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法科生的信33 | 怎样选择一本好书?(上)
法伯乐,法律职场第一站
rologue
小伯伯说
iCourt满天星集训营
提升法律新人核心技能
报名请投送简历至:
genius@icourt.cc
扫描二维码联系小伯伯
申请满天星全额奖学金
多年来,经常会和全国各地的学生交流读书、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种种问题,并不是善于解惑,而只是乐于倾听。久而久之,发现其实年轻时候,问题很多,但种类不多。每每答疑之后,听者颇受启发,但自己不断重复浅陋知见,却常觉兴味索然。当年印光法师以《文钞》弘法,但弟子多半不会深入阅读,仍喜欢来信咨询,印光法师干脆写了一本《一函遍复》,只要来信没有特殊情况,就将印好的《一函遍复》作为回信寄出。我无德无能,但也想勉力效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万物生成,离道已远。我渴望集中精力关心洗练的原则而非琐碎的例证。过去数年和学生对话已有的答案,就借法伯乐的平台,以《写给法科生的100封信》的方式传播出去。您也可以写信给我,做书面的沟通。回复并非哲理,只是感受,权当你我生命的记录。如果能够解答你的疑惑,纯属偶然,不必谢我
问
少文老师: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您关于读书方法的演讲视频,很受启发。不过,我也有一个疑问,您说的读书方法都很好,但前提是,你所阅读的必须得是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但现在出版物越来越多,良莠难辨,我很想知道,您平时是怎样选书的?有什么方法能够帮您识别一本好书吗?
——亚宁
亚宁同学:
你好。
的确,如何选书,很多时候要比如何阅读更为重要而根本。
就像当一家企业选择了一个能够自我驱动的员工,就不用再去费心管理一样。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最让我们担心的,其实都是前提性的错误。
当代知名学者,与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并称“未名四老”之一的金克木先生,在《自撰火化铭》中写道,当年战乱,避难于西南时,逢史学名家赠以凯撒拉丁原著,“谆谆期以读希腊罗马原始文献,追欧洲史之真源以祛疑妄。”
而仅有小学毕业之学历的金老,为了啃下原典,竟然仅凭一本词典就学会了复杂难解的拉丁文。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又用同样笨拙而简单的方法学会了英文、法文、梵语等多种语言,终成一代大家。
后来,金老将一生读书治学之心得辑成一本小书《书读完了》,告诫后学: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书不在多,有用才行。
(图-金克木先生)
书,的确是可以读完的。如果你会选书的话。
最近一期的《鸿观》节目,介绍了主播宋鸿兵自己的选书方法,不妨介绍给你。
宋以研究欧洲历史为例,认为一本好书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它必须有一个理论框架,能够对历史趋势拥有强大的解释能力。
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一本经典著作一定要有一个核心命题。如果有,就基本可以确认为一本好书。比如,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命题就是: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魏夫特的《东方专制主义》的核心命题就是:独特的治水需要促成了东方社会专制主义的出现。
第二,这个框架之内还必须有非常精致的内部结构,能够准确地解释一些更为具体的现象和事件。
如果你仔细分辨的话,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书能够成为经典只是因为作者比我们占有了更多的资料,全书往往仅仅停留在信息加工和资料分类的描述层面,而没有进行社会科学的因果分析。除非我们需要对该领域进行专业研究,否则这类书就不是我们需要花费精力去阅读的书籍。
第三,这本书还必须具有足够丰富的历史细节,能够让读者极为形象地感知当时的历史境况。
而能够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书,可谓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所以,一旦符合,就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图-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以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一书为例。
