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推荐:论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引用本文:丁敏,李包庚.论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1):1-10.
第一作者:丁敏(1993—),女,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第二作者:李包庚(1970—),男,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摘 要:人民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人民至上”价值理念,反映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提出人民幸福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内涵。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美好生活需要为动力、以艰苦奋斗为途径、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共同富裕为全体人民幸福的表征,解答了为谁谋幸福、如何谋幸福的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人民幸福观,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提供合法性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价值引领、为人类社会走向共同幸福指明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理论基础。准确完整理解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具体内涵,有利于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幸福观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西方哲学史上,无论是古希腊罗马时期自然主义幸福观,还是中世纪宗教幸福观,乃至近代资产阶级功利主义幸福观等,把幸福理解为空洞的快乐,或者理解为个人的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简言之,这些幸福观都是形式化的、撇开社会制度是否正当这个前提而形成的抽象幸福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是在批判继承西方抽象幸福观的基础上,把人的幸福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追求的不再是幸福原则,而是实现幸福原则的制度保障。所以,在马克思看来,幸福的主体不是抽象、虚幻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幸福不是纯粹的“自我意识”,而是直接现实性的存在;幸福是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但不是在劳动异化中实现的;幸福的终极状态是共产主义社会消除劳动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全人类的普遍幸福。所以,为全体无产阶级谋解放、谋真正幸福的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根本价值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价值所在。“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评价的:“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于人民之中。”
毛泽东关于人民幸福的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而形成的。他提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革命时期,他强调要把无产阶级革命与“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结合起来,制定《解决土地问题决议草案》等土地法规,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并提出在根据地实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领导农民进行生产,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他继续进行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另外,他还引用《论语》中“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强调人民富裕与国家强盛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化三改”的总路线,既消灭私有制生产关系,又增加工农业生产产量,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总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实现人民幸福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没有变,但人民幸福观的内容突显出“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特色。粉碎“四人帮”以后,党中央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从“阶级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并确立“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使实现人民“富起来”的幸福实践有了正确方向。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擘画了人民幸福的“小康社会”发展蓝图,使人民幸福的实现有了具体而确定的目标。江泽民同志坚持邓小平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在十六大明确提出“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以造福于民。2005年,胡锦涛同志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人民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从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为谱写人民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人民谋幸福的具体内容发生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保障、生态等5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十九届五中全会开启了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防止“中等收入陷阱”、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保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扎实推进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可见,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在继承和汲取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时期的特殊性的基础上具有了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内涵。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以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的初心和使命之所系,强调党必须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其思想体现了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奋斗幸福与目的幸福的统一、当前幸福与长远幸福的统一、潜在幸福与现实幸福的统一。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回答了什么是幸福、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实现幸福等根本问题,指明了以奋斗为途径、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障、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人民幸福观的核心内容,为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遵循。
1.人民群众是幸福的主体
幸福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又关涉每一个个人,是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体现人民地位至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为人民谋幸福”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的主题和不变的初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指明了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人民群众,落脚点还是人民群众,其实现需要凝聚人民力量,紧紧依靠人民。
