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朕太冤了!乾隆第七次下江南都澄清了什么?

李璇 李昱微 日刻 2019-06-11


作为史上名号最响亮的帝王之一,乾隆爷的审美本应和他的形象一样高大威猛、不明觉厉。然而,当网友把他的藏品扒出来,并与雍正爷的藏品作对比时,乾隆的形象瞬间碎了。


无论是花红柳绿的瓶子、盖满印章的书画、还是题遍了诗词的瓷器,都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网友将其尊称为“农家乐审美”、“弹幕鼻祖”、“爱新觉罗 牛皮癣”。




可你们不要被骗了!乾隆爷好歹师从名儒帝师,自幼研习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审美怎么可能差得了。


研究者们看不下去了,借着暑期黄金档在浙江博物馆办了个展。下了六次江南的乾隆爷如今下了第七次,但这次不是来旅游的,他要用瓶瓶罐罐和长轴短卷来证明:朕不背锅!朕的审美很正统!很古典!


那么我们就带你看看,朕的审美到底有多高端。



展览第一部分:君临天下

展品内容:朕的自拍、龙袍、龙椅和玉玺



| 清《乾隆帝朝服像》| 


弘历天资聪颖,十二岁时在圆明园得到祖父康熙帝青睐,带至宫中抚育。雍正元年 (1723年),被秘密立为皇太子,十一年(1733年)封为和硕宝亲王。两年后,弘历即帝。 




| 清《少年弘历采芝图》 |


画幅无作者名款。右上弘历(长春居士为弘历年轻时的号)自题七律诗一首,钤引首章白椭圆印一,款识后钤“宝亲王宝”白方印,“长春居士” 朱方印。左中又有梁诗正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甲寅)题写的七言诗一首,钤“梁”朱圆印,“诗正”白方印。画幅正上有“八徵耄念之宝”朱方印,“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朱方印,“太上皇帝之宝”朱方印。



乾隆爷很喜欢“自拍”,时不时就会找人给自己画像。来看展的姑娘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哇!乾隆真帅!”



| 清《乾隆帝朝服像》 |  


此为乾隆皇帝弘历晚年时身着朝服,端坐在龙椅上的肖像。长期执政的封建君主脸上独有的深沉稳重与睿智畅达被描绘得形似神肖。全图色彩富丽堂皇,具有威严静穆之气。人物讲究比例与解剖结构, 袍服通过明暗转变极好地表现出丝绸的质感,地毯与座椅的绘均有西方透视画法的影响。 



乾隆是爷爷的脑残粉,什么都要跟爷爷学,“爷爷当了六十一年皇帝,我不能超过他,我六十年就好了”,“爷爷下江南六次,那我也下六次,第七次就不来了。”这个想法是在他平时的小日记和小诗中透露过的。



| 清《青玉“古稀天子之宝”》|


青玉交龙纽“古稀天子之宝”在封建社会天子就是指皇帝,他享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利。乾隆帝在《古稀说》曰:“古稀之六帝元明二祖为创业之君...... 其馀四帝予所不足为法”。乾隆帝借此夸耀自己是古稀全人。


他还刻制了“古稀天子之宝”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七十圣寿时,乾隆帝把自己看成是千古之中唯一年登古稀的英明君主,为此他特撰写《古稀说》曰:“余以今年登七袠,因用杜甫句刻‘古稀天子之宝’,其次章而即继之曰‘犹日孜孜’,盖予宿政有年,至八旬有六即归政而颐志于宁寿宫,其未归政以前,不敢驰乾惕。犹日孜孜,所以答天庥而励己躬也。”表明乾隆帝虽然自负但不自满。 另刻“犹日孜孜”玺,作为“古稀天子之宝”的副章相配使用。



青玉“古稀天子之宝”是乾隆给自己的七十岁的礼物,边款是很牛的自我总结《古稀说》。旁边展出的五方青田石印,是乾隆八十岁生日的时候和珅贴心地从他御制诗里选了各种带福字的诗句,刻了一百二十方印,这次展出的只是其中五方。



展览第二部分:勤天政民

展品内容:朕的文具、办公记录和古籍收藏



| 宋官窑洗 |


广义上讲,官窑泛指隶属于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专烧宫廷、官府用瓷的窑场,狭义上讲,它特指宋代的中央官窑,按文献记载,有北宋官窑与南宋官窑之分。宋代官窑产品传世不少,绝大部分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散见于国内外大型博物馆的,也有一定数量。 



宋官窑洗是本次展览中最值钱的文物,因为全世界存量也就二十个上下,本次它的保险估价达到一亿,占整个展览总估价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 乾隆御笔《阅海塘记》卷|