这本书就符合第一个标准,它提出了非常强大的理论框架,比如,他从经济结构角度出发,把西欧划入了核心区,把西班牙和瑞典划入了半边缘区,把东欧和波兰划入边缘区。
西欧的经济越来越复杂,农民越来越自由,货币地租替代了劳役地租。
但在波兰,情况正好相反,波兰的经济结构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农业化,农民地位越来越低,更像是农奴。
这样一来,西欧和东欧之间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互惠但不平等的贸易关系。
你看,这种理论对于16世纪之后出现的西欧和东欧的大分化现象是非常有解释力的。
但遗憾的是,如果以第二个标准来继续审视的话,这套书可能就差强人意了。
比如,为何法国北部,荷兰南部、比利时这个地区能够进化出这么高精尖的社会分工体系?这个细节非常关键,但是沃勒斯坦的理论只是描述了这个现象,而没有给出确切的解释,这个理论框架内部并没有对更具体问题的精细理论结构。
至于第三个方面,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本书比较缺乏相关的生动细节。如果让你对没有看过这本书的人转述书中某一个观点,似乎很难找到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典型事例。
宋鸿兵对这本书做的以上分析,和我选书的方法非常相似,不同的是,我在对一本书进行以上审视之后,还会进一步据此确定阅读这本书的时间和方式。
如果一本书,只是在宏观理论框架上非常有洞察力,但在具体问题上,可能无法给我持续新鲜的理论刺激,也不太可能为我的授课和知识输出提供更多的生动细节,那么我就会比较强调在第一个层面吸收他的结论,并致力于寻找其他竞争性理论,进行横向对比阅读,而不会把精力放在进入这本书本身的知识细节上。
但如果它能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方面的标准,这套书的阅读历程就有如冲浪运动一样,给我带来不断的高峰体验,还能在此基础上与他人进行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知识置换,那我就会在这样的经典之上投入更多的阅读精力和时间。
(图-金观涛、刘青峰:《中国思想史十讲》(上))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了,你说的这三个标准,往往是要深入阅读以后才能够判断,而我们今天谈的,又恰恰是在深入阅读之前,如何判断和选择一本好书。这不是矛盾的吗?
其实,不矛盾的。
以我好朋友高山老师编辑的这本《中国思想史十讲》一书为例吧。
我几乎是在书店随手翻了几页,就初步判断这应该是一本值得精读的好书。
(图-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首先,我迅速翻看了这本书的目录和前言后记,了解到这是作者运用大历史观,把思想史的演化与社会的历史变迁结合起来考察的一部著作,全书横向比较了轴心文明的四种超越突破基本形态,并在这一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去解读中国思想史上的每一次理论变迁背后的逻辑。因此,本书符合第一个条件。
其次,我迅速翻看了中间一个反复被学界探讨过的话题,“为何独尊儒术?”在一个被反复研究的领域里如能发前人未发之议论,是能判断全书思想高度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经过简单的阅读,我也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因此,本书符合第二个条件。
最后,我会迅速翻开全书,特别留意诸如“比如”、“举个例子”类似的短语之后的事例,不断设想把这些事例作为口语输出为授课素材,会不会迅速增强对听众的说服效果。最后我的结论是,本书符合第三个条件。
最后,我的决定就是,这半年,我可能会围绕这本书来构建我关于中国思想史的知识脉络,并分配给这本书以最多的时间权重,然后以这本书未能解惑的地方为支点,再去寻找其他书籍进行补充阅读。
由此,我列出了自己根据问题意识而生发出来的阅读书单。
亚宁同学,在这封信的结尾,我很想说——
我们不要总是迷信别人给我们开出的书单,而失去了自己对一本好书独立的评价能力。
为什么被出版社列为学术名著,我就一定要奉若神明呢?
为什么被教授列为必读书目,我就一定要顶礼膜拜呢?
他们不知道我的经验困惑,怎么能开出一份适合我的理论书单呢?
你必须找到你自己选书的尺度,去找到那个要和你厮守一年的经典书目。
记住: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我们的认知,而不是拿起一份书单去打通关。
2017/6/30
iCourt满天星集训营
为法律新鲜人提供
法律写作、法律检索与法律演讲三大核心技能的锻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