幸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群众。人民是幸福的主体回答了幸福“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马克思把“人”理解为“现实的、历史的、从事活动的人”并将“现实的人”作为其历史观的出发点,进而阐明“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活动”,明确其追求的是“人民的现实的幸福”,体现了“人民”概念的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的统一。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中“人民”的概念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恰如他所表达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因此,一方面,人民是幸福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解放而诞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而发展,人民始终是其实践的原点,是幸福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初心和使命,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人民是幸福的落脚点,幸福由人民共享。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是把发展成果落到实处,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体表现为:一是主体的全面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属于个体、社会乃至每一个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二是内容的全面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不仅要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要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改善以及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甚至还包括个人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等。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的特征不是贫穷,而是共富。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富裕不仅是全体人民的经济富裕,还是除经济之外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协调满足。可见,新时代习近平关于全体人民富裕的思想既包括消除贫困,还包括创造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的过程。
创造幸福要“深深植根人民”,发挥人民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唯物史观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剧作者”,实现幸福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人民幸福决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更不是靠某个英雄人物单打独斗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依靠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事业,才能一步步实现。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进入新时代,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仍需要人民群众来实现。另外,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发展生产、创造幸福的重要推动力量,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他还特别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他表示,踏上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离不开无数有志青年的奋斗,离不开知识分子和劳动模范的智力支撑、创新支撑。他还勉励各行各业的青年要在自己的岗位中创造幸福:广大农村青年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展现新形象,企业青年要在产品生产、研发中创造更多财富,广大科研单位青年要主动攻克难题,多出成果、机关青年要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所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幸福需要一代代有志青年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将需求转化为现实,才能实现,也如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2.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幸福的基本内涵
美好生活需要推动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相统一,并指引党为人民谋利益的工作方向,体现人民向往至上。美好生活需要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和动力,它源于现实矛盾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为实现人民的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提供指导,同时也为党的工作指明方向。
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性推动人民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实现。需要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是基于现实矛盾而作出的,是人们为满足自己的吃、喝、住、穿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产生的主观欲望,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如此。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表明美好生活需要源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也表明了它作为一种主观欲望能推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发现、解决。我国仍存在城乡、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发展不平衡,发展生产的方式仍未转向绿色生产的模式、发展效益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等不充分问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作了一系列安排和部署,如推动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以保证发展可持续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来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脱贫攻坚战略以及提高维持社会稳定的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等。此外,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性,不仅注重物质幸福的实现,还注重精神幸福的发展。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强调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以创新创造引领文化发展,以保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美好生活需要指引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工作方向。“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人民的需要对党的工作方向起决定作用。一方面,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党员干部主动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党员干部在工作过程中,要贴近群众实际,了解群众的需要是什么。对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19日接受金砖国家媒体采访时作了深刻的回答,当他被问及领导13亿人口的大国有何感受时,他回答说,中国有13亿人口,治理不易,光是把情况了解清楚就不易,只有“知道国情,知道人民需要什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各方面经验和专业知识,增强工作能力和才干”,才能做好人民群众的工作。另一方面,美好生活需要指引着党的工作方向。党的工作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在于要在深刻认识人民需要什么的基础上制定方针政策。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讲到,党员干部做事要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2018年他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提出:“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个方面下功夫。”也正如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教授所总结的:“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最核心‘秘诀’就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理解人民真正的需求。”
3.艰苦奋斗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基本途径
奋斗作为创造幸福的途径,表现为过程幸福与结果幸福的统一,体现人民力量至上。习近平关于奋斗幸福不仅强调劳动实践本身,还强调新时代劳动者应具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幸福与需要的满足相联系,而需要的满足有赖于劳动、奋斗。树立正确的奋斗幸福观,能帮助劳动群众正确处理好创造和享受、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也能更好地享受幸福成果。
