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拉姆,不要下山!

胡果冻 乐知传播学 2023-06-25

「 暴力加了个“家”字,女性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仿佛就消失了…… 」

作者 | 胡果冻

内容编辑 | 暖酱

排版编辑 | 北北



 拉姆去世了。

那个被前夫浇汽油烧伤的美丽姑娘拉姆最终还是没有挺过去。

9月14晚,四川省金川县这个网名叫“黑姑娘拉姆”的美丽姑娘,在直播时被突然闯进家中的前夫唐某拿刀架在脖子上,用汽油泼洒后纵火焚烧,造成全身90%面积极重度烧伤。抢救16天后,在国庆中秋前夜不幸去世。

图片来源:拉姆的抖音账号


舆情在国庆当天就爆发了。

最开始发酵的起点是谷雨实验室的报道《被前夫烧毁的拉姆》,对拉姆案件经过进行了详细描述。

在媒体采访中,拉姆姐姐卓玛曾表示,唐某有家暴倾向,拉姆经历了离婚、复婚、再离婚。为逼拉姆复婚,唐某曾以两个儿子的生命威胁。然而,拉姆同意复婚后不久又遭家暴。今年6月,两人再次离婚,两个孩子被判给了男方。

拉姆的遇害不过是家暴的升级。

 图片来源:谷雨实验室《被前夫烧毁的拉姆》

很多网友从这个极其恶劣的案件中看到了家暴的危害性。

于是,很多网友呼吁设立拉姆法案,并要求“停止不作为,惩戒不作为”。

#拉姆法案#、#拉姆# 登上热搜。

图片来源:微博博主厌女bot


但现在,#拉姆法案#、#拉姆#这些话题,因为某些不知名原因已经消失了。

图片来源:微博搜索


遇害前两天,拉姆在社交平台上高兴地提到“明天就要下山啰”。

如今,评论区里写满了“拉姆,不要下山”。

图片来源:拉姆的抖音账号


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你会发现很难下笔,很难进行客观分析。

因为这个故事,每一行都是血泪



停止不作为,惩戒不作为” 

这次舆情爆发速度快,强度大,但是跟以往的涉及到女性安全的舆情却有着不一样的特点。

第一个重要特点是诉求明确,舆情空前一致。

此次案件中,舆论所表现出的主要诉求显得较为一致,呼吁设立拉姆法案,呼吁警方以及社会对暴力行为的零容忍高重视刻不容缓,并要求“停止不作为,惩戒不作为”。

图片来源:演员李冰冰微博


在过往,凡是涉及到女性安全的舆情中,网络舆论场会有不同的声音,导致明显的分歧。一种是受害者有罪论。舆论在受害者身上找原因,认为女性受到侵害源于其自身“不检点”。第二种是,女性加强自我保护论。主流媒体将重点放在指导女性学习自我保护方式上,其内涵是自我保护便可以有效降低受害率。

此次案件中,网络舆论场的观点和情绪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因为,拉姆是完美受害者。她漂亮、乐观、开朗,生了两个孩子,还靠自己赚钱。在她的身上找不到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其次,在这起案件中,自我保护已经无法规避女性受害,拉姆一直在反抗自己的命运,多次报警、到法院离婚,哪怕最难割舍的两个孩子归男方抚养……但是,自我保护和求助环节双双失效。

“受害者有罪论”和“女性加强自我保护可降低潜在风险”在这起案件中,无法成立。

第二个重要特点是媒介赋权下,女性声音放大。

在整个舆论发展讨论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诸多女性网友的参与。一方面,社交媒体平台给予了女性一个集体的且有强烈共鸣的舆论环境和虚拟社群空间,更容易争取到群体认同。另一方面,互联网为女性赋权,女性群体得以在更加开放和平等的平台上发表观点,为女性诉求提供了真实的表达渠道,使人们真正直接听到了女性的声音与想法,话语权得到了提高。



 前情案件积累,舆情集中爆发 

纵观此次案件,舆情是一层一层推进的,情绪是一层一层叠加的。

❶ 案件本身:案情之恶劣,情节之严重。

淳朴善良又美丽的拉姆总是通过短视频、直播和大山外的网友分享大山里的生活,以及喜怒哀乐。视频里的拉姆漂亮,乐观,像花朵一样充满生命力,看上去像是未曾经历痛苦,也没有被残酷的生活打败,最后却是以最惨烈痛苦的方式死去。

拉姆曾经拍摄的短视频

视频来源:拉姆的抖音账号

案件本身骇人听闻,作案动机动机卑劣,手段残忍,情节恶劣,罪行严重。整个故事里,写满了残忍无望的细节,引起了人们对拉姆的惋惜,对拉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强烈愤怒。

❷ 舆情铺垫:前情案件积累,集中爆发

从泰国杀妻骗保案、杭州来女士被杀抛尸化粪池案、浙江慈溪女舞蹈教师被杀案,再到拉姆被前夫纵火焚烧案,杀妻案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对杀妻案的愤怒、对女性安全的焦虑,对女性地位处境的不满等种种情绪长期埋藏在公众心中,都因为这次案件的舆论辐射效应而集中爆发出来。网民评论在短时间内显得数量多、势头猛、火力足,好像突如其来,其实是长期酝酿、乘势而发的结果。