清高宗乾隆皇帝分别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二年(1757年)、二十七 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六次南巡,视察海塘堤防是其南巡核心目的之一。


此卷《阅海塘记》书于“壬午上巳日”,即乾隆二十七年第三次南巡途中,是在拜谒海宁海神庙后所作,全文收入 《清高宗御制文集》初集卷七。文中缕析从神禹到而今的治水理念以及经验教训, 并在实地考察杭州沿海塘坝,一一履视测度的基础上,阐明柴塘与石塘对于治理海患的不同作用与利弊得失。此卷为乾隆帝五十二岁所书,用笔圆润平和,为其中年成熟稳健书风的代表作。此卷曾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原贮藏于宁寿宫。




| 乾隆帝御笔《阅海塘诗》朱笔底稿 |


《阅海塘四叠旧作韵》七言诗一首,朱笔手稿,共六行,有一处圈改,无款印,属甲辰年 “乾隆御稿”。此诗收入《清高宗御制诗集》五集卷五。以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与诗稿对照,除诗句有一字之差外,最大不同是四库本在第二句、第三句、第六句、第七句之后增加了大量注释内容,用以说明历次南巡阅视海塘,对各处治理海患采取的不同方法和取得的成效,而朱笔手稿上只书“注之”二字。足见手稿书写在先,草草为之。


所有“注之”的具体内容,是在诗集编订时再补充进去。从乾隆丁丑第二次南巡有《阅海塘作》,到甲辰第六次南巡,每次均依原韵作《阅海塘》诗,故称叠旧作韵、再叠旧作韵、三叠旧作韵、四叠旧作韵。



下江南最大的目的真的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为了修建海塘。东南沿海每年的水灾严重地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五代钱镠王的时候修的是所谓“柴塘”,木桩、筑土,但是很不结实,乾隆第一次下江南时就召集大臣研究过这个问题,最后决定用石头修筑,至今还能起到很大作用。《阅海塘诗》这样的朱笔底稿展览中还有几份,都是乾隆平时灵光一现的随手记录,看似随意,但对于了解乾隆平时的生活和思想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 京杭道里图(局部)|


青绿山水,无款。采用平立面结合的鸟瞰式画法,以蜿蜒运河为轴, 绘了从北京到杭 州的大运河沿途两岸的山水风物、城垣布置、 地理风貌等。重要山峦、名胜等用泥金蝇头小 楷注于图上。



壮观的《京杭道里图》青绿山水画卷展开约二十米,难得一见,描绘京杭运河沿线地理,浙江博物馆藏这一件据说是草稿,标注不多。现存台北故宫的则是正式版,标注了图中所有地理位置的名称。



| 文澜阁本《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 开始编纂,纪昀、陆锡熊、孙士毅为总纂官,至五十二年(1787年)先后共抄成七份。


文澜阁《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开始缮写,五十二年(1787年)成书。全书统一格式,朱 丝栏,半页8行,行21字。四部分色绢面包背装,经、 史、子、集四部封面分别为葵绿、红、月白、褐色。 每册首页钤“古稀天子之宝”,末页钤“乾隆御览之 宝”。咸丰年间,因太平天国战乱,文澜阁《四库全书》多有残阙,后历经数次补抄才得以基本恢复旧观。 



乾隆修编《四库全书》虽然使众多文献得以保存,也毁了不少和自己统治三观不和的书。文澜阁原址就是杭州博物馆的一部分,整个建筑使用墨绿色和黑色的冷色调,因为藏书之地要取义防火不宜用红色。



| 明 吴伟《歌舞图》|


无款署,钤“小仙吴伟”。画幅上方有明 祝枝山、唐寅、九华遗士、金庭居士、七一居 士、髯九翁六家题及清内府鉴藏印。


明代的文人以狎妓为一时风尚,此图真实地反映了文士观妓歌舞的场景。人物神态各 异,或侧首品听,或低头凝视,或举目静观, 或捻须沉思。据画幅题记得知,圈中翩翩起舞 者年方十岁,名李奴奴。此图为吴伟四十五岁时所作,属于细笔白人物画。构图简约明 了,无繁复的景致烘托,主体人物鲜明,突出了人物的生动情态及其间的相互呼应。 



乾隆热衷于在收藏的古画上盖章,反正都是自己的,展出中的这幅《歌舞图》还算克制,没有盖住原作图文。每次下江南乾隆还会通过书画选拔一些人才,或者在江南开科考试,江浙一带的文人于是有了特殊的上升渠道。