从结果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作为劳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不仅强调劳动实践,还强调一种积极的劳动状态,表现为,如何劳动才能实现我国发展目标。恩格斯说:“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需要—实践—新的需要—新的实践”的动态发展,揭示了人们为满足自己的不同需要而进行劳动实践的过程。人类需要的历史就是劳动实践的历史。从“满足物质生活”发展到“美好生活需要”,人的需要表现出数量、质量和层次的不同。而人的需求之所以能够被不断创造、满足、提升和实现,根本上源于劳动创造。因此,劳动是创造和丰富人们需求的基础,也是发掘和提升人们幸福的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劳动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途径,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劳动创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劳动者在劳动中改变了国家、民族、人民的面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从过程看,“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扭曲劳动价值观的现象:有人把坐享其成当作目标;有人物化劳动,看不起底层劳动者;有人“凡尔赛”炫富引发社会矛盾等。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劳动者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根本力量作用,“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成长进步的观点,那种无视我国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观点,那种以为科技进步条件下工人阶级越来越无足轻重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有害的。”他还提出: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这不仅是在破解劳动者与自身发展之间矛盾的基础上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确认,强调奋斗的过程就是经历幸福的过程,还是对马克思关于劳动本身“成为人的第一需要”的坚持和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如何对待劳动的重要论述,激发了劳动者的责任感、获得感,使其在劳动过程中积极展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发展。另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将劳动者的个人命运与社会、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指明劳动者只有主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发展、享受“自由自觉的劳动”。奋斗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努力让女孩走出大山的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把生命奉献给扶贫事业的黄文秀同志,这些兢兢业业、敬业奉献,为保障人民生命、生活负重前行的时代英雄践行了奋斗不止、为民谋利的劳动幸福观。
4.中国共产党是保障人民幸福的核心力量
中国共产党以基本路线和制度保证人民当前幸福与长远幸福的统一,体现人民立场至上。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诠释了党之于人民幸福的重要意义,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的根源。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既胸怀理想,又立足实际,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制定基本路线,制定关系全局的战略决策,不断提升领导力,保证人民当前幸福与长远幸福的统一。
党的基本路线是保障人民幸福的政治路线。党的基本路线不同于党的各项具体的工作路线和政策,它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指导全局的总路线、总方针、总政策的集中概括,是关乎党的事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党的基本路线凝聚着党对一定历史时期实现人民幸福的战略目标的认识。党的十三大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个基本路线是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来制定的,其重点是发展生产力,主要解决人与物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基本路线,主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所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所制定的战略方针主要围绕如何实现每一个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等,从而使人民的幸福看得见、摸得着。另外,党的基本路线有利于抵制西方错误僵化思潮对实现人民幸福道路的影响。虽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在中国成为共识,但关于“两个基本点”还存在一些争论。国内外还有一些反动派污蔑、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甚至反对改革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是对此问题的回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前提,也是抵御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对中国侵蚀的盾牌,“没有四项基本原则,中国就乱了。”所以,它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认知能力和工作能力,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敢于同诋毁党的基本路线的歪风邪气作斗争,敢于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态度和立场,从保证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能戮力同心,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全体人民幸福而奋斗。也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因此,党的基本路线是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线,体现了科学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全体人民长远幸福的根本保障。实现全体人民幸福不仅要靠劳动实践,还要靠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想实现全体人民的幸福也必然是镜花水月。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历史征程中,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带领人民创造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奇迹,不断满足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一奇迹不是轻松得来的,而是在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基础上不断实现的。其中,党的政治领导力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根本所在。政治领导力是党组织与领导对象在实践中产生的能力和影响力,它主要表现为对关系党和国家原则性、根本性问题的把握能力。在制定和实施人民幸福的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党要发挥总揽全局的作用,把准政治方向、强化政治指引,才能保证领导干部在落实民生工作上的主动性。“只有站在政治高度看,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才能领会更透彻,工作起来才能更有预见性和主动性。”思想引领力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思想引领力是党以理论信仰掌握群众、团结群众的能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基本消灭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存在。如何继续保持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责任感和使命感,其前提在于思想觉悟的提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两学一做”、党史学习教育等,使教育实践活动新成果切实转变为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行动,筑牢信仰之基,保证全体党员步调一致,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共同努力。群众组织力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内在要求。群众组织力是党能够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人民幸福事业的实现必须依靠无数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分散的个体并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去发展经济、解决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严密的组织体系嵌入社会而把人民广泛组织起来,有利于14亿中国人民肩并肩、心连心,绘就实现全民幸福的画卷。社会号召力是实现人民幸福的源泉动力。社会号召力是党对人民群众的动员能力,其前提是两者利益的一致。党把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工作方向和行动指南,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号召社会总体力量投入到为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当中。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第三次分配”概念,并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后,我国众多企业先后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特别是一些高科技企业带头投资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为推进全体人民幸福打下良好社会基础、提供持续动力。正如江亚洲指出:“第三次分配由社会机制主导,它有更强的动力和足够的资源去提供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而这对于促进人们的精神富足和人的全面发展必将产生重大作用。”综上可见,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提升和获得的过程都充满着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价值选择和实现,这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保障全体人民幸福的核心力量。
