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视听效果犹如皇帝新衣——《海兽之子》
点击蓝字
关注妙妙
今天聊聊电影《海兽之子》。
片名海獣の子供 / Children of the Sea (2019)。
《海兽之子》上映之初,顶着靓丽光环。
《海兽之子》预告片
影片改编过程可谓是群星荟萃,五十岚大介的原作,Studio 4°C出品,久石让配乐,米津玄师主题曲,荣获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大奖、昂西国际动画节最佳故事片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初选入围。这么多光鲜亮丽的名号加持下,漫改电影《海兽之子》成功吸引到漫迷和影迷的目光。
影片2019年6月在日本上映,2020年11月在大陆上映,全球票房总统509万美元,其中日本票房222万美元,大陆票房220万美元。不得不说国内观众对他们是真爱,给时隔一年多上映的影片,还贡献了票房半壁江山。
但观影后,大家给出的评价几乎出奇的一致,很差,影片口碑扑街。
漫改电影《海兽之子》真正做到了又不叫好又不叫座。
在《海兽之子》前半段,小女孩琉花开始了她的漫长暑假。暑假刚开始,她就因为校园冲突被赶出了手球队。故事演到这里,一切都是正常的青春校园故事。
紧接着,琉花就去找在水族馆工作的爸爸,进而遇到了两位被儒艮养大的人类少年“海”与“空”。
海和空奇妙的身份特征,将故事引向人与宇宙的深邃问题。
海和空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促成地球生命“生命祭典”,他们是重要的媒介。可以把他们理解为催化剂,也可以理解为药引子,或者引爆C4的雷管。
在影片后半段,花费浓重笔墨描绘绚烂多彩的“生命祭典”,整个故事在华丽的视觉特效中落下帷幕。
关于影片的争论也主要集中在后半段的改编上。
在后半段剧情中,通过意识流的画面,表现了宇宙大爆炸、生命起源、物种进化等诸多内容,重点讨论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我们学过哲学都知道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整体由个体组成,整体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整体中的个体在具体起作用,而整体中的个体可以从不同角度方面连结为一个整体起作用。《海兽之子》就是把这些内容具象化了,用极为抽象的语言,描绘了每一个生命个体在生命大家庭里的作用。
“宇宙的一切都存在那些细节中。”
影片还着力表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即万物皆有宇宙,宇宙亦有万物,生命周而复始。但这种描述难道不是废话吗,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而已。细节不同,表现出的具象自然也不同。那么某甲体内的某个原子,经过一系列物质交换,迟早也会出现在某乙体内。难道可以说甲就是乙吗。
电影如果想好好讨论哲学,就别整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倒不如多表现表现辩证唯物主义。形而上的玩意儿或许糊弄糊弄新人还可以,但总是反复强调就显得有点儿不合时宜了。
可能影片创作者觉得自己曲高和寡,费尽心思制作了绚丽的生命盛典,结果大家伙儿都不买账。
说实话,我在观影之前着实期待了一把,经常看到网上有很多宣传文章,说这部作品“不好意思说没有怎么看懂”“没有多少人能够看懂”云云。
这的确勾起了我们的观看欲望,但熟悉的宣发套路,是不是让人想到皇帝的新衣。首先把自己设定在一个永远正确的位置,宣称凡是说不喜欢就是没看懂,仿佛大家这样就不敢批评了一样。
实际上《海兽之子》就是故事没编好,本职工作没做好就不能赖观众没看懂。光靠勾勒出一张大饼,撒点儿美味的佐料还不够,饼本身要好吃才行。
绚丽华丽的影音表现是影片值得肯定的地方,但电影的本质还是要讲故事,画面再好也只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不是基础项。
偏离原著浅尝辄止故弄玄虚,
绚丽视听效果犹如皇帝新衣。
往期推荐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好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