展览第三部分:海宇安澜

展品内容:朕的武装力量



| 乾隆帝御用大阅盔 |    


盔以皮革为胎,髹以黑漆。半圆形,其上为金盘,载以圆座与金叶,叶上植修长之缨 管,用以安插盔缨。盔身前后有弧形梁,镂金龙。其左右两边又镂金累丝梵文上中下三重, 中层间以金缨络纹样装饰。盔口沿处饰以短小之金累丝盔额。盔梁、盔额及上座又镶饰珍珠。盔额左右及后部垂以明黄缎平金云龙纹镶帽钉护颈及护耳,敷以棉,内衬月白绸里。 




| 金银丝花纹缎櫜鞬 |


櫜鞬之櫜装箭,其鞬盛弓。鞬半弓形,以金银丝缎为之,绿 革缘边,黄绒里。其面缀银环,悬挂明黄绦带,绦带嵌铁镀银镶 蓝宝石饰件,衬红织金缎里,并系镂花银钩一。櫜为輭壶状,以皮革制成,外蒙金银丝缎,镶绿革缘边,其表嵌铁镀银镂花纹镶 蓝宝石饰件点缀。櫜鞬通身密布大花叶纹样装饰。 



木兰秋狝主要不是为了打猎,而更像是一种外交行为,和蒙古贵族联络一下感情。阅兵也是下江南的核心工作之一,因为那时候的八旗兵已经有点懈怠,所以要亲自鞭策一下他们。乾隆对自己的军事成就很满意,自称十全老人,指的是十次战役的胜利。



展览第四部分:怡情乐志

展品内容:朕玩儿物,不丧志



|清佚名《乾隆帝熏风琴韵图》|


清代宫廷绘画中,身着汉装的帝王肖像及行乐图不胜枚举,这同汉族文化对 清宫生活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图中穿汉 装的乾隆帝端坐榻上,膝上横琴,双手轻 抚,琴声袅袅而起,余音不绝。六名小童 分侍左右,或持如意,或握竹杖,或端茶 ,或捧图书,或浇花卉,或整理桌案, 井然有序。石几上摆放的围棋、书籍、画卷暗示了乾隆对汉族传统文化的钟爱  



让自己穿着汉人服装出现在文人画里,盖章狂魔的气质暴露无遗。使用各种衍生品传播自己的诗,写了茶的诗就要让它出现在茶碗上。




| 粉彩麻姑献瑞纹大碗 |


口微敞,深腹弧收,圈足。除圈足端沿外均施釉。口沿施酱黄釉,其余为白釉,釉色略 泛青,外壁粉彩绘麻姑献瑞纹,外底饰“大清 乾隆年制”青花三行六字篆书款。 




| 斗彩夔龙戏莲纹罐 |


罐敞口圆唇,宽矮颈,圆肩部施一道压痕,直腹微曲, 下收,圈足,足跟微外撇。外壁口沿之下点绘简易流苏,颈部绘两组连续缠枝莲纹,以大朵莲花为中心,其两侧折出小枝莲 枝,梢间有小朵莲花。肩部压痕处绘一周下垂卷云头装饰, 红、蓝云头相间,粉色打底。腹部大面积主题纹样两组为夔龙戏莲花。


每组中,一大朵莲花居中,一条夔龙扬爪前视,正对莲花,另一条回首探望。莲花以写实的白粉色填色,龙神为深 红色,间有点饰。整幅画面以缠枝莲花填为底饰,色彩丰富, 花、叶相间。罐腹底部绘一周仰莲。足壁绘缠枝花纹样作装 饰。此罐,青花发色清淡,打底纹样主次分明,层次感强,彩 绘色彩丰富,兼有写实、装饰的配色手法,体现出乾隆斗彩瓷 器在色彩、纹样绘制上成熟、华丽的特点。 




中西结合的工艺,各种粉彩斗彩瓷器,传说中的农家乐审美是真的吗?其实当时烧制技术发达,乾隆作为一个技术控,都喜欢尝试一下,简直是以实验艺术的态度在作瓷器,常常亲自下单,不满意还要继续修改,是个比较难缠的甲方。很多时候是技术决定外观,于是花花绿绿的瓷器就此诞生。也有可能跟时代审美有关,毕竟经济情况还是不错的。



| 象牙染雕鱼鹰式鼻烟壶 |         


鼻烟壶象牙制,圆雕,作鱼鹰伏卧形。器身白色,双眼与嘴尖 上部嵌玳瑁,眼睛四周、颈下、双腿染棕并雕颗粒状。鱼鹰体羽丰满,喙尖而钩曲,头上生白丝状羽。颈下有盖,设有暗销,盖内刻 篆文“乾隆年制”四字款。盖内下连染牙匙。鼻烟壶设计精巧、工 艺精湛,为宫廷造办处牙匠为乾隆帝精心制作的御用之物。



