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BISFF2020 | 策展单元:时间迷宫

BISFF BISFF2022 2022-01-02



策展单元 · 时间迷宫




电影家可以把时间凝固在时间的一些痕迹中(符号中),而人们可以通过意义来感知这些痕迹。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时间迷宫”这个主题策展并非始于某个先入为主的概念或想法,而是在本届华语单元的观片和选片过程中,借由作品本身的丰富、多元与新锐以及在主题上奇妙的关联而逐渐浮现的。来自两岸的华语青年作者自发地以具有实验气质的形式对“时间”的主题进行探讨,也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作者对时间的企图与对语言创新的野心。
本单元的四部华语作品,尽管风格各不相同,但它们都从不同角度探讨“时间”这一根本问题。然而其方式并非如克里斯托弗·诺兰般去构建具有复杂叙事的运动-影像,而是去接近一种时间-影像的形式,对线性时间提出质询,并试图表现(或曰创造)“生成中的时间”。
陈筠的《台风来之前》(2020)是本单元最接近叙事影像的作品,也让观者轻松地进入“时间”这一主题。《台风来之前》聚焦于一名青年男子生命中的两个特定时刻--它们或许发生于不同的时间维度,却在男子的主观意识中实现了瞬间的共存。台风来临之前的气息、涌动的海水搅动了隐匿在意识深处的记忆,童年夏日的气味、秘而不宣的情绪忽然浮现。这些翻涌而来的回忆是被意识之光偶然照亮的潜在影像,构成“回忆-影像”,也再次证明德勒兹所说的:“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时刻都有两面:它既是现实的,又是潜在的,一面是感知,一面是回忆 ”。除此之外,《台风来之前》也是一场成年之“我”以回忆实现自我和解的旅程。
台湾影像创作者林仕杰的《未来奇案》(2019)则以更激进的方式解构了时间,同时也探讨了记忆与人类主体性的问题。这部融合了科幻、说书传统、佛教故事等元素的实验短片,将叙事置于人类毁灭之后的未来考古现场。再生人阿木在对人类纪时代遗迹进行考察,挖掘出一个铁盒。铁盒如普鲁斯特的玛德琳蛋糕一般,激活了他有关过去的记忆与经验。梦境、记忆与历史的交织令《未来奇案》构成了德勒兹意义上的“晶体-影像”,现实与潜在循环,彼此不同,却又不可辨识。也是借助这些的记忆碎片(构成了叙事),作为“时间动物”的阿木得以确认自我的身份与主体性。
同样借用了科幻元素的,还有张文倩和黄玥的《2069,花咪来信》(2020)。这部散文电影将时间设定于2069年,一只名为花咪的猫咪依赖基因技术、胶片影像而获得重生。重生后的花咪在未来游荡,写信给主人Wency诉说所见所闻。影片对2069的想象无疑带着创作者对当下社会现状的批判、对艺术、电影未来乌托邦式的期望,但最终温柔地落脚于人类与猫咪超越物种与时间的情谊。全片用Lomokino相机配35毫米胶片拍摄,制造出慢速动态影像的效果,模拟人类对往事的印象。流动与卡顿并存的影像观感,令人如坠回忆、梦境与催眠。借助科幻的形式,影片也对电影这一媒介进行了反身性的思考:电影不仅是承载记忆的容器,也是人类精神与意识的基因,是我们得以“再生”的凭借。
彭祖强的《成立之时》(2020)则以历史来质询时间。这部带有实验色彩的纪录片,使用了档案资料、口述历史、现场记录、双屏等多元形式。影片开始于彭祖强在档案研究过程中一个充满矛盾与悖论的发现,通过两段与少年学社有关的海外华人革命事件--一次失败的暗杀和一趟疑点重重的旅行,来质询历史的建构过程。相较于尝试还原某段真实的历史,彭祖强选择了让散轶的历史细节在其作品中保留碎片化的状态,更突显了它们无法被拼凑、无法以线性因果逻辑进入的事实,从而进一步曝露了历史生成中抹除/遗忘与铭记并存的双重过程,以及背后隐而不见的权力机制。
最终,将这些作品集结放映,也源自这样一个初衷:在绝大多数观众都太习惯于好莱坞式的主流叙事影像的今天,通过策展的方式,建构一个观看与讨论的语境,让观众可以通过这样的语境来进入、感受以及理解这些作品(当然只是进入方式之一);也期望在对照观看之中,形成对话,实现2+2大于4的效果。(佟珊)



