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刊选读】青攀联赛:中国青少年攀岩选手成长见证者

姜冉 山野杂志 2022-06-16


居于城市的青少年在享受着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关上了亲近自然的大门。而户外运动则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让孩子们尽情投入到那些对身心健康成长很重要的锻炼与活动中,让饱含热情朝气、团结协作、坚毅果敢的户外力肆意绽放。《山野》本期专题,从青少年户外运动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出发,以多种角度探查为读者展现青少年户外力的生成和发展过程。


本文刊载于《山野》杂志2019年9月刊

文 / 姜冉

图 / 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委员会 提供


在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以下简称青攀联赛)的赛场上,能看到因为发挥不佳哭鼻子的新手运动员、心无旁骛到场后迅速开始观察线路的运动员、一路和其他选手打着招呼的社交型选手,也有赛前默默绕场地跑圈热身的低调高手。三年来,这个舞台见证着无数青少年从攀岩运动爱好者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攀岩选手。


赛事简介

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前身是中国登山协会在2017年底推出的“全国青少年攀岩联赛”,2018年初赛事升级为青攀联赛。第一个赛季共举行了8场比赛,覆盖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创新设立奖励运动员用于攀岩训练提高和文化学习的奖学金,受到各方好评。

青攀联赛按照年龄分为U7(7岁)、U8(8岁)、U9(9岁)、U10(10岁)、U11(11岁)、U12(12岁)、U13(13岁)、U15(14-15岁),共8个年龄组,各年龄组再分设男、女两个组别,比赛设难度赛、速度赛、攀石赛3个项目(其中U7、U8、U9三个组不设攀石项目)。


花式入门

运动员成长从无心到有意


如果总结青少年攀岩赛事与其他攀岩赛事的区别,那么,怀揣食品、饮料焦急盼望的家长们绝对是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相比中高考考场门口轻声安慰大声鼓励的考生家长,运动员家长们显然能够参与的部分更多——不少家长从观察线路的时候就和孩子有商有量;观赛的时候一起讨论其他选手的表现汲取优点;赛后的总结复盘也隐约流露出权威的气息。


沉稳、严肃、专业,是青少年赛场上的伴赛父母给人的第一印象。然而稍加了解他们很可能会告诉你,带着孩子入门攀岩纯粹是一个意外。

今年参加青攀联赛U10组别赛事的选手李天泽就是其中之一。


李天泽的学校里有一面攀岩墙,他是在学校的体育课上完成的攀岩运动启蒙。随后,他的家长被体育老师告知孩子很有攀岩天赋。“我们开始也很不理解,觉得就爬个墙还那么当回事。”李天泽的妈妈回忆起孩子刚接触这项运动的时候说道,“深入了解以后,发现这个运动特别棒,对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专注力都有特别大的帮助。”意识到这项运动有可能带给孩子的好处,李天泽的姥姥开始带着他四处学习攀岩和参加比赛。


和邻居朋友一起去岩馆玩;路过商场的岩壁看到别人攀岩想玩;不喜欢孩子总在家里看手机,想送她到外面去玩;孩子喜欢爬上爬下,妈妈觉得送到岩馆去玩更安全......选手们接触攀岩运动的契机虽然五花八门,但“玩”却是其中一个非常高频的字眼。


“玩”进青攀联赛


多数攀岩选手的成长路径,都是以孩子的好奇心接触攀岩运动以后,家长逐渐发现攀岩运动的魅力,随后,在岩馆的身份从次卡用户变为月卡、季卡甚至年卡用户,开始每周固定参加训练。


在孩子攀岩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他们也被通过教练、岩馆等各个渠道了解到的赛事吸引,参加青少年攀岩比赛,被提上日程。


赛训结合

积极参赛带来更多意外之喜


接触攀岩3个月后,李天泽开始参赛。“第一次比赛,第一天没进决赛,第二天我们就出去玩了。孩子不断成长,我们一直跟到青攀联赛,现在他已经能攀到全国前几名了。”李天泽的妈妈特别自豪。


赛场上初出茅庐,名次在家长们眼里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赛场上一个好名次带来的激励作用,不可小觑。


同样是U10组别,来自苏州的李美莹也是在6、7岁开始接触攀岩,以“报着玩”的心态第一次在上海参加比赛,李美莹一举拿下第二名。获奖的自豪感和教练的鼓励,让她十分开心。

△李美莹与爸爸(后排左)和教练刘常忠一起在赛事现场

然而没过多久的另一场比赛,李美莹惨遭“滑铁卢”,虽然自信心受到了打击,但是在每周两三次的正规训练和各路赛事的洗礼下,她的技术和心理逐渐趋于成熟。


“从U系列第一站比赛我们就跟着参加,后来连续几次都拿第一,她的自信心就足了。”李美莹的爸爸笑容温和,“我们喜欢这项运动,也不是想让她一定要做专业运动员。一边训练一边参加比赛,慢慢就这么坚持下来了。身体素质也提高了,在学校参加运动会,和其他同学比起来优势特别明显。”