全场最萌鱼鹰鼻烟壶,开口在肚子上



展览第五部分:佛日普惠

展品内容:朕爱佛,朕就是佛



| 清《乾隆帝洗象图》 |


乾隆皇帝受佛学大师三世章嘉活佛的影响,数十年倾心于佛学研习。他为了表示对佛教的信仰,不仅大建佛寺,译佛 经,造法器及写经自修,而且还将自己比喻成佛教中菩萨的化身,罩上一层神秘的宗教光环。他命宫廷画家或者画佛喇嘛, 绘制了多幅他扮作菩萨的画像,此图便是其中之一。


图绘扮作普贤菩萨模样的乾隆皇帝, 正静静地目视着众人为自己的坐骑大象清洗躯体。大象则惬意地扭头望着乾隆皇帝,流露出感激的神态。此图虽然仅署丁观鹏一个 人的名款,但实际上应是件中西画家的联手之作。图中具有肖像写实特征的乾隆皇帝, 其面部当出自西洋画师郞世宁之手,而略带夸张变形的玉女、金童、天王及僧侣等人物 则由丁观鹏主笔。此图在设景布势上富于机巧,以曲水为脉将树石、惠草连成一体,同 时也将众多的人物圈聚在一起,进而突出了乾隆皇帝的主体位置。




| “大清乾隆年敬造” 泥金桐游戏佛母坐像 |


乾隆皇帝在北京、承德修建和布置的八处六品佛楼中供奉的藏传佛教铜像,由宫廷造办处铸造。藏传佛教格鲁派根据 修行者的不同根机而设立六个不同层次和等级的修行内容(先 显后密、由浅入深的修法思想),六品佛像是乾隆修习密法的 “六品佛楼”中供奉的佛像。清宫设置的八处六品佛楼,目前保存完好的只有故宫梵华楼。


游戏佛母像,头戴五叶花冠,顶 束高发髻,发辫垂肩。颈部有项圈,胸部挂璎珞,臂部戴钏。上身袒裸,下身着长裙。双手当胸施转法轮印,趺坐于覆莲座上。莲座正壁上沿铸出“大清乾隆年敬造”铭文,底沿有“游 戏佛母”刻款,莲座后壁錾刻“瑜伽根本”。造像的面部、颈部、胸、手、足等身体袒裸部位泥金。座下阴刻十字交杵。 



自恋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不光要把自己p到普通的画中,还要p到佛像上,让自己坐在华丽丽的佛龛中央,或者假装自己是普贤菩萨,看人为自己的大象洗澡



第六部分:为爱西湖

展品内容:朕与江南的不解之缘




| 乾隆帝御笔《咏西湖行宫八景》朱笔底稿 |


本幅为乾隆帝自作并朱笔书诗一首,名为《五题西湖行宫八景》,载于《清高宗御制诗》五集卷六,书于乾隆四十九年甲辰 (1784年),时乾隆帝七十四岁,正值乾隆帝第六次南巡之时。  



孤山行宫有多美,即使今天见不到那些建筑原貌,名字还能让你沉醉,四照亭,竹凉处,绿云径,瞰碧楼,贮月泉,鹫香庭,领要阁,玉兰堂,在朱笔底稿中,乾隆还负责地在诗句中标注出需要注释的地方。



| 乾隆帝御笔《西湖图》卷 |  


图中所绘为西湖景色,是乾隆多次创作的题材之一,虽笔墨稚拙,但依然可以看出乾 隆帝对于书画之道的喜爱。图中有乾隆帝自题:“西湖无不佳,而此称湖心。是为五官首, 四面归照临。然予絜矩思,庶政谁所任。敬胜怠胜间,念念凛难谌。可恣逰目乎,怵哉惟益钦。西湖图屡写莫尽其妙,长夏几余复成是卷,并书湖心亭作于上。甲辰六月山庄御笔。” 钤“古稀天子”朱方、“犹日孜孜”白方,引首印“烟雨楼”朱长方。


甲辰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时年七十三岁。 



自己画的西湖,果然好皇帝和好艺术家不可兼容,在众多同类主题作品中画风突变脱颖而出。


──────────

直播 现场回顾


现场直击乾隆特展

朕不背锅


日刻·直播看大家

──────────

▼  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看直播全程




ID:reknow24

日 刻

长按两秒,识别图中二维码,👀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