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台解密:董永与“牛郎”!

2016-09-21 东台时空


  东台位于盐城最南端,以产盐出名,是江苏著名的“鱼米之乡”。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都不缺盐缺米了,缺爱,于是东台最出名的不再是鱼米,而是爱情。




  东台的爱情可谓天下皆知,还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董永七仙女的爱情传说。很多人以为董永只是个传说,其实历史上确有其人。东台西溪镇西北角有一小村庄,叫董家舍,相传东汉初年董永就出生在这里。




  从考古发现和古代传说来看,董永的故事在西汉即已流传。但董永的早期形象可不是一撩妹就撩到七仙女的爱情高手,而是一位大孝子。汉人刘向《孝子传》中记载:“前汉董永,千乘人,少失母,独养父。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永谓钱主曰:‘后无钱还君,当以身作奴’……”这就是孝子董永“卖身葬父”的最早版本。




  因为年代久远,历史文献也出现了多种版本,“董永故乡”之争便成了由来已久的悬案,但无论哪个版本,他的出身都是个“穷小子”无疑,是古代最底层劳动人民的形象,靠给人家打工为生,一度家贫如洗,父亲病死后只能“卖身葬父”。用今天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没房没车、一穷二白的穷小子,怎么能娶到七仙女?!




  来到东台,在西溪古镇的董永七仙女文化园正门入口,就能看见董永和七仙女的塑像,像高6.8米,台高2米,由中国美术学院潘锡柔教授设计。汉白玉雕刻的董永七仙女雕塑神形兼备,在这古老的东台小镇上继续演绎着传颂千年的爱情佳话。




  千年古镇西溪,这个始建于西汉中叶的小镇,既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董永传说”的发祥地,也是两淮海盐文化和古东邑佛教的发源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西溪就有先民生存。汉高帝五年,刘邦平楚,次年封刘贾为荆王,东台为荆国东阳郡广陵县地。汉高帝十二年,刘邦封刘濞为吴王,建都广陵,东台属吴国。西汉元狩六年建海陵县,领海安、西溪两镇,西溪之名始见于此。



  西溪也曾是历史上盐税的主要征集地,北宋时期的三位名相吕夷简、晏殊和范仲淹早期都曾在东台的西溪做过盐税官员。小小东台,却有大观。





  通圣桥下的护国禅寺也有故事,据《西溪镇志》记载,泰山护国禅寺始建于北宋仁宗嘉佑年间,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如今依然每日晨钟暮鼓,诵经声声,再现着昔日“西溪塔影寒山月,东海钟声古寺风”的佛门景象。



  禅寺位于西溪晏溪河的南边,自宋代开始,这里两岸商贾林立,门庭若市,一派繁华景象。再加上毗邻董永七仙女文化园,使它成为了佛教文化和旅游文化交融的交汇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像沾染了七仙女的灵秀仙气。




  关于七仙女,也有很多争议,比如七夕一到大家就会想到鹊桥相会,但是鹊桥相会的到底是董永和七仙女还是牛郎和织女?还是说董永就是牛郎,七仙女就是织女?




  这一争论也是由来已久,其实查一下资料记载就会发现,“牛郎织女”和“董永七仙女”这两对人物的起源年代、情节、结果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董永也好,牛郎也罢,卖身葬父的穷小子也好,湖水边偷拿仙女霞衣的放牛郎也罢,故事能传颂千年,无非是寄托了一代又一代人对自由爱情、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生活的向往和美好祝愿。



  来到东台西溪古镇,游览过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再到旁边的泰山护国禅寺祈个愿,愿天下有情人年年有七夕,岁岁常相见。

来源:东台零距离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进入微商广告B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