“只要有时间,我们都会陪着孩子,跟着比赛走。”这句话堪称家长们的“固定台词”,青攀联赛在全国各地举行,给带着孩子出门走走赋予了更明确的意义。


紧张的第一日比赛结束后,落选的选手有的会在第二天来到赛场观赛,更多的则是跟着父母一起游玩当地的风景名胜,领略特色文化。


孩子更稳重了、更开朗了、自理能力更强了、视野和心境都更加开阔,是很多家长对孩子参赛后的最直观感受。

在赛事中,运动员们收获的不止荣誉,还有友情。选手中的熟面孔,常常是自南京站一别转头又在北京站再度见面。赛场上,孩子们很快和身旁的“赛友”打成一片——一边交流近期取得的进步,一边相互“挑衅”,要在今天的比赛里一决高下,赛场里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赛事加持

打造更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


说起攀岩运动和赛事对家庭及亲子关系的影响,很多家长都表示,攀岩已经成为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话题和纽带,通过训练、观赛以及讨论,家庭沟通更多了。而带着孩子跟随青攀联赛及其他赛事在全国各地跑,则让家庭有了更多的集体出游时间。


U7组选手朱凯泽年龄小,接触攀岩的时间也不算很长,但已经凭借在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中的优异成绩拿下了中国登山协会青少年攀岩奖学金,这个成绩与家庭的支持和鼓励分不开。



“其实带着两个小孩子出门真的很麻烦,尤其是年纪都不大。”在青攀联赛南京站的赛场上,朱凯泽的妈妈抱着怀里的小女儿说,“但是他喜欢攀岩,青攀联赛给了他一个展示的舞台,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好几家人一起参赛,我觉得对他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体验。”


U8组一位选手的父亲表示,陪伴孩子参加攀岩运动和赛事,让他对儿子的评价大有改观。小区附近有岩馆,他开始鼓励孩子去试试的原因是“孩子身体不太好,也觉得他性格比较软弱,希望能弥补一下他的弱项”。


这位父亲开始花很多的时间与儿子作伴,他逐渐了解到儿子不喜欢私教课,喜欢和朋友一起有竞争的感觉,“教练教他一个人的时候,老问我还有多长时间下课,一节课问好几遍。后来报的那种小班课,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训练,下课了叫都叫不走。”

开始参赛以后,他带着儿子参加了每一站青攀联赛,但他认为成绩并不重要。“这些赛事下来,孩子的心理素质变强了,情绪自控力也更强,能冷静地分析自己想达到什么水平,应该怎么通过训练来实现。我觉得我想让他有的这种思维已经开始形成了,锻炼出他能通过自己努力达成目标的习惯,这对他以后做各种事都有好处。”说这些话的时候,父亲流露出的认同和自豪,正是攀岩运动能够带给一个孩子改变的最高认可。


全国落地

助力青少年攀岩运动快速发展


在攀岩项目进入奥运会前后,青少年攀岩运动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各地的攀岩运动协会、攀岩运动场馆及学校,都开始大力发展推广攀岩运动,培养青少年攀岩运动员。


青攀联赛第一个赛季参赛人次达到1500人,在经历了岩馆训练、小规模赛事练手及城市、区域赛事的考验后,青攀联赛这样的全国性青少年攀岩赛事,就成了小选手们的下一个战场。

而经过几年赛事沉淀和培育出来的成熟选手们,通过在赛场上获得的好成绩更加自信,得到了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发挥榜样力量,吸引更多的小朋友关注攀岩运动,逐渐形成了青少年攀岩运动推广的良性循环。


在赛场上,速度赛与对手的一步之遥、难度赛无处安放的手脚和攀石赛同一点不停跌落的愤懑都不停地考验着小选手们。


但是就如一位选手家长所说,带着孩子辗转全国参赛,为的不只是名次和积分,在练习攀岩运动和积极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身体素质增强、平衡感和协调性也有所提高外,还收获了开朗的性格和坚毅的品格,也养成为了目标全力冲刺的好习惯。

青少年攀岩运动发展体系强调“赛训结合”,赛事为日常练习增加了趣味性,缓解了训练的枯燥;而经过赛事的考验,也能让未来的训练更具针对性。


随着年龄和参赛经验的增长,面对失误和结果,小选手们逐渐能做到不骄不躁,并逐渐培养出了真诚为对手的成绩欢呼的气度和风度。可以说攀岩运动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为孩子们未来的生活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Tips

全国青少年攀岩赛事积分制

根据中国登山协会推出的“全国青少年攀岩赛事积分制”,青攀联赛每场比赛均设权重分。各组全能排名前二十名分别能获得相应的积分,加权后计入个人年度积分,各组别年度排名前六名的运动员将获得“中国登山协会攀岩希望之星奖学金”。其中U10至U13各组全能第一名将获得代表中国参加在北京举办的2019亚洲少年攀岩锦标赛的资格。

除此之外,全国青少年U系列联赛U15组年度排名第1名,可申请授予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全国青少年U系列联赛U15组年度排名第2至第3名,可申请授予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shanyecma@qq.com


往期精彩回顾



在看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