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人关心你,除了网易云大数据

2018-01-03 李昱微 日刻



“对网易云的好感殆尽了,年度报告里全是前男友的歌…”


“最懂我的还是网易云。”

 

汇聚情感属性的网易云又出了年度报告,朋友圈大面积刷屏:2017年听到最多的歌词、单日内听的次数最多的歌、全年听的天数最多的歌、听到最晚的歌、最爱的歌排行榜……在不同的记录维度里,我们透过音乐,触摸到了过去一年的可能自我。




有人觉得温暖而怅然。年度关键词“自由”让她想起一个人背包行走时,耳边重复的那句“为了想要得到自由,我在我身上插上翅膀”;8月5日凌晨3点还在听的《告白气球》里,有他日夜编织的巧笑倩兮与垂首缄默。 

 

有人难过而无奈。明明时隔半年,听过次数最多的竟仍是他最爱的《怀念》。

 

有人觉得骄傲。排行榜里没有一首流行曲,年度最爱的歌手派别小众、高雅,晒出来时,自证口味脱俗。还有位兵哥哥,骄傲地晒出年度最爱《我的祖国》。




也有人哭笑不得。考四六级、托福雅思的,年度最爱歌手都是“英语听力”。



每天睡前都听相声的,年度最爱歌手是“郭德纲”。




还有许多荒谬的数据bug。

 

报告里显示的年度歌手根本没听说过。



X月X号听得最多的,竟是《CCTV新闻联播片头》和《QQ斗地主背景音乐》。



 

在截了满屏的图片里,我们触摸自我、他人,完成又一次仪式性的年度总结。

 

凯文·凯利在《必然》里将时代的特性之一概括为“追踪”。人类愈来愈倾向通过数据量化自我:微信运动记录步数、健康仪器记录心率、睡眠……同时通过主动分享创造数据:晒美食、读书、观影、活动……形成生活流。原本私密的内容败在虚荣心下,在不断扩大的记录与分享中,海量数据被创造出来,再更加精准地定义自我。

 

而音乐数据多少有些不同。心率、睡眠单纯关乎生理;电影、美食带有社交属性,步数、读书也因曝光而染上炫耀色彩,成为“被迫”构建的外在自我。唯音乐是相对私密的。它构建的个人属性只与你有关,是相对真实的隐性自我。

 

于是许多人未到新年,就翘首期待着这份年度报告。在大面积刷屏的影响下,没下载网易云的用户纷纷跑去催促虾米和QQ音乐,让它们赶紧生成自己的年度报告,或者干脆下载一个新的网易云,只为了捕捉新一年在音符中踏足的自我。


剑桥大学心理学家伦特弗劳研究发现:不少人把喜爱的音乐类型当作自己的“标签”,代表性格与价值取向。在他看来,对音乐的喜好是一种“性格的简略表达方式”。人们可以利用这一标准迅速判断一个陌生人的价值观、社会地位甚至种族。“即使这些判断未必正确,我们在得知对方喜欢的音乐类型时也会对其产生强烈的主观印象”。

 

我们常常透过音乐窥视他人。比如点进对方的网易云歌单界面,研究“最近一周”和“所有时间”标签下的听歌排行:常听摇滚,就猜测他张扬跋扈,常听民谣,就猜测他文艺安静。若对方是喜欢的人,歌单里与自己重合的部分会让人暗自窃喜、心跳加速。甚至每隔一段时间就跑去观测对方的歌单变化,猜测他最近的心情。




正因为深信音乐中的隐性自我,我们才热衷分享歌单数据,不仅渴望窥探别人,更期待自己被看见。

 

人类是热衷自我表露的动物。所谓自我表露,即我们想要向外在的观众(别人)和内在的观众(自己)展现一种受赞许的形象。对于高自我监控(即更赞成“我倾向于成为人们更期望的样子”)的人而言,甚至会因自我表露而兴奋。

 

朋友圈正是良好的自我表露场所。传播学教授约瑟夫·沃尔特说:人们在进行印象管理时就像打了兴奋剂一样,用户会极其慎重地抉择哪张照片、什么活动和兴趣能够为他们的个人档案增加亮点。而人们在尽力展现最好的一面给他人、并留下积极的印象后,会明显改善心情。


区别于精心设计的图文记录,互联网数据报告有种非主观的自然,在“发不发朋友圈?”、“怎么措辞不会显得矫情?”等问题逐渐困扰我们时,数据报告则令人卸下防备。尤其是私密的音乐报告,如果它呈现的状态令你满意,更难掩分享之心,好像终于有机会告诉别人这不是刻意营造的我,而是数据计算出来的、更真实的我。


但数据营造的你真的真实吗?