❸ 媒介环境:社交媒体和直播的助推

此次舆情爆发还有一个重要的助推因素是社交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拉姆是一位主播。借着今年自媒体视频爆发的契机,直播给了拉姆经济自立的可能性,甚至可能靠着这波短视频红利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她都没有来得及享受新技术带来的改变就被毁了。拉姆在直播的中途被前夫现场挟持烧伤。在受伤之后,网友一天就筹款百万给她治疗。社交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使得这件事有了引起关注和大范围传播的可能。

图片来源:微博博主llluminata_




 舆情背后的情绪:

 家暴以及女性安全焦虑 


舆论的爆发往往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近年,已经发生过不少类似的事件,有不堪家暴跳楼的、被丈夫推下悬崖的、丈夫为骗保骗妻子服毒的、有被前夫拽走的后在车内被发现无生命体征的、又被前男友开车反复碾压的、有退婚被当街杀死的、离婚后被前夫烧死的……

◎  泰国杀妻骗保案 
2018年10月,天津男子张某凡带着妻子小洁及20个月大的女儿,一起去泰国普吉岛游玩。在普吉岛的别墅酒店内张某凡将妻子残忍杀害后,伪造现场谎称“妻子溺亡”。此前,张某凡已陆续为妻子购买价值3000万的保险,受益人正是他自己。

◎  浙江慈溪女舞蹈教师被杀案 
2018年8月1日20时许,吴益栋因与恋人陈某某分手后纠缠复合不成,预谋报复,在陈某某下班后驾车尾随,陈某某发现后在慈溪市某商业区下车躲避。吴益栋跟踪陈某某至商业区持尖刀当众行凶泄愤,将其残忍杀害后逃离现场,随后到公安机关投案。

◎  杭州来女士被杀抛尸化粪池案 
2020年7月,杭州来女士在家里离奇失踪案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民警迅速排查,收集证据,最终在接近40度高温连续奋战25小时,对48车粪水抽查,发现人体组织,明确丈夫许某是重大犯罪嫌疑人,对其进行抓捕。7月23日杭州警方通报:女子来某已遇害,丈夫许某提出想让来女士的一栋房子给自己的儿子做婚房,来女士未同意,许某对妻子产生不满,7月5号凌晨在家中趁妻子熟睡之际将其杀死,分尸后分散抛弃。

◎  河北邯郸某公职人员开车碾压前女友案 
2020年9月25日,河北邯郸。一女子遭前男友驾车碾压伤重住院。知情人称,男子杨某为税务局公职人员,事件因女方提分手引发。28日,警方通报,女子已送医,嫌疑人杨某已到案。

此次舆情的背后,是女性群体对于家暴以及女性安全焦虑。拉姆的经历才会引发大量女性网友的集体共情和恐惧:

• 她已经主动远离“垃圾人”,为何还是不能摆脱被垃圾人摆弄的命运?

• 反家暴的法律早已有之,为什么还是出了这样的悲剧呢?
• 如何才能保障女性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焦点:残害女性的案件为何总是求助无门的?

 图片来源:微博博主有盐电影


谷雨实验室的报道里提到,“如果审视拉姆的人生,会发现那不仅仅是一个被丈夫摧毁的故事,那几乎是一个无法逃开的悲剧。”  

 图片来源:谷雨实验室《被前夫烧毁的拉姆》

在被杀死之前,前夫对她多次施暴,拉姆也多次进行报警,前夫却没有受到任何惩罚。拉姆已经用尽了在她的生活和世界观内,比较合理的几乎一切手段。但悲剧还是发生了。

我国早就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在这起案件中,反家暴法为什么不起作用?警方为什么不对唐某采取措施?因为曾是夫妻,就可以以“家务事”为由免罪免罚。暴力加了个“家”字,女性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仿佛就消失了。

 图片来源:谷雨实验室《被前夫烧毁的拉姆》

可以拯救拉姆免于这个结局的每一个环节都失效,能拯救将来无数个拉姆的那一串环节,没有发生作用。公权力的不作为,对受害人来说是最大的恶。

家暴的重点在于暴力殴打他人,不应因双方的身份关系而忽视掉危害的严重性和持续加剧性。这个案件的背后依旧是法律及法治不健全、不完善。家庭内部、邻里之间、单位同事等等,很多摩擦和冲突在未特别激化、伤害之前,只是由警方调查、调节、处理的时候,就出现这种“无法可依”的“随意性”处置。我国司法任重道远,但每一个受害人都在推进法制进程,只是,可不可以少一些冤魂。

谷雨的报道中,最后一句话令人心碎:“眼前的一切都是她想要过的新生活,自由的、免于恐惧的生活。”


与其说,怎样能救助她们,免于如此悲惨的生活?


不如说,


如何救助我们,免于如此悲惨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贝贝.女性公共安全议题中的舆情特点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05):68-69+136.
[2] 艾然.“朱令案”舆情特点及对舆论引导工作的启示[J].今传媒,2013,21(10):31-33.
[3] 谷雨实验室-腾讯新闻《被前夫烧毁的拉姆》





中国少女的“制服梦”
新传四大刊要变成五大刊?最新期刊排名是这样的……

 乐知传播学  
一群喜欢传播学的孩子愿用学术的慧眼看透花花世界!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LEXI_Communication@163.com



看到这里,还不赶紧关注我吗?(傲娇脸)更多宝藏内容,敬请期待!



- 本文由 乐知传播学 原创发布,未经许可请勿复制转载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