5.促进共同富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现实追求
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人民幸福的具体实践途径,是将理论上对幸福的主观愿望转变为现实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我国开辟出了一条与西方“始终以贫穷为前提、并且只有靠发展贫穷才能使自己得以发展的财富”截然相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新的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提出了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的动员令,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价值理念,指明了把人民的幸福从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道路。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揭露了资产阶级以劳动者的“活劳动”作为资本实现自我增殖的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社会。在那里,“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马克思、恩格斯所勾勒的新社会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这一目标也为无产阶级政党带领人民谋幸福指明了前进方向。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的道路就是实现人民幸福的道路,或者说,实现人民幸福的过程要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实现。基于此,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人民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始终把追求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人民幸福的目标。建国初期,针对私有制给农民带来贫困问题,毛泽东论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观点:“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多次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关系人民幸福的东西。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财富不断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这不仅是影响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因此,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一方面,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全体人民为对象,是对“先富带动后富”思路的实际展开,体现了使全体人民实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决心;另一方面,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多维度富裕为目标,不仅是追求物质财富的丰富,还是涵盖精神、文化、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协调发展。“全体”“富裕”的统一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共同富裕的认识更加全面、系统,也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对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科学筹划。
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更加注重全体人民的获得感、满足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过程,但是没有把握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之间的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一新阶段对共同富裕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一方面,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制约了共同富裕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要求提升教育、就业、医疗、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服务质量。因此,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幸福、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更加注重协调性、均衡性。首先,我们依然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来保障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继续“做大蛋糕”,为消弭“三大差距”提供经济基石。其次,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分好蛋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在保证初次分配的基础上,以“小中取大原则”建立围绕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等目标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再分配领域的公平;以社会力量自愿原则助力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推进第三次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最后,要发挥党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承诺,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现实表达。同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的奋斗过程,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统筹推进、久久为功。“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调动全国范围内的各种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扩大发展空间,消除生产要素的时空限制,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协调性、缩小参与分配的要素的差距,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现人与人之间发展的协调性,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人民幸福的实现是一个过程,需要党和人民群众继续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是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明确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等问题的回答,对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1.增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以守住“民心”底线为党长期执政提供合法性基础。“人民是阅卷人”,人民幸福或否,不是以党员干部的政绩为准则,而是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准。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民心”是党安身立命,乃至长期执政的根本所在。“合法性”是政治学领域的概念,指的是社会成员对一个政权组织的心理认同程度,即民心。也就是说,执政合法性取决于“民心”。党要赢得民心,就要永远坚守“初心”,保持“恒心”,在其执政活动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改善民生、保障民主以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衷心拥护和政治认同。所以,执政合法性产生的效能不是无限的,只能在执政过程中持续一定时间。东欧剧变、苏共败亡,重要原因就是,执政党一味沉迷革命时所积累的合法性资源,而没有通过新实践继续巩固和创造新的合法性资源,最终丧失执政地位。1949年3月,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共中央把办公地点由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党能否以史为鉴,继续保持“赶考”之心,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前进,是关系其长期执政的重要因素。
