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为什么不敢为自己花钱?

DiggMe 2022-09-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Author 心升明月



|01|

一花钱就心疼,越花钱越心疼

放暑假了,包子决定带全家人一起去度假。定好了机票,确定好了行程,却在酒店上面犯愁了。

听说几个很棒的亲子酒店,很想带孩子去体验一下,却因为几千块一晚的房费望而却步了,看了别的便宜的酒店,又不想去住。就这样来回纠结,犹豫了很久,最终咬牙定了一个五星级酒店。

星级酒店的体验很棒。

下午六七点钟,一天的暑热逐渐褪下来,沙滩上摆起自助晚餐,海鲜、烧烤的香味飘过来。酒吧的音乐响起,音乐、美酒,伴着徐徐的海风,三三两两的人们开始享受晚餐。

可是包子却无心享受,盘算着酒店三个人的晚餐又要一大千,不如点个外卖送到酒店算了。

虽然从经济上包子已经完全负担得起星级酒店的消费,可她在花钱的时候就是会莫名的心疼,不敢。即使内心的渴望让她最终花钱,最后却没有体会到金钱带给她的享受,反而是忐忑不安。

周周买了一套新房,最近决定开始装修。

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都年轻,没有什么积蓄,婚房在父母的支持下,马马虎虎地装修了一下。十几年过去,装修开始旧的旧,坏的坏。

这一次,她决定用好一点的材料,装修好一点,让自己住得舒服一点。

到了买门的时候,她在"居然之家"第一眼就看上了"TATA"的木门。

以前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房门又不隔音,常常被吵醒。这次她选中了几款心仪的木门,门缝上软软的静音条让她有了不被打扰的边界感,可是卧室卫生间好几个门算下来需要一两万。

她又转了一圈其他的品牌,可是怎么都入不了她的眼,还是订了TATA的门。结果交了定金后,本来很满意的她竟然有点后悔了。

反正都只交了定金,干脆我去退了吧!换个普通一点的门,节约的钱又够我买两个空调挂机了。

可是要去退好像又有点心有不甘,不退呢,心里忐忑不安,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对她说:买那么贵的门干什么?不都是门吗?普普通通将就一下不就可以了?又乱花钱。

周周没有了装修新房的兴奋,满是愧疚和不安。

不管是包子还是周周,都已经实现了经济的独立,也能够为舒适的生活买单。可是每次在为自己花钱买好东西的时候,都舍不得,花了钱以后,还会感到愧疚心疼。

你有没有同样的烦恼?

我们挣了一些钱,但是每次花钱的时候都特别纠结,甚至花了钱会后悔自责。

一花钱就心疼,越花钱,越心疼,总是觉得自己不配买好的化妆品,不配买好的车子,不配买好的房子?

那么是时候来看看拧巴的后面藏着些什么了。

|02|

不敢花钱是曾经在花钱的需求上

体验到了"羞耻感"


包子想起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自己想买什么东西,父母不会清爽地告诉她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买不起,或者只是不想给她买。

父母常常为了弥补自己不能满足孩子需求的无力感,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证明孩子的需求本身是错误的。

比如:“讲究吃穿干什么,你好好学习才是正道理”,“刚刚才吃过饭,还买什么零食”,“要这要那,以为你爸爸妈妈挣钱容易吗”,或者冬天不能吃冰淇淋,外面馆子里的东西不卫生等等,理由层出不穷,主旨就是一点:不是我不满足你,是你这个需求不对。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想要花钱买东西的需求不但得不到满足,还会产生"我有这个需求是不好的,是不对的"羞耻感。

长大后,虽然父母不在我们身边了,我们也有能力为自己买单了,但是我们会强迫性重复童年花钱"别扭"的感受和体验。我们自己变成当初那个苛刻的父母,怎么也不愿意爽快地满足自己一次。

因为花钱满足自己的需求等于堕落,等于羞耻。

|03|

不敢花钱是一个"好孩子"
在忠于自己的家庭

包子记得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爸爸妈妈非常节约。除了生活必需品,从来不买享受型的东西。

