茶喝茶,更将茶融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交通攻略

阿庐古洞:昆明市东部客运站,每天有很多趟发往泸西县的长途班车。游客也可先游览石林,再从石林向东行80公里,即可到达阿庐古洞的洞口。

罗平县:从昆明沿国道324线约3小时的车程可抵达。昆明火车站和高铁站每天有开往罗平县的列车,昆明市东部客运站,每天有很多趟发往罗平县城的班车。

鲁史古镇:离凤庆县城82公里,自驾两个半小时可以到达。也可以从昆明坐飞机直飞临沧,再从临沧客运站搭乘发往凤庆县的班车,然后从凤庆县客运站坐发往鲁史古镇的班车,每天都有几趟班车前往。在昆明市西部客运站,每天也有多趟开往凤庆县的班车。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shanyecma@qq.com


往期精彩回顾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