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栖高梧”“麟趾呈祥” ,石室天府学子的艺术之旅~

点击上方蓝字 · 关注我们CLICK THE BLUE WORD TO FOLLOW US

还记得我们萌萌哒的石室天府专属表情包吗?在同学们的画笔下,可爱、灵动的表情包,有着石室天府学子鲜活的特征:懂礼貌、识礼仪,有烦恼、有快乐,思维活跃、顽皮跳脱,有青春少年的朝气蓬勃和温暖治愈。她们将学校特色和成都特色融入于表情包中,更赋予了它们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近日,石室天府中学学生发展中心组织了“美术艺芸社”的同学走进成都市文化馆,近距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中华传统文化古迹中发掘艺术的精华,为学校的校园吉祥物设计找寻新的素材和灵感,进行跨学科知识融合,让古艺术品复活,呈现新貌。

艺芸社的同学们在美术梁会颖老师和丁雪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凤毛麟趾”寻找中国古代神兽主题艺术品展美术研学活动。



感受文物魅力,传承文化精神


本次展览展出了由历史、文化、文博、艺术、教育五个领域的专家学者组织遴选了一批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于一体的“神兽”主题艺术品及资料,“烹调”出一席古今荟萃的“文化大餐”。

活动将古代文物、艺术、教育紧密结合,策展人鲁磊老师给同学们进行了现场解说,备受学生喜欢,让学生们了解了各朝代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演变的方向,从而使学生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得到提升。

鲁老师总结到古人进行艺术创作主要有三种技巧:叠加、用典和谐音,让学生们深受启发。


这场展览,除了有古代艺术品,还有现当代中外艺术家作品,更有普通大众创作的“神兽”,真正实现了荟萃中外,合冶古今。

这场展览的特别之处是跟踪了小朋友从幼儿园一直到初中时期对于怪兽的遐想,从他们个人身上发现人类艺术的发展规律。

同时通过对于古代神兽们的对比,告诉大众艺术创作不能程式化,需要勇于突破和创新,要将情感注入画作,将画作联系生活。


凤毛麟趾   万物有灵


中国古人思想向来主张“万物有灵”,

山川池沼、殿宇屋舍,

乃至豕圈鸡埘、片石孤木,

无不有神灵主其间。

古人对于“神兽”“异兽”“瑞兽”

的喜爱与敬畏,

源于对于自然之力的景仰和崇敬,

其创作的艺术作品则展现出

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独具匠心的创造力。

吞口、麒麟、苍龙、

甪端、獬豸、天马

......


从《山海经》到《海错图》,

从《酉阳杂俎》到《聊斋志异》,

翻开古人的典籍,

有一群“神奇动物”活跃其间,

有的殊形怪状、有的变化莫测、

有的出没无常、有的奇光异彩,

奇幻神秘、奥妙无穷、引人入胜。





吉祥物ip设计


本次活动将展出与研学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古代艺术品原件、文史资料与现代传达方式相结合,让学生深度体验寻找中国版“神奇动物”的奇幻之旅。

学生通过看、猜、说、做、画、写,激发探索欲望、指向深度学习、实现跨界融合、提升综合素养。

艺芸社的同学们在参观之前就进行了极具特色的巴蜀文物吉祥物ip设计,但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后,他们的作品又迎来了一次创新,他们以此为灵感,进行“石室天府吉祥物”的创作。


以巴蜀文物为灵感的“小神兽”吉祥物

设计:高二·2班   王锦泓














设计:高二·2班   周瑾悦






以软式垒球为灵感设计的“白滚滚”

设计:高一·8班   唐弈果










设计:高一·3班  郑欢育


以三星堆出土文物“猪鼻龙”为原型设计的“三星堆幻兽”

设计:高一·6班   何映燃




















以上作品还只是同学们的初稿作品,

后期同学们还会在美术组老师们的带领下,

进行更细致的“微雕”,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欢迎关注成都石室天府中学官方微博官方抖音号官方视频号官方公众号

推荐阅读:

#“先生变考生”第二季:九大学科组三场地“同台竞技”,现场超燃!
##春有约,花不误,“四天”与春天撞了个满怀~
##终于等到你!石室天府中学恒温游泳馆开馆啦~
#


供稿 | 梁会颖

校审 | 梁会颖  丁雪

编辑 | 樊帆  陈明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