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物多样性】9个新记录物种!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再添“新成员”


卖萌的猕猴、一脸戒备的蛇雕、“拖家带小”的白鹇、“酷意”十足的黑喉噪鹛……在红外相机镜头前,这些野生“小精灵”一派悠哉惬意。这是日前召开的“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项目”专家验收会上公布的一个个珍贵画面。

猕猴
蛇雕
连南瑶族自治县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森林覆盖率居全省第二,生态资源丰富。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茂密、物种丰富、地势复杂、沟谷纵横、奇峰耸立、湖光山色,是连南最重要的绿色生态资源。
“广东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监测项目”的开展,旨在加强野生动植物的监测。来自广州大学、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的与会专家审阅了项目报告,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汇报,经质询和讨论,认为项目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掌握重点野生动物状况等具有重要意义。专家一致同意通过项目验收。
白鹇
赤腹松鼠
黑喉噪鹛
此次红外相机监测项目,在保护区内以公里网格为基础布设了52台、保护区外布设了20台红外相机,获得有效照片5427张(兽类2287张、鸟类3140张),调查检测到野生动物57种,其中兽类17种、鸟类4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斑林狸、豹猫、白眉山鹧鸪、白鹇、蛇雕、领角鸮、草鸮、短耳鸮、斑头鸺鶹、画眉、黑喉噪鹛、红嘴相思鸟、仙八色鸫14种;保护区新记录物种小麂、赤腹松鼠、红腿长吻松鼠、绿翅金鸠、短耳鸮、灰头绿啄木鸟、斑胸钩嘴鹛、淡眉雀鹛、黑喉噪鹛9种。
在本次红外相机拍摄中,71个红外相机点中有15个位点拍摄到猕猴,主要分布在保护区内的田湖庙凹、中坑莲塘、海螺青塘、大磅山一带的核心区。一年中11个月均拍摄到猕猴,且在夏季和秋季拍摄到较多,猴群最多超过10只,且包括多只幼猴,表明保护区内有稳定、健康的猕猴种群。这些猕猴主要是地栖,也会在树上觅食,集中在日间活动。
与会专家认为,通过此次红外相机的发现,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和物种多样性种类有所增加,科研监测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今后加强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宣传和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为保护区建设发展开启了新征程。

拓展链接

连南板洞省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0年,以牛塘林场为核心,建立了县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经清远市政府批准建立市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区内旅游资源丰富,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观光、度假休憩的天然胜地。


该保护区总面积10195.8公顷,森林覆盖率95.7%,环境优越。由于人为干扰少,其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里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据初步调查,保护区内有野生维管植物11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多种,包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伯乐树、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广东五针松、福建柏等,珍稀濒危植物油杉、粘木等。保护区内有野生动物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和珍稀濒危动物30多种,包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云豹、豹、红腹角锥、蟒蛇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小灵猫、虎纹蛙等35种。


源/南方日报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