出去玩舍不得"打的",也舍不得在外面吃饭。每年过年,爸爸告诉她把压岁钱存起来,如果一年都不花,就会有奖励。于是包子认同了爸爸的观点:节约是美德,不乱花钱就是好孩子。

当她躺在五星级酒店的沙滩躺椅上享受生活的时候,想起在家节约一生,从来没有享受过的父母,一种负罪感油然而生。那一刻,她感觉自己把父母深深的抛弃了。

为了抵消这种抛弃的内疚感,她也试着买一些好的东西回去给父母,可是父母并没有像她想象中的开心,要么责备她乱花钱,要么把她买的好东西放在一边不用。久而久之,即使挣了一些钱,包子也不敢花。

从小,包子父母"制造了这样一个产品":没有需求,没有欲望,不花钱,不享受。忍受清贫、压抑自己是她生命的底色。

当她长大成人后,拥有了赚钱的能力,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攒了一些钱,如果她像父母一样不敢花钱,每天都把攒的钱在心里数几遍,不但感到安全,也忠诚于父母对自己的设置。

但是如果她开始学着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爽快花钱,她就狠狠地背叛了自己的家庭,背叛了父母对自己人格的设置。

当我们事业或者经济上超越自己的父母太多的时候,强烈的俄狄浦斯冲突会让我们担心背叛后会有可怕的惩罚在后面。

所以我们想要爽快花钱去享受、去过一种舒适的生活时,如果这种生活和原生家庭相去甚远,对家庭的背叛和对父母的抛弃会让一个人产生深深的内疚。

周周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

小时候听爸爸说起单位的领导,都是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对于身边一两个有钱的亲戚,爸爸妈妈总觉得有钱亲戚会瞧不起他们,也不怎么来往,有时候爸爸也抱怨:那些有钱人就是暴发户,挣的都是黑心钱等等。

在周周的潜意识里,就埋下了这样一颗种子:有钱人是冷漠自私的,有钱人是唯利是图的,有钱人的钱不是通过正当途径获得的……

长大后周周即使通过自己的努力攒了一点钱,也舍不得花。像父母一样小心翼翼地花钱,省吃俭用的过清贫生活,让她有忠于父母,忠于自己的原生家庭的归属感。

潜意识里,当自己可以大把挣钱,爽快花钱的时候,自己就堕落成当初父母眼中那些自私冷漠,唯利是图的坏人,也完完全全的背叛了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这是我们害怕的。

|04|

告别过去,满足自己

小时候想买东西常常不被允许,长大后即使有钱了也不敢花,也会强迫性重复小时候的那种痛苦的体验。

同时在花钱上面的拧巴也会让孩子体会到当初你所受的那种痛苦和煎熬。

我们无法言说的痛苦,可以通过言行来让孩子感同身受。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还会像"传家宝"一样传递下去,影响到我们的孩子,形成代际传递。

当我们在花钱时感到心疼、内疚,不敢为自己爽快地花钱,当我们一次次陷在过去的泥沼里苦苦挣扎的时候,记得回头看一看,我们的过去怎样影响和限制了我们的现在?

找到这些原因,我们可以告诉自己:以前花钱不被允许那不是我们的错,不是我们不好,花钱满足自己也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可以先在一些小钱或者小的消费上面,试着不纠结不犹豫地为自己花钱。在这些小的花钱习惯的改变中,慢慢去体验舒适的生活为自己带来的美好的感受。

同时也试着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和自己的父母分化出来,我们允许父母不敢享受好的生活,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自己追求美好而舒适的生活,即使我们花钱享受生活也并不会受到可怕的惩罚。

当们的内疚感逐渐降低,再试着扩大我们对金钱的驾驭和使用能力。

当我们能够爽快地花钱的同时,也接纳和改善了我们和金钱的关系,同时也扩大了我们挣钱的能力。



作者:心升明月 教育工作者,第四季精神分析传播师班学员,用精神分析疗愈自己、照亮你我,拥有一个更自由,更精彩的人生!


编辑:李雅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