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萧山日报头版】“家门口的检察院” 全域覆盖绘“枫”景

萧山检察
2024-10-22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萧山日报4月22日报道



“家门口的检察院” 全域覆盖绘“枫”景


全区22个镇街、579个村社实现“枫桥式检察e站”全覆盖,已收到各类监督线索30余条,均依法予以处理并回复,相关案件矛盾化解率达100%……这是近日我区在全市检察机关“抓源促治、强基固本”推进会上交出的“成绩单”。


去年以来,我区将“枫桥式检察室”“枫桥式检察e站”纳入全区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通过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如今,遍布全域的感知“触角”,既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检察服务,也有利于发现案件线索,推动“枫桥经验”在萧然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小单元”释放治理“大效能”


因被故意伤害,张某向区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但因证据原因未能成功。为了帮助因案致困的当事人,瓜沥检察室邀请法官、民警以及张某所在企业共同参与调解,最终达成赔偿协议,并对张某开展司法救助,为其解开心结,获得点赞。


案结事了,群众也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样的镜头,成为检察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的生动注脚。


检察室是检察职能下沉基层的“最小单元”。瓜沥检察室与司法所、派出所、综合执法队等会签工作意见,在信息共享、监督协作、行刑衔接等方面开展良性互动,成为检察履职的前沿阵地、矛盾化解的治理前哨以及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比如在瓜沥镇某村民反映的村屋租赁民事纠纷案中,检察官与法官、镇政府工作人员共同对当事人开展释法说理,将纠纷调处、释法说理工作前移至检察环节之前,实现抓源促治效果。


依托“基层智治综合应用”,瓜沥检察室及时掌握辖区案事件动态信息,通过业务部门协作配合,实现各类线索统一收集、跟踪流转、协同办理的闭环管理,提升线索成案率和办案质效。近三年来,共收集监督线索30余条,移送相关业务部门后成案10余件。


关口前移的同时,“后半篇文章”也不曾落下。针对瓜沥镇印染、纺织等传统企业多、法律服务需求高等情况,检察室制发《污染环境罪相关法律法规指引》手册、《服务民企、检察护航》案例选编等,为辖区企业提供精准检察服务。


“检察e站”服务跑出“加速度”


前段时间,区检察院“全域检察e站”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申请,郑某作为代理申请人,为其15岁的女儿小言(化名)申请司法救助。对小言下“黑手”的犯罪嫌疑人被绳之以法后,小言的生活依旧被乌云笼罩,深陷抑郁“泥潭”难以自拔。


经审查后,检察官认为小言的情况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为其发放了救助金,并联系区妇联对小言开展了综合救助:心理帮扶,帮助她尽快回归正常生活;家庭指导,提高家长的监护能力;法律援助,支持小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为了把这把“保护伞”撑得更大,前不久,区检察院联合区妇联在区妇女儿童之家设立“检察e站”。以此为契机,双方将共建保护站点,共享优质资源,进一步完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机制。


从“等米下锅”,变为主动出击,在“烟火气”中将更多检察元素融入社会治理,正在有效提升检察服务的全面性和精准度。


为了确保“枫桥式检察e站”干得了事、找得到人,我区不断完善“枫桥式检察e站”联络员制度,镇街政法委员、村社书记担任“e站”站务主任,镇街平安办主任、村社治保委员作为“e站”联络员,区检察院班子成员包片联系镇街,中层干部一对一联络,确保基层有所呼、检察有所应。


秋去春来。检察干警来回奔波留下的车辙、脚印,逐渐形成了一条通往群众心田的“枫桥之路”。在加速推进“一室一站”建设过程中,我区正努力打造检察机关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萧山样本。


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萧检



·END·

往期回顾

 ■  全市检察机关“抓源促治、强基固本”推进会暨“枫桥式检察室”“枫桥式检察e站”建设现场会召开

 ■  2案例入选!

 ■  喜报|多项荣誉!

 ■  检察人说检察——萧检芳华二十载!

 ■  和你一起,正青春!

 ■  公开听证预告




编辑:办公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萧山检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