如今70多年已经过去,党长期执政的“赶考”仍未结束。在新发展阶段,党始终要保持“赶考”心态,在工作中,要以满足人民群众在民生、民主等各个领域的需求为工作方向,从而为党长期执政赢得民意、民心基础。另外,党不断提升为人民谋幸福的执政能力,为党长期执政提供能力基础。“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追求老百姓的幸福。路很长,我们肩负的责任很重。”所以,为人民谋幸福,需要党立足当前阶段的发展实际,不断提升领导力,提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能力,敢于迎接工作中的危机;不断提升执行力,在推进关系人民幸福方面的深化改革时,要敢于落实,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不断提升创造力,把学习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推进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2.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价值共识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不仅能指导当前阶段人民需要的满足,还能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呈现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3个重要节点: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实现站起来,人民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走上了创造幸福的光明正道;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华民族富起来;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开启新发展阶段,并筹划分两步走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使中华民族“强起来”。所以,新发展阶段是着眼“强起来”的阶段,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之所以说它关键,是因为这一阶段面临着阻碍其目标实现的挑战,也有实现其目标的机遇。就挑战来说,国内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没有完全得以解决;我国依旧面临来自西方大国攻击、围堵、欺凌的严峻挑战;就机遇来说,我国具有超大规模的经济体、超大规模的市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出口国和投资来源、目的地等;求合作、谋发展仍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在其中占有重要席位。如何做到能抓住机遇、转危为机,走好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实现更大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道路决定命运,审视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的中国发展之路,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乘势而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新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面临创新不足、民生短板、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培育中国精神。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新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还要凝聚中国力量。“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解释了力不足牛马的人能驭之的原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党的硬核领导力,还需要14亿中国人民的合力。所以,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之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关系民生的方针政策入手,其目的在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用14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3.为全人类发展前途指明前进方向
习近平人民幸福观是关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性的普遍交往打破了各民族间的封闭状态,资本把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马克思恩格斯曾描述了资本主义与交往的关系:“世界普遍交往彻底改变了各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方式与交往原则,推进了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进程。”随之而来的是,生产的全球化、国际化和精细化。发达资本主义与国家凭借资本、技术等优势,强势抢占价值链的高端环节,将中低端环节转移到后发国家,这样,全球分工的不同,形成以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中心-外围”国际分工格局。钱乘旦描述为:“‘服务’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工农业转移到非西方国家;资本通过‘服务业’即第三产业获取利润最大化,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匍匐于全球资本的控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控制后发国家的经济,导致贫富发展不均,还企图用强权政治干预其内政,导致后发国家政局不稳,常年处于战争状态,如美国涉中东事务,造成中东地区战争频发,人民生存困难,甚至为了解决资本引发的矛盾,公然转嫁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等问题。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最大程度维护自身利益,大搞“逆全球化”。可见,经济全球化是资本的盛宴,逆全球化也是资本保护自身的反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总是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以自己的意志塑造世界发展和交往范式,枉顾世界人民对社会美好生活的迫切愿望。
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世界市场体系,尽管创造过丰富的生产力和辉煌历史,但其毕竟是为少数大资本集团追求利益最大化服务的。在这样的世界生产基础上形成的世界交往、分工,都不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也不符合人类美好生活的愿望,在政治上必然造成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对抗。特别是当今,面临“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难题,资本逻辑下主导下的世界体系不能解决这个全球性问题。而中国共产党以“为世界谋大同”的责任担当,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提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普世价值”的人类共同价值,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尊重每个国家的发展利益;它还提出搭建“一带一路”合作平台,帮助其他国家获得共享发展的机会,积极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使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超越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构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美好世界,实现共同繁荣。从而能使全人类从“虚幻共同体”走向“真正共同体”。这恰恰回应了习近平人民幸福观,同时也表达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事实和坚定决心。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它的使命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幸福:“过去的一切运动就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的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新时代,在习近平人民幸福观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群众踏上了实现人民幸福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共同幸福的目标,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内容。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牢牢把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主动权,开创全体人民美好生活新境界。同时,作为一个具有高度人类情怀的党,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大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人类擘画并争取美好未来,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人类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第三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并按照规定向作者支付相应稿酬。
扫码关注我们
走近《河海期刊》
新媒体编辑:河海大学期刊部媒介传播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