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珠海:天沐河——横贯粤澳的亮丽风景线






 城镇型河流 







河流简介


天沐河原名“中心沟”,河长8.2公里,河宽为80-400米,流域面积约31平方公里,贯穿横琴全岛,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河道。




主要做法


天沐河原主要功能为泄洪和排污,随着横琴开发建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2014等年份监测数据显示,天沐河超出地表水V类标准。不仅周边居民反映强烈,且与横琴建设成为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的定位不相匹配。

横琴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美丽中国建设重大部署,在省、市、区各级政府有力推动下,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治理天沐河。

整治水环境。一是强化源头治理与管控。2019—2021期间,全覆盖排查岛上109个在建工地及周边区域,30个工地排污问题、69个问题排口得到及时整治。持续开展入河排口专项行动,摸排入河排水口56个,并基本整治规范到位。二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施约550公里,包括9条村居的雨污管网改造,共修复管网病害超过5千处。建设南区水质净化厂二期以及配套污水外输管网,增加了4万方/天的处理能力。三是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全岛布局200个水质监测点,每年共检测约620次,重要水域排口全覆盖监测,并安装2套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杜绝水环境整治“盲点”。

修复水生态。一是引入海绵城市理念对天沐河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编制《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配套建设方案。2014年启动天沐河防洪及景观工程,完成了约120万立方的河道清淤吹填,建成约13.8公里的碧道。并实施一批覆盖从源头到末端的海绵城市项目,累计达94个,总投资约51.49亿元。二是积极推进二井湾湿地修复,编制《广东横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总体规划》,完成了一期53公顷的湿地修复建设,并对二期264公顷的湿地实施严格的保育管理。三是持续提升生物多样性。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以天沐河为轴心加强生态廊道修复,统筹水网联通整治。开展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监测,在天沐河及两岸开展4条样线巡护,并通过生境改造,为重点物种提供优良栖息地。

发扬水文化。横琴将河道治理与休闲旅游紧密结合,将天沐河打造成粤澳两地亮丽的水生态休闲旅游的新名片、生活就业的新空间。先后成立“河小青”爱河护河志愿服务队和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招募志愿者近400人;2019至今,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横琴自然周、名校赛艇邀请赛等琴澳公益节日及水文化系列活动,吸引人们前来天沐河,让每个人成为天沐河水环境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受益者。




天沐河治理后


天沐河治理前


治理成效


一是水环境改善,水质连续三年达到Ⅲ类,消除了村居和市政排洪渠劣V类水体,2023年进水BOD浓度较2018年提升50%;

二是生物多样性提升,天沐河自然岸线率达84.15%,过去天沐河难觅动物踪迹,现调查流域鱼类有39种、陆生脊椎动物30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9种。黑脸琵鹭重新出现在天沐河畔;

三是宜居宜业宜游,流域建成了3个滨河公园、31个亲水平台、13.8公里的碧道,天沐河省级碧道试点样板工程多次受到央媒省媒报道。澳门居民在横琴购置的各类物业已超1万套,占横琴物业的30%以上。优质的环境及生活空间,使得越多的人选择来横琴生活就业。




天沐河整治后


天沐河整治前


经验启示


天沐河治水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横琴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这一使命。天沐河“水治理+海绵城市+生态修复+休闲旅游”的做法,为大湾区内面临城镇型河流治理挑战的地区提供了借鉴经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提供更多实践范例。





珠海市天沐河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点击 在看 ,一起助力生态环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广东生态环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