我们太渴望认识自己,但往往很难。

 

《社会心理学》中提到这样一项研究:研究者要求人们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同时记录可能影响自己心情的因素:星期几、天气、睡眠时间等等,并要求人们判断每个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心情。结果证明:即使人们把注意力放在日常心情之上,他们对每个因素重要程度的认识与其实际的重要程度之间并没有什么关系。例如,有人认为周一心情最差,但事实上周一并不比其他日子更糟。

 

这项研究提出了一个令人感到不安的问题:我们是否根本无法认识自己?

 

尤其在信息干扰强烈、缺乏自我沟通的时代,当注意力在不同事件中无意识地跳转时,人根本抓不到自己。


于是数据成为人与自我沟通的救命稻草。在与数据的不断互动中,一个可能性自我被逐渐勾勒清晰,而不至于惶恐。


网易云数据库设计得颇有自我指向性。比如,相比去年增加了“年度关键词”,刷屏的有“梦想”、“幸福”、“离开”、“自由”等,让人忍不住将过去的某件事、某种心态与之结合,视为个性自我的分支。




某些记录维度成为回忆线,勾人回望。如“X月X日,大概是个特别的日子,你把《XXX》听了XX遍”。顺着它,你不觉开始回忆:究竟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让自己重复一首歌多达几十遍?


如果那是一首情绪悲伤的歌,会让你萌生出一种情绪自怜,自认多愁善感。如果曲调欢快,则自觉乐观。


但数据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隔着一点暧昧的距离。借由数据回望,我们勾勒的仍是主观期待的自我。


拿“年度关键词”来看,理性地讲,它并没有太大研究价值。朋友圈晒出的大多是“梦想”、“幸福”、“自由”等高频词汇,它们涵盖的是人类共性,而非个性,却成为你对个性的描摹。一个关键词是“自由”的朋友告诉我,当他看到这一项时,甚至心生骄傲地想起事关自由的数个场景,还以为数据真懂自己。直到在朋友圈里发现一个又一个“自由”。

 

某日重复次数最多的歌、听到最晚的歌也一样。透过音乐数据显示的重复行为,我们至多在脑海里构建一个可能存在的场景和自我。在数次回望、猜测与筛选中,想起来的并不一定是事实,而是主观回忆的虚拟。


尤其还出现了不少荒谬的数据bug,更证明数据的非真实性。一番嬉戏后,我们只能无奈地承认:我们不能透过它看到真实的自己。


这一波数据刷屏中隐藏的,正是科技时代的荒诞与无奈。

 

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自我藏在里面。与人交往时,恨不得递上一份互联网大数据报告,让对方对自己的好恶一目了然。

 

在社交网络里认识他人,猜测对方的性格、喜好,并对一个虚拟自我产生好恶。但事实上,那人歌单里晒出的一首年度最爱,或许只是某天不小心睡着后的单曲循环,跟你自以为是的默契无关。

 

况且数据并不完全准确。某人晒出根本没听过的年度最爱,并以此自嘲,这瞬间摇动了你刚刚借由数据确认的自我。“我是谁”的根源问题在看似智能的时代里,变得更加岌岌可危。

 

于是当我们乐于晒出那些根本没听过的年度最爱,与单曲循环最多的《CCTV新闻联播片头》时,更像在对数据时代进行调侃,以结果的荒谬,调侃数据的机械、不可信。

 

到头来,你以为的自我和数据分析的自我相比,哪个更真实,仍然不得而知。


 

年度歌单晒了一波,一觉醒来,又是混沌盲目、不可知也不可控的一年。还要待到下一个年底,才能看到被无数数据标签化的他人和自己。经过的一年苍白日子,才终于能借着回望的姿态,被一个个点亮。

 

说实在的,我们多感谢数据的存在啊。但在反反复复的互动中却不得不承认,人类向来一边前行一边遗忘,一边攥紧一边丢失。无论有多少种探索方式,到头来还是发现:

 

我们好像从来没有找到过自己。



【日刻有料】系列热文 | 王沪宁 |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还有一万多天就死了 | 特朗普是用“奇葩说”的方式上台的?陋室中的畸形幻象:上海杀妻藏尸者的都市性邪恶  | 一堂让人难以理解的五行针灸课




ID:reknow24

日 刻


长按两秒,识别图中二维码,👀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