策展单元·时间迷宫

展映片单




放映时长78分钟
座谈40-60分钟



▌台风来之前 | Before the Typhoon Comes
陈筠漳州方言|14:32中国 | 2020

父亲带着阿琛到海边度假,没想到遇上台风。阿琛执意要下水。波涛汹涌中,阿琛看到自己的过去,并试着与之和解。这是一个从孩子的视角看待家庭关系的故事。随着孩子长大,童年记忆变得敏锐而模糊,而内心深处的忧伤只有通过寻找过去的自己才能化解。


陈筠

1996年生于福建漳州,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自2016年以来作为摄影师参与拍摄电影、广告、纪录片等。2020年,陈筠制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叙事短片,开始以导演身份进行电影创作。





▌未来奇案|Future Mysteries
林仕杰
中国大陆首映台湾方言,普通话 | 25:00中国台湾 | 2019

夜晚的残破屋子,躺在床上的男子梦见了未来的记忆。荒芜的未来,一名再生人勘查着人类的遗迹。遗迹之中偶然发现的铁盒,挖掘出再生人意识底层的画面:男子带着一名神秘女子,走在似曾相识的场景中,既陌生又亲密,两人一路回到了那间残破的屋子。


林仕杰


美国加州艺术学院电影与录像研究所毕业,现居台北。创作包括实验电影、纪录片与声音作品。主题多着墨于个人记忆、梦境、地景与历史的交互关系。藉由神话的探寻,去解析叙事的起源。作品曾在国内外影展与艺廊空间展出。





▌2069,花咪来信| A Letter From Huami
张文倩,黄玥世界首映英文, 普通话|24:48美国, 中国 | 2020

2019年,猫的主人在处理自己拍摄的一卷胶片时不小心在上面留下了一些它的毛发;2069年,科学家在废弃的回收站发现了这卷胶片并用基因克隆技术复活了这只名为花咪的猫。苏醒后的花咪游荡在2069年的世界,在陌生的街头巷尾她一次次唤醒历史在她记忆中留下的感知,眼前的所见所闻和脑海中久远的记忆纷至沓来,时空也随之模糊错乱……


张文倩

黄玥

张文倩,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并获得电影和新媒体硕士学位。热衷于以影像来探讨真实和虚构的边界。短片《2069,花咪来信》 是她和电影搭档黄玥完成的第一部以记录影像完成虚构述说的作品。短片曾入围了法国尼翁真实电影节的预选和美国好莱坞学生竞赛单元的半决赛。目前她长居上海,创作自己的长片纪录片。


黄玥,生于1992年,电影作者、独立艺术家,MFA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目前他的兴趣点和创作主要集中在当下中国大城市的发展状态,及此状态下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中不同阶层的个体,其相互间的关联与各自存在的方式。





▌成立之时|Inauguration
彭祖强亚洲首映英文 | 13:32美国,古巴 | 2020

成立于旧金山的少年学社,是美国最早的华人革命组织,他们举办了诸多支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其中就包括一次对1910年访美的清皇室载询的刺杀。而在另一段古巴华人史的记载里,1910年的古巴华人社区,准备派遣两名青年前往得克萨斯州,参与少年学社1911年的成立大会。 是先有成立大会还是先有革命活动?在两段时间互有出入的记载打开的是刺客邝佐治的一段私人史:他刺杀失败后的隐姓埋名, 刑满出狱后对政治的失望, 还有少年学社对这段刺杀史的只字不提。作品在古巴、旧金山与得克萨斯州三个时空之间穿梭,想要在虚实之间思考,能去寻找的究竟是一段历史,还是它的消亡?


彭祖强

影像创作者,1992年生于长沙,工作生活于纽约。

作品曾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AntiMatter影像艺术展,香港咩事艺术空间,以及休斯顿美术馆展映。参与过的驻留项目包括 MacDowell, Skowhegan, 和Core Program。他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和影像艺术系,以及伦敦金匠学院。






展映地点和时间请持续关注BISFF2020




BISFF 北京国际短片联展

我们让全新的影像在中国发生,将“短片”的概念延伸至创作的各个领域,在电影和艺术中寻求结合的可能--丰富前卫,不拘一格--让真正的才华在人们面前得以呈现:我们是站在影像前沿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也是推动者和冒险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